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语文上册散文阅读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阳台上的花黄咏梅意识到母亲喜欢花,已是她退休的时候了。记忆中,我们家阳台上很少见到花,但在有限的花盆里,小葱、小蒜、小辣椒、芫荽这些很常见。厨房里,主菜炒起来了,母亲会命我到阳台摘几根小葱或小辣椒,洗洗,直接放到锅里。“物尽其用”被母亲一辈子奉为人生信条,也将母亲训练得心灵手巧,家里很多旧物都被她改作他用。母亲不种花,可能觉得花不好伺候。我们一家五口,父母上班,孩子上学,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养花。母亲种菜是很积极的。小时候,有几年我们住在半山腰的平房里。房前有一片平地,被母亲用篱笆围成小菜园,里边种了不少蔬菜
2、瓜果,基本上可供应一家人的日常需求。印象最深的是葫芦,藤蔓攀在篱笆上,果实藏在叶子下。我们三个小孩子会挑选出喜欢的小葫芦,用一根针,在葫芦瓜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比赛哪一只长得又快又大。母亲很懂种菜,在她特别的照顾下,刻有几个孩子名字的葫芦瓜,总是长势喜人,最终长成了皆大欢喜的果实。而刻着父母名字的两只葫芦,远远落后于我们。我们欢天喜地地将自己的葫芦摘下来,挂在屋角,让它们跟我们的名字一起晒干、变黄,最终成为书桌上的摆设,权当一束不会凋谢的花。十七岁那年,我到桂林读大学,父母送我去,趁机游览桂林山水。那是我第一次跟父母出远门,应该也是他们第一次一起旅游。我们住在一个简陋的小旅馆。旅馆
3、对面有一个花坛,母亲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了一种奇怪的花小小的五片花瓣,组合成一张人的脸谱,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五官是深紫色,脸膛是浅紫色或嫩黄色。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么有趣的花,就像花坛里有一个小人国。母亲不认识,直接称之为“人脸花”。每次进出,我们都要去看看这些有趣的“人脸花”。分别时,母亲突然指着一簇角落里的花,激动地说,这五朵“人脸花”,像不像我们一家?那五朵花挨得特别近,快叠到一起了,上边两朵稍微大,浅紫色的脸膛上有近乎墨色的五官,下边三朵大小差不多,嫩黄的脸膛上,五官是浅浅的紫色。我和父亲都笑了,说像。我指点着那些小脸数过去,这是我,这是哥哥和姐姐。数完,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后来,我多次看到
4、过这种“人脸花”,每次看到,我都会朝这些“小脸”会心一笑,想起了小旅馆前的“一家五口花”,想起了我们一家五口。母亲退休后,在阳台上开始种花了,盆栽从实用到审美。种的都是好养的花,茉莉、海棠、三角梅、桂花之类。阳台角落还留着几棵小葱和辣椒,稀稀拉拉,枯老了也没被摘下放到锅里。年份最久的是那株海棠花。花树不高,却很结实,主干比我拳头还粗。每到过年,它都准时开起了红艳艳的花朵,仿佛要跟我完成一个共同的约定:每年回家,我会挑一个阳光充足的中午,搬两张小椅子,让父母坐在这海棠花下,我将他们花白的头发染黑。阳光把海棠花照得通红,也将父母的衰老照得纹路清晰。我站在他们背后,既感伤又幸福。除了在阳台种花,母亲
5、也喜欢用花瓶插花。近些年,家乡过年流行一种“年花”五代同堂果。黄灿灿胖乎乎的果实,浆汁饱满,寓意子孙满堂,老少安康。母亲总会挑果实多的一枝买回家插上。有一次,我用湿布给这些果实“洗澡”,指着最大的那两只说,这是爸妈,然后又分别指定了我们姐妹。母亲一听,笑了,看看那两个最大的果实,说:“不像,现在家里,我和你爸最瘦。”我愣了好一会儿,夸张地提高嗓门说,再瘦也是最大的。今年,在小区散步时,突然发现围栏下一溜花盆里挤挤挨挨地开满了一张张“小脸”。整齐的花瓣,嫩黄、粉红、紫色的脸膛,颜色各异,风一吹,像笑脸。我看了很久,笑了。我连忙用手机的植物识别软件一扫,得知“人脸花”的真名叫三色堇,花语是:请思念
6、我。我用微信把照片发给母亲,她高兴地说,你们那里也种“人脸花”啊!我暗自偷笑,并没纠正母亲。这种花,在我们家就叫“人脸花”,多年前,我家这位无暇养花的“花盲”,竟然无师自通,为我解读了“人脸花”的花语:请思念我。(选自人民日报2021.3.28有删改)1.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退休前之所以不种花却爱种菜,是因为她觉得花难伺候,又没有时间来照料,而种菜却能物尽其用,满足我们一家所需。B.文章回忆儿时我们几姊妹刻上名字的葫芦,总是长得比父母的快而大,这件事充分表现了母亲对我们的偏爱,希望我们像葫芦一样快快长大。C.文章第段说“我数完,我的眼泪流下来了。”我流泪是原因母亲由五朵
