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1.1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2.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北美东北部 东亚稠密区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等地;南亚人口稠密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 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区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 北美东部人口稠密区包括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1.人口分布特点 从纬度纬度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是在北纬20-60地带最为集中。从距海远近距海远近来看,60%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从海拔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世界人口分布趋向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减少。1.1 1.1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4.不适
2、合人类居住的自然条件 过于寒冷的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例如高纬度地带,严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过于干旱的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量极少,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人口稀少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也不适宜人类居住。3.大洲及国家人口分布特点 亚洲(59.6%)、非洲(16.9%)、拉丁美洲(8.5%)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国家 1.1 1.1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5.热带多雨地区人口分布特点 热带多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而在高原高原和山
3、地和山地。原因:热带高原和山地的一定海拔范围内,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畅。此外,这一海拔超出疟蚊分布上限,人们可免受疟疾等疾病袭扰。6.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基本基本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资源、矿产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最显著最显著)、历史、政府政策以及军事、文化等。1.1 1.1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7.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提出人:胡焕庸线 连接城市:黑龙江瑷珲(今黑河市爱辉区)和云南腾冲 “胡焕庸线”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以及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具有关联性。这说明我国人口分布主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1.2 1.
4、2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1.区别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涉及人口居住地长期或永久性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人口流动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暂时性离开原居住地而外出的人口移动现象。2.人口机械增长的定义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1.2 1.2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3.人口迁移理论人口推拉理论 推力:原定居地的不良环境,如气候恶劣、人口过多、食品供应短缺、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等。拉力:吸
5、引人们迁往新定居地的因素,如适宜的气候、廉价的土地、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多样的文化等。4.影响人口迁移的具体因素 自然因素(差异和变化):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则促使人口迁出。人文因素(经济因素为主导):各地区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人们会为了工作、收入、前途等迁往经济发达或就业机会多的地区,政治、军事、文化等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1.2 1.2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5.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总特点是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迁移人群是欧洲殖民者,非洲黑奴;方向是从旧
6、大陆到新大陆。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欧洲人口继续迁移至美洲和大洋洲等地。二战之后,人口迁移方向为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劳工逐渐成为主体,欧洲由净迁出变为净迁入,拉丁美洲由净迁入变为净迁出。人口主要流向欧洲、北美、西亚和北非等石油输出国。6.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国内人口迁移)建国到改革开放前:政策移民(退伍军人、产业工人等),满足国家发展需要,方向是从内陆迁往边疆地区。改革开放后:进城农民工;提高经济收入;从农村到城市、沿海1.3 1.3 人口容量人口容量1.区别“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衡量指标均为人口规模,前者为最多,后者为最适宜。2.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7、自然因素:自然条件与资源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基础基础。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和科技发展,资源利用的效率提高或者发现新的资源,从而扩大资源环境承载力;科技推动交通运输发展,还能提高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通过贸易获取外地资源,提高本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均消费水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消费水平常分为三档:温饱、小康、富裕型。1.3 1.3 人口容量人口容量3.各因素与人口容量的相关性2.1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1.乡村是指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农业用地可以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2.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住宅的周边。3.乡
8、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一定规模的乡村会出现一些满足居民社会需求的公共设施,如村民文化广场、祠堂等,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4.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内部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生态区、行政区”等等。2.1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5.商业区特点(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人流量大);居住区特点(最基本的功能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工业区特点(一般分布在城镇外围、沿河流、铁路、公路等主要交通线分布);生态区特点(不受付租能力、市场等经济因素的约束)6.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
9、形成,最根本的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具体是各类土地利用的付租能力比较下的结果。7.其它因素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 历史因素(如北京市中心的故宫)、种族因素(如美国的唐人街、黑人聚居区)、行政因素(如雄安新区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收入高低引起的高低住宅区的分异(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河流上游、城市上风向、山坡海拔高处、近文化区)8.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布局 高级住宅区:多位于城市外围,一般布局在河流上游、城市上风向、海拔较高的山坡上、靠近绿地和湖泊、靠近文化区和教育区(如高等院校等);低级住宅区:多位于城市内部,一般布局在工业区附近。2.1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2.1 2.1
10、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9.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措施及其意义 通过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2.2 2.2 城镇化城镇化1.城镇化的三个主要指标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其中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城镇化的三个阶段缓慢
