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全解考点全解三、湖心亭看雪三、湖心亭看雪 【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基础归纳基础归纳考点全练考点全练课文全解课文全解崇祯五年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人鸟声俱绝。【译文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课文全解课文全解是是日日更更(n)(n)定定矣,余矣,余拏拏()一小舟,拥一小舟,拥毳毳(cu)(cu)衣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译文译文】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
2、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是:这,指第三天。更定:晚上八点左右。定,完了,结束。拏:撑(船)。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毳,鸟兽的细毛。课文全解课文全解雾凇雾凇(s(s)沆沆(hn)(hn)砀砀(dn)(dn),天与云与山与,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水,上下一白。【译文译文】(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雾凇:云雾或水气凝成的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一白:全白。课文全解课文全解湖上影子,惟湖上影子,惟长堤长堤(d)(d)一一痕、湖心亭一点,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
3、与余舟一芥芥(j(j)、舟中人两三粒、舟中人两三粒而而已。已。【译文译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芥:原指小草,文中指像小草一样微小的船。而已:罢了。课文全解课文全解内容分析(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点明时间、地点。作者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2)“湖中人鸟声俱绝”通过听觉写雪。一个“绝”字,传达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景象。(3)“独往湖心亭看雪”“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埋下伏笔。“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
4、个“与”字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蒙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课文全解课文全解内容分析(4)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的组合:白描手法。由大到小排列,几个量词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了出来。段落评析第一段记述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用白描手法从全新的角度描绘出一幅瑰丽奇异的湖山雪景图。课文全解课文全解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拉余同饮。【译文译文】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
5、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课文全解课文全解余余强强饮三大饮三大白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客此。此。及下船,及下船,舟子舟子喃喃曰:喃喃曰:“莫说莫说相公相公痴,更痴,更有痴似有痴似相公相公者者!”!”【译文译文】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低声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强:
6、尽力。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客此:在此地客居。舟子:船夫。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课文全解课文全解内容分析(5)“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的惊喜,也引起了读者的惊异。(6)“强饮三大白而别”一句中“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余同饮”一句中“拉”表现了客人的喜悦心情。(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本文的主旨句。句中的“痴”字是指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课文全解课文全解内容分析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
7、者超凡脱俗的性格。段落评析叙述作者在湖心亭的奇遇,表达了作者对不同凡俗的追求。课文全解课文全解全文综合分析写作特色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叙事简练,寓意深蕴。“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高度抽象概括。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课文全解课文全解文章主旨(思想感情)本文通过描写湖心亭看雪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阅读启示我们要像作者一样保持不随流俗的闲情雅致。但作品中流露出的孤高自赏和消极避世的情调,我们不应盲目欣赏。
8、基础归纳基础归纳首页首页特殊句式1.省略句(1)(他们)见余大喜曰(省略主语“他们”)(2)客(于)此(省略介词“于”)2.倒装句(1)更有痴似相公者(状语后置,应为“更有似相公痴者”)基础归纳基础归纳首页首页(2)大雪三日(定语后置,“三日”修饰“雪”)3.判断句是金陵人(“是”表判断)古今异义余余住西湖(古义:我;今义:“剩余”“多余”等。)基础归纳基础归纳首页首页余强饮三大白白而别(古义: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今义:常用于颜色、光亮、没有效果、无报偿等义。)是是日更定(古义:这;今义:常用于判断,或与“非”相对。)基础归纳基础归纳首页首页词类活用问其姓氏,是金陵人,ZZ1客客此
9、(客:名词作动词,客居。)与余舟一芥芥(芥: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微小。)基础归纳基础归纳文 言词汇(一词 多义)首页首页首页首页一、字词理解、句子翻译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并翻译全文。解释文中加点字词,并翻译全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俱()绝绝()。是是()日更更()定矣,余拏拏()一小舟,拥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雾凇()沆沆砀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一()白白()。湖上影子,惟惟()我我都都消失消失这这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约两小时撑撑(船船)裹,围裹,围天气寒冷时,天气寒冷
10、时,白汽弥漫的样子白汽弥漫的样子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全全白色白色只有只有【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考点全练考点全练 长堤一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而已()。数词一数词一像小草一样微小像小草一样微小罢了罢了【译文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晚上八时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11、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上下下全是白色,湖上(比较清晰的)云与山与水,上上下下全是白色,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首页首页考点全练考点全练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见()余大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强()饮三大白白()而别别()。问其姓氏,是是()金陵人,客客()此。及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莫
