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第三章-社会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67133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第三章-社会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社会学-第三章-社会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社会学-第三章-社会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社会学-第三章-社会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社会学-第三章-社会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社会本章内容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第二节 社会结构第三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一、社会的涵义与特征(一)社会的涵义 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类生活共同体。在汉语古籍中社会的涵义:社,祭神的地方;会,聚集之地;社会,即人们为祭神而聚集在一起。2.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其它关系是这一基本关系的表现或产物。没有物质生产活动,就不会有人,更不会有人的社会。3.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社会要素很多,但要经过

2、人与人的交互作用才能相互关联,成为一个系统。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以角色的名义出现的具体的个人。社会交往有两个维度,分别是范围和层次。4.社会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社会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表现为四点:表现为四点:第一,社会是由自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第一,社会是由自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物组成的特殊关系和结构;与物组成的特殊关系和结构;第二,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受规范与制度控制;第二,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受规范与制度控制;第三,人的生第三,人的生 活有目的性、主动活有目的性、主动 性和创造性;性和创造性;第四,人能认第四,人能认 识和改造自然,推识和改造自然,推 进社会的进步和发进社会的

3、进步和发 展。展。二、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二、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 关于社会和组成社会的个人,二者哪一个具有真实性而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看待社会和个人的社会理论: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一)社会唯名论(一)社会唯名论 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社会只是一个名称,用来方便地称呼构成社会的许多个人,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二)社会唯实论(二)社会唯实论 认为共相具有实在性,是先于个别事物存在的精神实体,同时作为事物的本质存在于事物之中,只是当其作为人们认识事物的抽象概念,它才后于个别事物。三、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三、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一)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马克思关于社会交互作用的基本

4、观点有两个方面:(1)人是社会的主体,但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简单堆积,而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因而是社会的基础本质。(二)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劳动是社会向自然吸取物质 资料,创造社会财富,满足人们 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唯一途径。作 为唯一永恒的自然条件,劳动是 社会生产力的特殊表现形式,它 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社会。社会一方面是人同自然界的 本质的统一,一方面又是人与人 交互作用的产物。由于劳动既体现

5、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所以,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三)需要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 马克思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并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对生存资料的需要、对享受资料的需要和对发展资料的需要。(四)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作为一种特殊的关系形态,它的存在、发展和更替,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需的、合乎规律的客观发展过程。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一个有内在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克服了以往各种社会观的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倾向。(五)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 第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第二,发展性和创造性是马

6、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生命之所在。第三,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与具体社会生活相结合,创造性地促进社会关系良性运行,从而推动了自身的发展。第四,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在同形形色色的错误社会观的不断斗争中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第二节 社会结构一、个人与社会 G齐美尔,社会是人们之间彼此互动的模式。马克思,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是个人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互动构成的关系网,这种关系网就是人与社会的全部关系,表现为相互联系的具有层次性的四个体系角角色人格体系、价值规范体系、权力制度体系和行色人格体系、价值规范体系、权力制度体系和行为交换体系。为交换体系。(一)角色人格体系(一)角色人格体系 角色是包括职位和由职位

7、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角色是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角色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角色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角色中的职位是非人格化的社会规定,而角色扮演是人格化的,所以,角色包含着人格。人格包括三种要素,价值标准、能力和气质人格包括三种要素,价值标准、能力和气质,他给角色以个性活力。价值标准决定角色行为的取向和目的,能力为角色行为的目的服务,气质是角色行为的心理动力,影响角色行为式样的心理要素。角色与人格是有机联系的体系,这个体系是个人与社

8、会的初始关系体系。(二)价值规范体系 价值标准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价值标准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是角色人格体系的核心要素的判断,是角色人格体系的核心要素。价值标准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但通常表现为主观性。价值标准和价值规范是内在联系的有机体系,内在的价值标准转化为规范,只讲价值标准不讲社会规范,则价值标准无法体现,只讲规范而不讲价值标准,规范就会失去内在依据。价值规范体系是个人与社会的第二层关系体系。(三)权力制度体系(三)权力制度体系 权力,是在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中以威胁或惩权力,是在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中以威胁或惩罚的方式强制他人贯彻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罚

9、的方式强制他人贯彻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权力产生的原因:个人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或群体在互动中建立的社会,是一个具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人们的角色行为在不同的价值标准驱动下,经常处于无序状态。权力的功能,安排和维持社会秩序。权力是人格化的,权力制度则必须是非人格化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功能。权力制度体系是个人与社会的第三层关系体系。(四)行为交换体系 个人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或群体建立关系网的内在依据,是为了满足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人的行为是需求满足的角色表现。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五个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层次,分别是:生

10、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不同层次需求的人,其价值标准和行为层次也不同。需求的满足要通过行为交换才能实现。布劳,将人的一切关系都视为交换关系。交换与分工相连,分工与权力相关。行为交换体系是人与社会的第四层关系体系。二、社会关系(一)什么是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包括物质关系和精神关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包括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系。人的社会关系是纷繁复杂的,但人的复杂关系不是在自己有了独立行为时才有的。人的社会关系是伴随生命的出现而产生

