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动的“画” 会动的“画”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第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第 6 课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享受着由视觉暂留原理制作出来动漫、电影等带来的快乐,但对它 却并不熟悉。本课从圆这个基本形出发展开想象,通过创设情境、欣赏书中会动的“画” , 了解使画“动”起来的要素后进行漫画式创作。通过在“玩中学” “学中玩” ,感受成功的快 乐。并提高孩子们的造型及想象能力。 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主体为小学六年级孩子,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这个年龄段孩子已经具备一 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 孩子们思维活跃能够 对美术材料进
2、行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 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形式“会动的画” ,掌握视觉暂留原理。 2.发现能使画“动”起来的不同原理,选择合适的方式制作简单的动画。 3.提高动手绘画能力,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四、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利用视觉暂留原理设计有连环动作的画,形成会动的“画” 。 2.教学难点:探寻连续形动作之间的规律。 五、课前准备:五、课前准备: 1.教具:板书、KT 板、课件 ppt 2.学具:圆形纸片、牛皮纸、记号笔、剪刀 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 1.圆片创想 (1)第一个圆片创想 出示圆片联想在圆周围或里面添画内容后会
3、变成什么。 进而联想半个圆及大半个圆添画后又会出现什么新形象。 欣赏跟圆有关画。 教师示范通过圆片联想成足球后添画成一幅完成的简笔画作品。 明确圆片要根据内容进行简 单修剪以及在画面上的位置。 学生利用一个圆片和一张画纸进行联想添画。 (2)第二个圆片创想 出示生活中学生正常表情和做鬼脸表情对比照片。 亲身感受前后强烈对比。 通过第一幅画联想接下去在同样背景同样主角前提下画面上会发生的情景。 利用第二张纸和第二个圆片进行联想绘画。 2.欣赏分析 (1) 鹬蚌相争 说说这几幅画所表现的场景。 通过观察发现整个过程有 5 幅画组成,每张画面略有不同,大鹬鸟身体姿势有所不同。 感受利用视觉暂留原理连
4、续播放 5 幅画时动态效果。 课题-会动的“画” (2) 体操少年 欣赏“体操少年”分析每张图之间联系 直观感受每张图之间动作细微变化, 明白每张图之间大部分是有联系的, 小部分是有不同的。 对比两张体操少年连续步骤图 体验当每张画之间动作幅度大了之后动作就会缺乏连贯性。非常不自然。 3.二次创作 欣赏鸭子下蛋 讲讲漫画中所讲述的故事情节和漫画的特点 利用学过的漫画知识来创作 6 格漫画 给第一幅画注编号 1,第二幅画为编号 6。增画从 1 自然过渡到 6 中间 4 幅。每张画依然只 用一个圆片。 要求画面具有连续性合理,中间过渡动作分解均匀,并在画面右下角写上编号。 4.展示评价 学生按作品顺序贴于胶卷外形展板上。 对自己作品做简单介绍。 选取其他同学作品进行评价,并创设情境于电视机外形展示台内以抽拉形式展示动态效果。 评价标准:故事创意性、画面美观性、动作连贯性 5.拓展 介绍视觉暂留现象首先被中国人所发现,早在宋朝就有了走马灯。 通过抽拉式、手翻书式、转轮式等形式,就能让画动起来。 欣赏在高科技时代下用手机拍照片方式,利用视觉暂留原理创作学生表情变化图。 小视频 室内活动操 希望在今后可以继续尝试其他方式让“画”动起来。 七、板书七、板书 会动的“画” 连续性 大联系 动作 画面 微变化 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