11、发展阶段:城镇化率低于30%,第一产业为主导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30-70%,第二产业为主导成熟阶段:城镇化率达到并超过70%,第三产业为主导2.2 2.2 城镇化城镇化3.城镇化带来的好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镇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天然气等设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城镇化伴随着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同时也便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通
12、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增强区域社会和谐。城镇里就业机会众多,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不仅为城镇居民,也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收人、受教育水平的差别不断缩小,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2.2 2.2 城镇化城镇化4.城镇化的问题资源问题: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污染问题:受人类活动影响最集中、最深刻,往往产生污染交通拥堵问题:机动车辆过快增长,且造成大气和噪声污染社会问题:就业困难、住房紧张、房价过高、犯罪率上升等5.世界城镇化进程总体特点18世纪中叶开始,欧美各国相继开启工业革命,城镇化开始加快发展
13、;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以后,世界城镇化的速度、规模和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城镇人口比例大幅上升。2.2 2.2 城镇化城镇化6.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发达国家特点:起步早、发展慢、目前总体水平高,城镇化率一般达到70%以上,处于成熟阶段。出现郊区化现象,熟读课本49页知识窗的相关内容。发展中国家特点:起步晚、发展快、目前总体水平低、地区差异大,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多在50%以下。2.2 2.2 城镇化城镇化7.郊区化、逆城市化、过度城镇化与滞后城镇化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人口向郊区迁移,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发生在中期逆城市化逆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附近的小城镇迁移,城镇人口比例减
14、少,后期过度城镇化过度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超过本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城镇化模式。此模式下的城镇化主要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工业化水平低下,甚至无工业化。以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最为突出,如巴西、委内瑞拉等。滞后城镇化滞后城镇化:与上相反,会使得城镇集聚和规模效应得不到很好发挥,引发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等存在这一问题。2.3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1.地域文化是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反映在服饰、建筑、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多种方面,分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2.地域文化特点有“区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
15、稳定性”3.农业文化景观对比案例:东北黑土地文化区水稻田与云贵高原文化区哈尼族水稻梯田的对比。注意点:哈尼梯田“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各自布局的作用哈尼梯田最佳观赏日期是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原因是:梯田中已经放水备耕而田中无稻谷,层层梯田,银波荡漾,观赏、拍摄效果好。2.3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4.乡村建筑格局景观案例: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乡村民居多分布在山麓的台地或高地上,而农田则分布在相对较低的平坦区域。这种“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且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5.城市建筑景观案例:意大利佛罗伦萨、智利瓦尔帕莱索的建筑外观
16、与该港口城市同欧洲的贸易往来有很大关系。港口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这种习俗就一直延续到城市的建筑风貌上。城市建筑表现原因建筑格局美国城市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四周建筑物错落其间城市发展历史短,移民影响大,经济发展快欧洲城市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高大楼群聚集的情况更为少见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格已经形成建筑风格杭州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则沿城市中轴线排列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华盛顿国会大厦居于高处
17、体现了资产阶级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建筑结构中国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西方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西方园林强调整齐划一、直率敞朗、和盘托出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2.3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2.3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6.特色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 分布位置:闽西山区范围狭小的平地或较平缓的斜坡上 文化意涵:体现了迁徙文化的特征 从建筑选址看,由于平地已经由原住民所占,外来的客家人只能在山区建造房舍;从建筑景观看,保留了中原地域特色的汉族大院屋型民居建筑景观特色,
18、以圆形、方形最为常见;建筑其它用途:防御盗匪打劫、抵御山中猛兽;防震、防火、采光好;墙体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类似的建筑:广东东部的“围龙屋”3.1 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生长和繁殖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广义上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狭义上的农业是指“种植业”。2.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等显著特点。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因素:热量:热量越丰富的地区,可以种植农作物的时间越长,农作物的产量越高、种类越丰富。降水:年降水量大于400mm,适于发展种植业,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优势。光照和昼夜温差:通过
19、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而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地形因素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山地地区适宜发展林业和牧业:坡度较大,土壤贫瘠;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果业。土壤因素:肥力、土层厚度、酸碱度等会影响农作物生长。水源因素:河湖水、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等,水源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3.1 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4.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需求量有效引导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布局。(2)技术因素:改良热量不足:塑料大棚、温室技术;改良地形条件:缓坡修梯田,发展立体农业;喷灌、滴灌,节水或解
20、决土壤盐碱化问题;冷藏和保鲜技术使农产品市场大为扩展(3)交通因素:交通运输快捷便利,可以节省农产品运输成本、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乳畜业和园艺(蔬菜、花卉)业需要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4)其他的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政策等。3.1 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5.教材活动: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扶持我国两个水稻产业的区位条件对比我国两个水稻产业的区位条件对比东北地区:地形平坦
21、开阔、土壤肥沃、河流水源充足,夏季雨热同期可以满足水稻种植且一年一熟。新疆地区: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绿洲,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水稻品质好。3.1 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技术手段对水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3.1 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工业生产活动: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运用动力(燃料、电能等)和机械设备,
