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途径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70027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9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途径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途径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途径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途径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途径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它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作。目前国际社会大致从以下4个方面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制定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如何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包括经济在内的各种活动进行评价。(二)制订条约或宣言,使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有关措施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行为准则,并形成明确的行动计划和纲领。(三)建立和健全环境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的生产活动和居民的消费生活向减轻环境负荷的方向转变。(四)各有关国际组织和开发援助机构都把环保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作为提供开发援助的重点领

2、域。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定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是一种方法,结构和工具,用来组织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指标。(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的设计(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的设计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具有以下3个功能:1、能够描述和表征出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现状;2、能够描述和反映出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3、能够描述和体现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协调程度。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即三者之间的驱动力-状态-响应关系。是对人类生存系统涉及到社会、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以及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即人类生存系统要素进行

3、分析。根据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原则,应包括4个层次:全球、国家、地区(省、市、县)、社区。涵盖面:1)社会系统:主要有科学、文化、人群福利水平或生活质量等社会发展指标,包括实物、住房、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就业、卫生、教育、培训、社会安全等。社会通常与家庭、团体、政党、信仰与宗教、法律、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等概念联系在一起,有时还与交通、保险、通讯、娱乐等概念相关,甚至更一般的社会概念将经济、环境等因素也包括了进去。现代的社会发展指的是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社会性整体发展。社会发展的含义可归纳为三个层次:1、指人们的健康、卫生特别是社会福利的增长;2、指经济以外的其它社会生活

4、的发展,如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3、指的是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发展。2)经济系统 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它组织商品生产,提供服务以及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分配。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就不可避免地要与一些自然系统(环境、资源)以及社会系统(指导、限制和促进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法规、习俗、传统、各种社会组织和各种社会联系)发生关系。在经济系统与非经济系统之间往往难以确定明显的分界线,实际上,任何一件事物,要么是经济系统的一部分,要么与经济系统有着重要的联系。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规模、效益等3)环境系统 环境一般指人类周围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总和。这里主要指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可以

5、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周围事物。它既包括未经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界,又包括经过人类社会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界。包括资源存量、消耗、环境质量等4)制度安排包括政策、规划、计划等。(二)框架的类型(二)框架的类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包含不同的类型,有一定的发展。重要框架举例:1)单项指标框架:不同类型的指数集成,人类发展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可持续压力支书,物质消费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2)驱动力-状态-响应框架;3)驱动力-压力-状态相应框架;4)驱动-作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框架;5)三角底线框架(指数与可持续发展的三维或四维内容即经济、环境、社会和制度相联系);6)21世

6、纪议程的框架(指数和议程中的内容相联);7)环境资源框架;8)目标-指数-联系框架等。驱动力驱动力-状态状态-响应响应可持续发展框架包括4个关键要素即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就是要为人们提供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变化状况,提供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指标:驱动力指标是指人类活动、过程和方式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即表明环境问题原因。状态指标是衡量由于人类行为而导致的环境质量或环境状态变化,即描述可持续发展状况。响应指标是对可持续发展状况变化所作的选择和反映,即显示社会及其制度机制为减轻诸如资源破坏等所作的努力。(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三)联

7、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许多国家按大会要求,纷纷研究制定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目的是检验和评估国家的发展趋向是否符合可持续,以此进一步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为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联合国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任务是审议“21世纪议程”的情况,并对联合国有关环境与发展的项目和计划在高层次上进行协调。为了对各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绩与问题有一个较为客观地衡量标准,该委员会制定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由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构成。驱动力指标:就业率、人口净增长率、成人识字率、可安全饮水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运

8、输燃料的人均消费量、人均实际GDP增长率、GDP用于投资的份额、人均能源消费量、人均水消费量、排入海域的氮、磷量、土地利用的变化、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人均可耕地面积、温室气体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等。状态量指标:贫困程度、人口密度、人均居住面积、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原材料使用强度、水中的BOD和COD含量、土地条件变化、植被植树、受荒漠化、盐碱和洪涝灾害影响的土地面积、森林面积、濒临物种占本国全部物种的比率、SO2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人均垃圾处理量、每百万人中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数量等。响应指标:人口出生率、教育投资占GPD比率、再生能源的消费量与非再生能源消费量的比率、环

