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六章农村社会保障第十六章农村社会保障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缓解农村社会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缓解农村社会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建立和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与中国国情和。建立和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与中国国情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量力而行的原则,建立多元化、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量力而行的原则,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保障服务体系。、多层次的保障服务体系。农村社会保障概述农村社会保障概述 农村
2、社会救助农村社会救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优抚安置农村优抚安置 第一节第一节 农村社会保障概述农村社会保障概述 一、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一、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 1 1、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概念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一词源于英文一词源于英文“socialsocialsecurity”security”,具有社,具有社会安全的含义。会安全的含义。2 2、社会保障的内涵、社会保障的内涵 (1 1)社会保障的目的是满足公民的基本需求,确保他们
3、的)社会保障的目的是满足公民的基本需求,确保他们的社会权利的实现。社会权利的实现。(2 2)社会保障的供给或管理主体是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社会保障的供给或管理主体是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参与。(3 3)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以及其他)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以及其他形式的物质型福利。形式的物质型福利。(4 4)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或对象主要是劳动者或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或对象主要是劳动者或工资收入者,但也可能包括全体公民。者,但也可能包括全体公民。(5 5)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三个)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三个部
4、分。部分。(6 6)社会保障的实施是政府通过法律手段推行的,一般具)社会保障的实施是政府通过法律手段推行的,一般具有强制性,实施依据是国家立法或行政规定。有强制性,实施依据是国家立法或行政规定。(7 7)社会保障的作用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保障的作用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并且通过提高社会福利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社会的并且通过提高社会福利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社会的“安全网安全网”、“减震器减震器”和和“助推器助推器”。3 3、农村社会保障的含义、农村社会保障的含义 农村社会保障主要是指以法律为依据,国家、社会农村社会保障主要是指以法律为依据,国家、社会群体、个人对暂
5、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因各种原因群体、个人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因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的农户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生活发生困难的农户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其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主要。其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福利、农包括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福利、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农村优抚安置等内容。村合作医疗保障、农村优抚安置等内容。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是中国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是“农民家庭自筹保农民家庭自筹保障为主,国家保障和集体保障为辅,重点在救助保险
6、和障为主,国家保障和集体保障为辅,重点在救助保险和福利服务层面上。福利服务层面上。农村社会保障方案包括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保农村社会保障方案包括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福利、农村军人保障险、农村社会福利、农村军人保障 。农村社会互助是社会保障的补充,在政府的倡导、农村社会互助是社会保障的补充,在政府的倡导、组织、引导下,社会团体和社会成组织、引导下,社会团体和社会成 员自愿参与社会捐赠、社会帮助、员自愿参与社会捐赠、社会帮助、邻里互助等形式的社会活动的一种社邻里互助等形式的社会活动的一种社 会保障。会保障。三、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三、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 1 1、194919
7、6519491965年:农村社会保障初步建立阶段年:农村社会保障初步建立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社会保障的重点在社会救助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社会保障的重点在社会救助特别是救灾工作上,救助对象主要是灾民、农村贫困地特别是救灾工作上,救助对象主要是灾民、农村贫困地区和农村区和农村“五保户五保户”,着重进行灾害统计、防灾备荒和,着重进行灾害统计、防灾备荒和难民救助工作。难民救助工作。2 2、1966197719661977年:农村社会保障异常发展阶段年:农村社会保障异常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就整个中国的社会保障来说处于停滞阶这一阶段,就整个中国的社会保障来说处于停滞阶段,但是在农村段,但是在农村“一
8、方面传统的较完善的社会救助、社一方面传统的较完善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等保障进一步朝着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等保障进一步朝着吃得到却吃不好吃得到却吃不好的的大锅饭大锅饭体制迈进;一方面新兴的农村合作医疗体制迈进;一方面新兴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被当作制度被当作新生制度新生制度大力推广大力推广”。3 3、1978198519781985年:农村社会保障恢复阶段年:农村社会保障恢复阶段 这一时期,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方面进这一时期,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方面进行了一些恢复性工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主要是农行了一些恢复性工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主要是农村扶贫制度的建设,强调开发扶贫和
