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年高考的文言文阅读选材一反常态,开始旗帜鲜明地开始考查名人传记。 2019 年是建国 70 周年, 也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 所以考查了三位 “古代改革家” , 那就是商鞅、贾谊、吴起,这些人物无论成败,都是改革的倡导者或者实践者,都在历 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2020 年,疫情当前,举国上下,万众一心,高考绝不可能回避这一重大历史时刻。 特此辑录并改编有关“古代名医”的文言文、试题和译文,助力大家备战 2020 高考! (以下试题特别照顾到部编本地区的新题型,请仔细应对!) 中华名医传记目录中华名医传记目录 三国志华佗传三国志华佗传 旧唐书孙思邈传旧唐书孙思邈传 张岱鲁云
2、谷传张岱鲁云谷传 明史李时珍传明史李时珍传 第一篇 三国志华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后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 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 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外出到徐州求学,同时通晓几种儒家经典。沛国相陈圭推 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他都不去就任。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认为他 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还像壮年的容貌。他又精通处方医药,他给人治病,配制汤药 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剂的分
3、量,不用再称重量,药煮熟就让病人饮服,告诉病人 服药的注意事项,病人离开后,病就痊愈了。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 语吾。”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 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 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 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病痛就应手消除。如果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两个 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感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我。”当病人说“已 经到了”
4、,应声便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应须剖开身体 割除的,就饮服他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于是开刀 后取出结积物。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切断肠子进行清洗,再缝合腹部刀口,抹上药膏, 四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一个月之内,就痊愈复原了。有一位郡守生病,华佗认 为这人发一下大怒病就会好。于是多次接受他的财物却不给他医治;没有多久丢下他走 掉了,还留下书信辱骂他。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 而差。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5、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 “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郡守果然大怒,派人追赶捕杀华佗。郡守的儿子知道内情,嘱咐人不要追赶。郡守非常 生气怨恨之后,呕吐几升黑色的血,病就好了。华佗的卓绝医技,大都像这些。曹操听 说了,就召唤华佗来。曹操为头痛病所苦,每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眩晕。华佗只 要针刺鬲这个部位(膈俞穴),病随手就好了。不过华佗本来是读书人,用行医作为自 己的职业,心里常常感到后悔(封建社会医生被视为“贱业”)。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 事,生病很沉重,让华佗专为他看病。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以治好,只有经常进行 治疗,才能
6、延长寿命。”华佗长期远离家乡,想回去,于是说:“刚收到家信,正要短 期回家一趟呢。”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 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 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 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 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 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 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 注 头风:头
