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河变迁与中华文明王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自然地理特征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自治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km,总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鄂尔多斯内流区4.2万平方公里),人口9781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6%,耕地1.79亿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2.5%。黄河下游防洪保护区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7800万人,占全国的6.8%,耕地1.1亿 亩,占全国的7.5%(1990年资料)。黄河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最高一级阶梯为青海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
2、二级阶梯为黄土高原,海拔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为华北大平原,海拔100米以下。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从南到北属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黄河流域水系图 从河源到内蒙古的河口镇为上游;河口镇到郑州附近的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上中游地区占流域面积的97%。曲折的黄河蜿蜒于四川若尔盖草原上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 黄河中游壶口瀑布 “水少沙多”是突出特点。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17,仅占全国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下游洪水主要来自中游干支流地区,雨量季节分布不均,大都集中在7-10月份且系暴雨,洪水猛涨猛落。流
3、量的年际变化也很大,根据陕县站观测,多面平均流量不过1546立方米/秒,历史上则出现过36000立方米/秒(1843)、22000立方米/秒(1933)和22300立方米/秒(1958)的情况。黄河上中游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平均每年输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多达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公斤每立方米,均居世界大江大河之首。黄河水量近60%来自兰州以上,近90%的泥沙和粒径大于0.05毫米的全部粗泥沙,集中来自河口镇至潼关区间,60%的水量 和80%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中华文明的摇篮 从新石器时代起,中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等先祖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陕
4、西“蓝田猿人”、“大荔人”,汾河流域“丁村人”,河套地区“河套人”,以及关中、豫西、晋南一带为中心的“仰韶文化”等。3000多年前的商、周王朝,开启信史时代。秦、西汉、东汉、曹魏、西晋、隋、唐、北宋等王朝的都城均建立于该流域。中国八大古都中的四个。战国筑堤以前的黄河 战国开始在下游两岸修筑堤防前,黄河大致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山经河:北山经北次山经 禹贡河:禹贡导水 汉志河:汉书地理志、汉书 沟洫志水经和水经注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战国筑堤以后至西汉末年 魏惠王十二年(公元前359年),“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
5、水经河水注】公元前332年,齐、魏攻打赵国,赵国决开黄河南岸堤,借助黄河水退敌。【史记赵世家】公元前281年赵国又决开黄河堤,攻打魏国。【史记赵世家惠文王十八年】公元前225年,秦将引河水淹灌魏都大梁城。【史记秦始皇本纪】汾河、漳水等也曾被用作兼并战争的工具。防水攻专著,如墨子备水。贾让曰“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齐与赵魏以河为境,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去河二十五里。河水东抵齐堤则西泛赵、魏,赵、魏亦为堤去河二十五里。虽非其正,水尚有所游荡。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大水时至漂没,则更起堤防以自救。稍去其城郭,排水泽而居之,湛溺自其宜也。”
