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 上册老子第一课时新知导入新知导入先秦诸子中,有一个人,很有神秘感,传说他母亲怀了八十一年的身孕,才从腋下产出他。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在周王室担任过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后来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骑青牛过函谷关时,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便出自此书。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2.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3.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
2、实意义,学习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以喻说理喻说理”的写法。的写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作家作品知识,文言文相关知识。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作家作品知识,文言文相关知识。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本篇课文的主旨寓意理解本篇课文的主旨寓意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以喻说理喻说理”的写法。的写法。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老子的辩证思想,注意区别对待思想中的消极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老子的辩证思想,注意区别对待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因素。
3、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新知讲解新知讲解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作 者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作 者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
4、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作 者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在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究底,对知识非常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老子经常观察目月星辰,思考天为何物,以致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这段经历,使老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也使他远近闻名。背 景老子生活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周朝式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不断发动战争。残酷的战争让老子目睹了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室史,他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民的主张。老子一书所述的内容便反映了他的思想和主张
5、。背 景四章选取了老子第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三章和第六十四章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老子的思想。文 题朗读诗歌朗读诗歌老子四章文白对译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文白对译译文:毂所以能统三十辐者,无也。以其无能受物之故,故能以实统众也。木埴壁所以成三者,而皆以无为用也。言无者,有之所以为利,皆赖无以为用也。文白对译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文白对译译文: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
6、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文白对译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文白对译译文: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文白对译原文:其安易持,其未
7、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文白对译译文: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
8、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文白对译译文: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通 假 字曰余食赘行 (行,同“形”,形貌)其脆易泮 (半,同“判”,分离)起于累土 (累,同“蔂”,土筐)古今异义当户牖以为室 古义:以(之)为,把作为。今义:认为跨者不行古义:不能远行。今义:不可以;不被许允许强行者有志古义:强劲奋进。今义:用强制的方式进行词类活用形容词的活用自见者不明(形容词作动词,明
9、察)自是者不彰(形容词作动词,明辨是非)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自伐者无功(名词作动词,建立功勋)特殊句式倒 装 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状语后置句,即“合抱之木,于毫末生”)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状语后置句,即“九层之台,于累土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状语后置句,即“千里之行,于足下始”)词语积累自矜:自我夸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千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下列句子中对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对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A自是者不自是者不彰彰 彰:明辨是非彰:明辨是非B B常于常于几几成而败之成而败之 几:接近几:接近C C复复众
10、人之所过众人之所过 复:重复复:重复D D吾为其无用而吾为其无用而掊掊之之 掊:击破掊:击破C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自例句:自伐伐者无功者无功A A此五霸之此五霸之伐伐也也B B十年春,齐师十年春,齐师伐伐我我 C C坎坎坎坎伐伐檀兮檀兮 D D平平伐伐其功其功D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有车有车之之用用 剖剖之之以为瓢以为瓢B B我世世我世世为为洴澼絖洴澼絖 吾吾为为其无用而掊之其无用而掊之C C始始于于足下足下 常常于于几成而败之几成而败之D
11、D自见自见者者不明不明 楚左尹项伯楚左尹项伯者者,项羽季父也,项羽季父也C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道德经道德经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作 者写 作 背 景文白对译解 题语 法 现 象老
12、子四章作业布置作业布置归纳本节课重要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本节课重要文言文知识点。背诵本篇课文。背诵本篇课文。老子四章第二课时新知导入新知导入请为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 1、疏通文意,学习、疏通文意,学习“以喻说理以喻说理”的写法。的写法。2 2、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3 3、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
13、。、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落实文言文基础,疏通文意,研读文本。语言建构与运用:落实文言文基础,疏通文意,研读文本。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学习“以喻说理以喻说理”的写法。的写法。审美鉴赏与创造:在反复诵读中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审美鉴赏与创造:在反复诵读中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朗读诗歌朗读诗歌老子四章新知讲解新知讲解研 读文 本老子第十一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进行论证。新知讲解新
14、知讲解第十一章运用比喻说明“有之以为利”,实际上是“无之以为用”,其中蕴含着“有”和“无”怎样的关系?“有”与“无”对立而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作为实体,“无”作为利用,犹如有了车毂中间的空间,才有车轮平稳的转动;有了器皿中间的空间,才能盛水,盛食物;有了门窗四壁的空间,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和“无”相辅相成,在中国的艺术哲学中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音乐中有停顿,绘画中有留白,诗歌中有不得一字尽着风流,园林中不仅强调实景,更强调风声雨声,月影花影的虚景,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哲学最高的一对范畴。“企者不立物或恶之”这段话运用了