7、痛病。考竟:拷问,死于狱中。 到家后,用妻子有病做托辞,多次请假不回来。曹操多次写信召唤,华佗还是不上路。 曹操非常生气,派人前往查看。如果华佗妻子确实有病,就赐给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 时间;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押送他回来。于是用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核 实证据,本人服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 应该包涵宽容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终于把华佗 在狱中拷问致死。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 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华佗死了以后,曹 操头痛病没有好。曹操说
8、:“华佗能治好这种病。这小子有意留着我的病,不加根治, 想用这办法来使自己显得重要。 可是我不杀掉这小子, 他也终究不会替我断掉这病根的。 ” 等到后来他的爱子仓舒(曹冲的字)病危,曹操才感叹说:“我后悔杀了华佗,使这个 儿子活活地死去了。”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相陈珪举孝廉 举:推荐 B.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宥:宽容 C.太祖苦头风 苦:痛苦 D. 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强:勉强 1C(“苦”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应解释为“为所苦,或感到痛苦”) 2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B. 及后爱子曹冲
9、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C.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D.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2B(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语文匠提醒你,要注 意不同主语另起一句的特点,以及大部分情况下(不是连动句),那么每句就一个动词 这个特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 不接受,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从来没有产生后悔之情。 B华佗懂养生之道,医术更是高妙,特别擅长针灸、外科。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 醉,然
10、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华佗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又退还财物走掉了,还留下一 封信辱骂郡守。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D曹操让华佗专为自己医治头痛病,后来华佗回家,迟迟不肯再来。曹操很生气,认为 华佗不愿为自己根治头痛病,把他抓起来马上杀了。 B(A. 从“以医见业,意常自悔“这句话可以看出华佗还是常常产生后悔之情的;C. 华佗并没有退还财物,而是故意丢下郡守这个病人,自己跑开来激怒他;D.华佗是在狱 中拷打致死的。) 4根据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
11、以活人。”(3 分) 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3 分)(“出”1 分,“活”1 分,语意连贯 1 分)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4 分) 如果华佗妻子确实有病,就赐给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时间;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 押送他回来。 (“若”1 分,“信”1 分,“收”1 分,语意连贯 1 分) (2)在文章中找出两个表现华佗医术高明的例子。(请自己概括)(3 分) 华佗给人治病,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病人服下药后离开后就痊愈了; 如果病人需要,华佗也不过灸疗一两个穴位,病人病痛就应手消除了; 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应须剖开身体
12、割除的,就饮服华佗的“麻沸散”,一会儿 病人便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于是华佗开刀后取出结积物,病人很快就能康复; 病患如果在肠中,华佗就为切断肠子进行清洗,再缝合腹部刀口,抹上药膏,四五天 后,病人病好了,不再疼痛,一个月之内,就痊愈复原了。 有一位郡守生病,华佗认为这人发一下大怒病就会好。于是多次接受他的财物却不给 他医治;没有多久丢下他走掉了,还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然大怒,呕吐几升黑色的 血,病就好了。 曹操的爱子曹冲病危,曹操感叹说:“我后悔杀了华佗,使这个儿子活活地死去了。” (答对 1 点给 1 分,答对 2 点给 3 分,答案不在以上范围之内的,只要是表现华佗医术 高明的事例