6、【汉书沟洫志】西汉瓠子口河决 垦殖、民埝、悬河 河道的北决、东决、东南决 汉武帝元光三年(132BC),河决东郡濮阳瓠子口,洪水东南入巨野泽,由泗水夺淮入海。田蚡为保护自己的封邑阻挠堵口,散布“天命论”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强塞之未必应天。”迟至元封二年(109BC)才堵住。东汉至北宋前期(11-1047)王莽时期第二次大改道 始建国三年(11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从今山东利津县入海。清人康基田曰:“始建国三年为河之一大变,而其实不始于莽也”。在此以前在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黄河决口都东行自千乘入海,“东向之
7、势已成。下流冲刷成渠,形势过大,一遇涨发,不得不仍出馆陶循决河所行之道。”见河渠纪闻卷三。王景治河 初,平帝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积久,日月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修理之费,其功不难。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书奏,光武即为发卒。方营河功,而浚仪令乐俊复上言:“昔元光之间,人庶炽盛,缘堤垦殖,而瓠子河决,尚二十余年,不即拥塞。今居家稀少,田地饶广,虽未修理,其患犹可。且新被兵革,方兴役力,劳怨既多,民不堪命。宜须平静,更议其事。”光武得此遂止。后汴渠东侵,日月弥广,而水门故处,皆在河中,兖、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佗役,不先民急。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
8、,问以理水形便。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帝善之。又以尝修浚仪,功业有成,乃赐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及钱帛衣物。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景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明年夏,渠成。帝亲自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后汉书王景传】(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辛巳,行幸荥阳,巡行河渠。乙酉,诏曰:自汴渠决败,六十余岁,加顷年以来,雨水不时,汴流东侵,日月益甚,水门故处皆在河中,漭瀁广溢,莫测圻岸,荡荡极望,不知纲纪。今兖豫之人,多被水患,乃云县官不
9、先人急,好兴它役。又或以为河流入汴,幽冀蒙利,故曰左堤强则右堤伤,左右俱强则下方伤,宜任水势所之,使人随高而处,公家息壅塞之费,百姓无陷溺之患。议者不同,南北异论,朕不知所从,久而不决。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陶丘之北,渐就壤坟。【后汉书明帝纪】筑堤:治河修渠:治汴 元和三年(86年)当地老百姓在盛赞王景治河的功绩时特别指出:“往者,汴门未作,深者成渊,浅则泥涂。追惟先帝,勤人之德,底绩远图,复禹弘业。”【后汉书章帝纪】“王景修渠,筑堤,其所治者,即东汉以后大河之经流也。而史称修汴渠,又日汴渠成,始终皆不言河。盖建都洛阳,东方之漕全资汴渠,故惟此为急。河、汴分流,则运
10、道无患,治河所以治汴也。”【胡渭禹贡锥指附论历代徙流】八百年安流的问题 最早注意到这段相对安流的现象的,是在黄河频繁为灾的北宋时期。程颐从五德生克的观点出发,提出唐属土德,土能克水,因而少河患,而宋属火德,水能克火,因而多水灾。宋敏求则以为唐代藩镇割据,故史书少有记载,而实际的河患未必特别少。后代还有人据以引申,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间水灾记载少,也是由于分裂割据军阀混战的关系。明景泰六年(1455年)徐有贞修沙湾决口时,“用王景治水门法以平水道,而山东河患息矣”最先水门法是王景成功的关键的看法。魏源认为王景治河时已修有类似明清间的遥、缕堤制,并在缕堤之上设有一系列水门,这样,洪水可自水
11、门溢出缕堤,暂时容蓄在遥,缕二堤之间。于是,缕堤束水攻沙,遥堤可容异涨,若数午后,新河涤深至五六丈,则大讯不复溢过内(缕)堤,而水门可等虚设,故能千年无患。”(古微堂集筹河篇)。李仪祉认为“王景治河必有其切中肯要之处。以十里水门之法固堤访而深河槽,以疏导之法减下游盛涨,下游减则上游溃决之患自弛。奉此法也,故能使河一大治,历晋、宋、魏、齐、隋、唐八百余年,其间仅河溢十六次,而从无决徙之患。”【后汉王景理水之探讨载水利月刊第九卷第二期】在分析某一历史时段内黄河或安流或为灾的原因时,只考虑当时的含沙量多少是不够的,还必须要了解黄河的河道自然状况和工程状况。具体地说,战国以前,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山陕峡谷
12、和泾渭北洛上游地区基本上是畜牧区,原始植被未被破坏,而到了秦和西汉(特别是汉武帝以后至西汉末的一段时间),这两个地区人口迅速增长,人口总数已达二百四十万,垦用面积增加,这正好和西汉,特别是武帝以后黄河下游的不断决徙相对应。西汉末年以后,中游变农为牧,北魏至安史之乱期间,中游农业发展速度也不快,而安史之乱后,垦田面积迅速扩大,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此后黄河水灾的严重局面。【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隋唐的黄运关系 江南漕船由洛阳到陕州这段三百里的水路,要过三门砥柱险滩。黄河自潼关以下,流经中条山和淆山之间,两山相夹,河身处在峡谷之中。到了三
