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教程》课件第八章新媒体的宏观管理.pptx

上传人(卖家):momomo 文档编号:490475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PPTX 页数:66 大小:81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出版教程》课件第八章新媒体的宏观管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数字出版教程》课件第八章新媒体的宏观管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数字出版教程》课件第八章新媒体的宏观管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数字出版教程》课件第八章新媒体的宏观管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数字出版教程》课件第八章新媒体的宏观管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 新媒体的宏观管理本章概要重点掌握新媒体的宏观管理的特殊性。第八章 新媒体的宏观管理第一节 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第三节 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双刃性第四节 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第五节 网络舆论的管理第一节 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一、信息安全形势严峻网络安全包括四个层次。(一)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即如何保护国家机密不因受网络黑客的袭击而泄密,保证国家机构不受网络黑客的袭击正常运作。(二)商业安全商业安全即如何保护商业机密、企业资料不被窃取。对新闻事业而言,网络的商业安全在于如何保护新闻信息的内容、背景及消息来源不被他人非法利用。(三)个人安全个人安全即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包括电子邮

2、箱密码、个人背景资料、信用卡号码、健康状况等)不被非法利用。(四)自身安全自身安全即如何保证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不受网络病毒的侵袭而瘫痪。第一节 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目前,国际普遍认同的维护网络安全的途径有两种。其一,技术保护。通过网络主机或在服务器上加装安全软件,对来访信息检查过滤。其二,立法保护。制定和完善法律规范,对新媒体行为进行约束。这两种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控的作用,但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兼容性给网络安全保护造成了极大困难。网络安全意识尚未普及,许多用户,尤其是众多个人用户并未采取任何安全保护措施。第一节 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中国的网络安全状况不容乐观。近几年来,在中

3、国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各类违法行为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此外,国际黑客也频频“光顾”中国网络。更严重的是,许多网民对信息安全缺乏应有的警惕和认识。例如,超过一半的网民不更换自己的电子邮箱密码,1个月换一次密码的只是少数。网络安全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许榕生指出,目前中国网络系统其实非常脆弱,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应该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当务之急。他还说,在美国,网络安全费用占网络工程总费用的20%,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小于1%。第一节 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目前,微软在中国势力庞大,约有九成五的用户都采用微软的Windows系统,但在中国政府近年来积极筹建的电子政务系统方面,有官员认为

4、,如果再采用微软的软件,那将来中国的机密政务被外国窃取将易如反掌。因此,安全起见,中国电子政务平台开始转向inuxLinux是由理查德马修斯托曼(Richard Matthew Stallman)等人研发的,它是一种自由、开放源代码、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因为它是开放源代码的,不存在Windows等“黑箱”,所以大家认为它的安全性更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除个别情况外,在同等条件下,只要中国有的软件,政府就不会购买国外进口的。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商品化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晶片“龙芯一号”等产品不断问世,标志着中国晶片走上产业化道路,对中国

5、国防、国家安全也将起重大作用。第一节 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二、侵犯知识产权在网络上,知识产权被侵犯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位作者要在互联网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往往要付出很高的时间、经济成本,并且承担着较高的败诉风险,因为在网络上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存有零成本、隐蔽性、迅速性、全球性以及罪证难以收集等特点。简言之,在互联网上侵权非常容易,而维权却十分困难。第一节 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三、信息泛滥在新媒体活动中,信息的发布、传播失去控制,产生了大量虚假信息、无用信息,造成信息环境的污染。因为在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并且发布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可成为全球范围的信息制造者,从而增加了

6、人们利用信息的难度。这种现象被称为“信息爆炸”(Information Explosion)。第一节 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四、网络犯罪日益猖獗(一)网络色情犯罪猖獗且呈低龄化特征(二)网络诈骗事例:据美联社2002年8月7日报道,美国有关当局说,有多达4 000人利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发生的电脑线路故障,从纽约市的一家信用机构骗取了大约1 500万美元。这些人利用市政信用联合会在恐怖袭击后的一段时间中电脑系统不稳定的机会,不断从自动提款机中提取现金。事例:1999年9月初,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并依法做出判决的何肃黄、杨科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法院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判处何、

