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秦论过秦论(下)(下)西汉西汉贾谊贾谊壹知人论世知人论世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以作诗属文闻于世人,年仅二十岁,就被召为博士。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人称贾长沙、贾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不被重用,仍忧心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代表作有散文: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赋:吊屈原赋、鵩鸟赋壹壹 总概括 过秦论主旨在于分析过秦论主旨在于分析“秦之过秦之过”,旧分上中下三篇,其实本,旧分上中下三篇,其实本是一篇,上篇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
2、回顾,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是一篇,上篇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顾,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天下,天下,“仁义不施仁义不施”而不能守天下。而在中篇和下篇,作者则具体而不能守天下。而在中篇和下篇,作者则具体地论述了秦统一之后的种种过失。中篇指出秦统一天下,结束了多地论述了秦统一之后的种种过失。中篇指出秦统一天下,结束了多年的战乱,本来处在很好的形势中,但秦始皇并没有制定出正确的年的战乱,本来处在很好的形势中,但秦始皇并没有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反而焚书坑儒,以暴虐治天下;到了二世时,也不能改正原政策,反而焚书坑儒,以暴虐治天下;到了二世时,也不能改正原先的过失,终致国家倾覆。先的过失,终致国家倾覆。过秦论的
3、下篇后部分,作者承接前过秦论的下篇后部分,作者承接前文,指出在文,指出在“诸侯并起,豪俊相立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的时候,如果子婴能改变原来的时候,如果子婴能改变原来错误的政策,错误的政策,“闭关据厄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荷戟而守之”,是可以守住三秦之,是可以守住三秦之地的,以后地的,以后“安土息民安土息民”,徐图发展,甚至也可以重新恢复国家的,徐图发展,甚至也可以重新恢复国家的统一,但是遗憾的是,秦朝钳口闭言的一贯政策,导致上下统一,但是遗憾的是,秦朝钳口闭言的一贯政策,导致上下“雍雍闭闭”,子婴孤立无亲,终于不免灭亡的命运。,子婴孤立无亲,终于不免灭亡的命运。贰疏通文本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
4、余郡,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脩脩津关津关,据险塞,据险塞,缮缮甲兵而守之。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呼,不用弓戟之兵,锄櫌白梃锄櫌白梃,望屋而食望屋而食,横行横行天下。秦人阻险天下。秦人阻险不守,不守,关梁关梁不闭,长戟不刺,强不闭,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曾无藩篱之难难。于是山东诸侯并。于是山东诸侯并起,豪俊相立。起,豪俊相立。脩、缮:脩、缮:修理;整治;修缮修理;整治;修缮津关:津关:在水陆要地所设的关口在水陆要地所设的关口锄櫌白梃锄櫌白梃:农具木棍。农具木棍。櫌,通櫌,通“
5、耰耰”,碎,碎土平田的农具。土平田的农具。望屋而食望屋而食:指军行不带粮草,随处就指军行不带粮草,随处就食。食。横行:横行:纵横驰骋。纵横驰骋。关梁关梁:关卡桥梁。关卡桥梁。难难:阻拦。阻拦。翻译:秦朝兼并了诸侯,崤山以东有三十多个郡,修筑渡口关隘,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翻译:秦朝兼并了诸侯,崤山以东有三十多个郡,修筑渡口关隘,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守护着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戌卒,振臂大呼,不用弓箭矛戟等武器,光靠锄守护着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戌卒,振臂大呼,不用弓箭矛戟等武器,光靠锄把和木棍,虽然没有给养,但只要看到有人家住的房屋就能吃上饭,横行天下。秦朝险
6、阻之地把和木棍,虽然没有给养,但只要看到有人家住的房屋就能吃上饭,横行天下。秦朝险阻之地防守不住了,关卡桥梁封锁不住了,长戟刺不了,强弩射不了。楚军很快深入境内,鸿门一战,防守不住了,关卡桥梁封锁不住了,长戟刺不了,强弩射不了。楚军很快深入境内,鸿门一战,竟然连篱笆一样的阻拦都没有遇到。于是崤山以东大乱,诸侯纷纷起事,豪杰相继立王。竟然连篱笆一样的阻拦都没有遇到。于是崤山以东大乱,诸侯纷纷起事,豪杰相继立王。贰疏通文本 秦使章邯秦使章邯将而将而东征,东征,章邯章邯因因其三军之众,其三军之众,要市要市于外,以谋其于外,以谋其上上。群臣之。群臣之不相信,可见于此矣。子不相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
