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14课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学习目标 思维脉络 1.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 析中日甲午战争的历 史背景。 2.识记马关条约的 内容,认识马关条约 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 害。 3.掌握对义和团运动 “扶清灭洋”口号的评 价,正确认识义和团运 动。 4.理解辛丑条约的 内容并认识其对中国 的危害。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原因 (1)根本原因: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 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统治者决定发动侵略战争,转移社 会矛盾。 (2)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日本大举派兵入
2、朝。 2.经过 (1)战争爆发:1894年7月,日军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清军 的运兵船。 (2)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 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 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重庆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允许日 本在华设厂。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影响 (1)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 到严重阻碍。 (2)极大地刺激了西方列强,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3)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开始进行军事改革。 (4)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 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中国人民
3、的反抗斗争与八国联军侵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 (1)背景:19世纪末,人民群众的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 (2)兴起:1898年,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势力迅速遍及京 津地区。 (3)结果: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发布“剿匪谕旨”,义和团 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4)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 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教材解读教材解读阅读教材第59页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的言论,该言论说 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打破了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知识点一
4、知识点二 2.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义和团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2)经过:1900年6月,列强从天津进犯北京,遭到义和团顽强阻击。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 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以关税、盐税作抵押; 在北京设使馆区,允许外国驻兵保护;准许各国驻守北京至山海关 铁路沿线战略要地;惩办“首祸诸臣”等。 (4)影响: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中国的税收被列强操 纵控制,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图说历史图说历史辛丑条约签订后,
5、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手中的“玩 偶”。请用一句话说明漫画反映的主题。 提示: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史料导入 史料一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 万火丛中呼杀贼。 史料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互动探究互动探究(1)史料一诗句反映的是哪一事件?试分析该事件发生 的原因。 (2)观察史料二中的漫画,漫画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现象?对中国 政局有何影响? 提示:(1)中日甲午战争。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是其根 本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为日本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 (2)中日甲
6、午战争以后的现象。影响:日本的“胜利”刺激了西方 列强,他们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激发了 中国各阶层救亡图存的热情;清政府也开始变革军事。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马关条约的危害 (1)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 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清政府为支付巨额赔款,大借外债,使得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 国的财政和经济。 (3)马关条约规定开放重庆等地作为新的通商口岸,使帝国主 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最远到达西南地区。 (4)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加剧了帝国 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
7、义的发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分析 和约批准后,光绪帝下罪己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 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 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 谅也”。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 ) A.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到长江口岸航行 B.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C.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 题目立意: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题指导:由“光绪帝”“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可知该战 役发生在光绪帝时期,并且在水上和陆
8、上都进行过战斗,由此可知 该战争是中日甲午战争。A项属于天津条约的内容,B项属于 马关条约的内容,C项属于南京条约的内容,D项属于辛 丑条约的影响。故选B项。 答案: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客观认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客观认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史料导入 史料 在论及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时,有学者认为从直接 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 索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地在经济上压榨 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为也同时惊醒了 中国这头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故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 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
9、 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 开始了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 互动探究互动探究(1)该史料认为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2)上述史料体现了历史研究中的什么史观?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提示:(1)直接影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间接影响: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 国的近代化进程。 (2)观点: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客观认识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影响 (1)消极影响: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给中国带 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规模的
10、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 原料产地,这是造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源。 (2)积极影响:列强的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迈向近代化的进程。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传入,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 形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华民族的 思想解放;经济侵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 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分析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的一份吏部档案,但内容残 缺不全,原文为:“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 检
11、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 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题目立意: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历 史现象的能力。 解题指导:从材料中可知“洋兵”占据了北京城,符合该条件的 只有B、D两项。而B项发生于18561860年,不符合题意排除,故 选D项。 答案:D 2 3 4 5 1 1.1899年,康有为曾写过一首绝句:“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 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过马关。”康有为之所以发出“千 古伤心过马关”的感叹是因为(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
1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马关”,可知是指马关条约,这与中日甲 午战争有关。 答案:C 2 3 4 5 1 2.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 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B.中日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力量弱小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解析:根据材料引文意思分析,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没有动员全 国力量与日本作战而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一个领导者身上,体现 了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没有觉醒。 答案:B 2 3 4 5 1 3.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
13、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 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 分尽意地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地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 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太平军 D.义和团 答案:D 2 3 4 5 1 4.右图是1909年春刊发在上海时务报上讽刺清政府的漫画 “对内对外两种面孔”。某学习小组对此进行解读,最恰当的是 ( ) A.“灵活的策略” B.“洋人的朝廷” C.“无奈的选择” D.“末日的徘徊” 解析: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列强 统治中国的工具。仔细观察图片,清政府对内是“怒容”,即对内 实行专
14、制统治和镇压人民革命;对外是“笑容”,即对外推行卖国 妥协政策。故选B项。 答案:B 2 3 4 5 1 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右图是八国联军发行的宣传进攻中国的政治明信片 向中国开战。 材料二 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 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几乎无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 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 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 中外日报(1900年) 2 3 4 5 1 请完成: (1)材料一列强“向中国开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 近代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作者是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的?这种评价客观吗?为什 么? 参考答案:(1)根本目的:把中国变为列强的殖民地。影响:辛丑条 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阻碍了近代 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2)认为义和团运动的斗争方式不正确,但肯定了义和团的反抗精 神。这种评价是基本客观的。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及被统治阶级 利用,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其抗击外国侵略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