7、杨有期徒刑各三年,并处罚金各1万元。它是中国第一例依法判决的“网络传黄”刑事案件。第一节 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三)网络敲诈事例:据联合早报2002年9月10日报道,武汉一大学生用电子邮件敲诈李嘉诚3亿港元的案件被侦破。网络空间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空间,物理空间中更多的是面对面的实体行为。相比之下,网上敲诈操作简便,匿名登录,不留痕迹。近几年来,这种犯罪越来越多,情节越来越重。(四)非法贩卖事例:据联合早报2002年2月18日报道,一名被控在曼谷一所大学校园使用手榴弹进行攻击的泰国学生宣称,他的手榴弹是在互联网上买来的。该爆炸案造成两人受伤,三辆车被毁。起初,警方怀疑被控的学生把手榴弹来源推给

8、互联网,主要是不想警方找到真正的帮凶。但警方追根究底,终于找出手榴弹的来源果真来自互联网。第一节 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五)网络诽谤 事例:据上海青年报2006年10月13日报道,2006年10月,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法庭判决路易斯安那州的凯里博克女士在网络上对佛罗里达州韦斯顿市的休舍夫女士进行攻击,称其为“骗子”、“行骗大师”等,构成诽谤,应支付原告1 130万美元的赔偿金,其中500万美元为惩罚性赔偿。(六)网络恐怖主义现在全球网络恐怖分子已经蠢蠢欲动,他们正在寻找可导致全球恐怖的漏洞。制止网络恐怖主义需要全球各国政府、企业甚至每个人合作,从预防入手,在每个环节采取防范措施,这样才能保证网络的

9、世界安全。第一节 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七)警惕网络暴力2006年,一个发生在中国多家网站上的“网络追杀”事件,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关注。该事件的起因是,一个丈夫在网上发帖,谴责妻子与网名叫“铜须”的大学生有“一夜情”,并公布了两人的网络聊天记录和“铜须”的QQ号。他的帖子很快激起了强烈的反响,攻击偷情主角的“哄客”队伍迅速由数百人发展到数万人,相关网站的点击率迅速飙升。中央电视台对这一事件做出了反应,批评网民的行为是“网络暴力”,但未就“第三者事件”本身做出道德评价。而网民则在天涯论坛组织起了新一轮的反击活动。“铜须事件”引发海外媒体的密切关注。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南德意志报等欧美报纸相继

10、刊发报道,质疑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权利(隐私权、情感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等)的严重侵犯。国际先驱论坛报以以键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为题,激烈抨击中国网民的“暴民现象”。在西方人看来,这场虚拟事件正在演变成大规模群体性暴力事件,并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不和谐音符。第一节 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在该事件的整个进程中,在各相关网站,网民的反应几乎是一边倒地愤怒声讨偷情主角。相反的声音十分微弱,被淹没在众口一词的声讨之中。一些网民肆无忌惮地侵犯事主的隐私权,通过各种手段搜出“铜须”的真实姓名、所在学校、手机号、家庭和学校的电话号码、父母的住址、求职简历、他在国外的女友的姓名、他的照片、女事主的照片,并把这一切都公布

11、在网上。凭借这些信息,人们对他及其家人进行无休止的骚扰和羞辱,使其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网民的语言充满暴力色彩:有人叫嚷“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受害的丈夫做祭品”;有人诅咒让偷情者“死无葬身之地”;有人发布“江湖追杀令”,呼吁全社会封杀“铜须”,堵死他大学毕业后求职的路。一些网民组织虚拟审判,在虚拟世界中以“静坐”、“游行”、“谩骂”、“自杀”等形式集体声讨事主。第一节 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五、网瘾症第一节 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六、数字鸿沟信息技术的发展还造成贫富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在新媒体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在家庭计算机拥有率较高的西方国家,新媒体发展迅速,

12、个人获取网上信息非常便捷;另一方面,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温饱问题与教育问题尚未解决,更谈不上入网或从网上获取信息。这就造成富国容易获得信息,从而能获取更多财富;而穷国信息闭塞,经济更为落后。第一节 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七、网络谣言1947年,美国学者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给出了一个决定谣言的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他在这个公式中指出了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当重要性与模糊性任何一方趋向零时,谣言也就不会产生了。要想终止谣言的传播,就应及时披露事件的真相,所谓“谣言止于真相”。第一节 新媒体带来

