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 语文组 编辑 2017 版新标版新标高中高中古诗文背诵篇目推荐古诗文背诵篇目推荐 72 篇篇 文言文(32 篇) (一)必修(10 篇) 1. 论语十二章(“人而不仁” “朝闻道”“君子喻于义” “见贤思齐焉” “质 胜文则野” “士不可不弘毅” “譬如为山” “知者不惑”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孚” “小子何莫学夫诗” “君子食无求饱” “克己复礼为仁”)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篇第三则) 【译文】 孔子说: “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 么用?”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
2、可矣。” (论语里仁第四则) 【译文】 孔子说: “如果在一个国家里,一个人早上能达成了一直坚持的理想。实施了自己的政 治主张(仁政),那么他就算晚上死去那也是值得的。”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人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 【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看见 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3、 【译文】 孔子说: “实讲诚信略胜一筹而文辞甘拜下风的人, 那么他只能在民间做个普通老百姓; 文辞略胜一筹而不能做到朴实讲诚信的人, 那么他只能做个官员的助手或属员听命于人。 只 有将自己打造成文辞与朴实诚信萃集的人,然后才能成为地位高尚的人。” 【原文】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 论 语泰伯章) 【译文】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 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簣,进
4、,吾进也。” 【译文】 孔子说:“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了,如果停下来 那是我自己停下来的。 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 语文组 编辑 好比用土平地、即使才倒下一筐,如果要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原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第九) 【译文】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译文】 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说:“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就回答)说: “那就应该是“宽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
5、别人。” 【原文】 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 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译文】 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 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原文】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足,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 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原文】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
6、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 语颜渊篇) 【译文】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 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 努力的。 2. 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 【原文】【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ng)绳, ( ru)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槁暴 (p),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砺 (l) 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参省 (xng)乎己,则知知 (zh)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
7、尝跂跂 (q)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 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舆 (y)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致 千里;假舟楫楫 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生 (x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蛟 (jio)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故不积跬跬 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骐 (q)骥骥 (j)一跃,不能十步; 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 语文组 编辑 驽驽 (n)马十驾,功在不舍。锲锲 (qi)而舍之,朽木不折;锲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镂 (lu)。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8、。蟹蟹 六跪而二螯螯 (o),非蛇鳝鳝 (shn)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躁 也。 【译文】【译文】 有道德品行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的,但它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它却比水还要寒 冷。木材笔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符合圆规的标准 了。假如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它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用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因此木材用墨线量过, 再经过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也就能变得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 天检查并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智慧明达,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以前整天地思考,
9、却没有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后跟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更 为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加长,但是人们在远处也可以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增强,但 是听的人却听得更清楚。借助车马的人,脚步并不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借助船之的人,不一定 都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与普通人并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变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生长;积累善行从而养 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因此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 有办法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聚成江河大海。千
10、里马一次跨越,也跃不 出十步之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可以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件物品但如果最后放 弃了,那么连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若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 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深泉水,这是因为它心专一啊。蟹有六条腿与两个蟹钳,但是若 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心浮躁啊。 【简析】【简析】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的意思。本篇较系统地论述 了学习的重要作用、态度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 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荀子认为,学
11、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才能速成(学一速成), 然后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方向;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 神境界。 第 1 自然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习不可随意停止。 第 2 自然段:用比喻的论证方法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重要性)。 第 3 自然段:论述学习的重要作用,强调君子之所以能够超过一般人,并非天生比别人优秀,而是后 天善于学习的结果。 第 4 自然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论述学习要善于积累,要坚持不懈,要用心专一。 3. 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 【原文】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12、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 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 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 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 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 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 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 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
13、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 语文组 编辑 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译文】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 小人妨碍国家, 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 所以忧愁苦闷, 写下了 离骚 。 “离骚” , 就是遭到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 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 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 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其原因大概是从 怨愤引起
14、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而失当。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 并不宣扬作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它对远古上溯到帝喾,近世称述 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 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就其 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因为关系到国家的治乱),举的是近 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 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 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
15、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 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4.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 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 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 志则纵情以傲物
16、;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 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 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 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 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
