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用文档精品实用文档系列 (标准 完整 实用 可修改) 史料的分类和解读1史料的分类内涵解读(1)史料概念:史料是指有助于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真实情况的一切资源,也就是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信息。(2)史料分类按照史料产生的时期、出处划分,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史料。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与诠释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例如史记一书,就包含了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与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按照史料的载体划分,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实物史料: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被保存
2、或遗留下来的前人活动的场所和前人创造发明的有形物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遗址,即前人活动的各种场所,如居址、村落、作坊等各种建筑设施。二是墓葬,即古人的墓穴。墓葬作为实物史料,有它特殊的意义。一个保存良好的墓葬,不仅有古代人的遗体,还往往有许多随葬物品,有的甚至还有大量的壁画、简册和古代文献,因此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面貌。三是文物,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文献资料:按史学家马端临所说,文献应包括文字资料和口传资料两大部分。口传资料是指经历代口耳相传得以保存下来的以往人类的言行。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是保留
3、史料的基本形式之一。近年来盛行的各种口述录音资料、回忆录等,都是口传资料的典型。但与口传资料相比,文字资料因其更加丰富且完备而更为重要。典例导引(2012年高考广东卷)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 答案D例2:材料阅读材料二:“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3)历史研究是依托史料来进行的。对于材料
4、二的史料性质,有人认为属于第一手史料;有人认为不应该把它划分为第一手史料。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3分)例3:材料阅读:透视老新闻中的历史(8分)以下是1934年10月23日登载于上海申报的一则新闻,标题为赣匪弃巢西窜。香港:赣匪因石城兴国失守,知残局不能再支,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云都、瑞金老巢西窜。(二十二日专电)南京:东路总司令部电军事机关称,瑞金、古城、会昌间有残匪五万余人,经我东北两路军压迫,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鄂川模样。但我军布置周密,不置漏网。长河残匪,我军挺进后,知难立足,内部已感恐慌,不难直捣巢穴。 (二十二日专电)(3)此文是否可以作为研究“第一次国共内战”的原始材料,并说明判
5、断理由。(2分)答:(3)是。因为新闻发表日期与历史事件相一致,属于当时人记当时事的范畴。(2分)材料一:汉朝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通史。它为后人提供的许多关于黄帝、大禹所处时代的社会情况。材料二: 1937年12月,日本法西斯分子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李秀英是当时对日本军人进行抗暴后幸存下来的中国女性。几十年来李秀英一直用自己脸上的伤痕控诉着日军的暴行,最近江苏省已将这一段史实编入了小学教材。(1)材料一中史记是否可以作为研究黄帝时期的原始资料?请阐述你的理由?(3分)(2)材料二中的口述资料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的第一手资料?理由是什么?(3分)2
6、史料运用内涵解读(1)史料的搜集:主要包括利用工具书、追踪搜集(与问题关联的史料)、平时阅读搜集、调查采访、利用互联网等。(2)史料的整理:史料的整理主要是对史料进行分类整理,可以采用按资料性质分类、按时间顺序排列、按专题性质整理等形式。(3)史料的鉴别:史料的鉴别或称考证,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一是外考证,即史书的辨伪与文字的校勘;二是内考证,即对史事的真实性加以鉴别。(4)史料的解读史料的“解读”不是“阅读”,需要解读者有扎实的史学功底,“读”出一般阅读者不易发现的信息,是一种史学研究者的基本功。要判断史料的价值。出土文物客观、真实,但不详细;文献材料详细、具体,但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要
7、首先判断史料的价值。将材料与所研究的主题进行链接,寻找材料中与主题关联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辨别,对于文献材料,首先要考虑作者是谁,他提出了什么问题,他运用了哪些根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判断材料是否可靠。将此材料与其他材料进行链接,看是否能够相互印证。(5)运用史料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史料。坚持公正、客观的史学观点。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典例导引(2012年高考浙江卷)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
8、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答案D【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12-07(3)据材料三,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
9、研究应注意什么问题?(4分)答:缺陷:是当事人陈述自己亲身参与的重大事件,容易加进主观色彩,影响历史真实。(2分)注意: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收集多方面的史料。(2分)材料阅读(14分)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
10、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材料四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请回答:(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述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3分)(1)实物证据:材料三;文献证据:材料一、二;口述证据:材料四。(3分)(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
11、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你做何评论?(3分)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尽管其真实性不如实物证据高,但绝不可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田中正明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否定日本侵略的历史,为南京大屠杀翻案;这种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举动将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3分,每点1分)(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看法?(4分)这说明了什么?(1分)(3)东史郎先生勇于面对侵略历史,敢于承担历史责任,如实描述历史,有着强烈的正义感;(2分) 而渡部升一是日本右翼分子,极力为日本的侵略行经辩护,歪曲历史的真相。(2分)
12、 这说明了不同政治态度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侵略野心不死等等。(任一点1分)(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1分)(4)材料三中的第一、三幅图片。(1分)(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2分) (5)尊重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2分)3历史认识内涵解读历史认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历史研究者存在着阶级阶层、国家民族等的差异,对于其得出的历史认识有很大的影响。(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研究方法,运用计量史学得出的结论,与运用比较史学得出的结论就有很大的差异;同样是研究太平天国运动,
13、运用革命史观进行研究就会给予较高的评价,而给予洋务运动较低的评价;但是运用现代史观,则会给太平天国运动较低的评价,而对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给予较多认同。(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占有更多的史料,正确地甄别史料的真伪则能获得较高史学成果,否则就会形成相反的结果,唐代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所说的“史才、史学、史识”一个也不能少。(4)时代的局限性:时代局限性是不可能突破的,比如,我们生活在当下21世纪,我们既不能复古,也不可能回到19世纪,或是超前进入22世纪;同时,一个时代有其特有的时代环境,推动着历史的进程。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放到当时的时代大环境下,而不能以现在环境下的所思所想过分地苛责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