15、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从反面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列举并剖析了四种人生态度及其后果。怎样理解老子第二十四章中“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含义?有道是:欲速则不达,其意与“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相同。“企”意为举起脚跟,脚尖着地。“企者”是想要高出于人,想站得高,望得远,结果呢?反而站不稳,甚至摔跤。“跨”即越过,阔步而行,“跨者”是想要比别人走先一步,想走得快,走得远,结果呢?反而走不远,走不快,也走不久,就其原因就在于超过自己的能力,违背了自己本具的天性所致。凡是急躁冒进,急于功利,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不会长久,甚至会受到惩罚。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吧,切实落实好每一步,何怕不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16、怎样理解老子第二十四章中“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的含义?“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是说偏执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因为“自见”“自是”都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他们只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我,只依赖自我,所以就会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小范围和狭隘的主观意识,导致他们不能明白真相,常被假象蒙蔽,使真相得不到彰明。如何理解老子第三十三章中的“知人”“自知”“胜人”“自胜“知足”“强行”?新知讲解新知讲解老子认为,个人品行修养,重在修身。对外的“知人”“胜人”固然可贵,对内的“自知”“自胜”更为重要,更符合大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强调我们不仅要向外探求,了解他
17、人,更要多和自己对话,了解自己。“自知者明”,启示我们: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热爱与与需求;更要看清自己的和缺点和不足,知道自身存在的缺陷,全面了解自我,才能给人生以合理定位,才能合理规划自我,才能明确人生发展的方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难。“自胜者强”要求我们有强大的内心:人生辉煌时而不自傲,人生低谷时不垂头丧气,压力来临时能够直面挑战,遇到挫折能够直面风雨一个能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知足者富”:财富没有边界,一味地追逐财富,永不知足,就永远不会满足,不满足,就容易成为精神的负担,容易陷入罪恶的深渊,试想一下,多少人贪
18、污腐败,致使自己身陷囹圄?多少人因为金钱使得家庭妻离子散,兄弟反目成仇,又有多少人因为金钱使得朋友之间分道扬镳所以说人要懂得知足,学会心态淡泊,知足的人才能 获得内心的愉悦宁静,才能宾朋满座,才能惠及四方,知足的人多了,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就浓郁了。“强行者有志”讲的是,唯有心怀大志者,方能坚持不懈。一个人的志向越远大,越强烈,就越能够坚持下去勇于挑战,成就自我,。反之,志向越弱,行动越不能持久(认定目标,勇敢前行,挑战自我,成就自我)。通过“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老子告诉大家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本章强调的重点是什么?要做自知、自胜、知足、强行的人。本章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
19、强行,加强自我修养。合 作探 究论证风格善于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具体事物中概括抽象的哲理。善用辩证对立的双方来说理。如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连举生活中的三个例子,用车毂、陶器和房屋说明世间万物无不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论证风格善用逆向思维,具有意想不到的开创性。这一特点是指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领悟的效果。如老子所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其逆向思维的体现。论证风格行文简洁凝练,句句精警,如歌如诗,显出独特的魅力。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寥寥数语,即从平凡的现
20、象中反映出深刻的哲理。主 旨点 睛主 旨四章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有道之人不彰显自我的道理,强调了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的观点,并告诉人们依照自然规律,从小事做起,“无为而治”,这四章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老子的观点。课堂练习课堂练习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A凿户牖以为室凿户牖以为室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B B企者不立企者不立 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C C故有道者不处故有道者不处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D D自见者不明自见
21、者不明 在明明德在明明德A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老子,是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中国古代哲学家,法家学派老子,是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中国古代哲学家,法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B B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候的车轮一般由三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候的车轮一般由三十根辐条构成。十根辐条构成。C C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后借指车轮或车。可以插轴,后借指车轮或车。D D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原为孔子门徒对孔
22、子的尊称,后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A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一般认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一般认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道”,道,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巨擘是庄子,他主张人要以道为师,随顺造化,其基本底蕴是对社家学派的另一位巨擘是庄子,他主张人要以道为师,随顺造化,其基本底蕴是对社会人生的同情与关怀,他也曾倡导会人生的同情与关怀,他也曾倡导“无用之用无用之用”。B B老子又名南华经,全书的思想
23、结构是道是德的老子又名南华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体”,德是道的,德是道的“用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修身上力求性命双修。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修身上力求性命双修。C C毂:车轮中心的圆木,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代指车轮或车。辐:车轮中毂:车轮中心的圆木,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代指车轮或车。辐:车轮中连接轮辋和车毂的直条。连接轮辋和车毂的直条。D D瓠: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叶心脏形,花白色。果实细长,圆筒形,瓠: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叶心脏形,花白色。果实细长,圆筒形,嫩时可做蔬菜。本文嫩时可做蔬菜。本文“五石之瓠五石之瓠”中的中的“瓠瓠”指葫
24、芦。指葫芦。B玄之又玄【解释】: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出自】: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无相生【解释】: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阴阳相生的关系。【出自】: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一书中的成语积累功成不居【解释】: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出自】:第二章:“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和光同尘【解释】: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出自】:第四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一书中的成语积累老子四章第十一章体现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第二十四章“有道者不会彰显自我”的道理第三十三章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第六十四章要始终保持慎重,要依照自然的规律,要有坚定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完成某件事情。同时,引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具体做法。作业布置作业布置搜集整理道德经中的名言名句。搜集整理道德经中的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