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褥期护理 目录123产褥期母体变化产褥期临床表现 产褥期护理 产褥期: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要的一段时间,通畅为6W。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全过程,一般6周。子宫变化最大乳房主要变化是泌乳产褥期母体变化生殖系统变化之子宫1、子宫体纤维缩复使子宫体积、重量发生变化。2、子宫内膜再生:胎盘胎膜娩出后,蜕膜表层形成恶露排出,基底层再生新的功能层,内膜缓慢修复。3、子宫血管变化:子宫螺旋动脉和静脉窦压缩变窄,数小时内形成血栓,复旧不良致血栓脱落引起晚期产后出血。4、子宫下段及宫颈变化:恢复峡部,宫颈3点9点轻度裂伤成“一”字形(见下图)。时间子
2、宫位置胎盘重量产后1W耻骨联合上方500g产后10d骨盆腔内产后2W300g产后6W未孕状态50-70g产褥期母体变化生殖系统变化之阴道及外阴1、阴道腔扩大2、阴道黏膜及周围组织水肿3、阴道黏膜皱襞减少或消失 产褥期逐渐恢复,但产褥期结束时阴道仍不能完全恢复至未孕时的紧张度。4、外阴轻度水肿,产后2-3d逐渐消退5、轻度撕裂或侧切缝合后3-4d愈合6、处女膜痕形成产褥期母体变化生殖系统变化之盆底组织1、盆底肌肉和筋膜过度伸展弹性降低2、盆底肌纤维部分撕裂3、严重撕裂致盆底松弛,产褥期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分娩次数过多、间隔时间短,盆地组织难以完全恢复,可致阴道壁及子宫脱垂。产褥期母体变化各大系统
3、的变化1、循环系统及血液的变化:胎盘血循环终止,大量血液进入体循环,产后72h内注意预防心衰。产褥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2、消化系统的变化:胃肠蠕动减少,腹肌盆底肌松弛,喜进流食,易便秘。3、泌尿系统的变化:体内潴留的水分较多,产后1W内尿量增多,24h内易发生尿潴留。4、内分泌系统的变化:雌激素孕激素降低,产后一周降至未孕水平,不哺乳者产后6-10周月经复潮。平均4-6个月恢复排卵。5、腹壁的变化:色素沉着逐渐消退,妊娠纹由紫红色变成银白色,腹壁皮肤松弛,腹壁紧张度在产后6-8W恢复。产褥期临床表现生命体征T:24h内升高,不超过38,产后3-4天出现泌乳热,37.8-39。持续4-16h。
4、P:正常范围略慢,60-70次/分。R:呼吸深漫,14-16次/分。胸式呼吸变为胸腹式呼吸。BP:正常水平子宫复旧子宫圆、硬,宫底1cm,产后1d平脐,后1-2cm/天下降。产后宫缩痛阵发性剧烈疼痛,1-2d出现,持续2-3d消失,哺乳时加重,不需特殊用药。恶露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量多,持续3-4d。浆液恶露:色淡红,含多量浆液,持续10d左右。白色恶露:色泽较白,含大量白细胞,持续3W。褥汗产后1W内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明显。产褥期护理二、一般护理1、严密监测BP、P、R、T、疼痛等生命体征2、适当活动,下床注意防跌倒3、从流食或清淡半流食慢慢过渡到普食,食物营养丰富
5、、足够热量和水分,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坚持补铁补钙到产后3个月。4、观察大小便产褥期护理三、会阴护理1、产后取健侧卧位2、每日会阴冲洗3、会阴水肿者行冷敷,硫酸镁湿热敷,产后24hTDP灯照射4、会阴血肿或感染者切开引流、清创,定时换药5、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衣裤及产褥垫产褥期护理四、子宫复旧护理1、每日同一时间手测宫底高度2、观察恶露的量、色及气味3、遵医嘱应用宫缩剂及抗生素4、及时排空膀胱产褥期护理五、乳房护理1、一般护理,清洗乳头及乳房禁用肥皂2、平坦及凹陷乳头,十字交叉操和乳头牵引器3、乳房胀痛,哺乳前湿热敷,按摩、拍打及抖动乳房,频繁哺乳,排空乳房4、乳头龟裂,轻者继续哺乳,哺乳前后挤少许乳汁涂在乳头乳晕上,严重者停止哺乳,挤出喂哺5、退乳,芒硝、生麦芽、Vb6产褥期护理六、母乳喂养1、告知母乳喂养姿势:摇篮式、橄榄球式、交叉式、侧卧式2、讲解母乳喂养优点3、告知喂养方法4、指导出院后喂养产褥期护理七、促进心理适应1、精神放松2、母婴同室3、提供帮助4、提供知识THANKS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