13、的负效应事例:2014年12月,疑似猎杀野生动物豹猫的广西男子黄某,在互联网上发布谣言,称猫是在集市购买的,并强调“家养的猫,就是家猫”。经警方调查后,黄某供认,图片确系保护动物豹猫,自己捕猎后将其贩卖。最终黄某被没收非法所得,处罚金2 000元,并因散布谣言被拘留10天 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一、互联网监管的难点(一)传播者身份的隐蔽性(二)传播时间和地点的不确定性(三)传播者自身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四)跨国传播挑战司法管辖(五)文化传统不一(六)政策法规滞后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二、互联网信息流通中的政府控制(一)政府作为互联网的发起者和管理者中国政府承担了建设主干计算机网的工作。这样

14、,政府在提供启动资金、制定全国性的条例和通用标准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二)监管互联网的实践和争论在互联网出现之后,一系列新的传播特点和尚未界定边界的新媒体权利使许多原有的法律束手无策。规范互联网的论题在美国、德国、中国、新加坡、法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引起热烈的争论。这场争论事实上是在言论自由的支持者和相信应当采取信息审查的人们之间展开的,焦点逐渐集中在“引起反感的内容”,如淫秽内容上。各国都开始立法管理互联网内容及其使用。尽管是否应该监管互联网的争论还在继续,但事实上,所有国家都对互联网进行了或明或暗的监管。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三)制定符合实际的传播控制策略目前对于网络新闻传播,主要有

15、以下几个层面的控制策略。(1)技术监管。(2)加强新媒体的法律法规建设。(3)加强网络道德规范。(4)经济制约。经济制约策略指采用税收的增减、产业政策引导等经济手段,培植积极健康的网站,制约不良低俗网站的发展。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四)互联网监管的效益/成本的思考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对互联网进行监管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监管越是严格,成本就越高。这里的成本是指广义的社会成本。中国政府采取监管的决心是坚定的,措施是严厉的。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积极发展互联网硬件,积极成为“互联网大国”,并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性法规,且建立了网络警察部队。在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之间,中国政府选择了社会稳定,这种选择

16、无疑是正确的。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三、对互联网的法制管理(一)世界各国纷纷加强对互联网的立法从20世纪末开始,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互联网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信息量大、多媒体、互动性强、检索便捷等巨大的优势,成为引人注目的“第四媒体”。但是互联网中的信息在权威性、可信度、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性方面不如传统的传播方式,同时在互联网上还存有大量的黄色的、反动的、虚假的信息垃圾。因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先后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网络新闻传播进行管理和控制。网络信息立法的几个重要领域包括:对计算机病毒传播者的处罚,追究非法利用他人私人信息和数据的法律责任,打击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

17、网页的措施,对网络盗版与网络信息合理使用的界定等;可引以为鉴的法律法规有:美国的网上儿童隐私保护法、澳大利亚的广播服务法案修正案(网络服务)等。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于2000年月日签发国务院令(第号),宣布实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对互联网的性质分类、申报登记、内容管理、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并制定了有关处罚措施。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该办法第15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18、(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9)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违者“应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报告”。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三)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于2000年11月7日联合发布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为促进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规范互联网站登载新闻的

19、业务,维护互联网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奠定了一定的法规基础。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该规定第13条规定:“互联网站登载的新闻不得含有下列内容:(1)违反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3)损害国家的荣誉和利益;(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宣扬封建迷信;(6)散布谣言,编造和传播假新闻,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9)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四)互联网电子公

20、告服务管理规定 信息产业部于2000年11月7日发布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该规定为加强对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的管理,规范电子公告信息发布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奠定了法规基础。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五)维护新媒体安全的法律、法规、措施中国国家保密局于2000年1月公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凡向国际联网的站点提供或发布信息,必须经过保密审查批准,同时也规定凡在网上开设电子公告系统、聊天室、网络新闻组的单位和用户,应由相应的保密工作机构审批,明确保密要求和责任。目前中国针对网络违法犯罪的处罚条款,散见于刑法、民法通则和中华人

21、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中,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系统、不够集中,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国外从1997年起,已经出版了一批有关网络法的学术专著,多数发达国家及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已开始制定和完善网络法。网络法应解决网络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问题,规范电子商务活动,对网上信息进行法律控制。网络法同时必须保证网民的自由权。这一点,网络警察在执行公务时也必须遵守,因为互联网毕竟是一个自由的世界。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四、网络中的道德伦理约束 提倡网络文明,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是有效管理网络信息的重要保障。强调道德建设的原因之一是法律调整的范围是有限的,法律只是禁止和制裁不法行为,对于网络上