17、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 头;要使国家稳定,一定要积聚它的民心。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不稳固却要求 树木长得高大, 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安定, 臣虽然愚笨, (也) 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何况 (像 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应该)推崇皇权 的高峻,永保永无止境的美善,不居安思危,不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 情不能克服欲望, 这就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 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 样啊! 所有君主帝王,承受上天的重
18、大使命,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成 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 语文组 编辑 名就就道德衰退,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 住天下就难了吗?当初创业时,能力绰绰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 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 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 竭尽 诚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敌对国家也能结成一体。 越这样敌对国家也能结成一体。 就是骨肉亲 属也能行同陌路。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震慑他们,但是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 除罪罚,却不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 的是人民
19、;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朽的缰绳驾驭 飞奔的马车,这样可以忽视不理吗? 这是为什么呢?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想到该知足来 警惕自己;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 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 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 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 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 罚
20、,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 的人而任用他们,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 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 都能(被)重用,君王大臣之间没有什么事情(烦心),可以尽享游玩的快乐,可以颐养像 松、乔两位神仙的长寿。(皇上)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不必多说,老百姓就可以 被教化,何必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务呢?劳损聪明的耳目,违背无为而治的方 针呢! 5. 师说 韩愈 【原文】【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受 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孰
21、 能无惑?惑而不 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 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 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 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 (d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读 (du)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不 (fu) 焉,小学而大遗,吾
22、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 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 (y)。”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欤 (y)!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n)子、苌(chng)弘(hng)、师襄(xing)、老聃(dn)。郯 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 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pn),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 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贻 之。 【译文】
23、【译文】 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 语文组 编辑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 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了。出 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 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 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 远,尚且要跟从老师向
24、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 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疼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 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 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方面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 智。 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 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原因,就说:“他和他年龄差
25、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 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位高的人当做老师,就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 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 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拜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 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所以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明。接受道理有早有晚, 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李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没有被时代的风气所 影响,向我求教。我赞赏他能遵循古人的从师的
26、风尚,写这篇师说送给他。 【简析】【简析】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 802 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 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 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尚,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 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 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第 1 自然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 的标准。 第 24 自然段:
27、以感慨发端,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尽吐不平之气,也指 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 第 5 自然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 为师的道理。 第 6 自然段:以“李氏子蟠”从师学习的事例,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并说明了写作 本文的缘由。 6. 阿房宫赋 杜牧 【原文】【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骊(l)山北构而西 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 势,钩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囷囷(qnqn)焉,蜂房水涡涡,矗矗(ch)不知其几千万
28、落。长桥 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霁(j)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 语文组 编辑 妃妃嫔嫔(pn)媵媵(yng)嫱嫱(qing),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辇(nin)来于秦,朝歌夜 弦弦(xin),为秦宫人。明星荧荧荧荧(yngyng),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鬟(hun)也;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椒兰也。雷霆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辘辘(ll)远听,杳杳 (yo)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妍,缦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 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
29、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摽(pio)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铛(chng)玉石,金块珠砾砾,弃掷逦掷逦(l)迤迤(y),秦人视 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锱(z)铢铢(zh ),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椽(chun),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磷磷,多于在庾庾(y)之粟(s)粒;瓦缝参差参差(cn c),多于周身之帛帛(b)缕;直 栏横槛槛(jin),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呕(u)哑哑(y),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 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sh)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30、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 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译文】 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四川山林中的树木被砍伐一空,阿房宫得以建成。(它)覆盖了三百多 里地,几乎遮蔽了天日。它从骊山的北面建起,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通到咸阳。渭水和樊川,浩浩荡荡 地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象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 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回廊环绕象钩心,飞檐高耸象斗角。弯
31、弯转转,曲折 回环,象蜂房那样密集,如水涡那样套连,巍巍峨峨,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那长桥卧在水面上(象蛟 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象彩虹),(可是)并 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出现?高高低低的楼阁,幽冥迷离,使人辨不清南北西东。高台上传来歌声, 使人感到暖意,如同春天一般温暖;大殿里舞袖飘拂,使人感到寒气,仿佛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 天内,同一座宫里,而天气冷暖却截然不同。 (六国的)宫女妃嫔、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 (她们) 整天地唱歌弹琴,成为秦皇的宫人。(清晨)只见星光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
32、妆的明镜;又见乌 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 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 轮声渐听渐远,不知它驶向何方。(宫女们)极力显示自己的妩媚娇妍,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态,都极 为动人。(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可怜)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终未曾见过 皇帝的身影。 燕国赵国收藏的奇珍,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宝,都是多少年、多少代,从人民 手中掠夺来的,堆积如山。这些财宝他们一旦国家破亡,就不能再占有,都被运送到阿房宫中。(从此) 宝鼎被(看