9、生产性救济。而农村扶贫制度的建设,强调开发扶贫和生产性救济。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新经济体制下逐步解体。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新经济体制下逐步解体。4 4、19861986年至今:农村社会保障改革与创新阶段年至今:农村社会保障改革与创新阶段 1986 1986年年9 9月通过的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在国家中,第一次在国家最高层次的文件中清晰而明确地提出了最高层次的文件中清晰而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概概念,使中国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念,使中国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
10、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性质的制度统一归并到社会保障制度中。置等社会保障性质的制度统一归并到社会保障制度中。第二节第二节 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救助 一、什么是农村社会救助一、什么是农村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译自英文社会救助译自英文“socialsocialrelief”relief”。按汉语。按汉语习惯,习惯,“relief”relief”通常被译为救济。社会救助指国家和通常被译为救济。社会救助指国家和社会对依靠自身努力难以满足其生存基本需求的公民给社会对依靠自身努力难以满足其生存基本需求的公民给予的物质帮助和服务。予的物质帮助和服务。二、社会救助的基本原则二、社会救助的基本原则 社会救助应遵循五条
11、基本原则:社会救助应遵循五条基本原则: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基本生活;鼓励劳动自救;鼓励劳动自救;公开、公平、公正、及时。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三、农村社会救助的对象三、农村社会救助的对象 农村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是农村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农村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是农村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老人、残疾人和孤儿。力、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老人、残疾人和孤儿。农村社会救助对象按照人口群体划分,可分为:老农村社会救助对象按照人口群体划分,可分为:老年人救助;未成年人救助;病人救助;残疾人
12、救助;患年人救助;未成年人救助;病人救助;残疾人救助;患难者救助;不幸者救助。难者救助;不幸者救助。农村社会救助对象按照社会救助的不同形式可分为农村社会救助对象按照社会救助的不同形式可分为:(:(1 1)受灾农民,()受灾农民,(2 2)扶贫对象,)扶贫对象,(3 3)“五保户五保户”,(,(4 4)特殊对象。)特殊对象。四、社会救助的内容四、社会救助的内容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农村居民,由国家和乡村集体给予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农村居民,由国家和乡村集体给予差额补助
13、的社会救助制度。差额补助的社会救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 1)政府保障原则,()政府保障原则,(2 2)基本)基本保障原则,(保障原则,(3 3)普遍化原则,()普遍化原则,(4 4)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二)农村社会福利(二)农村社会福利 农村社会福利主要是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农农村社会福利主要是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和无法定抚养人的孤寡老弱村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和无法定抚养人的孤寡老弱病残农民提供福利性补贴以及各种公益事业,以改善农病
14、残农民提供福利性补贴以及各种公益事业,以改善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主要是通过在农村开办福利院、敬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主要是通过在农村开办福利院、敬老院、光荣院等,对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和无法定老院、光荣院等,对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和无法定扶养人的孤寡老弱残疾农民实行扶养人的孤寡老弱残疾农民实行“五保五保”制度,实施内制度,实施内容大都属于容大都属于“社会救助社会救助”范畴。范畴。目前的目前的“五保五保”供养方式分为集体供养和分散供养供养方式分为集体供养和分散供养两大类,具体有五种:两大类,具体有五种:(1 1)网络供养:以乡镇敬老院为五保服务中心,)网络供养:以乡镇敬老院为五保服务中心,统一管
15、理全乡镇五保工作。统一管理全乡镇五保工作。(2 2)统供分养:乡镇或村统一制定供养标准,统)统供分养:乡镇或村统一制定供养标准,统一筹集分配供养款物,五保对象则是在原有家中生活,一筹集分配供养款物,五保对象则是在原有家中生活,村中有保护服务组提供日常的生活服务。村中有保护服务组提供日常的生活服务。(3 3)承包供养:由五保对象与其亲属或邻居自愿)承包供养:由五保对象与其亲属或邻居自愿协商,签订供养协议或遗赠协议,在建立了供养关系后协商,签订供养协议或遗赠协议,在建立了供养关系后,供养者承担全面供养的义务。,供养者承担全面供养的义务。(4 4)集中供养:乡、镇、村等开办敬老院、福利)集中供养:乡
16、、镇、村等开办敬老院、福利院等,院内集中供养五保对象。院等,院内集中供养五保对象。(5 5)合作养老保险辅助供养)合作养老保险辅助供养 :通过由集体交纳保:通过由集体交纳保费,乡、镇、村的养老保险理事会或养老保险基金会给费,乡、镇、村的养老保险理事会或养老保险基金会给予五保对象特殊照顾。予五保对象特殊照顾。(三)紧急生活救助(三)紧急生活救助 指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农民进行紧急救助,一次性发指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农民进行紧急救助,一次性发放救助金以及各种救灾物品。放救助金以及各种救灾物品。中国的救灾工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最大限度地减中国的救灾工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
17、经济损失,二是有效保障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二是有效保障受灾群众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救助的形式主要有:受灾群众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救助的形式主要有:保证对灾民的口粮供应;为灾民提供一定数量的衣服、保证对灾民的口粮供应;为灾民提供一定数量的衣服、被褥等;为房屋倒塌的灾民搭建临时居所,并提供建房被褥等;为房屋倒塌的灾民搭建临时居所,并提供建房救助款物;为患病的灾民提供医疗救助款。救助款物;为患病的灾民提供医疗救助款。五、农村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农村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传统(一)传统“救助救助”观念的消极影响观念的消极影响 农村社会救助存在传统农村社会救助存在传
