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五课、奇思妙想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联想的思维方式设计形象,利用画笔进行表达。 2通过欣赏、观察、讨论等活动,展开丰富的联想,用绘画拼贴制作的方法来设计表现出 具有奇妙意味的图像。 3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理解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划分的学习领域,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培养学生 形成大胆创新的设计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动手能力。教科书中首先选用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去感受作品“奇”在何处, “妙”在哪里,点明奇思妙想在设 计中的重要性,同时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次,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
2、析 并做简单的联想练习,为自己的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要求学生通过探索研究,用不 同的方法和材料设计一个奇妙的图像,并能表达自己作品的创意。 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重点放在活跃学生思维、 激发想象力上, 把学生的创造潜能挖 掘出来。教学中,多让学生欣赏并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奇思妙想的核心是联想,教师 可以先让学生做简单的联想练习, 为后面的创作奠定基础, 这也是解决教学中难点的主要手 段。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会产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要善于发现和 表扬对学生个性发展具有独特价值的东西。 2重点、难点。 重点:展开联想,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难点:将不同
3、事物进行巧妙地联想和重组,构成一幅有新意的画,能体现出一定的创意。 三、教学课时 1 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纸张、胶水、记号笔和准备的材料。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1、趣味导入: (1)同学们,老师带来几件小礼物,大家看看是什么?(实物展示三件小物品。 ) (2)在老师的操作下变得富有情趣。 提问:你觉得有趣吗?有趣表现在哪里? (1)老师:让我们观察一下制作者是怎样思考的,又是怎样实现的? 学生讨论:跳绳是联想到绳子,恰好有趣的运用了绳子的上下,用一个可以活动的带子实现 了提的功能,两者结合在一起增加了趣味。 书签是用纸做的,给读书的人增加了乐趣。 别针通过变形形成另外的一
4、个形象,很有趣。 (2) 老师问: 从你的材料中找找, 拼一拼, 看看你能把平凡普通的画面变的更加有趣味吗? (第一次作业) (学生进行游戏体验,教师可以把有意思的作品展示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构思) 小结:通过小游戏,可以看出大家的思维都非常活跃。生活动的奇思妙想无处不在,等待 着我们一起去发现,让我们一起进入一个奇思妙想的世界。 老师板书课题:奇思妙想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类创意作品,分析其创作思路和表现方法。 (1)PPT 展示奇思妙想的生活篇、环境篇、电影篇、广告篇、作品篇五个方面 进行教学,逐步让学生了解奇思妙想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逐步的改善和改变 着人们的生活。 教师:这些作品让你
5、感受到了想象奇特、创意无限,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具有无限 想象力的人呢?这里有什么方法和技巧吗? 3、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寻找“奇思妙想”的思路和方法。 猜一猜!我是啥样的? 课件展示三个头像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我的脑袋上有什么? 探索研究探索研究 探索研究探索研究 探索研究探索研究 这三个奇思妙想的作品有什么共同点? 得出思路一:隐性的东西显性化。 所采用的方法是:分解加粘贴。 猜一猜!这是什么? 通过对花菜家园和斑马两组图片的分析比较,得出思路二:根据形状的相似性展开 联想。 方法:夸张加添加。 猜一猜! 女孩、婴儿、建筑、帆船、蛋壳、犀牛,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欣赏图片,得出思路三
6、:巧妙重构,也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方法:组合、重构。 方法:重构方法:重构 探索研究探索研究 思路:某一相近特点思路:某一相近特点 思路四:同类组合。 方法:替换。 思路五:深化内涵,表达多层含义。 方法:叠加变形。 思路六:各种双关、巧合。 方法:结合。 思路七:逆向思维。方法:变形、并置。 思路八:根据音、形、义的相关性进行联想。 , 方法:置换和添加。 “异想天开”思维训练营。 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根据上面讨论所得的各种思路对老师提供的实物展开丰富的联想, 互相交流、讨论,进行思维碰撞,激发创意思维。 异想天开一:一个灯泡的联想; 异想天开二:一本书本的联想; 异想天开三:一个苹果
7、的联想。 欣赏灯泡、书本、苹果的创意作品,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 4作业的表现形式方法介绍。 同学们的奇思妙想都非常大胆,非常有意思。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表现出来呢? (教师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作业表现方法,这里主要介绍剪贴式制作和绘画式相结 合。 ) 教师演示由别针联想的小狗,画笔添加相关的内容,使作品更有创意,增加学生的兴趣。 教师总结:生活中创意无处不在,愿同学们把创意带进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板书: 思路: 隐性的东西显性化 方法: 根据形状展开联想 分解、重构、 同类组合 夸张、变形、 深化内涵,表达多层含义 叠加、变形 各种双关巧合 结合 逆向思维 变形、并置 局部联想 置换、添加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