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望岳-春望-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课件(85张).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64175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幽州台歌-望岳-春望-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课件(85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登幽州台歌-望岳-春望-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课件(85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登幽州台歌-望岳-春望-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课件(85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登幽州台歌-望岳-春望-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课件(85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登幽州台歌-望岳-春望-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课件(85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明确目标:1.了解有关陈子昂的文学常识;朗读、背诵全诗。(重点)2.把握诗歌主旨,体味本诗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和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难点)3.领悟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悲凉的心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走进作者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少任侠,文明元年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鳞台正字,转右拾遗。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反对浮艳颓靡文风,重视散体,有陈伯玉集。背景资料 本诗选自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这首诗写于696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但不为武则天所

2、采纳,并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万岁通元天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为前驱以吉敌,武不允。后来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感昔乐生、燕昭之事”,写下了登幽州台歌。读诵诗文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向前看不到古代的贤君,向后望不到明主。想到天地之广阔,历史之久远,唯有我啊,独

3、自悲伤,凄凉地眼泪横流!诗人生活年代以前的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指像燕昭王那样的贤明君主。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想到对燕昭王礼贤下士的追慕;对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登台远眺,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感怀身世,又不免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山河依旧,人物不同;生不逢时,空悲叹!登幽州台歌俯仰古今登台远眺直抒胸臆时间悠悠空间辽阔孤独悲苦感于往事慨叹身世主旨探究本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燕昭王 陈子昂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这些诗作体现了作者对盛世的向往、对古贤丰功伟绩的追慕,同时抒发其生不逢

4、时、壮志未酬的感慨。郭隗 陈子昂逢时独为贵,历代岂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代表诗人:屈原、李白、杜甫、杜牧、韩愈、陈子昂、陆游、辛弃疾等。渔家傲 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下阕哪一句是对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明确目标:1.理解两首

5、诗歌大意,体会其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2.了解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体会生活经历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3.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重点:理解诗歌大意,体会思想感情。难点:结合写作背景,了解作者情怀。走进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

6、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于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诗史诗圣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望岳)(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春望)(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望岳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看望当时担任兖州司马的父亲。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结交了高

7、适等后来在盛唐诗坛上有影响的大诗人,也创作出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这首诗就是在这期间写的,在整个漫游的过程中,杜甫始终带着盛世的自信与豪气,充满了对生活的豪情壮志与乐观态度。春望写作背景: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西蒲城)探家,不久,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今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趁机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的朝廷所在地凤翔县。本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品译望岳泰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苍翠的山峦,在齐鲁

8、大地上绵延不断,望不到尽头。大自然聚集成神奇秀丽的景色,山南山北阴阳分界,昏晓不同。远望层云叠起,不禁心胸摇荡,极目四处远望,直到鸟儿归巢。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放眼一看,所有的山顶都显得很小。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品译春望山河依旧存在,京城已经沦陷,长安这座古城,在这春天里草木丛生,一片荒芜。花儿也仿佛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战火纷飞连绵,而今三月不停,与亲人音信阻隔,一封家信万金也难以得到。满头白发此时也是越抓越短,稀疏的白发简直无法插簪。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把握主旨望岳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的高峻神奇,以泰山和自己的志向做对比,以山之雄伟烘托诗人志向之远大,表达了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体现了诗人青年时代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春望形象地描绘了“安史之乱”期间,诗人被困长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远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近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细望: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从远处仰望,写泰山的高峻伟大、横跨齐鲁,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表达了乍见泰山的惊叹仰慕之情。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绵绵

10、不尽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造化钟神秀”写泰山的秀美,是虚写。因为泰山的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阴阳割昏晓”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一样,突出了泰山的遮天蔽日。这两句写细望所见的实景。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看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这是诗人抒发自己内心的愿望。“一览众山小”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特别深

11、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然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司马光在温公续诗话里曾写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忧国伤时(1)诗人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看到花儿也落泪,听到鸟鸣声也感到惊心。(2)面对这残破的都城,似乎连花儿也因忧伤国事、思念亲人而落泪,鸟儿也因此伤心。感时伤世自开春以来战火越烧越炽,因而跟家人

12、难通音信。“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思念亲人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凄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思念亲人品读杜甫的诗歌月夜,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独自一人在长安,看见秋月,思念妻子。诗却是从对面写过来,不写自己如何思念远在鄜州的妻子,却设想妻子如何思念自己,刻画了一个美丽深情的妇女形象。静思妙对 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需要练字。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上联中“读”字,人格化地现出水中

13、景,请你在下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山里的情趣。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天。谈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1)“”描绘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的景象。(2)“”描绘了国都残破,乱草丛生的景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

14、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B明确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3.体会诗歌表现手法。走进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力主政治革新,“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和深远影响;诗歌和散文成就都很高,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写作背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