7、挨得很近的花联想到我们一家五口,我被母亲的这种时刻牵挂家庭、希望家庭亲密无间的痴情感动了。D.文章第段写过年我为父母染发时,我“感伤又幸福”。“感伤”指是我看到岁月让父母衰老而伤感;“幸福”是指我能与父母团聚并为他们染发,尽点孝心而欣慰。2.母亲其实也喜欢花,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请简要概述。3.文章大量的篇幅并不是写阳台上的花,而题目却用阳台上的花。请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题目?4.文章第段写我得到了“人脸花”的真名及其花语后,为什么我们一家人依然叫它“人脸花”?(二)阅读记叙类文章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完成下面小题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有一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去离村几十里外的荒野中抓兔子,
8、在白茫茫的雪野中走了许久,也不见那一行令我们欣喜的印迹,中午的时候,起了暴风雪,漫天的狂风,无边的大雪,甸子上的积雪被风吹得像波涛一样滚动,我和表弟躲在树下,满心的恐慌。过了近两个小时,风停了,雪也小了,我和表弟忙着往回赶。可走了好一会儿,发现周围仍是无边的雪原,雪虽然没有刚才下得大,可我们的足迹还是很快被湮灭,我们心里一惊,知道是迷了路。本来在冬天很少能在野外迷路,至少有来时的脚印能引领我们回家。可是现在,周围除了雪还是雪,没有路。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每走到一棵树下,表弟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可是这么大的暴风雪过后,很难见到村庄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迹都被大雪所埋没,就这样
9、一路走着,心里焦急万分,如果不能找到村庄,到天黑下来,等着我们的就是黑暗与寒冷,无疑是死路一条。我们一边走一边纳闷,平时没觉得甸子这么大,怎么周围的村庄一个都看不见呢?我们本想朝着一个方向走,可是满天风雪,根本无从辨别方向,只好凭着感觉朝某个方向不停地走。当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树时,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我们精神一振,奋力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方走去。有的地方雪被深,一脚踩下去能没掉整条腿,这让我们提心吊胆,怕掉进一些被雪填平的深坑里,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速度。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处的位置,却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
10、。表弟失望至极,我心里忽然一动,说:“既然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表弟闻言又来了精神,飞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树,观望良久,忽然大喊:“哥,我看见那边有一缕缕的烟,可能是个村子!”我们立刻向那边出发,当时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烟定是村庄的炊烟。又走了近一个小时,一个村子真的出现在视野里。天已擦黑,那一刻,我们都躺倒在雪地上,大口地喘着气,放下了心中的巨石。到了那个村子,我们在老乡家休息了一会儿,便抄近路回到了家。才几里路的距离。想起来真是后怕,如果没有那眼水井,我们也许真的会把命丢在无边的雪野之上。当然内心也很震惊,那么猛烈的暴风雪,竟然封不住一个小小的井口!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想往事,心中忽
