6.1《老子》四章 ppt课件29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4615739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4.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6.1《老子》四章 ppt课件29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6.1《老子》四章 ppt课件29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6.1《老子》四章 ppt课件29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6.1《老子》四章 ppt课件29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6.1《老子》四章 ppt课件29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老子四章老子四章壹壹贰贰学 习 目 标掌握老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影响,落实字词、特殊句式。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叁叁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陈国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物,与庄子并称“老庄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后被道教

2、尊为始祖,称始祖,称“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他问礼。作者介绍作者介绍其其思想核心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是朴素的辩证法。在在政治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在权术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在修身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修持

3、,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作之一。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道生一道生一,一生二一生二,二生三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生万物。道是世界的本原道是世界的本原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随。朴素辩证法朴素辩证法 谦虚谦虚”“”“不争不争”“”“柔弱柔弱”“”“知足知足”个人立身处世个人立身处世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无为无为”是否为无所作为?)是否为无所作为?)小国寡民小国寡民历史观(局限)历史观(局限

4、)1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埏埴以为器:黏土 自伐者无功:讨伐B跨者不行:跃、越过 自矜者不长:夸耀C强行有志:强壮 自胜者强:强壮D常于几成而败之:几乎 复众人之过:复习2 2下列加下列加横线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当其无,有车之用 其安易持B故有之以为利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C死而不亡者寿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D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文言文翻译的要求留留换换补补删删调调推推信、达、雅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

5、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三十三十根根辐条辐条汇集汇集到一个到一个毂毂当中,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黏土揉和黏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所以,“有有”给人给人便利,便利,“无无”发挥了它的作用发挥了它的作用。古代马车结构古代马车结构思考1.第十一章的第十一章的“有有”“无无”是什么关系是什么关系

6、?2.本章是如何论证本章是如何论证“有有”与与“无无”的关系的?的关系的?“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无”让“有”发挥作用。正如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明确:举例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例子来进行论证。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踮起脚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迈起大步想要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

7、。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显明显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彰显彰显;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说文解字段注将这个字的源流解释得非常清楚:或:“邦也。”邑部曰:“邦者,国也。”盖“或”、“国”在周时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复制“国”字。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谓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

8、子曰:“或之者,疑之也。”既有“国”字,则“国”训“邦”,而“或”但训“有”。汉人多以“有”释“或”。高诱注淮南屡言:“或,有也。”说文解字段注将这个字的源流解释得非常清楚:或:“邦也。”邑部曰:“邦者,国也。”盖“或”、“国”在周时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复制“国”字。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谓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既有“国”字,则“国”训“邦”,而“或”但训“有”。汉人多以“有”释“或”。高诱注淮南屡言:“或,有也。”怎样论述?思想?比喻论证以“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喻历史人物or事例?拿破仑,滑铁卢之战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不可取(排比)说明思

9、想:急躁冒进、自我炫耀行为不可恃,喻示雷厉风行的政举不会被人们接受。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怎样理解“死而不亡”?身体消失精神永存“长寿”从古至今,哪些人可配“死而不亡”?知晓,了解圣明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

10、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事情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

11、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第六十四第六十四章蕴含什么道理章蕴含什么道理?谈谈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老子认为,大的事物总是始于小的东西,任何事物的出现,老子认为,大的事物总是始于小的东西,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有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总有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对于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对于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祸患祸患的环节给予特别注意,的环节给予特别注意,从而杜绝它们的出现。同时也

12、从而杜绝它们的出现。同时也告诫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举正反两个事例(对比论证)去支撑“大生于小”这个论点。请添加文字请添加文字请添加文字请添加文字请添加文字请添加您的文字19处理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目标要从细微处入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信起,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的做起。所以圣始终不自以为伟大,因此才能成就大的事情以经解经第六十三章(节选)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1、事情都是从小到

13、大、从易到难,从细到巨发展而来的、事情都是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细到巨发展而来的2 2、圣人在事情刚出现或在萌芽之时就把它化解掉、圣人在事情刚出现或在萌芽之时就把它化解掉3 3、圣人表面上做小事、细事、易事,最后结果却成就大、圣人表面上做小事、细事、易事,最后结果却成就大事、难事。事、难事。1 1、儒家和道家都是中国传统文人、儒家和道家都是中国传统文人思想,思考,儒道有何异同?思想,思考,儒道有何异同?2 2、本文的论证特色是什么?、本文的论证特色是什么?合作探究儒家:儒家:孔子:道德上主张孔子:道德上主张“仁仁”,政治上主张,政治上主张“礼治礼治”孟子:主张孟子:主张“仁政仁政”道家:道家:

14、老子:强调老子:强调“道道”,主张,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庄子:主要思想有庄子:主要思想有“天道无天道无为为”,主张无为而治,主张无为而治生活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生活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儒家儒家A.偏重社会伦理,思考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B.侧重人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侧重人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探讨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苏轼、李白、陶渊明苏轼、李白、陶渊明)D.古代

15、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道家:道家:A.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观念B.侧重天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侧重天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苏轼、李白、陶渊明苏轼、李白、陶渊明)D.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儒家论儒家论“天道天道”:荀子的思想里,也明显吸收了道家思想,如荀子荀子的思想里,也明显吸收了道家思想,如荀子天论篇言:天论篇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

16、为桀亡。”例:人生启迪:用儒家思想进取,用道家智慧炼心。做勇于担当的堂堂做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君子”做内心超然的悠悠做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圣人”1 1、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以喻说理)(以喻说理)2 2、善用逆向思维善用逆向思维 3 3、语言凝练精妙,多可作格言、警句。语言凝练精妙,多可作格言、警句。4 4、排偶句式,形式新颖,变化灵活、排偶句式,形式新颖,变化灵活下列对老子四章内容或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下列对老子四章内容或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老子第十一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讲的“有”与“无”是

17、就现象而言的。B在老子第二十四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我”“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这些做法是不足取的。C老子第六十四章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进行对比,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道理。D老子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C(1)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的两句是:_,_。(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_,_。(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

18、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两句是:_,_。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4)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5)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的两句是:_,_。(6)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_,_。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材料一老子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对我

19、国2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材料二孙中山先生首倡“敢为天下先”的口号,积极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事业。这一口号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前赴后继。在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于1912年诞生了。老子老子“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孙中山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孙中山“敢为天下先敢为天下先”赢得了赢得了“中华民国国父中华民国国父”之称。你如何看待之称。你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与与“敢为天下先敢为天下先”呢?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呢?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00200字左右。字左右。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6.1《老子》四章 ppt课件29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