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狼 【教学目标】1.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学习屠户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2.初步感受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3.了解狼在传统文化中的形象特点,并能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学重点】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学习屠户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教学难点】初步感受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积累了一些文言字词,让我们来温习一下:请说出与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一样的一个成语或者词语。并驱如故依然如故 一见如故恐前后受其敌腹背受敌一狼径去拂袖而去 去国怀乡 自后断其股悬梁刺股 割股疗亲 乃悟前狼假寐梦寐以求 夜不成寐 目似瞑死不瞑目 一瞑不视 并
2、驱如故并驾齐驱 长驱直入 意暇甚应接不暇 力不暇供 积薪其中抱薪救火 杯水车薪设计意图:以成语拓展的形式加强文言字词的积累,在实际运用中巩固习得。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一1.探究任务故事中的狼和屠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你在文中圈画相关字词句,感受狼和屠户的形象。2.探究过程(1)小组成员自由朗读,圈画关键词句,批注屠户/狼的特点。(2)小组内互相讨论分享,形成小组结论。 (3)每组分享屠户/狼的形象特点,可以配以适当解说。3.成果展示预设:狼:文中:狼亦黠矣 止增笑耳概括:怯/自以为是/愚/贪分析:(1)“黠”:“一屠晚归”中“晚”可以看出狼专门选择晚上时间出动,而且专挑那些晚上回家的势
3、单力薄的人下手,说明狼很狡猾。“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两只狼,分头行动,一前一后,前面的假装睡觉,后面的挖洞,准备进攻。兵分两路,互相配合,狡猾。(2)“怯”:“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看见屠户拿起了刀,不敢贸然进攻,表现出既胆怯又狡诈的特点。(3)“贪”:“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说明狼不着急下手,在寻找机会。“甚”,是“很”的意思,说明狼跟着屠户走了很远,既狡猾,又贪婪。(4)“自以为是”:“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屠户发现狼假装睡觉,以迷惑自己。以屠户恍然大悟的心理活动侧面表现狼的“黠”,但是狼的诡计还是被屠户识破了,
4、说明狼是自作聪明,自以为是。(5)“贪”“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交相吃骨,交相追赶,下一个目标是找到机会就对屠户下手,这都表现了狼的狡猾,以及不知足。小结:缀行甚远尾随跟踪,寻找机会交替缀行不为诱惑,随机应变狼以诈立 眈眈相向互相对峙,琢磨对策 徒增笑尔正面假寐明修栈道,欲擒故纵背后偷袭攻其不备,直捣黄龙【学生发言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联系上下文, 品味句中加点字词,体会狼狡猾、贪婪、凶残的形象特点及屠户由怯懦妥协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心理变化过程。】屠户:预设:屠户勇敢无畏、聪明机智、细心谨慎等。(1)“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5、,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动作描写,写出屠户的勇敢机智。趁着狼的力量分散,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抓住时机,干脆利落。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人物形象: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也是屠户的动作描写。“暴起”“劈”“毙”重读,读出快速、激烈、眼疾手快。(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户不再妥协,巧借积薪抵抗,巧用地利。(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说明屠户细心谨慎。学生发言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句中塑造的屠户形象。教师引导:屠户不再恐惧,放弃妥协,巧妙利用有利的地势, 趁着两狼分开的时机果断出手,识破狼的阴谋。扫除后患最根本的原因是“智”。这正是:两强相遇勇者胜
6、,两勇相遇智者胜。小结:屠户身上表现了复杂的性格。一是怯儒,这主要是最初的“投以骨”;在狼“并驱如故”后,屠户清醒过来,准备战斗,先是“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继而“暴起”杀狼,最后“转视积薪后”,根除狼患,表现了他的勇敢、机智。本文对屠户,主要是动作描写加少量心理描写,刻画了完整丰富的人物形象,十分精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精析关键语句、字词,感受本文语言的简练生动及勇敢机智的屠户形象。(二)合作探究二1.探究任务在课文中,狼虽狡猾凶残,却被屠户“顷刻两毙”,作者借屠户杀狼的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呢?结合给出的材料和文章中的议论,谈谈你的理解。材料一: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如狼似虎 狼吞虎咽狼心狗肺
7、 狼子野心 鬼哭狼嚎 引狼入室材料二:马瑞芳马瑞芳讲聊斋蒲松龄最犯愁的就是怎样按时交税,不让催税的人登门。当时官吏为了催税,搞所谓“敲比”,就是把欠税人拖到公堂上打板子,有时活活打死。蒲松龄为了交税,要卖掉缸底的存粮,卖掉妻子织的布,甚至卖掉耕牛。他抱怨土地:怎么谷穗不直接长银子?2.探究过程(1)小组成员找出文中作者议论的语句。(2)小组成员阅读材料一,谈谈成语的意思,思考中国文化中狼的形象;阅读材料二,从中能了解当时什么样的社会背景。(3)小组成员结合作者议论和材料内容,交流讨论,思考文章的主旨,并形成结论做好记录。指定一位同学做分享,全班一起总结。3.成果展示材料一:预设:狼的形象多是贬
8、义的,通常是狡猾凶残、忘恩负义的形象,是恶势力的代表。材料二:(通过圈点勾画)了解到蒲松龄生活的时代官吏残暴、百姓生活艰难的状况。主旨:“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作者认为狼只是增加人们的笑料罢了,是嘲讽轻视的态度。 作者以屠户的经历告诉人们,面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不能存有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议论句点明主旨,作者嘲笑的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终会被消灭。4.活动小结聊斋志异题材非常广泛,很多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进行批判和宣泄,通过鬼妖的故事映衬着人性的光芒与丑陋,彰显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狼在古代文化中是贪婪、凶残的象征;
9、贪官污吏同样贪婪、凶残;批判、讽刺狼,即批判、讽刺贪官污吏,可谓入木三分。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狼的传统形象和社会背景,结合议论,引导学生探究本文的主旨。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探究了屠户和狼的形象,认识了狼的狡猾、贪婪,屠户的勇敢机智。作者借物喻人,借事说理,抨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本文短小精悍,却形象生动,充满了讽刺意味。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和巩固本课学习内容。四、拓展延伸阅读聊斋志异中另外两则“屠户智勇杀狼”的故事(可选其中一则),比较其与课文写法的相似之处。狼 其一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
10、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矣。狼 其三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明确:先叙事,后议论说理。五、布置作业1.课堂演练发挥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则白话故事。注意充实内容,增加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2.课后作业(1)推荐阅读蒲松龄聊斋志异、姜戎狼图腾。(2)借助工具书,读懂教材拓展阅读狼子野心。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拓展阅读相关文本,提高对比阅读能力。【板书设计】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狼蒲松龄狼:狡猾 贪婪 凶残(动作 神态) 借物喻人屠户:勇敢机智 果断谨慎(动作 心理) 借事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