11、然就多了一份感悟。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带来希望!(选自联谊报,有改动)5.结合全文。说说以“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为题的妙处。6.根据提示,填充方框。情节:突遇暴雪_发现黑点看到水井发现村庄心理:满心恐慌焦急万分_失望之极放下心来7.结合语境,分别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8.第段划线句子中的“真的”一词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请以第一人称写出来。(40字以内)9.文中的“水井”一词表意丰富,请说明。10.即使有再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希望,
12、脚下不停步,就可能实现人生的目标。你有类似的感悟吗?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父爱的姿势父亲是家中的“天”。有“天”在,则阖家清风朗月,四海靖宁。每每望着“天”的背影,我都会读出一腔感动和敬畏不独他是父亲,也是因为那些定格在记忆中的姿势那是父爱的姿势。父亲是一位老兵。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人连死都不怕,还能怕什么?他怕,他怕作为他儿子的我有个闪失。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天下午,天黑得像锅底,闷雷阵阵,顷刻间硕大的雨点凌空砸下。放学了,我望着天地间无头无尾的雨不知所措。这时,父亲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路上,风狂雨骤,我和父亲撑着一把伞摇摇晃晃,费力地向家中走去。父亲把伞
13、几乎都倾到了我这边,他身子极度倾斜着,半边身子完全暴露在雨水之中。他右手撑伞,左手竭力将我拉靠在他的身侧,那情形让人油然想起孵蛋的母鸡。不到半路,父亲全身便都淋湿了。父亲索性把伞交给我,霍地把我抱起来骑在他的脖子上。父亲的脖子热乎乎的,与冰凉的雨水形成了鲜明对比。骑着父亲冒雨归,后来成为我在市里获奖的第一篇作文。初二时,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中,我赤膊上阵,结果患上了重感冒。晚上,母亲在灶间做饭,父亲则守在炕沿边,一会儿帮我掖掖被角,一会儿摸摸我的额头,一会儿又量量我的体温。我闭着眼,倾听着父亲粗重的鼻息。(多年后我想起这事来,还倔强地认为:能够听到父亲鼻息的子女,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那年月农
14、村家家孩子多,父母多半不拿孩子当回事。父亲与别人不同,他认为:既然把孩子生下来了,就要抚养成人,没这个决心,莫如不生。父亲扶我躺下后,搬个小凳,坐在灶前给我煎药。火光熊熊,映红了父亲花白的头发和脸上刀刻一样的皱纹。那些皱纹不知何时爬上了父亲的脸,它们像跨越了千年的化石,展现在我的视野中,等我酸酸地去读。父亲盯着火苗,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药壶发出“噗噗”的声响。多年后,当我欣赏著名画家罗中立的名作父亲时,我觉得画家绝对是以当年佝偻身子熬药的父亲为模特的。知了长鸣的季节,我参加了高考。考场设在离家20公里之外的县城。考完第一科的时候正是中午。考生们呼呼地跑出教室,当我最后一个懒懒地走出考场时,蓦地看到
15、:校门口,烈日下,孤独地站着一位老人,正踮起脚尖费力地朝这边眺望。那企盼的眼神和前倾的姿势,让人顿时想到南极的帝企鹅那竟是父亲!我万万没有想到不会骑自行车的父亲竟然走了20公里来考场外为他的儿子高考助威!那可是20公里啊!霎时,我有一种海上孤舟见到了小岛的感觉,向父亲飞跑过去。父亲也看到了我,深一脚浅一脚蹒跚着向我奔来若干年后,当我读到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我的脑海里立时现出父亲当年帝企鹅般奔跑的姿势两者何其相似啊!很遗憾,我没能拍下父亲当年的种种姿势。我知道,这些瞬间在别人眼里也许是很平常的,毫无耀眼光芒,但它们却是父亲的一个个侧面,而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侧面,拼合出了一个生动、朴素、慈爱、憨实的
16、父亲形象。人生易老,韶华不再,尽管世间常有白驹过隙之叹惋,我却倔强地认为:不管沧海桑田,父爱的姿势不会变。它们将定格在岁月的底片上,永恒而清晰地诠释着大爱无痕、上善若水的全部含义。(选自劳动午报2019年5月9日)11.读了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绘了哪几种父爱的姿势?1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请分析“那企盼的眼神和前倾的姿势,让人顿时想到南极的帝企鹅那竟是父亲!”中“竟”字的含义。(2)结合文章内容,自选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13.请说说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上的作用。14.阅读选文和链接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链接材料据美国媒体报道,前不久,网络上一位父亲给孩子打伞的照片引起了