33、作)铁锅,宝玉被(看作)石头,黄金被(当成)土块,珍珠被(当作)砂砾,乱丢乱扔,遍 地都是。秦人对待这些财宝,一点都不珍惜。 唉!一个人所想的,也是千万人所想的。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 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甚至使得(阿房宫)支承大梁的柱子, 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要多;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穿的丝 缕还要多;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九州的城廊还要多;琴声笛声,嘈杂一片,比闹市里的人声还要喧闹。 (这)使天下人们口里虽不敢说,但心里却充满了愤怒。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于是陈胜吴 广揭竿
34、而起,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的国 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 语文组 编辑 君能各自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了;(秦统一后)秦王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 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永远做皇帝,谁又能够灭亡他呢?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而使后 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却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7. 六国论 苏洵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 丧,率赂秦耶?曰:不赂
35、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 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 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 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 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 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 赵之君,始有
36、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 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 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 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 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
37、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 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 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 (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 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 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 要泉水流得远啊。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
38、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 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 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 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 多, 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 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 有余, 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 这是为什么呢?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 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 方, 也能结成一家, 傲视别人, 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 (人们) , 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 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
39、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 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 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 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 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 语文组 编辑 我克制, 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 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 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 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 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 考虑到 (朝中可能会出现) 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 (才能)
40、 罢黜奸邪, 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 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 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 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 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 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 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 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 眼,减损顺其自然就
41、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 8.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原文】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 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 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名实已明, 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 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 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 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
42、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 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 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 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译文】安石启:昨日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意以为跟您友好相处的日子很久了,但讨 论国事往往意见不同, 这是由于所采取的政治主张和方法不同的缘故。 我虽然想硬在你耳边 罗嗦(强作辩解),恐怕结果一定不会得到您的谅解。后来又想到您看待我一向很好,对于 书信往来是不应简慢无礼的,
43、 因而我在详细地说出我所以这样做的理由, 希望您或许能够谅 解我。 我们读书人所要争论的,特别是在“名称” (概念、理论)与“实际”是否符合上。 “名 称”与“实际”的关系明确了,天下的真理也就有正确的认识了。现在您所用来教诲我的, 是以为我“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的人都怨恨和诽谤我。我却 认为接受皇上的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交给主管官署却执行,不算 是“侵官”。发扬(恢复)前代贤君的治国原则,以便兴利除弊,这不算是“生事”。替国 家整理财政,这不算“征利”。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批驳巧言谄媚的坏人,这不算“拒谏”。 至于怨恨毁谤的很多,那是本来早就该料
44、到会这样的。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的守旧之风已经不是一天了,做官的人又大多不为国家大事操心, 以附和旧俗之见来讨好众人为美德。皇上却想改变这种现状,而我又不顾政敌的多少,想尽 力去帮助皇上抵制他们,那么,众人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过去商王盘庚迁都,群起怨恨的 是老百姓,不仅是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并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他考 虑理由正当, 然后做去, 他认为正确, 看不出有值得悔改的地方。 如果您责备我执政很久了, 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 语文组 编辑 没有能够帮助皇上大大地做一番事业,以此造福人民,那我自知有罪了。但如果说今天应当 什么事也不必干,只是守着老规矩就行了,那就不是我
45、所敢领教的了。 没有会面的机会,不胜(实在)诚心仰慕得很。 9. 赤壁赋 苏轼 【原文】【原文】 壬(rn)戌戌 (x)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 兴。举酒属属(zh)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窈窕(yo tio)之章。少(sho) 焉,月出于东山 之上,徘徊徘徊于斗(d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 乎如冯冯(p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棹(zh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溯(s)流光。渺渺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倚(y)歌而和(h)之
46、。其声呜呜然,如怨 如慕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袅袅(nio),不绝如缕。舞幽壑壑(h)之潜蛟蛟,泣孤舟之嫠嫠(l) 妇。 苏子愀愀(qio)然,正襟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wi)其然也?”客曰:“月 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缪(lio),郁乎苍 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舳(zh)舻舻(l)千里, 旌旌(jng)旗蔽蔽空,酾酾(sh)酒临江,横槊槊(shu)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 子渔樵樵(qio)于江渚渚(zh)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麋(m)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匏(po)樽樽以相 属(zh)。寄蜉蜉(
47、f)蝣蝣(yu)于天地,渺渺沧海之一粟粟(s)。哀吾生之须臾臾(y),羡长江之无 穷。挟挟(xi)飞仙以遨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 何羡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 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ng) 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 客喜而笑,洗盏盏(zhn)更酌酌 (zhu)。肴(yo)核既尽,杯盘狼籍籍(j)
48、。相与枕藉藉(ji )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到赤壁下游玩。清风徐徐,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 劝客人同饮,朗诵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 间。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整个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越过一望无际白茫茫的 江面。江水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 飞升仙界。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 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 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 后, 余音悠长, 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 这声音, 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 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我有些忧伤, 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 问那客人说: “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 客人回答说: “ 月 明星稀,乌鸦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 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 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