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0年版年版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0-1-1)(2010-1-1)新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4567种,新增1358种共分三部:一部(中药)2165种二部(化学药)2271种三部(生物制品)131种二部(化学药)二部(化学药)22712271种种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辅料 2010年版年版中国药典中国药典与与2005年版比较年版比较收载品种收载品种新增品新增品种种保留上保留上版版修订品修订品种种修订幅度修订幅度%2005年年版版1967327164052231.82010年年版版22713301941150076.1生化药品生化药品系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中经分离
2、提取、生物合成、生物-化学合成、DNA重组等生物技术获得的一类防病、治病的药物。1、氨基酸、多肽和蛋白类药品2、酶和辅酶类药品3、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类药品4、核苷、核苷酸及其微生物类药品5、多糖与脂类药品批准文号一般为“国药准字H”开头,如胰岛素、18种氨基酸注射液等。三部(生物制品)三部(生物制品)108108种种指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体现在批准文号上,为“国药准字S”开头,如乙肝疫苗、人血白蛋白等;疫苗、菌苗、灭活毒菌株、血液制品 20102010年版年版中
3、国药典中国药典主要特点:主要特点:一、药品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障一、药品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障在药品安全性方面,除在附录中加强安全性检查总体要求外,在品种正文标准中也大幅度增加或完善安全性检查项目,进一步提高对高风险品种的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重金属或有害元素、杂质、残留溶剂等的控制,并规定制剂按无菌制剂要求。二、中药标准整体水平全面提高二、中药标准整体水平全面提高 (一)中药收载品种数量大幅度提高(一)中药收载品种数量大幅度提高 (二)中药品种分别增加和完善了安全性(二)中药品种分别增加和完善了安全性质控质控 指标指标(三)解决了中药饮片标准的问题(三)解决了中药饮片标准的问题(四)大幅增加符合
4、中药特点的专属性鉴定(四)大幅增加符合中药特点的专属性鉴定药典内容药典内容凡凡 例例解释、使用药典基本原则解释、使用药典基本原则规定正文、附录共性问题规定正文、附录共性问题药品质量标准药品质量标准制剂质量标准制剂质量标准中文索引中文索引英文索引英文索引生物制品质量标准生物制品质量标准通用检测方法通用检测方法指导原则指导原则制剂通则制剂通则正正 文文附附 录录索索 引引标准规定标准规定 避光:系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密封:系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 进入;熔封或严封:系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的
5、材料严封,以 防止空气与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冷 处:系指210;常 温:系指1030;凡贮藏项未规定贮存温度的系指常温。计量计量 温度以摄氏度()表示:水浴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均指98100;热水系指7080;微温或温水系指4050;室温系指1030;冷水系指210;冰浴系指约0;放冷 系指放冷至室温。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一、评价药品质量的三种分析手段一、评价药品质量的三种分析手段1.鉴别(identification)解决真伪,与定性相似,但较简单,如果是伪,不问是什么。2.检查(test for pu
6、rity)3.含量测定(assay)解决优劣二、药品检验工作的程序二、药品检验工作的程序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1.1.取样(取样(SampleSample)取样的科学性、真实性与代表性取样的科学性、真实性与代表性 (1 1)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均匀、合理均匀、合理 (2 2)特殊装置)特殊装置 如固体原料药用取样探子取样如固体原料药用取样探子取样(3 3)取样量取样量 设样品总件数为设样品总件数为x x当x300时,按根号x/2+1随机取样 2 2、鉴别、鉴别(IdentificationIdentification)判断已知药物及其制剂的真伪;通常,某一项鉴别试验,如官能团
7、反应,焰色反应,只能表示药物的某一特征,绝不能将其作为判断的唯一依据。因此,药物的鉴别不只由一项试验就能完成,而是采用一组(二个或几个)试验项目全面评价一个药物,力求使结论正确无误。3 3、检查、检查 v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及安全性四个方面。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及安全性四个方面。v纯度要求即药物的杂质检查,亦称限度检查、纯度纯度要求即药物的杂质检查,亦称限度检查、纯度检查检查(Detection of Impurities)4 4、含量测定、含量测定(Assay)准确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 判断一个药物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鉴别、检查判断一个药物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鉴
8、别、检查与含量测定三者的检验结果。与含量测定三者的检验结果。5 5、检验报告、检验报告 检验人员、复核人员及部门负责人签名或盖章,必要时由检检验人员、复核人员及部门负责人签名或盖章,必要时由检验单位盖章。验单位盖章。误差来源和数据处理误差来源和数据处理 分析工作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多,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就其来源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一、系统误差一、系统误差 定义:由于某种确定的原因引起的误差,也称可测误差 特点:重现性,单向性,可测性(大小成比例或基本恒定)分类:1.方法误差:由于不适当的实验设计或所选方法不恰当所引起。2.仪器误差:由于仪器未经校准或有缺陷所引起。3.