17、网友们的巨大反响,甚至有报道称,这张照片感动了全球250万人。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当时天正下着滂沱大雨,一对父子走在人行道上,父亲穿着衬衫,手提公文包,尽管全身湿透,右手的伞仍坚定地举在儿子头上,呵护着他不受风吹雨打。这一幕被网友拍到,随后照片在网络上被疯狂转发。在生活中你的父亲也一定给过你无数感动的瞬间,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瞬间并把它描绘出来。(不少于30字,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满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
18、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
19、,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的将军?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
20、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声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有了奇迹,有了满足,有了激动。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
21、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还有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15.阅读选文-段,补全下面的表格。段落-主要情节父亲拉着桌凳等满车礼物回家B母亲用丰盛的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父亲边看母亲晾晒衣物,边看我们玩要,然后安然入睡我的心理A有些难过CD16.选文第段
22、为什么不能删去?17.请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18.选文第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19.选文第段中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第段中,“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不怕冷的父亲王秋珍父亲特别不怕冷。小时候,一到冬天,父亲就会让我烘火盆。我看着父亲在忙碌,这里洗洗,那里擦擦。我喊他过来暖几下手,父亲笑着说:“我不怕冷。你看。”父亲用手一指额头,奇怪,那里居然有微微的汗珠。父亲还在冬天挖藕。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寒冬挖藕,有时还是雪花飘飘的
23、日子。父亲没有如今流行的保暖内衣和连体雨衣,他直接脱掉外衣,卷上裤腿,就下藕塘。父亲将双手支在藕铲上,往下用力,再将掀动的塘泥用双手捧起甩到身后。我站在岸上,撑着一把小黑伞走来走去。没几分钟,我就感觉冷气入骨。我的双脚好像结成了铁块,脚趾头似乎连在一起了,两只手虽然戴了手套,却像要直接嘎嘣一声掉地上了。我在岸上喊:“爸,冻死我了。你不冷吗?”父亲没有停下挖塘泥的手,说:“闺女,回家吧。我不冷。就要出汗了呢。”我想,父亲一定长了一双神奇的脚。我想起秋天时,风已经有些寒意。我来到父亲承包的藕塘边,看着荷叶半绿半枯,对父亲说:“现在长藕了吗?能吃吗?”“现在的很脆很脆,可以生吃。”父亲看着他的一塘莲
24、藕,说,“我给你踩一根尝尝吧。”父亲卷上裤腿下了池塘。他找准塘边水浅荷多的地方,顺着一枚半枯的荷叶,用两只脚一点点地踩啊踩,小小的藕就踩上来了,简直像舞台上变戏法。父亲踩上来的藕居然是完整的。它鲜嫩洁白,细细长长,绝无半点瑕疵,和带斑点的褐色的老藕截然不同。我用塘水洗洗就放嘴里咬,声音脆亮脆亮,听着都很甜。吃完了,我才意识到刚才洗藕时,塘水冰凉冰凉。我忍不住看向父亲的脚,问他:“冷吗?”父亲果断地摇摇头,嘴角带起一点弧度,好像刚才的事和擦桌子拔秧苗一样简单,完全不值一提。16岁那年,我考上了师范学校。学校在邻县,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糟糕的是,我对汽油味过敏,一闻到就想吐。那时,我家的交通工具是