7、不婴立,遂不寤寤。藉使藉使子婴子婴有有庸主庸主之材而仅得之材而仅得中佐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全而有而有,宗庙之,宗庙之祀祀宜宜未绝未绝也。也。将:将:率领。率领。而:而:表顺承。表顺承。因因:趁机趁机。要市要市:以要挟手段迫使对方满足某种以要挟手段迫使对方满足某种要求。要求。上:上:君主。君主。寤寤:通通“悟悟”,醒悟。,醒悟。藉使藉使:假使。假使。庸主:庸主:一般才能的君主。一般才能的君主。中佐:中佐:中等才能大臣的辅佐。中等才能大臣的辅佐。全、有:全、有:保全。保全。而:而:表并列表并列祀:祀:祭祀。祭祀。未绝:未绝:不会断绝不会断绝贰疏通文本 翻译:翻译:秦王派
8、章邯率兵东征,章邯凭着三军的众多兵力,秦王派章邯率兵东征,章邯凭着三军的众多兵力,在外面跟诸侯相约,做交易,图谋他的主上。秦君之在外面跟诸侯相约,做交易,图谋他的主上。秦君之间互相不信任,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子婴登位,间互相不信任,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子婴登位,最终也不曾觉悟,假使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最终也不曾觉悟,假使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崤山以东地区虽然混乱,秦国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崤山以东地区虽然混乱,秦国的地盘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的地盘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此段写秦王朝统一后修筑防御工事,却被陈涉数百之众此段写秦王
9、朝统一后修筑防御工事,却被陈涉数百之众而扰,秦命章邯东征,章邯却里通外合谋划秦主,由此可见而扰,秦命章邯东征,章邯却里通外合谋划秦主,由此可见君臣二心君臣二心。作者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指出保全秦国的办法:。作者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指出保全秦国的办法:君主不昏庸,并能得到忠臣辅助。君主不昏庸,并能得到忠臣辅助。贰疏通文本 秦地秦地被山带河被山带河以为固,以为固,四塞之四塞之国也。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十余君,常为诸侯雄雄。此岂世贤哉?。此岂世贤哉?其势其势居然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秦矣,当此之世,
10、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而不能进,秦乃延延入战而为之开关,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百万之徒逃北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高垒毋战,闭关闭关据厄据厄,荷戟荷戟而守之。而守之。被山带河:被山带河:p shn di hp shn di h,靠着山,靠着山,环着河环着河;指形势险要的地方。指形势险要的地方。四塞之国也:四塞之国也:是四面拥有险要关塞是四面拥有险要关塞的国家。判断句。的国家。判断句。雄:雄:称雄称雄其
11、势居然也:其势居然也:这是地理形势造成的。这是地理形势造成的。延:延:引入。引入。逃北:逃北:败逃。败逃。高垒毋战:高垒毋战:高垒,名词作动词,修高垒,名词作动词,修筑高高的营垒。毋,通筑高高的营垒。毋,通“无无”。据厄:据厄:据守险塞据守险塞荷戟:荷戟:肩扛矛戟。肩扛矛戟。贰疏通文本 翻译:翻译:秦国地势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环绕,形成坚固防御,是个四面都有险要关秦国地势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环绕,形成坚固防御,是个四面都有险要关塞的国家。从穆公以来,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塞的国家。从穆公以来,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难道代代贤明吗?这是地位形势造成的呀
12、!再说天下各国曾经同心合力进攻难道代代贤明吗?这是地位形势造成的呀!再说天下各国曾经同心合力进攻秦国。在这种时候,贤人智士会聚,有良将指挥各国的军队,有贤相沟通彼秦国。在这种时候,贤人智士会聚,有良将指挥各国的军队,有贤相沟通彼此的计谋,然而被险阻困住不能前进,秦国就引诱诸侯进入秦国境内作战,此的计谋,然而被险阻困住不能前进,秦国就引诱诸侯进入秦国境内作战,为他们打开关塞,结果崤山以东百万军队败逃崩溃。难道是因为勇气、力量为他们打开关塞,结果崤山以东百万军队败逃崩溃。难道是因为勇气、力量和智慧不够吗?是地形不利,地势不便啊。秦国把小邑并为大城,在险要关和智慧不够吗?是地形不利,地势不便啊。秦国
13、把小邑并为大城,在险要关塞驻军防守,把营垒筑得高高的而不轻易跟敌方作战,紧闭关门据守险塞,塞驻军防守,把营垒筑得高高的而不轻易跟敌方作战,紧闭关门据守险塞,肩扛矛戟守卫那里。肩扛矛戟守卫那里。贰疏通文本 诸侯起于诸侯起于匹夫匹夫,以以利利合,非有合,非有素王素王之行也。其之行也。其交未交未亲亲,其,其下下未附,名曰未附,名曰亡秦,亡秦,其实其实利之也。彼见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案案土土息息民,以待其民,以待其敝敝,收,收弱扶弱扶罢罢,以令大国之君,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禽者,其者