9、保投资占GPD比率、污染处理范围、垃圾处理的支出、科学研究费用占GPD比率。这个指标体系虽然经过国际专家多次讨论修改,但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整个指标体系要涵盖各国的情况,避免挂一漏万,甚至以偏概全,从而有可能与具体国家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另外由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涉及广泛且复杂,人们对他的认识还在不断加深,要建立一套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比较科学的指标体系,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这套只能供参考。当前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概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和手段上。这两大方面的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联结的纽带便是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或测度。因为,如果没有衡量的指标体系

10、和一套用于衡量的测度方法,那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既无法给可持续与不可持续以科学的界定,也无法指导实际操作。可持续发展的测度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进而又影响到这个国家、地区、部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四)衡量发展指标的新思路(四)衡量发展指标的新思路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经济总量的增长(GNP)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但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出现这一方法正受到更多的质疑。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的第40章指出:“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产值)或个别资源或污染流动的计量单位等常用的指标不能充分说明可持续能力。必须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指

11、标,以便为各级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并促进一体化环境与发展体系能自我调节的可持续能力。”坚持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目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设在英国的全球环境社会与经济研究中心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其主要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1、衡量国家(地区)财富新标准、衡量国家(地区)财富新标准1995年,世界银行颁布了一项衡量国家(地区)财富的新标准,即一个国家的财富由3根主要资本组成:人造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人造资本:经济统计和核算中的资本,包括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基础设施、建筑物等人工创造的固定资产;许多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本换取的,应该

12、从中扣除自然资本的价值。自然资本: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自然财富,如土地、森林、空气、水、矿场资源等;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护这些财富,保证其在安全或可更新的范围内。人力资本:人的生产能力,包括人的体力、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能力水平等。育人的先天素质有关,而且与人的受教育水平、健康水平、营养水平直接关系。是可以通过投入人造资本来获得增长的。2 2、人文发展指数、人文发展指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于1990年5月在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中,首次公布了人文发展指数(HDI),以衡量一个国家的进步程度。由收入、寿命、教育三个衡量指标。收入:人均GDP的多少。通过估算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购买力来测算。寿

13、命:反映了营养和环境质量状况。根据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来测算。教育:公众受教育的程度,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通过成人识字率(2/3权数)和大、中、小学综合入学率(1/3的权数)的加权平均数来衡量。虽然“人类发展”并不等同于“可持续发展”,但该指数地提出仍有很多有益的启示。HDI强调了国家发展应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强调了追求合理的生活水平而并非对物质的无限战友,向传统的消费观念提出了挑战,HDI将收入与发展指标相结合,人类在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社会发展是对以收入衡量发展水平的重要补充,倡导各国更好的投资于民,关注人们生活质量改善,这些都是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一致。3 3、绿色国民账户、绿色

14、国民账户 从环境的角度看,当前的国民核算体系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国民帐户未能准确反映社会福利状况,没有考虑资源状态的变化;二是人类所活动所使用的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没有计入常规国民账户;三是国民账户未计入环境损失。建立一种新的国民账户,将环境成本、环境受益、自然资产及环保支出和国民账户体系相一致的形式。4、人类活动强度指数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的道夫尼尔在1983年提出运用发展度和感应度来测度和计算人对区域的作用。用城市人口百分比表达发展度,用文盲人数的百分比表达人对自然演替缺乏知识的感应度。他用下式进行计算:(城市人口百分比文盲人数百分比)/2。如果,该平均值低于50%,则说明地理地理相对安全;

15、若高于50%,则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地理环境,说明人的作用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理环境的容忍程度,长此以往,必须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5、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 由著名学者戴利和库伯设计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是目前较为全面的福利指标,计算也比较复杂。此指标以个人消费为依据,然后按环境和社会因素加以调整。它不仅考虑平均消费,也考虑了分配和环境退化的因素,力图考虑全球变暖后分配和环境退化的因素,以及全球臭氧层破坏等带来的大规模和长期性的效果。该指标的最大缺陷是它仅仅依靠少数几个国家的资料,而它所列出的项目在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任何统计数据,因此它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尚无法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另外,有些方法论的问题仍