18、统“救助救助”观念的消极影响。观念的消极影响。中国普遍认为中国普遍认为“贫富是个人自己的事贫富是个人自己的事”,个人对自己的,个人对自己的贫穷负责的个体主义贫困观,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都具贫穷负责的个体主义贫困观,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都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有广泛的社会认同。(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的对策(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的对策 要解决农村社会救助现有的问题,必须对社会救助要解决农村社会救助现有的问题,必须对社会救助制度进行改革。只有按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调制度进行改革。只有按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调整社会救助系统的结构和内容,实现社会救助的科学化整社会救助系统的结构和内容,实现社会救助
19、的科学化、程序化、法制化、社会化,才能真正发挥农村社会救、程序化、法制化、社会化,才能真正发挥农村社会救助的作用,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助的作用,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首先,转变观念。首先,转变观念。其次,科学地制定贫困线标准和确定救助对象,尽其次,科学地制定贫困线标准和确定救助对象,尽快在农村建立并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快在农村建立并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再次,加快社会救助工作的社会化进程,合理筹集再次,加快社会救助工作的社会化进程,合理筹集农村社会救助资金。农村社会救助资金。最后,进一步制定并完善农村社会求助的相关法律最后,进一步制定并完善农村社会求助的相关法律法规。法规。第三
20、节第三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特征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特征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在农村征收养老保险费,建立专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农村征收养老保险费,建立专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为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社会劳动者提供一金,为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社会劳动者提供一定形式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的生活需求的社会保定形式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的生活需求的社会保险形式。具体特征是:险形式。具体特征是:(1 1)社会福利性。)社会福利性。(2 2)参加人员的普遍性。)参加人员的普遍性。(
21、3 3)基金筹集来源的多元性。)基金筹集来源的多元性。(4 4)投保人在交费标准、投保方式、领取时间等)投保人在交费标准、投保方式、领取时间等方面的灵活性。方面的灵活性。(5 5)投保人享有养老金权益的专一性。)投保人享有养老金权益的专一性。(6 6)采取政府组织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工作)采取政府组织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方法。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 1)保障水平与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保障水平与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相适应的原则。
22、(2 2)养老保险与家庭赡养、土地保障以及社会救助)养老保险与家庭赡养、土地保障以及社会救助等形式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养老保等形式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和群众互帮互济为补充的养老模式。险、社会救助和群众互帮互济为补充的养老模式。(3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4 4)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所有参加农村社会养老)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所有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公民一律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保险的公民一律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5 5)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自我保障为主,集体(含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含乡镇企业、事业单位)调剂为辅
23、,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调剂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6 6)政府组织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宣传)政府组织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支持等办法,引导农民自愿参加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支持等办法,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养老保险。养老保险。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 (一)探索阶段(一)探索阶段(1986199019861990年)年)1986 1986年,国家年,国家“七五七五”计划指出要抓紧研究建立农计划指出要抓紧研究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并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试村社会保险制度,并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试点,逐步实行。点,
24、逐步实行。(二)试点阶段(二)试点阶段(1991199219911992年)年)1991 1991年年1 1月,国务院决定由民政部选择有条件的地月,国务院决定由民政部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区,开展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三)推广阶段(三)推广阶段(1993199519931995年)年)1993 1993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各种规章制度与操作方案陆续出台;同年构,各种规章制度与操作方案陆续出台;同年1212月,民月,民政部在江苏张家港市召开政部在江苏张家港市召开“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