22、将原料制成产品的过程。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3.2 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3.工业区位因素分条解释原料和能源原料和能源:例如钢铁工业原料(铁矿石),能源(煤炭);有色冶金工业原料(有色金属矿石),能源(煤炭和水电)能源、燃料目前多称“动力”劳动力劳动力:数量;价格(成本);素质(文化程度和技能)交通交通:交通运输方式、距离、价格等科技科技:是否临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政策政策:是否有国家政策支持、税收减免等环境环境:例如,精密仪器和电子工业对环境的要求高,发电厂和钢铁厂有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化工厂具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水泥厂有大气污染,印染厂和造纸厂有水污染。3
23、.2 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4.宏观角度经济效益 从经济效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利润最高的地方。如果把工厂建在原料和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交通便利、市场前景广阔的地方是很理想的,但是实际上很少有这样所有条件都理想的场所。因此在市场因素一定的情况下,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决策者会综合考虑多种成本,把工厂建在总成本最低的地方 原料指向型:制糖厂、罐头厂等 市场指向型:普通家具厂、瓶装饮料厂等 动力指向型:有色冶金工业,如电解铝工业等 劳动力指向型:电子装配厂、服装鞋帽厂等 技术指向型:精密仪器厂、电子芯片制造厂等成本占比最高的部分成本占比最高的部分即即*指向型指向型3
24、.2 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5.宏观角度环境因素 大气污染的工厂布局要求:单一盛行风的下风向、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污染的工厂布局要求:远离河流或者河流下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厂布局要求:远离城区和农田 3.2 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6.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原料、能源原料、能源等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弱化。以钢铁工业为例,科技进步使得可替代原料变多、原料利用效率增加,船舶的大型化极大地降低了大宗货物(原料等)的运输成本,使得钢铁和石化工业等逐渐摆脱了原料地的束缚,目前多分布在沿江或沿海地带。交通运输、消费市场交通
25、运输、消费市场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日益增强增强。例如,互联网发展使工业生产实现设计和加工的分离,经济全球化使得复杂产品的组件可以在全球采购,因此一些大型工业企业的总部趋向布局在市场广阔的地方。3.2 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7.工业集聚的好处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利于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和信息交流;降低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的运费(运输成本);降低区域总能源(资源)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8.工业集聚的缺点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地价上涨;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基础设施不足;原料、燃料供应紧张,水、电供应困难。3.2
26、 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服务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2.服务业产品的特点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3.服务业的分类 商业性服务业商业性服务业:以营利为目的,举例: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非商业性服务业非商业性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举例: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工作。3.3 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4.影响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对服务业区位影响不断削弱,但可以为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如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优美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技术、交通运
27、输、政策 决定因素是市场,其需求影响服务产品的种类、数量和服务企业的发展潜力,人口密集规模大的地区,市场容量大。3.3 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5.影响非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以均衡化均衡化作为区位选择原则。6.补充: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生活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直接为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部门 布局大多较为分散,因为其大多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必需的生活服务,市场本身分散 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为生产、商务活动或政府管理等提供服务的部门 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以及集聚性等特点,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高素质人力资源、良好的交通区位、规范化的政策
28、环境、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及面向国内外的开放市场。3.3 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7.传统零售业布局的基本规律4.1 4.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和目的 任务:一个区域交通线网、场站的组织,客流、货流的分配和引导;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土地;发挥综合运输优势;3.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小,则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低、场站规模较小;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大,则需要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高、场站规模较
29、大。交通运输布局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因此运输线应尽量连接沿线主要城市。客、货运输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经过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交通运输布局还要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换效率,产生综合性交通枢纽。4.1 4.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4.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交通线和场站属于基础设施,投资额大但不能短时间直接收回投资,一般由政府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区域,因为资金较为紧张,交通线和场站建设相对落后。当区域处于工业化初期时,政府一般无力全面、快速解决交通运输问题。这段发展时期,为解决突出的交通运输问题,区域一般需要
30、借助外力。当区域发展至一定水平,政府拥有足够的资金,才能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水平。因此,经济较为落后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稀疏,质量较低;经济发达地区则反之。4.1 4.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4.2 4.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要素流动,加强地区联系;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相关产业;2.影响聚落发展 促进聚落的形成(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蚌埠等)改变聚落的地位(以京杭运河为例,重要交通运输线路或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引起区域内客、货运输方向和集散地的变化,从而促使商业网点甚至商业中心城市的变化)影响聚落
31、的形态(聚落一般沿主要交通线分布、延伸)第四章补充内容第四章补充内容1.交通运输方式的历史发展 人类早期运输方式:手提肩扛、牲畜驮运 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陆上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水上运输方式(河运、海运);航空和管道 2.现代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易保存的粮食作物、矿产资源、不易腐烂的水果等大宗需长距离运输的货物,可以选择的运输方式:铁路、河运、海运。海鲜(水产品)、蔬菜、肉蛋奶、易腐烂水果等少量需短距离运输的货物,可以选择的运输方式是:公路。高科技产品、急需的医疗物资、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可以选择的运输方式:航空。3.区别连续性和灵活性 连续性:是否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而停止运行,如天气等