13、就可以给分) 第二篇 旧唐书孙思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 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思 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曰:过 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及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瞭, 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 孙思邈,京兆府华原县人。他七岁入学,一天能背诵一千多字的文章。20 岁时,就擅长 谈论老子、庄子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且喜爱佛经。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到他后赞叹说: 这是一个神童啊,只是遗憾他本领太大,假如在我
14、这小小州衙就难以施展。北周宣帝时, 由于王室经常发生变故,他就隐居到太白山中。隋文帝杨坚辅佐北周朝政,征聘他担任 国子博士,他推说生病没有出任。曾经对他的好友说:五十年后,会出圣人,那时我才帮 助他治理天下。太宗李世民登上帝位,征召他到京城,已经老了,但耳聪目明,要授给 他爵位,他坚决谢绝。显庆四年,高宗李治召见他,授予他谏议大夫官职,又坚决谢绝。 显庆四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上元元年,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 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照 邻有文云: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 照邻有恶疾
15、,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 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 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蜺,此天地之常数也。 高宗上元元年,孙思邈因病请求回乡,高宗特地赐给他骏马,安排他住进鄱阳公主封地 的庄园别墅。当时的著名诗人学者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人,按照孝敬老师的礼仪侍 奉他。卢照邻有文章说:孙思邈思想贯通古今,学术穷尽天文、历法、占卜。他阐述世界 万物永恒不变之根本的高超见解,就是古代的庄子;研究精深的学问专心致志,就是当今 中国的维摩诘圣僧。卢照邻患有痛苦难治的疾病,医治不好,就问孙思邈:高明的医生治 好人
16、的疾病,他凭的是什么?孙思邈说:我听说会谈自然规律的,一定要用人情事理作为 依据;会谈人情事理的,也要以自然法则为根本。大自然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水火木金 土五种元素,冷热交替,就是它循环运行的规律,平和就下雨,激奋就刮风,凝滞就结 霜落雪,扩展就出彩虹,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正常现象。 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 音声,此人之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则生热, 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症发乎面,变动乎 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 故形体有可
17、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思邈自云: 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 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初,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 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传授,有如目睹。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无 牲牢。经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 (选自旧唐书孙思邈传,有删改) 注:孙思邈:唐代医学家,人称药王,著有千金方;容卫:中医名词,荣指血的循 环,卫指气的周流;精:实质;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充塞就长疱疖,匮乏就生脓 疮。 人有上下四肢、脾肺肾肝心五脏,起床睡觉,呼气吸气
18、,精神元气时衰时旺,通畅就生 气血,显现就是神色,振动就有声音,这些就是人的正常现象。从显露的表象,看隐蔽 的实质,这是研究自然和人体的共同方法。一旦阴阳失调,地气升腾就发烧,天气阻隔 就发冷,充塞就长疱疖,匮乏就生脓疮,奔跑就会喘息困乏,干渴就会焦黄枯燥,症状 显露在面容,病情改变着形貌,如此类推自然现象也是这样。对于人体疾病,高明的医 生用药物疏通,用针灸治疗。对于自然灾变,国君人臣用最高尚的道德理顺天意民心, 用最大的努力解决具体问题,那么人体疾病有的可以治好,自然灾害有的可以消除。他 又说:治病胆要大心要细,考虑要周密行动要坚决。孙思邈自己讲他出生于隋文帝开皇辛 酉年,到今年九十三岁了
19、,问他的乡亲,都说他是几百岁的人,他谈起北周、南齐年间 的往事,分明如同亲眼所见,以此验证,他不止一百岁了。当初,魏征等人按照太宗的 指示编纂南齐、南梁、南陈、北周、隋朝的历史,担心遗漏,多次询问他,孙思邈口述 起来,宛如亲眼看见。孙思邈于高宗永淳元年去世。遗嘱要求从简安葬,不要陪葬器物, 不用羊牛猪等祭祀牲畜。死后一个多月,脸色外貌没有变化,抬起遗体入棺,轻得好像 只是拿着空空的衣服,人们为之惊异。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吾方助之以济人 济:治理 B.年已老,而听视聪瞭 瞭:明白 C.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 殚:穷尽 E. 遗令薄葬 薄:简单、节俭 1.B 瞭:
20、明亮 2.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是( ) A.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B.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C.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D.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B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孙思邈年轻时就喜欢谈论老子、庄子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且喜爱佛经。 B.卢照邻认为孙思邈学问渊博,见解高超,就像古代庄子和当今维摩诘圣僧。 C.孙思邈一生大多数时
21、间隐逸行医,多次拒绝官职,说明他对功名也没兴趣。 D. 孙思邈的年龄是个谜团,他谈起北周、南齐年间的往事,都如同亲眼所见。 3.C 孙思邈曾对好友说:五十年后会出圣人,那时我才帮助他治理天下。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汉语。(8 分) (1) 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5 分) (1)这是一个神童啊,只是遗憾他本领太大,假如在我这小小州衙就难以施展。(判断句、 恨、器、难为用,各 1 分,句意 1 分) (2)症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3 分) 症状显露在面容,病情改变着形貌,如此类推自然现象也是这样。(每句 1 分) 5.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孙思邈所说的名医
22、之道。(4 分) 治病要从显露的表象,看隐蔽的实质;(答天人合一亦可)治病胆要大心要细,考虑要周 密行动要坚决。(每点 2 分) 第三篇 张岱鲁云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 鲁云谷传 会稽宝祐桥南,有小小药肆,则吾友云谷悬壶地也。云谷深于茶理,相知者日集试茶, 纷至沓来,应接不暇。人病其烦,而云谷乐此不为疲也。术擅痈疽,更专痘疹。然皆以 聪明用事,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臆见,起死回生。人终疑其游戏岐黄,不 尊不信,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云谷也诊视 灵敏,可救则救,不可救则望之却走,未尝依回盼睐,受人一钱。性极好洁,负米颠 之
23、癖,恨烟,恨酒,恨人撷花;尤恨人唾洟秽地。 会稽宝祐桥的南面,有家小小的药铺,是我的朋友鲁云谷行医卖药的地方。云谷对茶的 道理和学问有深刻的领悟,知心的朋友每天聚集在一起品茶,接连不断地前来,以至应 付接待不过来。别人对这种烦琐的事会感到疲倦,但云谷却乐此不疲。他的医术擅长治 疗痈疽,更专长于治疗痘疹。但都凭聪慧明审行事,治疗不一味效法前辈医师,处方不 一味沿袭古书,每次都是考虑病情后再配药剂,并不沿袭旧方,医术高明。民众始终怀 疑他没有把医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不尊重信奉古代医学的条条框框,所以凡是得了 痘疹的人家,不是到了极其危险反常,别的医生拒绝治疗的时候,绝对不会找我的朋友 云谷看病。
24、云谷看病灵活机敏,可以救治的就救治,不能救治的看一眼就退避离开,不 曾犹豫不决,前顾后盼,接受别人一文钱。他生性极其喜欢洁净,有米芾一样的癖好, 痛恨吸烟喝酒,痛恨别人采摘花朵;特别痛恨别人吐痰擤鼻涕弄脏地面。 故非解人韵士,不得与之久交。自小多艺,凡羌笛、胡琴、凤笙、斑管,无不精妙。而 尤喜以洞箫和人度曲。向与李玉成竹肉相得,后惟王公端与之合调,余皆非其敌手也。 其密友惟陆癯庵、金尔和与余三人,非大风雨,非至不得已事,必日至其家,啜茗焚香, 剧谈谑笑,十三年于此。以今年三月之晦,二鼓方寝。次日呼之不起排闼而入则遗蜕 在床矣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病植立惝恍久之。张子曰:云谷居心高旷,凡炎凉
25、 势利,举不足以入其胸次。故生平不晓文墨,而有诗意;不解丹青,而有画意;不出市 廛,而有山林意。至其结交良友,直是性生,非由矫强。数月前有客在座,命苍头取其 所藏雪水煮茶,而大为室人所谪,云谷大怒,经旬不与交语。谓余弟道之曰:“某以 朋友为性命,乃欲绝我朋友。”只此一语,具见侠肠,是岂不读书、不晓文墨之人而能 道此也哉! (节选自中国古典传记) 【注】岐黄:指医学。米颠:指宋代书画家米芾。竹肉:指伴奏和歌唱。遗蜕: 死去。苍头:仆人。室人:妻子。 所以不是趣味高尚的人,都不能和他长久交往。他从小就有多方面的技艺,羌笛、胡琴、 凤笙、斑管这些乐器,没有不能精妙演奏的。而且特别喜欢吹洞箫为唱曲的人
26、伴奏。以 前他和李玉成两人一奏一唱配合得很和谐,后来只有王公端的演唱能和他合调,其余的 都不是他的对手。他亲密的朋友只有陆癯庵、金尔和与我三人,除非遇到大风雨,除非 碰到无可奈何的事,一定每天到他家,饮茶燃香,畅谈说笑,十三年都是这样。今年三 月的最后一天,云谷二更天才睡。第二天叫他,没有起来,推门进去,他已在床上去世 了。我和尔和听到这消息后十分惊诧,匆匆忙忙地赶到他家探望,痴呆地站着,失神了 好久。张岱说:云谷心胸豁达开朗,所有人情反复无常、势利的事,全不能进入他的心 里。所以他一生不懂得写作,却有诗意;不懂得绘画,却有画意;未走出街市,却有山 林意。至于他结交好友,只是缘自性情,不是由于
27、虚假勉强。几个月前有朋友到家座谈, 他让仆人拿出贮藏的雪水煮茶,却被妻子大加指责,云谷很生气,整整十天不和她说话。 他告诉我弟弟说:“我把朋友看作性命一样,她竟然想断绝我的朋友。”只这一句话, 就完全可以看出他的侠义心肠,这难道是不读书、不懂得文墨的人能够说出的话语吗!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可救则望之却(退避)走 猥以微贱,当(应当)侍东宫 B. 向与李玉成竹肉相得(和谐) 去今之墓(筑墓)而葬焉 C. 以今年三月之晦(农历月末)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D. 举不足以入其胸次(停留) 外与天际(交会),四望如一 B(A.当:担当;C.“望