25、一辆永久自行车,车身笨重,车位很高,骑起来特别费力。父亲执意要送我。冬天的风叫嚣着,父亲顶风作战,像个无畏的勇士。骑了一段,父亲脱下外衣说:“风大,你披上!”我没接。父亲在我前面挡着风,冷的应该是父亲呀。父亲说:“坐着的才冷呢。再说,我不怕冷。”快到学校时,老天还下起了小雨。父亲又把唯一的雨衣给我,不容我丝毫拒绝。到了宿舍楼,我发现父亲的手变得又红又紫,父亲的鞋子完全湿透了!“爸,你脚冻成冰棍了吧。”父亲笑笑,很轻松似的说:“你爸就是不怕冷。”说着,两只手往裤子上摩挲了两下,右脚使劲在地上蹦了两下,像在说:“你看看你爸,多厉害。”是的,父亲就是这么厉害!光阴像箭一般,嗖的一声,来到了2016年
26、的冬天。南方的冬天,白天的阳光下,街上的小年轻还穿着衬衣打着领带。可我的父亲,居然穿得像个大熊猫,人变矮了,脖子也短了。我摸摸父亲的衣服,好多呀。一件蚕丝棉,一件毛衣,一件棉背心,还有一件羽绒服。可是,他还是觉得夜晚有着瑟瑟的冷。他插上电暖器,轮流烘着手和脚。我的父亲,他才70岁啊!我记忆里不怕冷的父亲呢?我的眼前,出现了父亲裸着手和脚弯着腰用劲挖藕的画面。可是如今,父亲的手,十指粗黑弯曲,手指尖钝钝的。父亲的脚抖颤颤的,走路一步一挪。我挨着父亲坐下,父亲轻轻地说:“我一直不怕冷也不敢怕冷。可是,我没用,我老了”我的泪唰地流了下来。(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20.文章通过哪几件事来表现父亲“不怕
27、冷”?请简要概括。21.阅读下面的语句,按括号中的要求作答。(1)再将掀动的塘泥用双手捧起甩到身后。(结合语境,品味句中加点的词语。)(2)两只手虽然戴了手套,却像要直接嘎嘣一声掉地上了。(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22.文章第段写父亲的“怕冷”,有什么用意?23.请简述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写法的好处。2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六)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而问题。长翅膀的种子叶浅韵曲径通幽处,流水潺潺,野趣横生。鲜艳的花朵叫巴西野牡丹,鲜艳的红伞伞是美味滋补的高端食材,在云南普洱的万掌山林场,新鲜的植物与新鲜的客人互相问候,新奇与热情像雨后绿叶上欲滴的露珠。万掌山林场有
28、许多思茅松。它们独立成树,连片成林,莽莽苍苍,点翠成兵。思茅松下长了许多不知名的植物,席地而生,枝枝蔓蔓,搂肩勾背,满目山川绿意盎然。路转山林,又见一片思茅松,笔直的树干,高大威武,已经无法估计树的年龄了,底部的枝丫已全部脱落,仿佛思茅松已经忘记自己的年龄,为着参天之意,追赶着阳光雨露。树干上有割松香的疤痕,松香顺着刀口流下,成为经济来源的一部分,它具有广泛的药用及商用价值。密林深处,一些湿漉漉的欢喜爬上心间,这是我每一次与大山亲近时的感受。思茅松树上掉下的一些松球在连绵的雨水中已经开始腐烂了,我掰开一个新落的松球,椭圆的小种子上长着两只小翅膀。种子长了翅膀,有风经过时,成熟的种子就借着风力,
29、进入土壤,长成幼苗。在自然生长的树林里,思茅松也像人的生息一样,老老小小,代代相传,成为一片最好的自然生态林,更新有度,替代有序。在连绵的群山之间,森林、湖泊、草地、人家,构成人类诗意的栖居。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地方,各种生物之间为了生存而展开的斗争是残酷而激烈的。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与人类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行走在万掌山的天然氧吧,随手在路边采了石斛的茎,放在嘴巴里咀嚼,像是大自然的精气已经植入身体。这位列九大鲜草之首的名贵药材,在这山野之间漫然生长,形态各异。有蝉鸣叫,声音粗壮,与我从前所听见的“知了,知了”的鸣叫相去甚远。我向着声音探寻,那些大
30、嗓门的蝉们就是不见身影。正是出菌子的季节,捡菌子的人,一拨又一拨。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森林类型、土壤种类以及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种类多,分布广,产量大,占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万掌山上的菌子,随处可见,在山路旁,又有人发现了一窝菌子,一看,哇,鸡枞!又发现一窝,还是鸡枞,欢喜地拾起来。要知道,菌子的生命只在一夜,一夜间长大,一夜间腐烂。它们是森林里最短暂的生命,却为人类深深爱慕。近旁的藤蔓上开着一朵别致的花朵,花蕊之间的奇特构造,让人想到“勾心斗角”这四个字。有人说,这是百香果的花。花朵是勾心斗角的阴谋家,种子是各显神通的旅行者。它们落