14、,其救败救败非也。非也。匹夫: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也指平民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也指平民百姓。百姓。以:以:因为因为素王:素王:孔子被称为孔子被称为“素王素王”。此处指圣贤。此处指圣贤之人。之人。亲:亲:亲厚亲厚下:下:下属下属其实:其实:那实际上那实际上案、息:案、息:案通案通“安安”,使动用法,使本土,使动用法,使本土安定,使百姓休养生息。安定,使百姓休养生息。敝:敝:衰败。衰败。罢:罢:通通“疲疲”。禽:禽:通通“擒擒”。救败:救败:动词作名词。挽救败亡的策略。动词作名词。挽救败亡的策略。贰疏通文本 翻译:诸侯们出身平民,是为了利益联合起来,并没德高望众而位居王位翻译:诸侯们出身平民
15、,是为了利益联合起来,并没德高望众而位居王位者的德行。他们的交往不亲密,他们的下属不亲附。名义上是说灭亡秦朝,者的德行。他们的交往不亲密,他们的下属不亲附。名义上是说灭亡秦朝,实际上是为自己谋求私利。他们看见秦地险阻难以进犯,就必定退兵。如实际上是为自己谋求私利。他们看见秦地险阻难以进犯,就必定退兵。如果他们能安定本土,让人民休养生息,等待秦的衰败,收纳弱小,扶助疲果他们能安定本土,让人民休养生息,等待秦的衰败,收纳弱小,扶助疲困,来指挥东方诸侯新建的各国的君主,就不用担心在天下实现不了自己困,来指挥东方诸侯新建的各国的君主,就不用担心在天下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了。可是他们尊贵身为天子,富足拥有
16、天下,自己却遭擒获,大概的愿望了。可是他们尊贵身为天子,富足拥有天下,自己却遭擒获,大概是因为他们挽救措施的错误啊。是因为他们挽救措施的错误啊。贰疏通文本 此段分析秦此段分析秦因地势险要而因地势险要而能称雄,同时诸侯国也并非强大,因利而合,等能称雄,同时诸侯国也并非强大,因利而合,等待秦国衰败,而秦衰败的原因在于挽救危亡的策略错误。待秦国衰败,而秦衰败的原因在于挽救危亡的策略错误。贰疏通文本 秦王秦王足己足己而不问,而不问,遂过遂过而不而不变。二世受之,变。二世受之,因因而不改,暴虐而不改,暴虐以以重祸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辅。三主之惑,终
17、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知化之士也,然之士也,然所以所以不敢尽忠指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未卒卒于口而身于口而身糜没糜没矣。故使天下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重足而立,阖口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奸不上闻,岂不悲哉!足己:足己:自满自足自满自足;自以为是。自以为是。遂过:遂过:顺成过失;掩饰过失。顺成过失;掩饰过失。因因:沿袭。沿袭。重祸重祸:加重灾祸。加重灾祸。知化知化
18、:了解形势变化。了解形势变化。所以所以:的原因的原因。卒卒:完。完。糜没糜没:毁灭。毁灭。重足而立重足而立:两脚叠起,不敢两脚叠起,不敢迈步。形容十分恐惧的神态。迈步。形容十分恐惧的神态。阖口阖口:闭口。闭口。奸:奸:奸邪奸邪贰疏通文本 翻译:翻译: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形势危急而又势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形势危急而又势力微弱无人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力微弱无人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
19、,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叠足而立,不敢迈步,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耳朵听,叠足而立,不敢迈步,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
20、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好消息,难道不可悲吗?还不知道好消息,难道不可悲吗?贰疏通文本 先王知先王知壅蔽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卿、大夫、士,以饰饰法设刑而天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振;及其衰也,百姓及其衰也,百姓怨望怨望而海内而海内畔畔矣。矣。故周故周五序五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秦本末并失,