9、试剂误差:试剂变质失效或杂质超标等不合格 所引起4.操作误差:分析者的习惯性操作与正确操作有一定差异所引起。二、偶然误差二、偶然误差 定义: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也叫随机误差.偶然误差的出现服从统计规律,呈正态分布。特点:随机性(单次)大小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小误差出现的机会多,大误差出现的机会少。三、过失误差三、过失误差 1、过失误差 过失误差是由于操作人员粗心大意、过度疲劳、精神不集中等引起的。其表现是出现离群值或异常值。2、过失误差的判断离群值的舍弃 在重复多次测试时,常会发现某一数据与平均值的偏差大于其他所有数据,这在统计学上称为离群值或异常值。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10、法则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一、有效数字一、有效数字 1、定义 有效数字就是实际能测到的数字。有效数字的位数和分析过程所用的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有关。有效数字准确数字+最后一位欠准的数(1)如滴定管读数23.57ml,4位有效数字。称量质量为6.1498g,5位有效数字2、“0”的作用 作为有效数字使用或作为定位的标志。例:滴定管读数为20.30毫升,有效数字位数是四位。表示为0.02030升,前两个0是起定位作用的,不是有效数字,此数据仍是四位有效数字。3.规定(1)改变单位并不改变有效数字的位数。20.30ml 0.02030L(2)在整数末尾加0作定位时,要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例:3600 3.6
11、103 两位 3.60103 三位(3)在分析化学计算中遇到倍数、分数关系时,视为无限多位有效数字。(4)对数数值的有效数字位数由该数值的尾数部分定。H+=6.31012 mol/L pH=11.20 两位(5)首位为8或9的数字,有效数字可多计一位。92.5可以认为是4位有效数;二、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二、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1.基本规则:四舍六入五成双当尾数4时则舍,尾数6时则入;尾数等于5而后面的数都为0时,5前面为偶数则舍,5前面为奇数则入;尾数等于5而后面还有不为0的任何数字,无论5前面是奇或是偶都入。2.一次修约到位,不能分次修约3.在修约相对误差、相对平均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等表示准确
12、度和精密度的数字时,一般取12位有效数字,只要尾数不为零,都要进一位,使结果变差,从而提高可信度三、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三、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一)加减法: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为准(即以 绝对误差最大的数为准)(三)乘方、开方 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不变(二)乘除法: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为准(即以 相对误差最大的数为准)(四)对数换算 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不变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一、滴定分析法概论一、滴定分析法概论 1 1、特点:、特点:简便、快速,适于常量分析 准确度高 应用广泛 2 2、方法:、方法:(1)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 滴定 (2)非水滴定法:水以外的有机溶剂中进行
13、 3、对反应的要求:a.反应定量、完全b.反应迅速c.具有合适的确定终点的方法4、主要方式:直接法:标液滴定待测物(基本)返滴定法(剩余滴定法)置换滴定法 间接法电离理论电离理论电子理论电子理论质子理论质子理论二、酸碱滴定法二、酸碱滴定法1 1、基本原理、基本原理2 2、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弱的有机酸、有机碱或酸碱两性物质,它们在酸碱滴定中也参与质子转移反应,随着溶液pH的改变,指示剂共轭酸碱对的比例也发生改变,由于结构的改变,而发生颜色的改变,而起到指示终点的作用。指示剂变色原理3、常用的滴定液 酸滴定液:HCl、H2SO4 碱滴定液:NaOH4、基
14、准物 标定盐酸常用的是无水碳酸钠硼砂三、沉淀滴定法三、沉淀滴定法 1 1、基本原理:沉淀反应、基本原理:沉淀反应能用于滴定分析的沉淀反应必须符合下列条件:a.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b.沉淀反应必须迅速、定量的完成。c.生成的沉淀无明显的吸附现象,并且无副反应发生。d.必须有适当的方法来指示化学计量点。具备上述条件的沉淀反应,目前主要是一类生成难溶性银盐的沉淀反应 例如:Ag+SCN-AgSCN+利用生成银盐沉淀的滴定法,称为银量法,是以硝酸银和硫氰酸铵为滴定液,可用于测定含有Cl-、Br-、I-、CN-、SCN-及Ag+等离子的化合物含量。根据所用指示剂不同,银量法可分为三种:指示剂:方法v