31、地生根,借着周围的生态环境,成为新的生态。生生不息的森林生态,构成人类生机勃勃的生活的一部分。我恍然觉得,一粒种子,播撒进泥土,生根、发芽,开出花朵,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一片森林。播撒进人的心里,也同样会生根、发芽,开出花朵,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一片森林。应运而生的亚太森林组织也是一粒种子,他们播下保护森林生态的种子,借着风力,从北到南,不问东西,只管深情。(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10月30日)25.选文主要通过哪些事物来写万掌山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26.写出第段划线语句的含义。花朵是勾心斗角的阴谋家,种子是各显神通的旅行者。27.请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选文第段划线语句的作用。28.在万华
32、山行走,作者生发了哪些感慨?请分点简要概括。(七)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画里宏村朝颜那么多人先于我抵达宏村,他们铺开画板坐在水边,像垂柳一般安定和静默。一幢房了、一丛荷花、一座石拱桥、一排倒影,各得其所地安放进一张张白纸中,我站在旁边看他们作画,感觉人和画又进入了更大的一幅画中。回过头来,一只田园犬躺在树荫下,睡得酣然而恣肆。临水而望,远处青山绵延,拥抱着整座村庄。青山是绿的,南湖是绿的,屋瓦是灰的,外墙是白的,只有流动的行人是色彩斑斓的。村落中,许多高大的树木早已高过了屋宇的头顶;拱桥边,茂盛的水草正往南湖中央扩散。生长的仍在生长,古老的愈发古老。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南湖照见了时间的深远
33、和个体的微小。明万历年间凿田建湖的人,是怎样有情趣的人,会将村落当成风景来营造。他们热爱南方的清丽,并一同成就着徽派建筑的辉煌。我猜想,他们一定是衣食丰足的,足而思雅趣,足而寻秀色。所以舍得百亩良田,所以给湖水以更宽阔的空间。这时候,一团一团灰色的云从天空中按压下来,好像急切地要融入宏村这幅水墨画似的。会不会来一场夏天的疾雨呢?南湖只是静静地舒展着面容,连一丝细纹也不让人捕捉到。它安静了,宏村就安静了,人们的心也安静了,我需要走过一座石拱桥,才能真正地贴近宏村,贴近那些陈年而又庄重的气息。屋檐下,红的灯笼有些旧了,然而正好,契合这洇染一般的黑与白。无论往东边看,还是往西边看,村庄都是恬然而自足
34、的,宅子以倒影跌落湖中,好像凭空多了几丈身长。事实上,没有什么是不被南湖包容和收纳的,包括竹竿上晾晒的几件蓝布长衫,包括我此刻的冥思遐想。不经意间,我撞进了一幢老宅。它叫南湖书院,敞开着大门,像许多年前那样,迎接前来聆听讲学的人。【甲】坐在这里,声息要轻,内心要虔敬。【乙】我望见原木的挑梁上,有高悬的匾额,“志道堂”三个端肃的大字,诉说着时间的味道。【丙】多少年前,谁曾在这里声情并茂,谁又曾在这里屏息凝神?学问和思想的传播,仿佛只在那一俯一仰之间,然而内里又暗藏着多少乾坤。【丁】厅堂中有一副对联:“承先祖德当从宽处积,传子孙福须在和中求。”那么多的荷花开在南湖中,开在木头上,还开在宏村人的心里
35、,和(荷),已然是宏村积淀多年的精神内涵。宏村是水做的。水缠绕在房前屋后,温柔、恒久又多情。循着水流的方向,穿石巷而行,水波漾漾的月塘便显露了身姿。比之南湖,她更像一个小家碧玉半月的外形,更显其婉约与柔媚。阴阳的谐和,自古是人类繁衍生存之道。水引自西溪,明永乐年间,宏村七十六世祖汪思齐的一次勘定,成就了六百年的月塘和汪家人世代亲水的生活。他们在这里,隔绝火患,啜饮清流,并涤净身体和灵魂的尘垢。一爿名为“布衣”的小店,静静地候在月塘一隅。没有店家的倚门而候,也没有招徕顾客的声响,门开着,你来或者不来,主人都只是安静地裁制布农。门口的青石上,两盆指甲花正打开粉色的花瓣,我跨过窄小光滑的大理石门槛,
