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品忧乐情怀,悟人生境界教学文本文本一岳阳楼记;文本二、三、四均选自群文阅读初中读本(九年级上册),分别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颜子第二十三晚游六桥待月记议题分析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超越了仅写山水楼观的狭境,侧重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与政治抱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本议题由岳阳楼记生发,意在引导学生通过“1+X”的群文阅读,深刻领悟范仲淹的忧乐观,理解不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忧乐观,探究其产生的根源并作出自己的评价。课堂阅读时,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比较阅读法、关联阅读法,训练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评价等思维。文本解读岳阳楼记:本文表现的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政
2、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是本议题的生发点;与其他文本的比较阅读,能使学生深刻体会范仲淹在数度被贬、政治失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先忧后乐”情怀的可贵。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鲜明地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可以视为后世文人先忧后乐、兼济天下忧乐观的发端,更是范仲淹先忧后乐思想的根源;通过与岳阳楼记颜子第二十三的比较阅读,可使学生理解范仲淹忧乐观的根源和儒家忧乐观的显著特征。颜子第二十三:人生天地间,很容易受到外物的影响,但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周敦颐认为,其原因是“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颜回不慕荣利、清高自守、追寻内在的富足,
3、因此外物的好坏不能动摇他的操守;通过与岳阳楼记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比较阅读,可探究大同之下的小异。晚游六桥待月记:表现作者月下游西湖的别趣和不同于俗世的情趣,体现他能欣赏独特美景的自得之意、不同流俗的清高自赏之情,传达出非儒非道的忧乐观;将之与前三个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可辨析忧乐观的不同类别,探究其产生的根源并进行评说。教学重难点1深刻领悟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忧乐观。2理解与辨析不同思想流派的忧乐观,并作出自己的评价。课程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前置学习:1. 岳阳楼记新授课的学习。2. 反复朗读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颜子第二十三晚游六桥待月记并疏通文意。二、教学流程(一)通读,知晓忧乐观
4、师引导:这四个文本从不同侧面表达了作者对于忧乐的态度。请同学们浏览文章,勾画出能体现作者对于忧乐的态度的语句,并说一说它们的含义。学生在前置学习的基础上,再次浏览四个文本,勾画语句,说说含义。师生课堂交流。师明确: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含义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国君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国君以人民的忧愁为忧愁,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
5、的。颜子第二十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间有最宝贵最值得人们喜爱,也是可以寻求到的事物,它与富贵贫穷无关,人们着眼于这最可贵的事物就会忽略相对来说不那么重要的东西。晚游六桥待月记:“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这句话的意思是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述说呢。师小结:通过聚焦文本中鲜明体现作者思想感情态度的语句,我们可以较快把握作者对于忧乐的态度。不同文体的关键语句,寻找方法不尽相同,岳阳楼记和晚游六桥待月记这类散文,主要关注其中抒情议论性语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颜子第二十三这类论说文,则主要聚焦其中结论性
6、的语句。秋山草堂图局部 (元)王蒙(二)比读,辨析忧乐观1. 师引导:这四个文本,作者对于忧乐的态度是否相同呢?请根据作者的忧乐观将之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学生阅读并分类,在小组中分享交流。师小结:总体来看,我们可以将这四个文本分为两类,前三篇为一类,后一篇为一类。岳阳楼记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颜子第二十三体现为精神之乐。作者内在精神力量强大,不管自身与外物如何,都会坚守为国为民、赤心报国或是贫贱不移、清高自守的初心。晚游六桥待月记体现为物质之乐。作者玩赏外物,内感于心,心境受外物影响而移易。2. 师进一步引导:前三个文本体现出的忧乐观大致相同,但又有差异。请同学们进一步阅读,将它们进行细分,并说
7、明分类理由。学生再次阅读前三个文本,同中求异。师小结:我们进一步辨析前三个文本,就会发现可以将它们进一步进行分类。其中岳阳楼记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为一类,颜子第二十三为一类。前两个文本鲜明体现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更是后世文人先忧后乐、兼济天下忧乐观的发端。范仲淹正是躬身践行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无论穷达,都一心为民。后一个文本通过探寻颜回“乐乎贫”的原因,强调安贫乐道、达观向上的精神追求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颜回体现了典型的“穷则独善其身”的立身处世之道。(三)联读,评说忧乐观1.师引导:这样一些不同忧乐观的形成,有其特有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接下来,请同学们联系下列助读资料,探究这
8、些忧乐观产生的原因。助读资料一: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人(今苏州)。他出身贫苦,两岁时死了父亲。青年时借住在一座寺庙里读书,常常吃不饱饭,仍然坚持昼夜苦读,五年间未曾脱衣睡觉。中进士以后多次向皇帝上书,提出许多革除弊政的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打击一再贬官。后来负责西北边防,防御西夏入侵很有成绩。一度调回朝廷担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的职务,可是在保守势力的攻击与排挤下,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又被迫离开朝廷。写岳阳楼记时,范仲淹正在邓州做知州。岳阳楼记赏析,袁行霈助读资料二: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章句(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孟子梁惠王
9、(上)助读资料三: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庄子杂篇让王颜回曰:“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之丑也;道即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史记孔子世家助读资料四: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袁宏道被选为吴县县令。在任上,他判案果断,与民方便,颇受地方拥戴。然而也招致当道者的不满,加上吏事繁杂,难得清闲,他觉得
10、“人生作吏甚苦,而作令为尤苦,若作吴令则其苦万万倍,直牛马不若矣”。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袁宏道几经陈请,卸去了吴县知县一职,终于游览了向往已久的杭州西湖,流连于美丽的湖山之间,洋洋洒洒写下二十六篇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是这组游记中的第二篇。浒溪草堂局部 (明)文徵明学生分小组合作阅读,交流看法。师生课堂交流。师小结:第一类忧乐观产生之际,社会战乱频繁,动荡不安,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儒家思想勃兴或者占据社会主流价值观。因此,儒士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政治事务,弘扬儒家仁爱、民本的思想。第二类忧乐观虽也产生于朝廷政治腐败、国家内忧外患之际,但由于文化观念的急剧变化,儒士由重视家国
11、转而更加崇尚思想与个性解放。因此,部分文人开始努力张扬人性中的自然欲求,回避社会责任。2. 师进一步引导:这两类反差较大的忧乐观,你更欣赏哪一类?结合文章,联系现实具体说一说。学生思考,班级交流。预设:更欣赏类别一:前三个文本鲜明体现出儒家积极进取的忧乐观。无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自身处境的顺逆,都不动摇自己的理想追求。颜回面对乱世选择独善其身,以安贫乐道、达观自信的人格力量感染世人。范仲淹更是无论穷达,都全力为民,奋力承担社会责任。正是这样一些敢为人先、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的儒士,才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更欣赏类别二:晚游六桥待月记传达出非儒非道的忧乐观。作者既否定儒家的社会承担,又鄙视道家清高的个人操守。努力张扬人性中的自然欲求,超脱于俗世之外。在晚明后期政治极度腐坏、阶级矛盾急剧激化、思想文化观念重大变革的社会背景下,这种不再负载儒士传统的社会历史责任感的忧乐观也无可厚非。三、结语心系苍生、忧乐天下,或是沉醉美景、乐而忘忧,并非悲喜等情绪的简单表达,而是古代文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人生阶段体现出的情操与志向,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忧乐观无正误之分,人生境界有高下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