12、()说相公痴痴(),更更()有痴似似()相公者!”看见看见 非常非常还还尽力尽力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告别告别判断动词,是判断动词,是客居客居等到等到不要不要痴迷痴迷还还像像首页首页考点全练考点全练 【译文译文】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低声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首页首页考
13、点全练考点全练考点全练考点全练2.重点句子翻译。重点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音都消失了。(湖上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天与云与山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上下下全是白色。与水,上上下下全是白色。考点全练考点全练(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上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湖上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
14、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的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的人呢!人呢!考点全练考点全练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 环 境 的 幽 静、空 旷,也 暗 示 作 者 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埋下伏笔。B.文中“痕”“点”“芥”“粒”都是表示事物小的量词,突出了雪后西湖苍茫空阔,一片雪白的景象,也使人不由产生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的感叹。考点全练考点全练C.写湖心亭上两个金陵人对坐饮酒,“余”被邀勉力喝三杯的情景,给人一种欣逢知己的惊喜,
15、是“看雪”的延伸,作者因此喜极而悲。D.本文描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叙看雪奇遇,事、景、情有机结合,令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呼之欲出。C(作者因此从淡淡的孤独与愁绪中转向喜作者因此从淡淡的孤独与愁绪中转向喜悦。悦。)考点全练考点全练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先交代看雪的特定时间,接着写夜游所见奇景和奇遇,最后借舟子之话画龙点睛,条理分明,层次清晰。B.看雪的时间特意选在“人鸟声俱绝”的“更定”时分,足见作者与众不同的品味和安贫乐道的个性。考点全练考点全练C.作者“强饮三大白”是为金陵客与自己有类似的情趣而喜悦,饮酒之后才打听对方姓氏,可
16、见作者重视的是相同的情趣,而不是一般人所看重的名利情分等等。D.末尾引用舟子的话,委婉地表明自己对“痴”的评价很认同,这正好反映出作者身为明朝的遗民遗世独立的人生态度。B(本文并未体现本文并未体现“安贫乐道安贫乐道”。)考点全练考点全练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接着写赏雪的经过,再叙及湖心亭奇遇。B.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了作者悠远脱俗的闲情逸致,着重写了赏雪的具体经过,表现了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和谐统一。C.已在清朝而用明的纪年,含蓄透露出作者对故国的怀念。考点全练考点全练小石潭记中,柳宗元与好些人一同外出游玩,其情趣显然比不上独往湖
17、心亭看雪的张岱。D(两者不具备这方面的可比性。两者不具备这方面的可比性。)考点全练考点全练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暗写作者视线的变化,显示出了从天到水浑蒙一片,表现了天地的苍茫与辽阔。B.第一段写景,从局部到整体,既有天地的开阔,也有人的渺小。C.“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代了作者的游踪。考点全练考点全练D.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借景抒情又情景交融,以记叙开头,以议论抒情结尾。B(第一段写景是从整体到局部。第一段写景是从整体到局部。)考点全练考点全练 【课外文言文阅读】戴渊投剑 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
18、淮间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锋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考点全练考点全练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渊便泣涕,投剑归机,辞厉非常,机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过江,仕至征西将军。(节选自世说新语自新)【注释】戴渊:字若思,东晋广陵(今江苏扬州)人。能言善辩、相貌俊美,官至征西将军。考点全练考点全练游侠:豪爽好交游、轻生重义、好打劫分赃。胡床:一种坐具,即现在的折叠椅,可收拢,可打开,可躺可坐。锋颖:俊美出众。弥重:更加重视。弥,更加。重,看重。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不治行行检日行行千里B.辎重甚甚
19、盛世人甚甚爱牡丹C.渊使使少年掠劫使使内外异法也D.神气犹异异日新月异异考点全练考点全练BB(A.品行行走;品行行走;B.很,非常;很,非常;C.指使,指使,派让,叫;派让,叫;D.与众不同变化与众不同变化)考点全练考点全练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机 于 船 屋 上 遥 谓 之 曰 卿 才 如 此 亦 复 作 劫 邪 渊 便 泣 涕/考点全练考点全练3.结合文段内容回答,陆机称赞戴渊的根据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戴渊最终成为征西将军的原因又是什么?第一问: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第一问: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锋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第宜。渊既神姿锋
20、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第二问:他能面对自己的不足,改邪归正;陆机二问:他能面对自己的不足,改邪归正;陆机能识人才,推荐戴渊。能识人才,推荐戴渊。考点全练考点全练【参考译文】戴渊年轻时,任侠气盛、不检行【参考译文】戴渊年轻时,任侠气盛、不检行为,曾在江淮地区劫掠商贾游客。陆机休假后为,曾在江淮地区劫掠商贾游客。陆机休假后赴职回洛阳,携带的行李物品很多。戴渊指使赴职回洛阳,携带的行李物品很多。戴渊指使一些少年抢劫。戴渊当时在岸上,坐在胡床上一些少年抢劫。戴渊当时在岸上,坐在胡床上指挥手下行动,面面俱到。戴渊原本就俊美出指挥手下行动,面面俱到。戴渊原本就俊美出众,即使干这种恶事,神情仍与众不同。陆
21、机众,即使干这种恶事,神情仍与众不同。陆机在船舱里隔着很远对他说:在船舱里隔着很远对他说:“你这样才华出众你这样才华出众的人,怎么也当强盗呢?的人,怎么也当强盗呢?”戴渊听罢哭了,丢戴渊听罢哭了,丢掉佩剑归附了陆机。戴渊言辞慷慨,非同一般掉佩剑归附了陆机。戴渊言辞慷慨,非同一般,陆机越发器重他,两人结为好友,陆机给他,陆机越发器重他,两人结为好友,陆机给他写了推荐信。渡江以后,戴渊官至征西将军。写了推荐信。渡江以后,戴渊官至征西将军。谢谢!谢谢!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遇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
22、,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繁盛。隋唐时期,许多波斯商人以贩卖香药为职业,收售由西域经海上运来的香药;同时,许多朝鲜留学生来到中国,将中国的香文化传入朝鲜,再由朝鲜传入日本。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物的
23、精美、程序的考究,直至精神境界的提升;西方自从香水出现以后,人们慢慢习惯使用香水掩盖体味,彰显个性和品味,直至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人注重直观性,喜欢某种气味就直接喷洒,芬芳满身,让别人直观地感受到;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使他们更注重意会性,儒释道三家无不言开悟,最高深的思想是“意在言外”,最美好的意境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表现在用香上,就会在享受美好的芬芳之外,更注重思想的体验和提升。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也是许多其他文化差异的内在因素之一,就是各自传统信仰的不同。西方多信仰基督教,其次是伊斯兰教,二者与香的传播关系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