15、岁时所作,他所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读诵诗文 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飞来,故名。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就可以看见旭日东升,不害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此处最高的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视线悬浮在半空中的云彩,暗喻挫折、困境。因为整体欣赏

16、 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前两句描写,运用夸张和引用传说的手法突出飞来峰塔高耸入云的形象。后两句抒情,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哲理,耐人寻味。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描写是为抒情而做的铺垫。起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极目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同时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也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

17、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不畏”出语峻拔、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借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己不畏艰险,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勇往直前的精神。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表现出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点拨:(1)哲理是从具体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2)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登黄鹤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同点:二首诗都是前两句

18、描写,后两句抒情,描写的是为抒情而作的铺垫。结尾两句都蕴含哲理,符合一般哲理诗揭示哲理的特点。不同点:前者侧重表现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侧重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怕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明确目标:1.了解诗人相关知识,理解诗意;背诵并默写本诗。(重点)2.理解诗歌的主题,体味诗歌优美的意境;赏析诗中的写景、哲理名句。(难点)3.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走进作者 陆游(11251210),

19、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他勤于创作,一生写诗很多,保存下来的就有9000多首。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多强烈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炽热的爱国情怀,同时鞭挞投降派,同情人民疾苦,思想性很强。作品有示儿钗头凤夜游宫鹊桥仙等。背景资料 本诗选自剑南诗稿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本诗写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支持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弹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故里,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相对于伪诈的官场,作者对于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

20、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这种心境的所游之境恰相切合,于是两相交合,造就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读诵诗文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不要腊月所酿的酒,称为“腊酒”。浑浊。酒以清为贵。指菜肴丰足。豚,小猪,这里指猪肉。怀疑如果趁着月明来闲游。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品译 不要笑话农家腊酒的浑浊,丰收年份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好像没有了去路,(忽然)出现了柳色深绿、花光红艳的山村。箫鼓的声音接连不断,春社日已临近了,村子中古风尚存,村民们衣

21、冠简朴。从今以后如果允许趁着月夜闲游,也可能随时会手拄拐杖半夜前来叩门。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一个“留”字,写出了农家的热情好客。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葱茏的青山重重叠叠,绵延起伏,清碧的山泉绕于山下,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泉水泠泠作响,好一派山水风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突然看见前面出现了明艳的花,深绿的柳,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由原来的“疑”字的迷惘和担忧,在看到这“柳暗花明又一村”后,则是豁

22、然开朗,喜形于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但愿从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表现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对山村乡野风光的喜爱,对热情好客村民的留恋与热爱。主旨探究1.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2.诗人虽被排挤回乡,好像已无出路,但他相信,只要信念坚定,总有柳暗花明之日。如何体悟诗歌主旨1.看题目,分题材;2.联系诗人生平

23、及写作背景;3.品意象,抓诗眼。类文阅读 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田园景物清新恬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田家生活简朴亲切。在诗人轻松自然的笔触之下写出了深厚的情味。城南 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1.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2.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风过罢,雨卷珠帘,水漫碧池,潮涨横塘,远山含翠,错落起伏,小径明灭,任尔东西。喧嚣浮华者往往昙花一现,平凡朴实者定会恒久长远。明确目标:1.理解诗歌大意,体会思想感情;2

24、.结合生活经历,把握诗歌主旨;3.学习作者关心国事、心系国家的奉献精神。重点:理解大意,把握诗歌主旨。难点: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及政治抱负。走进作者 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时代官宦学者家庭,自小就受到良好的学术与文学的教养和熏陶;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20余年,始终是个七品小京官,无法施展抱负;48岁时,他终于对官场厌倦,不抱希望,愤然辞官还乡,不久与世长辞;他被后世称为“近代文学开山作家”,著有龚自珍全集传世。写作背景 清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前一年,他已经48岁了,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去官职,回归故里。一路上,他

25、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己亥杂诗己亥杂诗三百一十五首,是龚自珍己亥年所作七绝组诗的总名称,其中包括对往事的回忆,与亲朋的交往;对政治的评论,对改革的渴望。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夕阳西下,不尽的离愁油然而生,马鞭东指,前方便是海角天涯。落花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待来年春暖雪融之时,再化成肥沃的泥土,再去滋养鲜花。叙事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议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

26、泥更护花。离开京城的忧伤离开樊笼的喜悦落花为喻,表明心志。把握主旨 诗歌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情感,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心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奉献精神。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离愁别绪逃出了令人窒息的樊笼,可以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轻松愉快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一旦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命运积累古诗中写落花的诗句,体会作者寄寓的情感。(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3)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积累古今诗文中关于奉献的名句。(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登幽州台歌-望岳-春望-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课件(85张).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