22、形形色色的问题不可能一一解决。为此,网络伦理成为减少网络不良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自律是管理网络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网络特有的自由度和开放性,过于严厉的管制手段反而会影响网络信息资源的正常开发与利用。与政府的直接干预比较,自律有其优势,是一个较适合的政策取向。防止有害和非法信息在网上传播还有待于网络用户本身素质的提高,只有每一个网民的自觉性和责任心都得到提高,才能最终消灭滥用网络的行为。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五、技术管理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开发信息控污技术、反病毒技术,积极防范信息污染,主要包括:()研究确保网络信息真实性的控制技术,如使用口令、数字签名以及在工作站和网络

23、服务器上使用用来鉴别用户的标号,对超界值的检验等,以预防信息的变形与失真。()对于网络上的淫秽信息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越境信息采用以防火墙为主体的多重信息保护措施予以过滤。()进一步研究反病毒技术,在病毒检测、病毒清除、病毒免疫和病毒预防等方面增强反病毒技术的开发,防止计算机病毒对信息的污染和破坏。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六、关于网络实名制的讨论(一)韩国的网络实名制是非强制性的10多年前,韩国试图在全国范围内强制实施网络实名制。根据韩国信息通信部的解释,该举措的目的在于“打击网络犯罪”,采取的具体手段是用户必须在输入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并通过验证之后,才可以享有在互联网上发言的权利。不过,网络实

24、名制的政策立即在韩国境内遭到广泛抵制。以“参与联合会”和“进步网络”为首的15个市民团体曾在首尔举行主题为“网络实名制能否解决根本问题”的记者会,批评政府推进网络实名制。他们认为,网络实名制将导致“言论自由的萎缩、个人信息的暴露”,对“有良心的互联网公众”是不公平的。更重要的是,网络实名制可能导致在韩国形成一个“恐怖的监视社会”。他们提出的对付网络暴力的有效措施是,网站负责对其网站内的网络犯罪行为采取措施,同时通过人权教育活动,提高韩国社会保护隐私的意识。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争议后,目前韩国事实上实行的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之上的实名制,与我们所理解的强制性实名制不同。退一步说,

25、即使韩国网络实名制取得了成功,也不能说在中国网络实名制也能成功。中国在人口数量、国土面积、发展不平衡程度、社会管理难度等方面与韩国大相径庭。此外,中国还有不少特殊问题。例如,由于我国在户籍管理上存在着一些弊病,造成身份证号码雷同。在造假技术日益高明的现实中,一个坏人能很容易钻实名制的漏洞,实名制很容易变成“防君子而不防小人”的摆设。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二)网络实名制是一把“双刃剑”首先,实名制的实施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尤其是监督措施,否则它就是一个“稻草人”。然而,监督实名制实施的成本其实是很高的。中国目前还难以找到一种迅速、便捷、有效地核对网民真实身份信息的方法。其次,实行网络实名制违

26、背网络经济的发展规律。互联网本身的特点之一就是虚拟与匿名,实行网络实名制会抑制网民数量的增长,制约网络的发展。网络实名制并不会增加网民的社会责任感,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再次,在中国特有的国情下,实行网络实名制会阻碍舆论监督。网络实名制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因匿名而产生过激言论,但是与网络自由的本质有一定的冲突。最后,互联网本身具有全球性,即使在国内得以成功地实行实名制,谁又能管得了国内网民去境外注册匿名博客呢?谁又能有效制止内地网民去境外网站发表“高见”呢?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事例:QQ群实名制曾经昙花一现。2005年7月,作为首批网络实名制试点单位,腾讯公司决定根据深圳市公安局

27、相关规定进行“QQ群”创建者和管理员的实名登记,但这一计划遭到网民的强烈反对,并最终淡出公众视线。2002年,北京某网吧的一场大火直接引发了全国网吧整顿行动。网吧经营者被要求检查客户的身份证明,否则不得接待。这项一直持续到今天的规定被认为是中国网吧管理体制中相对比较成功的。但事实上,在一些中小城市,由于并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彻底打击黑网吧,未成年人光顾网吧或使用虚假身份证明的情况依然非常普遍。显然,实施显然,实施“一刀切一刀切”的网络实名制,至少在时机上还不成熟。的网络实名制,至少在时机上还不成熟。第二节 新媒体的管理对策(三)互联网的管理应该以技术管理为主事实上,笔者认为并没有实行网络实名制的