36、轻易就爱上了一件手工制作的旗袍,我爱它青布、蜡染,素得像一朵淡远的兰。我想穿上这件旗袍,从宏村走出去,就像将一幅画无限地延伸朝向天地的无尽处。(光明日报2021年10月22日)29.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跨过一道高高的门槛,迈入宽和堂。A.【甲】B.【乙】C.【丙】D.【丁】30.请品析下列句了的表达效果。(1)一只田园犬躺在树荫下,睡得酣然而恣肆。(从加点词语运用的角度)(2)南湖只是静静地舒展着面容,连一丝细纹也不让人捕捉到。(从修辞手法的角度)31.文章第段说“他们一定是衣食丰足的,足而思雅趣,足而寻秀色”。宏村的“雅趣”和“秀色”分别体现在哪里?32.第段运用了什
37、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3.第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_我家有一块田地,与大路为邻。每年夏天,播种了玉米,路边的那一行常因过往行人的踩踏,总是出苗最晚,好不容易长上来几片弱弱的叶子,又被贪嘴的牛羊吃得稀里哗啦,侥幸存活下来的,到了秋天结出的玉米棒子只有鸡蛋那么大,偶尔有几株身强体壮的,结出大棒子,还未成熟就被行人顺手牵羊掰去煮着吃了,只留下光秃秃的玉米秆杵在地边。有人建议父亲少种一行玉米,也省得白费劳力,父亲摇摇头说,哪能让这么肥的田白白荒废?有人让父亲在地边筑一道篱笆,父亲微微一笑说,几十米长的篱笆墙,防了行人,也碍了自家,不值当。甚至还有人说
38、,那就在地边每隔一段挖一个深坑或放置一块大石。父亲反诘道,那哪成?万一摔倒了行人,罪过可就大了。有一年,正是玉米施肥的时节,化肥供应却异常紧张。看着满地面黄肌瘦的玉米苗子嗷嗷待哺,父亲决定掏高价从别人手里倒买几袋化肥。施肥时,我对父亲说,化肥这么金贵,干脆不要给路边的这一行玉米施肥了,简直就是浪费!父亲一边扶起一株被行人踩倒的玉米给根部培土,一边对我说,让地里头的玉米吃着肥料,这一行玉米眼巴巴地望着,这公平合理吗?他不仅没有采纳我的建议,还固执地让我给路边的这行玉米多加些肥料。我很是不解,在心里暗笑他的迂,他这不是给瞎子点灯吗?随后,父亲经常带着锄头去这块田地,一发现有被行人踩踏过的地方,就用
39、锄头松土,一见着被踩到的玉米苗,就扶起来在根部培土,那些扶也扶不起、站也站不直的,他就用草茎拧成绳,将它绑缚在别的玉米苗上,也让它抬头挺胸地成长。待到秋天,玉米成熟了。地里头的玉米一个个捧着沉甸甸的大棒子,争相炫耀自己的成果。唯独路边的这一行玉米,还和往年一样,被糟蹋得几乎颗粒无收。看着眼前的一幕,我抱怨父亲当初不该不听取我的建议。父亲叼着烟袋,悠悠地吸着烟,微笑着对我说,你看,路边的这一行玉米,虽然没有了玉米棒子,但玉米秆比往年都要粗壮,都要端直,根部的土地也比往年都要松软。我辩驳道,我们要的是珍贵的粮食,而不是当柴草烧的玉米秸秆。父亲缓缓地说,你只看到一行玉米,没有看见满地的丰收。要知道,
40、不是每一株玉米都能生长在田地中央,不要苛求每一株玉米都能结个大棒子。地边的这一行玉米,能够从路人的脚掌下和牛羊的唇齿中存活下来,已属难得,更何况今年又长得这么壮实。它们用身躯守护着田地,保护了第二行、第三行的玉米不受损失,这就是它们对丰收的贡献。我恍然大悟,再次细细地打量地边的这一行玉米。它们有的叶子已被牛羊啃食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秆子;有的被拦腰折断,只有两尺来高的半茬;有的被掰走了棒子,撕裂的外衣似在秋风中哭诉;还有的两两互相扶持支撑,残损的躯干被父亲用草茎绑缚在一起。但是,它们的根系都很发达,露出地面的霸王根环绕着主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毫不妥协地守护着田地。三十多年过去了,我经历了很多
41、事,接触过很多人,也常常遇到“生长在地边的玉米”,便想起父亲当年田间地头的教诲,对他们不鄙视,不放弃,不苛求,尽己之力施以援手,让他们也把根深深地扎进土地。34.请为选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并说明理由。A我的父亲B长在地边的玉米35.阅读选文第段,完成下面表格。主要情节父亲不顾劝阻坚持种下路边的那一行玉米,并为玉米施肥(2)(3)“我”的情感态度(1)抱怨不满(4)36.选文第段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37.选文第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8.下列选项对文章内容结构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A.选文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B