15、K2CrO4 莫尔法 v 铁氨矾NH4Fe(SO4)2 佛尔哈德法v 吸附指示剂 法扬司法 铬酸钾指示剂法: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硝酸银为滴定液,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直接滴定的方式,测定氯化物或溴化物含量的银量法。吸附指示剂法:以吸附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用硝酸银为滴定液,测定卤化物含量的滴定分析方法。又称为法扬氏法四、配位滴定法四、配位滴定法1 1、配位滴定对反应的要求:、配位滴定对反应的要求:配位比恒定;配合物稳定性高;配位比恒定;配合物稳定性高;反应迅速;反应迅速;有适当方法确定终点。有适当方法确定终点。2 2、配位剂种类:、配位剂种类:无机配位剂无机配位剂,有机配位剂有机配位剂配位滴定最常
16、使用的是氨配位滴定最常使用的是氨羧配位剂羧配位剂使用最广的是乙二胺四乙使用最广的是乙二胺四乙酸酸EDTAEDTA。3 3、EDTAEDTA及其配位特性及其配位特性在水溶液中存在有六级离解平衡和七种存在形式:在水溶液中存在有六级离解平衡和七种存在形式:Ox1 +Red2 Ox2 +Red1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总是由高电位电对中的氧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总是由高电位电对中的氧化态物质氧化低电位电对中的还原态物质,生成相应的还化态物质氧化低电位电对中的还原态物质,生成相应的还原态和氧化态物质。原态和氧化态物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由相关物质电对的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由相关
17、物质电对的电位差决定,电位差决定,SoSo,电对的电极电位电对的电极电位是讨论物质氧化还原性是讨论物质氧化还原性的重要参数。的重要参数。2、分类根据氧化剂或还原剂的不同分:碘量法、高锰酸钾法、亚硝酸钠法、重溴酸钾法、溴酸钾法五、氧化还原滴定法五、氧化还原滴定法1 1、基本原理、基本原理电对的电极电位电对的电极电位衡量氧化或还原能力的强弱衡量氧化或还原能力的强弱电对的电极电位电对的电极电位越高,其氧化形的氧化能力越强越高,其氧化形的氧化能力越强 (还原形的还原能力越弱)(还原形的还原能力越弱)氧化剂氧化剂 电对的电极电位电对的电极电位越低,其还原形的还原能力越强越低,其还原形的还原能力越强 (氧
18、化形的氧化能力越弱)(氧化形的氧化能力越弱)还原剂还原剂a.a.直接碘量法直接碘量法利用利用I2I2的弱氧化性质滴定还原物质的弱氧化性质滴定还原物质测定物:具有还原性物质测定物:具有还原性物质 可测可测:S2-,Sn(),S2O32-,SO32-酸度要求: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酸度要求: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pH小于小于9)强酸性介质强酸性介质:I-发生氧化导致终点拖后;发生氧化导致终点拖后;淀粉水解成糊精导致终点不敏锐淀粉水解成糊精导致终点不敏锐 强碱性介质强碱性介质:I2发生歧化反应发生歧化反应 (1)(1)碘量法碘量法利用利用I2I2的氧化性和的氧化性和I-I-的还原性建立的滴定分析方
19、法的还原性建立的滴定分析方法v-直接碘量法直接碘量法 间接碘量法间接碘量法b.b.间接碘量法间接碘量法 利用利用I I-的中等强度还原性滴定氧化性物质的中等强度还原性滴定氧化性物质I-+氧化性物质氧化性物质I2(定量生成定量生成)用用Na2S2O3对其进行标定对其进行标定I2(定过量定过量)+还原性物质还原性物质I2(剩余)(剩余)用用Na2S2O3对其进行标定,算出和还原性物质反应的对其进行标定,算出和还原性物质反应的I2推算出还原性物质的量推算出还原性物质的量orI2+2S2O32-2I-+S4O62-(2)(2)亚硝酸钠法亚硝酸钠法a.分类:重氮化滴定法、亚硝基化滴定法b.指示终点的方法
20、:永停滴定法、外指示剂法 外指示剂法常以碘化钾和淀粉制成淀粉-碘化钾糊状物或淀粉碘化钾试剂,当滴定临近终点时,用玻棒沾取少许,使其与指示剂接触,出现蓝色条痕即表示终点到达。(如重氮盐呈现较深的黄色,则以绿色条痕为终点。)六、非水滴定法六、非水滴定法1、分类:非水酸碱滴定、非水氧化还原滴定、非水沉淀滴定、非水配位滴定2、非水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酸碱质子理论两种酸碱滴定法对比 (1)以水为溶剂的酸碱滴定法的特点:优点:易得,易纯化,价廉,安全 缺点:当酸碱太弱,无法准确滴定。有机酸、碱溶解度小,无法滴定。强度接近的多元或混合酸碱无法分步或分别滴定 (2)非水酸碱滴定法的特点 非水溶剂为滴定介质增