28、必要,现有的网络跟踪技术已经能够解决大部分的网络犯罪问题。此外,从网民自己取的ID名、昵称中也能反映出网民诸多个性化信息。如果有人进行恶意诽谤、传播谣言、非法煽动等违法活动,完全可以对其进行惩治。美国即使是在“911”事件之后,也没有实行网络实名制。美国对互联网的监管以技术管理为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中美两国均是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其互联网管理的做法对我国有借鉴意义。互联网本身是高科技的产物,管理互联网也应该建立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此外,虚拟的互联网是现实社会的折射,只有让现实社会变得更和谐,我们的网络社会才有变得更和谐的可能。第三节 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双刃性一、新媒体对社会进步的推动是

29、主流作为现代高科技代表之一的新媒体,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对物质生产活动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产生着积极影响。在物质生产活动领域,新媒体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对经济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上。新媒体克服了上述信息传输手段的不足。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它使地理国界等用来定义空间距离的要素越来越失去其意义;它可以满足人们对文本、图像(包括动态图像)、声音的不同需要;它传输的速度极快,能使任何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这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手段的广泛运用,必将强有力地促进经济信息的全球性广泛传播,促进经济信息最大限度地得到收集和利用,造就全球范围的大市场,从而促进生产力要素

30、的优化组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节 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双刃性新媒体对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影响更不能低估。新媒体促进了学术思想和科学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电子版图书和报刊的发行、网上数据库的开通、网上书店的开张、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学术思想、科技信息和文学艺术作品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另外,新媒体还使教育模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也为人们展示艺术创造才能提供了新的场所,为人们充分表达各自的思想和意愿提供了技术基础。这些均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第三节 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双刃性二、不能简单地把互联网问题的出现归咎于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中出现的问题深受互联网空间外的其他因素影响。这其中,网

31、络空间中活动主体(一般指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者、互联网运营商以及互联网的一般用户)素质的影响尤显突出。科学是一种强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类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第三节 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双刃性三、新媒体管理方式的创新(一)新媒体管理制度的不足()规定不够明确、细化,存在的盲点较多。()违反行政公平、公正原则,不利于打破垄断。一些规章的制定受部门利益的影响很大,不符合行政公平、公正原则。()存在多头执法的不规范管理模式。第三节 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双刃性(二)新媒体管理实践中的困惑1管理责任不明新媒体管理涉及不同行业和产业部门,在管理上存在很多不明确的地方。比如

32、,是按媒体属性由意识形态主管部门来实施管理,还是按产业属性由信息产业部门来实施管理?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准确答案,不少业务没有明确的管理主体,没有被纳入管理视野。2管理依据不足以手机报纸、网络电视为例。具有什么样的资格可以开办手机报纸、网络电视?是否现有平面媒体都可以自动获得这种资格?能否允许新的主体运营?如何对新媒体的内容进行把握和引导?新媒体的知识产权问题如何保障?3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侵权盗版严重在新媒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中,最大的问题是侵权存有零成本、隐蔽性、迅速性、全球性以及罪证难以搜集等特点。简言之,侵权非常容易,而维权却十分困难。第三节 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双刃性(三)新媒体管理的变革1、明确

33、新媒体定位目前新媒体缺乏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应该具备的丰富的原创内容、健全的采编体系、完善的运作机制、专业的从业队伍,也缺乏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应该具备的公信力和社会地位。新媒体开展跨界技术整合和内容整合是大势所趋,它将创造出一个巨大的媒体市场,因而应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媒体加以对待。对新媒体,要从政策上加以明确,从发展上加以引导,从管理上加以规范,打破不同行业和产业的壁垒,在通信业务与传播媒体的互动、互补中找到新的合作和发展模式。第三节 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双刃性2、推动新闻媒体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新媒体是一种全新的传媒形态。当前整个互联网正从门户时代向服务时代过渡,从桌面互联网向掌上互联网转