42、.父亲是个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民形象,在我的心里他甚至有些固执和“迂”。C.选文内容多处前后照应,如第段与第段、第段与第段的内容都互相照应。D.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出父亲对路边这一行玉米的重视。(九)阅读薄荷,完成下面小题。(1)有一年,小姨从城里回来,给我们带了一包糖。小姨说,是薄荷糖呢。小姨的眼里竟然还闪着光。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像阳光般在花枝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呼啦啦落了一地。薄荷有什么可稀罕的呢?(2)乡下孩子虽没见过世面,但对植物有一种天然的熟识感,且这薄荷在乡下实在太普遍,甚至到了令人漠视的程度。去学校的路上,有一段马路,马路两边有深深的沟,一丛丛的,都是浓青
43、青的薄荷,落满了尘。每天来来回回好几趟,几乎不会多看薄荷一眼。(3)薄荷的味道也不怎么样,家里西屋药房的柜子上放着一瓶薄荷做的药片,父亲曾给我吃过,凉凉的底色里竞藏着辣。我悄悄把那薄荷片吐了,之后再路过那满沟的薄荷,开始有几分厌烦。(4)对薄荷的感情,现在想来,和对故乡的感情竞有几分相似。那时候,人是小小的,心却大得很,轻狂得不行,热热切切地要去外面的世界。眼前的简单素朴,泥土和植物,太熟悉以至于腻烦。(5)后来到底出去见识了,从小城到大城,又到了天子脚下,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喧嚣世界,很多时候却不由自主会想起曾经令人腻烦的宁静乡土,还有光阴里一丛丛宠辱不惊的薄荷。(6)到超市买东西,看到标签上的
44、薄荷二字会无端升腾起莫名的亲切感。生活日用品,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换成了薄荷味的。出门时手包里会塞上一小包薄荷味的口香糖,并不为吃,只为能常常看包装上那片绿绿的薄荷叶。(7)有一回,在居住附近的集市上碰到卖花人,这卖花人特别,竟只卖一种植物,是薄荷!天太热,他把一盆盆青郁郁的薄荷小心放在刚下过雨的浅水沟里。水沟虽不太干净,可那薄荷却越发的青茂。我站在一旁看得痴,那一盆盆薄荷,在记忆里绵延开来,延展为一条明亮的乡路,通往那无忧无虑简单清寂的乡村岁月。(8)卖花人笑着告诉我,薄荷-点不娇贵,好养得很。(9)从乡村出来的我当然知道薄荷的脾性,薄荷是乡下人的植物,与泥土打交道的人多半是没有矫情的习惯的。(
45、10)我坚定地买了两盆薄荷抱回家,养在客厅亮亮的窗台上。而此时,这明亮的窗台俨然已是薄荷环绕的一个清新简素的世界,没有姹紫嫣红,只有一片令人心清心宁的青碧。(11)之前,家里的窗台,上已养着好几盆薄荷了,还有几瓶剪下枝养在清水里的。可是,当出门碰到薄荷,总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温暖,会不由自主地驻足问候。不忍心擦肩而过,错过这缘分,便要带回去一些养着。(12)家里那人笑我,你呀,这是要在窗台上养出一片故乡嘛。(13)我一愣,还真是如此,光阴流转,往时光深处,心却小了,不再渴慕外面广阔的热闹天地,只想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素素朴朴地过日子,像从前的故乡。也像字句简单的一首诗,像木心的从前慢。(14)和
46、一位朋友聊天,他说最想念幼时家中的院落,母亲在院子里种菜种花,那才叫生活,真美。这位朋友是生意人,走南闯北,见过大风大浪大繁华。当他说起这世间的美味莫过于他母亲做的清炒苦瓜时,那眼里也闪烁着一种光,和小姨当年说薄荷时的神色一样。朋友说苦瓜是自家院落里种的,一点都不苦。(15)才明白,当年小姨眼中的光,是一种何等的意味。(16)如今,我也早已爱上了那薄荷味,那清新,那凉,那寂,甚至那辣。周末,摘几片薄荷叶,清洗干净,泡一杯薄荷茶,坐在窗边,翻几页书,发一会儿呆,看几朵云。只想把生活变慢,把日子过得像故乡的薄荷一样。39.阅读全文,依次筛选出作者对薄荷情感变化的词语。(1)_(2)_(3)_(4)_40.品味语言。(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1)段划线句。(2)结合语境赏析第(7)段中“我站在一旁看得痴”这一句中“痴”字。41.联系全文,分析第(14)段的作用。42.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以“薄荷”为题目的好处。(十)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红花蕾张承志乌里雅斯山东侧,在大道连续拐了三个穹曲的地方,有一块三叶草滩,每年夏季天气转热以后,那儿总是密密地开出一大片红玻璃一样鲜艳的小花,多少年来,我总是在夏季吆喝着单马的轻便双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