21、大有机物溶解度 改变物质酸碱性 扩大酸碱滴定范围3、非水溶剂的分类:A.质子性溶剂质子性溶剂:具有较强的授受质子能力的溶剂 1)酸性溶剂:例如甲酸,醋酸,丙酸,硫酸 2)碱性溶剂:例如乙二胺,乙醇胺,丁胺 3)两性溶剂:例如甲醇,乙醇,乙丙醇B.非质子性溶剂非质子性溶剂:溶剂分子中无转移性质子的溶剂 1)偶极亲质子性溶剂:例如酮类(甲基异丁酮),酰胺类,腈类,吡啶类 2)惰性溶剂:例如苯,甲苯,氯仿,四氯化碳C.C.混合溶剂混合溶剂:质子溶剂+惰性溶剂电化学法电化学法 1 1、PHPH计的工作原理:计的工作原理:v PH计是以电位测定法来测量溶液PH值的,因此PH计的工作方式,除了能测量溶液的
22、PH值以外,还可以测量电池的电动势。PH是指物质中氢离子的活度,PH值则是氢离子浓度的对数的负数。v PH计的主要测量部件是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玻璃电极对PH敏感,而参比电极的电位稳定。将PH计的这两个电极一起放入同一溶液中,就构成了一个原电池,而这个原电池的电位,就是这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电位的代数和。v PH计的参比电极电位稳定,那么在温度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溶液和电极所组成的原电池的电位变化,只和玻璃电极的电位有关,而玻璃电极的电位取决于待测溶液的PH值,因此通过对电位的变化测量,就可以得出PH溶液的PH值。2 2、PHPH计使用的注意事项计使用的注意事项第一次使用的PH电极或长期停用的PH
23、电极,在使用前必须在3mol/L氯化钾溶液中浸泡24h。电极浸于标准缓冲液或被测液中时,请捏住电极快速搅拌数次或晃动电极支架,以使敏感玻璃及盐桥周围充满溶液。为获得准确的结果,电极的校正及测量时应保持各种条件一致。电极外参比液液位保持在加液孔下10mm处为最佳,不得低于被测样品表面。始终保持电极电极插头的清洁及干燥。电极使用完毕,请认真对电极进行清洗工作,并及时将电极保护套套上,电极保护套内应添加约18mm高度的3.0mol/L氯化钾溶液,塞上橡皮套,防止补充液干涸。本产品接触样品的部件有PC(聚碳酸酯)外壳、玻璃组件和硅橡胶材料,测量样品前需确认样品溶液对以上材料没有伤害。电极应避免长期浸泡
24、在蒸馏水、蛋白质溶液和酸性氟化物溶液中。测量的样品为酸性,使用PH4.00和PH6.86的缓冲溶液对电极进行校正,如果测量的样品为碱性,使用PH6.86和PH9.18缓冲溶液对电极进行校正。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红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见分光光度法一、透光率(透光度)和吸收度一、透光率(透光度)和吸收度透光率透光率T T定义定义:T 取值为取值为0.0%100.0%T=0.0%:光全吸收光全吸收T=100.0%:光全透过光全透过吸光度(吸收度)吸光度(吸收度)A AT=ItI0100%显然,显然,TT,溶液吸收度,溶液吸收度;T T,溶液吸收度,
25、溶液吸收度。即透光率即透光率T T反映溶液对光吸收程度,通常用反映溶液对光吸收程度,通常用1/T1/T反映吸光度反映吸光度。定义:定义:A=lg1T=-lgT=lgI0ItA=-lgT,T=10-AtI0=It+Ia+Ir吸收光吸收光反射光反射光透过光透过光T T与与A A关系:关系:A1/TA1/T,T=0T=0,A=A=,T=100%T=100%,A=0A=0Ir二、光的吸收定律二、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朗伯(Lambert)(Lambert)和比尔和比尔(Beer)(Beer)分别于分别于17601760年和年和18521852年研究年研究吸光度吸光度与溶液厚度和其浓度与溶液厚度和其浓度的的定
26、量关系定量关系:朗伯定律朗伯定律:A=k1 L比尔定律比尔定律:A=k1 CA=k C L 一束平行一束平行单色光单色光通过一通过一均匀、非散射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溶液时,在入的吸光物质溶液时,在入射光的射光的波长、强度以及溶液温度等保持不变时波长、强度以及溶液温度等保持不变时,该溶液的,该溶液的吸光度吸光度A A与其浓度与其浓度C C及及液层厚度液层厚度L L的乘积的乘积成正比成正比。入射光为单色光,适用于可见、红外、紫外光。入射光为单色光,适用于可见、红外、紫外光。均匀、无散射溶液、固体、气体。均匀、无散射溶液、固体、气体。吸光度吸光度A A具有加和性。具有加和性。A Aa+b+ca+b
27、+c=A=Aa a+A+Ab b+A+Ac c 注意注意!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朗伯朗伯-比尔定律比尔定律:L2L时,时,A、T?2A吸光吸光系数系数浓度浓度液层液层厚度厚度A=-lgT,T=10-A=10-kcL三、吸光系数三、吸光系数1、摩尔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 或或Em:在一定在一定下,下,c=1mol/Lc=1mol/L,L=1cmL=1cm时的吸光度。时的吸光度。单位:单位:L/(mol.cm)%1110cmEM(1 1)一定条件下是一个特征常数。)一定条件下是一个特征常数。(2 2)在)在温度和波长温度和波长等条件一定时,等条件一定时,仅与物质仅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与有关,