34、型,移动互联网实现终端融合、业务融合和网络融合,预示着互联网产业的重新洗牌,主流媒体完全可以有新的更大的作为。主流媒体要努力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熟悉和掌握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积极运用先进的通信手段,充分发挥自己权威的传播地位、丰富的信息资源、良好的管理经验、过硬的人才队伍,以及稳定的受众群体等优势,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实现传统媒体业务与新型传播手段的有效结合,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第三节 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双刃性3、学会运用新媒体,打造新兴舆论阵地新闻和信息的合理运用是政治成功的关键。合理运用新闻和信息,就必须遵循新闻传播原理,加强对各种媒体的科学掌控和运用。特别是面对现今时代多元化、即时性、多样性

35、的舆论生态环境,必须积极运用新媒体这一最新的传播载体,顺应新闻规律、提高传播技巧、主动设置议程、及时发布信息、努力占得舆论引导的先机、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第三节 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双刃性4、推动行业自律,强化自我约束要坚决禁止违法和不良信息通过新媒体传播,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5、在注重发挥各个部门独立作用的同时,完善协调机制第三节 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双刃性(四)尊重新媒体发展的特殊规律,创新新媒体管理的原则新媒体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任何一种管理手段都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不能够全部解决新媒体有害信息传播的问题。新媒体信息内容的管理应该是一种综合管理,在管理模

36、式的选择上应该确立一个综合管理框架,综合法律、政策、技术、伦理等多种管理手段,使它们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对新媒体的有效管理,才能给人类社会带来一个健康、有序的新媒体信息交流环境。第四节 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一、美国的互联网管理(一)立法管理 美国互联网立法的现状可以从联邦和州两个层次来分析。(1)从联邦的层次上来看,美国对于互联网所在的电信产业的管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体系相对独立,分别行使各自的权力。在立法方面,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作为最高立法机关,对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电信立法法案进行听证、辩论、表决,从而影响国家电信政策的制定,国会也可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方式,如

37、控制预算、人事任命、立法、公共舆论等来施加压力,影响政策的制定。在司法方面,美国最高法院、联邦审判法院和申诉法院组成了美国的联邦司法体系,它们拥有对电信管理机构进行监督并解决纠纷的权力。在行政方面,行政机构主要是指由各部组成的美国联邦政府,对于电信产业来说,主要是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和商业部国家电信与信息管理局两个部门。第四节 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在美国的各种机构中,联邦通信委员会是对美国的通信产业最具影响力的机构。在对于互联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上,美国政府一直扮演的是一个推动者的角色,以联邦通信委员会为代表,美国政府对于互联网络的管理基本上采取一种自由的、非管制的态度。第四节 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管

38、理(2)从州的层次上来看,美国的各州是相对独立的,它们的权力主要来自于法律的授权,各州都拥有自己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美国宪法在规定了联邦和地方的权力与义务之后,各州又通过州议会来确定本州的法律。在美国,各州都制定有自己的宪法或基本法,以此来规定管理本州的主要原则。对于互联网所属的电信事业的管理来说,其在各州所处的管理体制和法律环境也是不同的。有的州是把电信事业作为一般公共设施来管理的,而有的州则专门制定了本州的电信法,如1995年密歇根电信法。1995年5月1日,美国的犹他州率先颁布的数字签名法不仅拉开了电子认证立法序幕,而且是美国乃至全世界范围的第一部全面确立电子商务运行规范的法律文件。

39、第四节 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二)技术监管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进行针对互联网上传播的各种非法信息、不良信息、有害信息的管理。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两种主要科技手段:分级(Rating System)和过滤(Filtering System)。(1)分级第四节 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2)过滤:2009年6月,中国政府曾计划要求个人电脑制造商在全部新出厂的电脑上预装互联网过滤软件“绿坝花季护航”,用于帮助家长避免孩子在互联网上接触色情内容。类似软件在美国非常普遍,通常为有孩子的家庭设计,以帮助其过滤色情信息。据皮尤互联网与美国生活项目2009年发布的研究报告,超过50的有青少年的美国家庭和90

40、的美国公立学校利用了互联网色情内容过滤技术。美国唯一要求互联网审查的联邦法律是2001年制定的儿童互联网保护法,该法律的宗旨是过滤色情产品。第四节 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三)自律引导“摩西十诫”,是由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关于计算机道德的十条戒律,这十条戒律通常被认为是每一个网民在进行网络活动时应该引以为戒的不成文的行为规范:(1)不能用计算机危害其他人;(2)不能妨碍别人的计算机工作;(3)不能偷看别人的文件;(4)不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偷窃;(5)不能利用计算机作伪证;(6)不能非法拷贝软件;(7)不能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料;(8)不能非法使用别人的智力成果;(9)想一下你