16、有待解决。尽管如此,这一指标的提出是朝着探讨经济发展与人的福利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建立新的联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6、“调节国民经济”指标莱依帕特所拟定的“调节国民经济指标”(ANP)是从GNP中减去所有部门的“外部成本”,诸如环境保护支出、污染损失补偿支出、公益事业支出等以及社会上其它的不健康消费行为、风险敏感性、安全稳定性等方面的成本,并且还要扣除生产过程中间环节的额外成本。这样,该指标更多地涉及社会效果。由于某些社会效果难以货币化,所以该指标的计算难度较大。7、发展贡献指数 针对中国农村的特点,中国科学院牛文元教授等制定了“发展贡献指数,评价以县为单位的发展能力,并且以此去比较各个地

17、区的发展水平。依照“先有生存,后有发展”和“没有生存,没有发展”的基本规则,认定在生存能力低于某个限度时,区域不可有发展;生存能力高于某个限度,对于发展虽然还产生限制,但对发展开始有所贡献。生存能力处于这个范围,对于发展的制约作用,随着生存能力的提高而减弱,直到消失。1)生存能力 按照所制定的标准,将全国的县分成五类:即富裕县,小康县,温饱县,贫困县,极贫县。在具有一致标准的前提下,将温饱县的生存指数定为中数0.5,向上分别为0.75(小康县)和1.0(富裕县),向下分别为0.25(贫困县)和0.0(极贫县),由此得到一个从0到1的生存能力谱。2)对于发展的贡献 规定从0.25起算,每“增长1

18、个百分点”,对于发展的贡献为“2个百分点的发展能力”。一直到小康县的生存能力0.75结束。超过0.75的生存能力,对于发展的贡献达到100%,它意味着对于发展不产生限制。3)发展贡献指数 随着生存能力的提高,对于发展的贡献率呈非线性加权。因此用发展贡献指数乘以该地区的“持续发展度”,即可获得在中国条件下,各个县的发展能力。8、几种典型的综合指标、几种典型的综合指标1)货币型综合指标 货币型指标以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为基础,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改良GNP运动。1972年,美国经济学家W.Nordhaus和Tobin提出“经济福利尺度”的概念,主张通过对GNP的修正得到经济福利指标。提出了

19、测量可持续发展的判断依据:总资本存量的非递减是可持续发展性的必要前提,即只有当全部资本的存量随时间保持一定的增长时候,这种发展途径才可能是可持续的。2)物质或能量流行综合指标 以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物资流指标为代表,寻求经济系统中物质流动或能量流动的平衡关系,反映可持续发展水平。资本创造方案评价(ECCO,Evaluation of capital options)也为分析经济、资源与环境长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一种新思路。ECCO的主要计量单位是“焦耳”,所有的货币单位都通过特定的系数(能量强度)转化为能量单位。他通过分析自然资产消耗和生产资产增加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政策、技术条件下,对一个国家的

20、国民经济系统的潜力进行分析,是可持续发展指标的一种定量分析。(五)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方向,在世界上独立地设计了一套“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依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管理相协调的基本原理,对有关要素进行了外部关联及内部自治的逻辑分析,并针对中国的发展特点和评判需要,把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五个等级。1、总体层:将表达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它代表着战略实施的总体态势和总体效果。2、系统层:依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将由内部的逻辑关系和函数关系分别表达为:生存支持

21、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3、状态层:在每一个划分的系统内、能够代表系统行为的关系结构。在某一时刻的起点,它们表现为静态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它们呈现动态的特征。4、变量层:共采用48个“指数”加以代表。它们从本质上反映状态的行为、关系、变化等的原因和动力。5、要素层:采用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标及指标群,对变量层的数量表现、强度表现、速率表现给予直接地度量。本处采用了208个“指标”,全面系统地对于48个指数进行了定量的描述,构成了指标体系的最基层的要素。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制订,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与内涵,与世界

22、同类型的指标设计相比,我们的指标体系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完整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本质发展的“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三者的统一,并且分别表达在五大支持系统之中;2依序编制了“从生存到发展,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到人与人之间关系,从现状到未来”的数量特征,尽量避免人为主观的弊端;3同时对于可持续发展在时间与空间的耦合方面,作出了重要的突破;4。具备了进一步从统计分析向逻辑构建,并最终实现函数表达的可能性。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国家行动中,处于世界各国的前列。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率先制定了21世纪议程;我国较早确立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基本战略;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与理论贡献上也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一切表明,我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对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能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途径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