28、与待测物浓度待测物浓度c c和和液层厚度液层厚度L L无关无关;(3 3)定性和定量分析依据定性和定量分析依据: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时: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时值不同。值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时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时值不同。值不同。maxmax表明了该物质在最大吸收波长表明了该物质在最大吸收波长maxmax处的最大吸光能力。处的最大吸光能力。4、吸光系数的意义、吸光系数的意义:2、百分吸光系数、百分吸光系数/比吸光系数比吸光系数 :3、两者关系、两者关系:A=k c Lk=A/c L 一定一定下下,c=1%(W/V),c=1%(W/V),L=1cmL=1cm时的吸光度。时的吸光度。单位:单位:100
29、ml/g.cm 100ml/g.cm 1g/100ml四、紫外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部件主要部件a.a.光源:光源:b.b.单色器单色器:包括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包括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钨灯或卤钨灯钨灯或卤钨灯氢灯或氘灯氢灯或氘灯可见光源可见光源 3501000nm紫外光源紫外光源 200360nm色散元件色散元件棱镜棱镜光栅光栅对不同波长的对不同波长的光折射率不同光折射率不同衍射和干涉衍射和干涉,不同波不同波长的投射方向不同长的投射方向不同玻璃棱镜玻璃棱镜:适用于可见区适用于可见区石英棱镜石英棱镜:适用于紫外区适用于紫外区高度抛光的玻璃上刻有高度抛光的玻璃上刻有等宽
30、、等距平行条痕等宽、等距平行条痕准直镜:复合光准直镜:复合光平行光平行光色散后色散后聚集狭缝聚集狭缝最佳宽度最佳宽度:减小狭缝宽度而溶液吸光度不变。减小狭缝宽度而溶液吸光度不变。c.c.吸收池吸收池:比色皿、比色杯,装样品溶液。有玻璃、石英杯两种:比色皿、比色杯,装样品溶液。有玻璃、石英杯两种d.d.检测器检测器:光:光电,光电池电,光电池(硒硒,硅硅),光电管,光电管(红红,紫紫),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e.e.信号处理显示器:放大较弱的电信号,并在检流计上显示出来。信号处理显示器:放大较弱的电信号,并在检流计上显示出来。狭缝:进出光狭缝。狭缝:进出光狭缝。红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分
31、子中基团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分子中基团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振振-转光谱转光谱1、基本原理2 2、红外分光光度法简介、红外分光光度法简介(IR)基于物质对红外区域辐射的选择性吸收引起基于物质对红外区域辐射的选择性吸收引起分子分子振动能级振动能级和和转动能级转动能级的跃迁而进行分析的方法的跃迁而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的成分和结构分析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的成分和结构分析.红外光谱在可见光和微波光区之间,波长范围为红外光谱在可见光和微波光区之间,波长范围为 0.75-1000 um 0.75-1000 um,一般说的红外光谱指,一般说的红外光谱指中红外区中红外区的红外的红外 光谱
32、光谱2.5-25um(4000-400 cm2.5-25um(4000-400 cm-1-1)红外光区的划分红外光区的划分:近红外光区(近红外光区(0.75-2.50.75-2.5m m)中红外光区中红外光区(2.5-252.5-25m m)远红外光区(远红外光区(25-100025-1000m m)。)。3 3、基团频率区和指纹区、基团频率区和指纹区 按照吸收的特征按照吸收的特征,可将红外光谱分为可将红外光谱分为4000-1500cm4000-1500cm-1-1和和1500-600cm1500-600cm-1-1两个区域两个区域,分别称为基团频率区和指纹区分别称为基团频率区和指纹区.基团频
33、率基团频率 在红外吸收光谱中在红外吸收光谱中,通常把这种能代表基团存在通常把这种能代表基团存在,并有并有高强度的吸收带称为高强度的吸收带称为基团频率基团频率,其所在的位置称为其所在的位置称为特征吸特征吸收峰收峰.基团频率区基团频率区:主要包括主要包括X-HX-H、双键和叁键的伸缩振动、双键和叁键的伸缩振动.基团频率常用于鉴定有机化合物官能团区或特征区基团频率常用于鉴定有机化合物官能团区或特征区 ,因此因此,基团频率区又称官能团区或特征区基团频率区又称官能团区或特征区.指纹区指纹区:主要包括主要包括C-XC-X键的伸缩振动和键的伸缩振动和C-HC-H键的弯曲振键的弯曲振动动.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