11、的。先天的关系,血缘关系和亲属关系;后天的关系,邻里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二)社会关系分析的社会学视角(二)社会关系分析的社会学视角 人的社会关系是以一定生产关系为核心而建立的社会关系体系。1.初级社会关系和次级社会关系初级社会关系和次级社会关系(1)初级关系 初级关系的特点:第一,是最原始和最早出现的关系,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自身生命生产中产生的关系。第二,是简单和初步的关系。第三,是人们之间的直接互动关系,是人们之间交往最密切、相互最了解和最有影响的关系。(2)次级社会关系 次级社会关系是在初级社会关系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关系的总称,如政治关系、宗教关系和工作关系等。初

12、级社会关系是次级社会关系的基出,但社会关系大量表现为次级社会关系。2.结合关系与对立关系结合关系与对立关系 以外在的关联形式为标准,根据肯定与否定的状态,把社会关系分为结合关系和对立关系。(1)结合关系 结合关系是指人们在感情和行为诸方面相互结合,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关系。(2)对立关系 对立关系是人们的相互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立或相互否定的一种社会关系。结合关系是社会共生的基础,对立关系与结合关系相比处于从属地位。3.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1)血缘关系 血缘关系在历史上有两种基本存在形式:一是血缘氏族关系,二是血缘家庭关系。(2)地缘关系 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

13、分工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造就了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分工,造就了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地缘关系。地缘关系。(3)业缘关系 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业的分工,使一部分有专门技术的人从土地上分离出来,以行业为基础,形成了业缘关系。形成了业缘关系。(三)建立与发展新型的社会关系 1.逐步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2.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加强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建设。4.加速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用法律形式保护已经建立的新型关系和促进消除陈旧落后的社会关系。三、什么是社会结构三、什么是社会结构 所谓社会结构,一般

14、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所谓社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以劳动或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作为社会的基础,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的体系。从三个方面把握生产关系结构:从三个方面把握生产关系结构:第一,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第二,劳动者在生产中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方式;第三,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第三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一、人口资源一、人口资源(一)什么是人口资源 人口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

15、总称。以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结合起来的人口资源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人口资源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口资源的社会属性表现为,第一,人口的生命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第二,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总是在一定的婚姻家庭形式中进行的,一定的婚姻家庭制度受到社会生产力的制约,社会也通过婚姻家庭制度影响人口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是指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体现了包含在人体内的生产能力。即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地域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数量与质量。(二)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增长 人口数量是对人口资源 的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 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 和,通

16、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 口规模。人口数量一方面受 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对社会经济的发 展具有重大影响力。(三)人口质量 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衡量人口质量的指标包括人口平均身高和体重;儿童知力水平;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熟练劳动者的比重等。在我国,人口成为经济发展包袱的原因:第一,人口基数过大;第二,人口质量偏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所造成的。二、自然资源二、自然资源(一)什么是自然 自然资源是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自然资源可以分为三类:自然资源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环境

17、资源,具有可再生性;二是生物资源,具有可再生性;三是矿产资源,具有非再生性。(二)自然资源的特点(二)自然资源的特点 自然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自然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资源的有限性。第一,资源的有限性。第二,潜力的无限性。第二,潜力的无限性。第三,自然资源的系统性。第三,自然资源的系统性。第四,自然资源空间布布的不均匀性。第四,自然资源空间布布的不均匀性。(三)自然资源和社会的关系(三)自然资源和社会的关系 自然资源和社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对社会的制约关系,或者说人类一是自然资源对社会的制约关系,或者说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关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关系。人类是自

18、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只有通过不断开发和利用掌握的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命活动和社会活动才可能世代延续,因此,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二是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改造关系,二是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改造关系,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到自然资源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也得到提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改造,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合理的利用开发破坏了自然资源。三、可持续发展三、可持续发展(一)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和机

19、会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环境问题也摆到了人类面前,如“三废”物质污染、噪声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等。水污染土地沙漠化臭氧层空洞(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 虽然世界大多数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等仍然存在巨大的分歧和争议。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1.从人与自然的矛盾来看从人与自然的矛盾来看,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原来是

20、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他动物一样处于又斗争又互助的自然系统之中。虽然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空前的提升,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界的能力也得到提升,但是过渡的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原有的平衡。人口高速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短时间内不可调和。2.从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矛盾来看,从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矛盾来看,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不可能以个人为单位各自孤立地进行,人们必须在活动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才能取得成功。但是,由于观念上的对立、利益上的冲突,人类很难达成合作的共识,例如,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不平衡、不平等与利益冲突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传统发展观,是一种“工业化实

21、现观”,以工业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志,即把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由此产生的工业文明当作是现代化实现的标志。可持续发展观不把经济发展当作唯一的指标,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可持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消除贫困是实施可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2.可持续发展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并将其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3.可持续发展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4.可持续发展强调了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消费方式。5.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的传统态度,建立起新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被人类随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而应看作人类的资源和价值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社会学-第三章-社会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