25、险工作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会议会议”,重点推广江苏省在全省范围全面推进农村社会,重点推广江苏省在全省范围全面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验。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养老保险的经验。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入全面推广的阶段。险进入全面推广的阶段。(四)制度化阶段(四)制度化阶段(1996199719961997年)年)1995 1995年年1010月国务院转发民政部月国务院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指出,指出“在农村群众温饱在农村群众温饱基本解决、基层组织比较健全的地区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基本解决、基层组织比较健全
26、的地区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养老保险制度,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对于深化农村改革、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施,对于深化农村改革、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和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之忧和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深远意义会稳定,都具有深远意义”。此后,各级政府都对这项。此后,各级政府都对这项工作进行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民政部在总结经验的基工作进行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民政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础上提出了“强化管理、稳定发展强化管理、稳定发展”的工作方针。的工作方针。(五)整顿规范阶
27、段(五)整顿规范阶段(1998200819982008年)年)1998 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民政年,政府机构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民政部门移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改变了原有的农村社会养部门移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改变了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老保险的管理体制;19991999年年7 7月,国务院对农村社会养月,国务院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做出新的规定,指出目前农村尚不具备普遍老保险工作做出新的规定,指出目前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条件成熟地区应逐步向商业保险
28、过,停止接受新业务,条件成熟地区应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渡。(六)新农保试点推行阶段(六)新农保试点推行阶段(20092009年至今)年至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指在基本模式上实行社会统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指在基本模式上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在筹资方式上实行个人缴费、集体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在筹资方式上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政策相配套,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会救助等其他社会政策相配套,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1 2011年年7 7月月1 1日,日,中
29、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施施行,标志着行,标志着“全民社保全民社保”跨越设想,进入实施阶段。跨越设想,进入实施阶段。新农保依法统筹城乡,目标是建立没有缺失、覆盖新农保依法统筹城乡,目标是建立没有缺失、覆盖上没有遗漏、衔接无缝隙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全体人民上没有遗漏、衔接无缝隙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全体人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都能做到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在养老、医疗等方面都能做到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2014 2014年年底,中国将全面完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年年底,中国将全面完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目标,比预定计划提前险制度全覆盖的目标,比预定计划提前8 8年。年。
30、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 (1 1)农村老龄化加快。)农村老龄化加快。(2 2)农民工养老保险处于空白地带。)农民工养老保险处于空白地带。(3 3)思想观念落后。)思想观念落后。(4 4)“土地保障土地保障”变得越来越脆弱。变得越来越脆弱。(5 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保值增值问题。(6 6)缺乏规范化管理。)缺乏规范化管理。(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策(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策 第一,提高认识。第一,提高认识。第二,明确农村社会保险的法律地位
31、。第二,明确农村社会保险的法律地位。第三,加强基金管理,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第三,加强基金管理,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第四,搞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第四,搞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和衔接。的协调和衔接。第五,做好宣传。第五,做好宣传。第四节第四节 农村优抚安置农村优抚安置 一、什么是农村优抚安置一、什么是农村优抚安置 农村优抚安置主要指对对国家和社会有功劳的农村农村优抚安置主要指对对国家和社会有功劳的农村特殊社会成员,依照法律给予补偿和褒扬的一种社会保特殊社会成员,依照法律给予补偿和褒扬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优待、抚恤、安置三种待遇的总称。障制度,是优待、抚恤、安
32、置三种待遇的总称。二、优抚安置的意义二、优抚安置的意义 (一)从社会保障角度看优抚安置(一)从社会保障角度看优抚安置 优抚安置是出于维护国家和民族自身利益的需要,优抚安置是出于维护国家和民族自身利益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其作用在于保证国家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其作用在于保证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推进社会经济繁荣,鼓舞士气。的稳定和发展,推进社会经济繁荣,鼓舞士气。(二)从(二)从“社会交换社会交换”角度看优抚安置角度看优抚安置 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用价值和报酬分析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用价值和报酬分析社会行为。根据交换理论,优抚安置可以看作优抚安置社会行为。根