34、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明显的改变该区的吸收就有明显的改变,类似于人的指纹类似于人的指纹.色谱法色谱法一、色谱法的起源和发展一、色谱法的起源和发展v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首次提出色谱法。v茨维特研究植物色素时使用的色谱原型装置,如右图。在一根玻璃管底部塞上棉花,管内填入碳酸钙粉末,石油醚萃取液倒在碳酸钙上面,用石油醚冲洗。结果几种色素在管内展开形成5个色带。二、色谱法分类二、色谱法分类(一)按流动相和固定相所处状态分类:a.气相色谱(GC):气体作为流动相 b.液相色谱(LC):液体作为流动相 c.超临界流体色谱(SFC):以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二)按分离机制分类:a.吸
35、附色谱:以吸附剂作固定相,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利用样品中不同组分在吸附剂上吸附能力的差别,而进行分离的方法。b.分配色谱:根据组分在固定液与流动相中溶解度不同而分离。c.空间排阻色谱:利用大小不同的分子在固定相(凝胶)与流动相中的选择渗透而达到分离的方法。d.离子交换色谱:利用组分在离子交换剂(固定相)上的亲和力大小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e.键合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三)按操作形式分类:1.柱色谱:将固定相装在金属或玻璃色谱柱内或涂渍在柱内壁上而进行分离的方法。2.平面色谱:a.纸色谱:以滤纸为载体,以纸纤维吸附的水分为固定相,样品点在纸条一端,用流动相展开进行分离和分析的色谱法。b.薄层色谱
36、:将吸附剂均匀地铺在玻璃板上形成薄层,分离方法同纸色谱。三、薄层色谱法三、薄层色谱法基本原理:把固定相(如吸附剂)均匀地铺在一块具有光洁表面的玻璃、塑料或金属薄膜板上,铺成0.25mm-1mm薄薄的一层,各组分在此薄层上进行色谱分离四、气相色谱法四、气相色谱法 实现色谱分离的外因是由于流动相的不间断的流动。色谱分离能够实现的内因是由于固定相与被分离的各组分发生的吸附(或分配)作用的差别。1、分离的原理 (1).气-液色谱法的原理 在气液色谱中,当载气携带被测样品进入色谱柱,气相中的被测组分就溶解到固定液中。载气连续流经色谱柱,溶解在固定液中的组分会从固定液中挥发到气相中,随着载气的流动,挥发到
37、气相中的组分又会重新溶解到前面的固定液中。这样反复多次溶解、挥发、再溶解、再挥发。由于各组分在固定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组分较难挥发停留在色谱柱中的时间就长些;而溶解度小的组分易挥发,停留在色谱柱中的时间就短些,经过一定时间后,各组分就彼此分离并依次流出色谱柱。(2).气固色谱法原理 气固色谱中的固定相是一种具有多孔性及比表面积较大的吸附剂。样品由载气携带进入色谱柱时,立即被吸附剂所吸附。载气不断通过吸附剂,吸附的被测组分被洗脱下来,洗脱的组分随载气流动,又被前面的吸附剂所吸附。随着载气的流动,被测组分在吸附剂表面进行反复吸附、解吸。由于各组分在气固吸附剂表面吸附能力不同,吸附能力强的组
38、分停留在色谱柱中的时间就长些;而吸附能力弱的组分停留在色谱柱中的时间就短些,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各组分就彼此分离开并依次流出色谱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色谱分离系统检测系统记录及数据处理系统放空或分步收集温 控 系 统2.2.气相色谱的流程图气相色谱的流程图3.3.系统适应性实验系统适应性实验项目项目要求要求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不低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小塔板数不低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小塔板数分离度分离度R1.5R1.5重现性重现性5 5次,次,RSD2.0%RSD2.0%拖尾因子拖尾因子 T T 应在应在0.95-1.050.95-1.05之间之间4.4.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 定
39、量依据:在一定操作条件下,被分析物质的重量mi与检测器上产生的信号(峰面积或峰高)成正比。mifiAi 或mifihi 峰面积的测量:A1.065hW1/2(1 1)归一化法)归一化法前提: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流出柱且对检测器都有响应。前提: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流出柱且对检测器都有响应。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如果组分为同系物如果组分为同系物fi近似相同,则可简化为近似相同,则可简化为%100%100%2211nniiiiAfAfAfAfmmC%100%21niiAAAAC优点:优点:a.简便,结果与进样量无关,操作条件影响不大。b.比其它方法易行。宜于进样量少不易测准的液体样品。c.当分析同系物时可不