21、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之,安危之统统相去远矣。相去远矣。壅蔽:壅蔽:隔绝蒙蔽。隔绝蒙蔽。以:以:来,表目的。来,表目的。饰:饰:通通“饬饬”。整饬。整饬;整治。整治。振:振:通通“震震”,震动不安。,震动不安。怨望:怨望:怨恨。怨恨。畔:畔:通通“叛叛”,背叛。,背叛。五序:五序:日祭,月祀,时享,岁贡,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祭祖父、父亲的祭品一日一终王。祭祖父、父亲的祭品一日一次,祭高、曾祖的祭品一月一次,次,祭高、曾祖的祭品一月一次,祭远祖的祭品一季一次,祭神的祭祭远祖的祭品一季一次,祭神的祭品一年一次,朝见天子一生一次。品一年一次,朝见天子一生一次。此处指先王之制。另一说是五
22、序指此处指先王之制。另一说是五序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统:统:纲纪纲纪,准则。准则。贰疏通文本 翻译: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翻译: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来整治法律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来整治法律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顺从;土地被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顺从;土地被割削的时候,在内能自守备,在外还有亲附,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割削的时候,在内能自守备,在外还有亲附,社稷得以保存。
23、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传国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传国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则是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则是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贰疏通文本 此段重点分析秦亡的原因:此段重点分析秦亡的原因:秦王满足于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秦王满足于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改变;秦二世因
24、循不改,残暴背虐加重了祸患;秦二世因循不改,残暴背虐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无人辅佐;子婴孤立无亲,无人辅佐;忠臣不敢进谏,智士不敢出主意。忠臣不敢进谏,智士不敢出主意。贰疏通文本 鄙谚鄙谚曰:曰:“前事之不忘,后事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之师也。”是以君子是以君子为国为国,观之上,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察盛盛衰之理,衰之理,审权势审权势之宜,之宜,去就去就有序,有序,变化因时,故变化因时,故旷日旷日长久而长久而社稷社稷安安矣。矣。鄙谚:鄙谚:俗话。俗话。为国:为国:治理国家。治理国家。察察:考察。:考察。审:审:知道,了解知道,了解。权势权势:权,权变。势
25、,形势。权,权变。势,形势。去就:去就:取舍取舍。旷日:旷日:历时。历时。社稷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后用来泛称国家。本指土神和谷神。后用来泛称国家。翻译:俗话说翻译: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是以后做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
26、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叁叁归纳主旨归纳主旨首段先言秦统一天下后在陈涉起义下节节败退之衰亡,首段先言秦统一天下后在陈涉起义下节节败退之衰亡,呈现君臣不信任的局面,并以假设论证指出君主昏庸呈现君臣不信任的局面,并以假设论证指出君主昏庸导致国家灭亡。导致国家灭亡。二段分析秦国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是其天然优势,然二段分析秦国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是其天然优势,然而不能长久坐拥天下的原因在于挽救危亡的策略失误。而不能长久坐拥天下的原因在于挽救危亡的策略失误。第三段集中分析秦亡的原因。第三段集中分析秦亡的原因。最后一段对比论证,以秦与周朝对比,秦之短暂与周最后一段对比论证,以秦与周朝对
27、比,秦之短暂与周朝之永久形成鲜明对比,规劝统治者要吸取秦亡之教朝之永久形成鲜明对比,规劝统治者要吸取秦亡之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明白兴亡的规律,取舍有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明白兴亡的规律,取舍有序,这样才能使国家安定。序,这样才能使国家安定。肆特色分析特色分析1.1.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2.2.运用对比论证,鲜明地呈现了己方观点。运用对比论证,鲜明地呈现了己方观点。同步练习同步练习1.1.下列对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