33、据交换理论,优抚安置可以看作优抚安置对象对象“参军报国参军报国”这种社会行动所获得的这种社会行动所获得的“报酬报酬”的一的一部分,是一种补偿性部分,是一种补偿性“报酬报酬”。首先,军队、国防的目。首先,军队、国防的目标是国家安全,这种公共产品的效益关系直接关系到每标是国家安全,这种公共产品的效益关系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这一行动必然得到人民群众的拥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这一行动必然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优待。第二,护和优待。第二,“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的义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但只有少数人真正履行这项义务,同时参军意味着务,但只有少数人真正履行这项义务,同时参军意味着他将
34、失去其他选择与获得的机会,这一机会成本应得到他将失去其他选择与获得的机会,这一机会成本应得到补偿。第三,军人的退伍、退休、伤残甚至死亡还会产补偿。第三,军人的退伍、退休、伤残甚至死亡还会产生更大的生更大的“成本成本”,但这些情况无法预计。由于这些损,但这些情况无法预计。由于这些损失对军人及社会的影响巨大,事后的补偿就显得格外必失对军人及社会的影响巨大,事后的补偿就显得格外必要。而补偿的额度应由贡献大小和损失大小而定。要。而补偿的额度应由贡献大小和损失大小而定。三、优抚安置资金的筹集与给付三、优抚安置资金的筹集与给付 (一)优抚安置的资金(一)优抚安置的资金 优抚安置的资金有三个来源渠道:一是国
35、家财政拨优抚安置的资金有三个来源渠道:一是国家财政拨款,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形成专门的优抚安置基金款,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形成专门的优抚安置基金,由民政部门管理,这是优抚安置资金的主要来源;二,由民政部门管理,这是优抚安置资金的主要来源;二是社会募集统筹,即从企业、民间组织以及个人捐助取是社会募集统筹,即从企业、民间组织以及个人捐助取得优抚安置资金;三是个人投保,在优抚保险项目中,得优抚安置资金;三是个人投保,在优抚保险项目中,优抚对象个人以投保的方式投入一部分优抚保障金,如优抚对象个人以投保的方式投入一部分优抚保障金,如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人寿保险金等。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人寿保
36、险金等。(二)优抚安置的给付方式(二)优抚安置的给付方式 优抚安置保障基金的给付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由优抚安置保障基金的给付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由地方民政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直接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地方民政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直接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法定的抚恤对象和安置对象都可以按规定得到抚恤费,法定的抚恤对象和安置对象都可以按规定得到抚恤费和安置费;另一类是补助,只向一部分生活有困难的优和安置费;另一类是补助,只向一部分生活有困难的优抚对象提供。抚对象提供。四、优抚安置工作的发展 优抚安置是国家稳定、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保证优抚安置是国家稳定、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保证,与国家政治利益紧密相连,集中
37、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与国家政治利益紧密相连,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志。(1 1)保障范围逐步扩大。)保障范围逐步扩大。(2 2)保障形式多样化。)保障形式多样化。(3 3)优抚对象扩大、待遇不断提高。)优抚对象扩大、待遇不断提高。(4 4)优抚社会化有较大发展。)优抚社会化有较大发展。五、农村优抚安置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五、农村优抚安置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一)农村优抚安置的主要问题(一)农村优抚安置的主要问题 (1 1)国家抚恤补助标准,特别是重点对象抚恤标)国家抚恤补助标准,特别是重点对象抚恤标准偏低。准偏低。(2 2)社会竞争的能力先天不足。)社会竞争的能力先天不足。(3 3)观念落后。)
38、观念落后。(4 4)回乡退伍军人的安置问题突出。)回乡退伍军人的安置问题突出。(5 5)优待金的社会化筹集程度低。)优待金的社会化筹集程度低。(二)解决农村优抚安置问题的对策(二)解决农村优抚安置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进一步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切实保证他进一步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切实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达到或高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其们的生活水平达到或高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其中关键是建立并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中关键是建立并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使其与经济社
39、会发展保持同步。制,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 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 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救助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保险 农村社会福利农村社会福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优抚安置农村优抚安置 学习讨论题学习讨论题 1.1.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什么?彼此在什么关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什么?彼此在什么关联?联?2.2.如何解决农村流动人口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如何解决农村流动人口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3.3.农村优抚安置工作与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农村优抚安置工作与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着怎样的关系?4.4.怎样建立怎样建立“城乡合一城乡合一”的社会保障体制?的社会保障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