40、求f而直接把面积归一化。缺点:缺点:a.含高沸点或不出峰的组分b.检测器上无信号的组分c.无法求得f的组分(未定性或峰重叠)(2 2)内标法)内标法前提:前提:有适合的内标物对内标物的要求:对内标物的要求:a.样品中不含此成分 b.能单独出峰且能与组分完全分开 c.峰位置尽量靠近组分 d.加入的重量接近于组分的量公式:公式:测定方法:标准曲线法;内标对比法测定方法:标准曲线法;内标对比法%100%100%mfAmfAmmCfAfAmmsssiiiissiisi标准标准样品样品标准样品标准样品标准样品(%)()%)()%)(%)(isisiisisissiissiiiiCAAAACAAAAfAf
41、AfAfACC优点:优点:a.定量准确b.操作条件影响不大c.没有归一化法的缺点缺点:缺点:每次测定都要精确配制含内标的样品,另内标的选择也较难。(3)外标法即以待测组分的标准品作对照物,与对照物对比求算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优点:优点:操作简便、计算方便缺点:缺点:需严格控制进样体积,操作条件应稳定四、高效液相色谱法四、高效液相色谱法1、分离原理:溶于流动相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由于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吸附、分配、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为色层法、层析法。2、液相色谱流程图3.3.系统适应性实验系统适应性实验同气相色谱法4.定
42、量分析方法(1)外标法 含量(C X C X)=C R=C R AX/AR AX/AR CX CX为供试品浓度 AXAX为供试品峰面积 CR CR为对照品浓度 ARAR为对照品峰面积(2 2):内标法内标法 校正因子校正因子(f f)=AS=AS CR/CS CR/CS AR AR 含量含量(C X C X)=f=f AX AX CS/AS CS/AS AX AX为供试品峰面积为供试品峰面积 CXCX为供试品浓度为供试品浓度 ARAR为对照品峰面积为对照品峰面积 CRCR为对照品浓度为对照品浓度 AS AS为内标峰面积为内标峰面积 CSCS为内标浓度为内标浓度药物的鉴别与检查药物的鉴别与检查
43、它是药检工作的首药检工作中的它是药检工作的首药检工作中的首先项任务首先项任务,只有在,只有在药物鉴别无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药物的杂质检查、含量药物鉴别无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药物的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测定。药物鉴别试验是用来证实贮藏在有标签容器中的药物药物鉴别试验是用来证实贮藏在有标签容器中的药物是否为其所表示的药物,而不是对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是否为其所表示的药物,而不是对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因为这些鉴别试验虽有一定的因为这些鉴别试验虽有一定的专属性专属性,但不具备进行未知,但不具备进行未知无确证的条件,故无确证的条件,故不能不能鉴别未知物。鉴别未知物。一、药物鉴别一、药物鉴别1 1、意义与目
44、的、意义与目的2 2、化学鉴别法、化学鉴别法 根据药物与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离子反应活根据药物与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离子反应活官能团反应从而产生不同颜色。生成不同沉淀。呈现不官能团反应从而产生不同颜色。生成不同沉淀。呈现不同荧光活放出不同气体等现象,从而做出定性分析结论同荧光活放出不同气体等现象,从而做出定性分析结论。3 3、薄层色谱鉴别法、薄层色谱鉴别法 特点是固定相一次使用,不会被污染,样品预处理简特点是固定相一次使用,不会被污染,样品预处理简单。应用范围广,节约溶剂,减少污染,利于不同性质化单。应用范围广,节约溶剂,减少污染,利于不同性质化合物分离。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对照品(
45、或标准品)合物分离。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对照品(或标准品)比较法,即将供试品和对照品(或标准品)用同种溶剂配比较法,即将供试品和对照品(或标准品)用同种溶剂配制成同样浓度的溶液,在同一薄层级上点样、展开、显色,制成同样浓度的溶液,在同一薄层级上点样、展开、显色,供试品所显主斑点的颜色、位置应与对照品的主斑点相同。供试品所显主斑点的颜色、位置应与对照品的主斑点相同。二、药物检查法二、药物检查法1 1药物纯度:是指药物的纯净程度,它反映了药物质药物纯度:是指药物的纯净程度,它反映了药物质量的优劣。量的优劣。2.2.杂质:杂质: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和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影响药