28、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A.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B B.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C C.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D.D.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才
29、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答案:答案:D D。遂、。遂、藉使是连词,其前应断开,庸主之藉使是连词,其前应断开,庸主之才之一般君主的才能,中间不能断开。才之一般君主的才能,中间不能断开。同步练习同步练习2 2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规要服从王命,定期朝贡述职。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规要服从王命,定期朝贡述职。B B 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也泛指平民百姓。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也泛指平民百姓。C C 大夫,三代时,官分卿、大夫、
30、士三级,是职官等级名,后来成为对有大夫,三代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是职官等级名,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官位者的通称。D D 五序,周王朝设置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士。五序,周王朝设置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士。答案:答案:D D。五等爵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为公侯伯子男。同步练习同步练习3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秦朝吞并了六国,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然而陈涉凭几百名散乱秦朝吞并了六国,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然而陈涉凭几百名散乱的戍卒,却所向无敌。的戍卒,却所向无敌。B B 子婴连一般君主的才能也不具备,虽然选取能力中上的辅佐之
31、臣,也难子婴连一般君主的才能也不具备,虽然选取能力中上的辅佐之臣,也难免秦朝的败亡。免秦朝的败亡。C C 秦国从秦穆公到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国君,在诸侯中称雄,这与秦国险固秦国从秦穆公到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国君,在诸侯中称雄,这与秦国险固的地势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地势有着密切的关系。D D 秦朝不仅丢掉了周代合乎根本大道的治国传统,而且也丢失了次要方面,秦朝不仅丢掉了周代合乎根本大道的治国传统,而且也丢失了次要方面,所以不能长治久安。所以不能长治久安。答案:答案:B B。原文说即使。原文说即使子婴仅有庸主之才,仅得子婴仅有庸主之才,仅得中等才能的辅臣,秦国的地盘是可以保全的。中等才能的辅臣,秦国的地盘是
32、可以保全的。同步练习同步练习4.4.翻译。翻译。(1 1)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为禽者,其救败非也。也。(2 2)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畔矣。答案:答案:1.1.他们尊贵身为天子,富足拥有天下,自己他们尊贵身为天子,富足拥有天下,自己却遭擒获,大概是因为他们挽救措施的错误啊。却遭擒获,大概是因为他们挽救措施的错误啊。2.2.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动不安;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动不安;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同步练习同步练习5.5.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秦灭亡的原因。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秦灭亡的原因。答案:答案:秦王满足于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秦王满足于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不改变;秦二世因循不改,残暴背虐加重了祸患;秦二世因循不改,残暴背虐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无人辅佐;子婴孤立无亲,无人辅佐;忠臣不敢进谏,智士不敢出主意。忠臣不敢进谏,智士不敢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