41、写的程序对社会将产生的影响;(10)遵守计算机使用规则。第四节 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四)市场调节美国政府管理部门,以联邦通信委员会等管理机构为代表,在对互联网的管理上,以新自由主义、后凯恩斯主义为指导,强调利用私有资本进行发展,依靠市场驱动。美国对于互联网市场的基本管制政策倾向是以不管制为主。政府积极为网络发展营造宽松、安全的良好政策环境,并不断加以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革。第四节 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二、英国的互联网管理(一)英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唱主角(二)英国互联网行政管理英国互联网行政管理的主要特点是:英国政府一直都在为互联网的发展和管理做政策导航,而政府部门管制下的网络管理机构相对独立

42、。(三)英国互联网安全技术管理第四节 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三、各国普遍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一)美国传播净化法案和儿童在线保护法案 美国政府还通过税收优惠的经济驱动促使商业色情网站采取限制未成年人浏览的措施。美国政府敦促家长关注孩子的网上安全问题并给予指导。为了保障未成年人健康上网,通过安全的途径在网上学习和娱乐,美国联邦政府专门开办了一个网站,域名为kidsus。第四节 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二)英国英国内政部2001年设立了儿童网络保护特别工作组,专门为在网上保护儿童安全出谋划策。2004年多家英国移动运营商联合发起一系列行动,对新媒体内容进行自我规范。(三)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传播和媒体

43、总局所代表的政府一方有权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监督:(1)命令网络服务提供商或内容提供商纠正违规行为;(2)当行业准则不恰当或不能提供必要安全保护时,有权制定强制标准。如果说澳大利亚政府的加入为内容管理提供了有震慑力的“硬保障”,那么澳大利亚互联网行业协会发起的“家庭友好网络服务提供商”项目则是通过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行业的积极性。按此计划,完全遵守准则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可以在网页上放置互联网行业协会授权的“瓢虫”标识,表明服务提供商对儿童及其家长做出的质量承诺。第四节 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四、发达国家互联网管理的总体特点(一)互联网管理重视立法,但是主要依靠现有法规 (二)国家安全成为互联网管理的重中

44、之重(三)一些国家对互联网内容实行强制管理第四节 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五、行业自律与实行社会监督是发展趋势“少干预、重自律少干预、重自律”是当前国际互联网管理的一个共同思路。第五节 网络舆论的管理一、网络舆论的特性(一)丰富性(二)互动性(三)即时性(四)民意表达的真实性(五)冲突性第五节 网络舆论的管理(六)情绪性(七)群体性(八)难控性第五节 网络舆论的管理二、网络舆论的功能和影响(一)网络舆论的功能1舆论监督2信息传播3交流思想第五节 网络舆论的管理(二)网络舆论对政府行为的影响1以敏捷反应形成即时性影响2以多元反应形成印证性影响3以海量反应形成复杂性影响4以互动反应形成挖掘性影响第五

45、节 网络舆论的管理三、网络舆论的规律(一)网络舆论既可能“兴”“衰”迅速,也可能长期持续(二)网络舆论既容易“一边倒”,又难以主导第五节 网络舆论的管理四、网络舆论存在的问题(一)谩骂与攻击(二)发布虚假信息(三)民事侵权网络舆论侵权既有侵犯人身权的,也有侵犯财产权的,如侵犯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著作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在网上未经同意公布当事人的姓名、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如一些明星的电话、地址,干扰了当事人的生活和其隐私权。在网络上随便公布当事人的照片,甚至进行恶搞,侵犯了当事人的肖像权。而未经同意,大量转载文章,侵犯著作权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第五节 网络舆论的管理五、网络舆论的引导与规范网络舆论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这就注定了必须积极应对而不能消极回避。对待网络舆论,要像大禹治水,重在疏而非堵,既要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同时又要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1)管理舆论。(2)掌握舆论。(3)舆论自律。【思考题】1试分析新媒体的负效应及其对策。2试分析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监管的现状。3请你分析全球的数字鸿沟现状。4请你分析新媒体的双刃性。5请你分析网络舆论的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数字出版教程》课件第八章新媒体的宏观管理.pptx)为本站会员(momomo)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