46、物的疗效和稳定性,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稳定性,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3.3.杂质的来源杂质的来源 一是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一是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二是在贮藏过程中引入。二是在贮藏过程中引入。4.4.杂质限量: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叫做杂杂质限量: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叫做杂 质限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质限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ppmppm)来表示。来表示。5 5杂质限量的计算杂质限量的计算 杂质限量的计算公式:杂质限量的计算公式:杂质限量杂质限量 =杂质的最大允许量杂质的最大允许量供试品的量供试品的量100%100%=标准液浓度标准液浓度体积体积供试品的量供
47、试品的量100%100%L(%)=CV/S100%例例1 1对乙酰基酚中的氯化物的检查:对乙酰基酚中的氯化物的检查:已知:已知:S=2.0g25/100;C=10g/ml;V=5.0ml 求:求:L=?解:解:L=CV/S100%=10 =105.0/2.05.0/2.010106 625/10025/100100%=0.01%100%=0.01%6.6.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 (1 1)、氯化物的检查)、氯化物的检查 a a原理:是利用氯化物在硝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原理:是利用氯化物在硝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生
48、成氯化银的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氯化银混浊液比较,以判断供试品中氯化物是否超件下生成的氯化银混浊液比较,以判断供试品中氯化物是否超过限量。过限量。Cl-+Ag+AgClb.b.方法方法。(2 2)、硫酸盐检查法)、硫酸盐检查法 a a原理原理 利用利用SO4SO42-2-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氯化钡试液作用,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氯化钡试液作用,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标准硫酸钾溶液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标准硫酸钾溶液 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硫酸钡浑浊液比较,以判断供试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硫酸钡浑浊液比较,以判断供试 品中硫酸盐是否超过限量。品中硫酸盐是否超过
49、限量。(3 3)、干燥失重检查法)、干燥失重检查法 a.a.原理: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干燥后所减失重量的百原理: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干燥后所减失重量的百分率。分率。b.b.常用的方法有四种:常用的方法有四种:常压恒温干燥法、干燥剂干燥法常压恒温干燥法、干燥剂干燥法 减压干燥法、热分析法减压干燥法、热分析法(4 4)、炽灼残渣检查法)、炽灼残渣检查法a.a.原理:药品(多为有机化合物)经高温加热分解或挥原理:药品(多为有机化合物)经高温加热分解或挥发后遗留下不挥发的无机物,经加硫酸并炽灼(发后遗留下不挥发的无机物,经加硫酸并炽灼(700-700-800800)后生成金属氧化物或其硫酸盐。)后生成金属
50、氧化物或其硫酸盐。b.b.检查方法:常用的是重量法检查方法:常用的是重量法 残渣及坩埚重残渣及坩埚重 坩埚重坩埚重 残渣残渣%=%=100%100%供试品重供试品重芳酸类药物的分析芳酸类药物的分析一、阿司匹林COOHOCOCH3游离羧基游离羧基酯键酯键苯环苯环1、鉴别:(1)加水煮沸,水解生成的水杨酸能与三氯化铁事业生成紫堇色络合物。(2)加碳酸钠煮沸,水解生成水杨酸钠。冷却后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水杨酸的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臭气。2、检查:(1)澄清度、游离水杨酸、易碳化物、炽灼残渣和重金属;(2)苯酚、乙酰水杨酸酐、乙酰水杨酰水杨酸、水杨酰水杨酸。3、含量测定:中和法终点滴定酚酞中性乙醇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