28、”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 D. 胸次,指心里。) 2.下列断句,正确的是( ) A. 次日呼之不起/排闼而入/则遗蜕在床矣/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病植立/惝 恍久之 B. 次日呼之/不起/排闼而入/则遗蜕在床矣/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病/植立/惝 恍久之 C. 次日呼之不起/排闼而入/则遗蜕在床矣/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病/植立惝恍 /久之 D. 次日呼之/不起排闼而入/则遗蜕在床矣/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病/植立/惝 恍久之 A(次日呼之不起/排闼而入/则遗蜕在床矣/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病植立/惝 恍久之)语文匠提示,注意某些
29、虚词是句首词,还有某些固定的四字词结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谷医术高明,擅治痈疽和痘疹,不拘前人古方,都凭聪慧明审行事,每次都考虑病 情后再配药剂,常能起死回生。 B云谷有米颠一样的洁癖,痛恨他人吸烟喝酒、采摘花朵、随地吐痰等恶习,所以只有 趣味高雅的人,才愿和他交往。 C云谷自小多才多艺,精通多种乐器,特别喜欢吹洞箫为唱曲的人伴奏,能与他和谐配 合的只有李玉成、王公端两人。 D云谷心胸豁达开朗,对于世态炎凉、势利之事,全不在意。他随不晓文墨、不解诗画、 身处俗世,却有着高雅的情趣。 B(“只有趣味高雅的人,才愿和他交往”错,文中是:不是趣味高尚的人,
30、都不能 和他长久交往。)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部编本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 分) (1)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4 分) (1)所以凡是得了痘疹的人家,不是到了极其危险、极其反常的时候,(别的)医生拒 绝治疗的情况,绝对不会找我的朋友云谷(看病)。 (2)至其结交良友,直是性生,非由矫强。(4 分) 至于他结交好友,只是缘自性情,不是由于虚假勉强。 *(3)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史记魏公子列传)(3 分) 赵王打扫庭前台阶,亲自迎接公子,依照主人迎接贵宾的礼节,引导公子从西阶而上。 5.请简要概括鲁云谷在交友方面所表现出的特
31、点。(4 分) (4 分)(1)结交缘自真性情;(2)结交的都是“良友”;(3)待友热情而真诚。 (1 点 2 分)任选 2 点即可 明史李时珍传阅读 “李时珍”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3 题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 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萃,先后 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 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 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
32、为纲,余各附 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将之上朝,时珍遽卒。 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中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 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爱好读医学书,医书本草,从神农传下来的药物有三百六十 五种,梁陶弘景所增添的药物数量与神农的差不多,唐朝苏恭增加了一百一十四种,宋刘 翰又增加了一百二十种,到掌禹锡、唐慎微这一辈人,先后增补合计一千五百八十种,当时 认为很完备了; 但是品类分得繁多,名称又杂乱,有的一物分为二三,有的两物混为一品, 李时珍对此感到很不满意。于是穷搜
33、博采,删除繁杂,增补缺漏,经历约三十年,查阅了八 百余家医药书籍,稿本经多次修改才成书,书名叫本草纲目。书中增加药物三百七十 四种,订正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先标正名作为纲目,接下来附上各家注释为目, 然后用集解详细记录该药物的产地、形状、色泽,又把气味主治某病的方剂附上。书编好 后,准备进献给朝廷,李时珍却突然去世。不久,神宗皇帝下诏修国史,重赏征求各地书籍。 李时珍儿子建中拿他父亲的遗表和这部书献给朝廷,天子十分赞赏这部书,下令刊行天下, 从此士大夫家里都有这部书。李时珍做过楚王府奉祠正官职,儿子李建中,做过四川蓬溪 知县。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好读医书,医家本草 好:喜欢 B. 或一物而析为二三 或:或者 C. 未几,神宗诏修国史 未几:不久 D. 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自:从 ( B )有的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 于是穷搜博采,删除繁杂,增补缺漏,经历约三十年,查阅了八百余家医药书籍。 (2)其子建中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李时珍儿子建中拿他父亲的遗表和这部书献给朝廷,天子十分赞赏这部书,下令刊行天 下,从此士大夫家里都有这部书。 3.文中反映了李时珍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答:反映其高尚的思想品德,严谨的治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