32、灵活性:是否能尽量实现点对点的运输4.交通运输方式演变与城镇聚落形态第四章补充内容第四章补充内容5.1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的定义 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环境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对于人类合理和适度的索取,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对于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自然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容纳、分解和清除的作用。但是如果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
33、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5.1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三类: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5.1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4.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 发达国家:人均自然资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快,承受着双重压力。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5.环境问题的分布 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 局部向全球蔓延的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水污染、生物
34、多样性锐减等等5.1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6.案例:过度垦荒带来的环境问题5.2 5.2 走向人地协调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原则 定义定义: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三个子系统及其关系三个子系统及其关系: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三个原则及其内涵三个原则及其内涵:公平性原则:强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代际之间、同代人之间、全球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持续性原则:强调人类必须在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共同但有区别
35、的责任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国际合作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水平,正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发达国家须切实履行各项承诺,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5.3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1.主体功能区 定义定义: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人们依据主体功能划分的区域,叫做主体功能区。目的目的: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建设背景建设背景适宜开发的土地少,因此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占用人均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量少且不均匀
36、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规模拓展面积以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只能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因此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5.3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1.主体功能区5.3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2.区域发展战略 定义定义: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案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长江概况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干流流经省区(简称):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
37、、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上、中、下游主要的分界点:宜昌、湖口 水系形状:支流呈南北辐射状分布,干流横贯东西 水文特征:径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终年不冻等5.3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长江流域的区位优势 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它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并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依托黄金水道有利于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格局,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从全国范围看,长江经济带连接北部沿海的环渤海经济区及南部沿海的珠三角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建设
38、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江、沿海、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5.3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一轴、两翼、三极、多点5.3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3.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海洋国情概述 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海洋资源十分
39、丰富。油气资源和金属矿物储量较多;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场面积广阔;还有可转化为动力的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海洋灾害种类多,包括风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红树林等。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海洋污染蔓延的势头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河口、河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严重。5.3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3.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海洋权益相关概念5.3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3.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海洋权益相关概念 海域划分,首先需确定沿海国或群岛国的领海基线。领海
40、基线是领海与内水的分界线,也是测算领海宽度的起算点,一般采用正常基线法和直线基线法等划分。正常基线法也称低潮基线法,即以退潮时海水退至离岸边最远的那条水边线为领海基线。一般适用于岸线较为平直、变化不明显的海区。直线基线法是在岸线极为曲折或者如果接近海岸有一系列岛屿的地方,确定适当点后再用直线连接而成领海基线。我国领海基线以直线我国领海基线以直线基线法确定基线法确定。5.3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3.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领海基线的划定5.3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3.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 我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
41、和南沙四大群岛四大群岛,由星罗棋布的岛、礁、沙、滩组成,素有“海上明珠”之称。历史证据和法理依据充分证实,自古以来南海诸岛就是中国领土。我国政府严正声明: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2000多年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在南海拥有一系列重要权利。5.3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3.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
42、来就是我国领土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等组成,总面积约5.69平方千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的海域从事生产活动。早在明朝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台湾的附属岛屿。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水深不足200米的东海大陆架东海大陆架,是我国台湾岛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向东与琉球群岛之间以水深2 000多米的冲绳海槽相隔。5.3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3.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