13、门峡,狭长的河谷却为雄峙在河中的两天石岛所阻,将黄河一分为三,水势湍急,暗礁、漩涡极多,航运十分困难,经常船翻人亡。唐代邺侯家传:“自集津上至三门,皆一纲船夫并牵一船,仍和雇相近数百人挽之。河流如激箭。又三门常有波浪,每日不能进一、二百船,触一暗石,即船碎如末,流入漩涡,更不复见。”东南运来的漕粮,在小平(今河南孟津县西北)开始陆运,通过淆、函山路运到陕郡(今河南陕县)再转水运,循河西上。但这条经过淆、函山谷的小路,从东淆到西淆的一段山路十分险峻,运输量既小,脚钱又贵。唐人张鹫朝野佥载曰,“苟纤绳一断,栈梁一绝,则扑杀数十人落栈着石,百无一存,满路悲号,声动山谷”。故谚日:“古无门匠墓,谓皆溺
14、死也。”【新唐书食货志卷53】五代北宋时期的黄河 五代时期,黄河决溢有二十一个年份,平均约三年一次。漫流所至,西到荥阳,东至淄、棣等州,南及开封、单县,曹县。宋代黄河决溢所至,仅以下游而论,西以河阴为起点,东南至宿州,东北至今天津以南,整个扇形面积,几乎包括了历史上黄河成灾的全部地区,其中以澶、滑地区决溢年份最多。决溢月份一般在五月以后到十月以前,即从宋人“以物候为水势之名”的“瓜蔓水至伏槽水”一段时间,十一月后到次年四月前决溢较少。临近改道前夕的京东故道京东故道,是宋人对北宋前期黄河故道的称呼。这条故道自孟州起,经怀州,郑州、开封府、卫州、滑州、濮州、澶州、大名府,郓州、博州、齐州、德州、沧
15、州、棣州、淄州、滨州等府州至渤海湾南部入海。北宋中行流时间前后为八十八年,时间最长。短暂的横陇故道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河决澶州横陇(在今河南濮阳东约四十里),干流流入赤河,经濮州东六十里,沿五代时后梁段凝自酸枣决河东注于郓所冲出的旧道经行。经今清丰,南乐进入大名府境,约在今馆陶、冠县一带折向东北流;再经今聊城、高唐,平原一带,经京东故道之北,下游分赤、金、游等支,经棣(今惠民县)、滨(治今滨县)二州北入海。这是宋代,黄河的一次较大改道,宋人称为横陇故道。商胡故道(北流)的形成 庆历八年(1048),河大决于澶州商胡埽,决口广五百五十七步,决河流经大名、恩、冀,深、瀛、永静等府、州、军
16、,东北至乾宁军(今河北青县)合御河入海。这是宋代黄河流入渤海的最北端,是历史上黄河又一次著名的大改道,这次改道对宋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很大,在北宋统治集团中引起回河之争,而三次回河的失败,造成朝廷国库空乏,劳动人民倍受灾难。商胡大河形成之后,宋人称为北流。从当时地形条件看,北流情况比较复杂,坡降较大。第一次东流、北流之争河北转运使“李仲昌建六塔河之议,以为费省而功倍”。【宋史周沆传卷331】欧阳修:“不敢远引他事,且如河决商胡,是时执政之臣,不慎计虑,遽谋修塞。今又闻复有修河之役,三十万人之众,开一千余里之长河,计其所用物力,数倍往年。横陇湮塞已二十年,商胡决又数岁,故道已平而难凿,安流
17、已久而难回。今乃欲于凶艰之年,聚三十万之大众于变异最大之方,臣恐灾祸自兹而发也。况京东赤地千里,饥馑之民,正苦天灾。又闻河役将动,往往伐桑毁屋,无复生计。流亡盗贼之患,不可不虞。宜速止罢,用安人心。”东流的形成 仁宗嘉祐五年(1060),黄河在商胡以下的大名府魏县第六埽(今河南南乐县西)决口,派分出一支约二百尺宽的岔流,行130里,经魏、恩、博(今聊城)、德(今陵县)等州境内走四界首河(西汉大河),下合笃马河(今马颊河),又东北经沧州的乐陵、无棣入海,即历史上的所谓“二股河。”为区别于商胡北流起见,宋人称其为“东流”。第二次东流、北流之争 一、“于恩、冀、深、瀛等州,创生堤三百六十七里以御河”
18、,“筑生堤,去河远者至八九十里”,主张筑堤以救河北水患,用意是维持北流。二、“黄、御河带北行入独流东砦经乾宁军、沧州等八砦边界,直入人海”。主张修生堤,维持北流。三、“于二股之西置上约(挑水坝),擗水令东。俟东流渐深,北流淤浅,即塞北流,放出御河、葫芦河,下纡恩、冀、深、瀛以西之患”,用意系塞北流以将大河稳定在东流上。熙宁二年(1069)七月,张巩奏:“东流势渐顺快,宜塞北流,除恩、冀,深、瀛,永静、乾宁等州军水患。又使御河、葫芦河下流各还故道,则漕运无壅遏,邮传无滞留,塘泊无淤浅。复于边防大计,不失南北之限,岁减费不可胜数。”司马光先是同意回河之议,但行视实地之后,认为“东流浅狭,堤防未全,
19、必致决溢,”回河应缓行。他还认为,与其并河为一,不如使分为二,“并为一则劳费自倍,分二流则劳费减半。”【宋史河渠志卷91】熙宁十年(1077)七月,河决澶州,洪水先向东,汇入梁山泊,然后分为二派(一派泗水注淮水入东海;一派经济水故道由利津入渤海),泛滥郡县45个,冲毁房舍数万间,淹没田地30余万顷。八月,又在澶州上游荥泽决口。元丰四年(1081)四月,仍在澶州小吴埽溃决,黄河自澶州北注御河,大致走王莽河故道,再入永济渠,经南乐,馆陶、浅口、永济,临清、宗城、清河,再流入永济渠西,经南宫、信都、阜城,又会永济,经南皮,清池、乾宁军入海。东流于是断流,又恢复了北流的局面。第三次东流、北流之争 元祐
20、元年(1086)哲宗即位,又有人建议在“大吴北岸修进锯牙,擗约河势”,回河东流之议死灰复燃。回河派代表王岩叟列举了河走北流的七大危害:河北边境将有许多塘泊天险被黄河所浸淤;黄河横贯西山之水将泛滥成灾,大名、深州、冀州等腹里郡县将受到威胁;北疆前哨沧州将有被辽国侵占的危险,黄河并吞御河,边城将失转输之便;航运将受阻;将不利于宋辽两国使者的往来。【宋史河渠志卷92】另一代表安焘更声称:“朝廷久议回河,独惮劳费,不顾大患,今欲便于治河而缓于设险,非至计也”。【长编卷408】“河议大臣可否者相半”。【长编卷416】元祐八年(1093)五月,采取回河措施,在梁村置挑水坝束狭河门。结果涨水壅溃,横流四溢,
21、南犯德清,西决内黄,东淤梁村,北出阚村,比熙宁二年(1069)塞北流后的灾情还严重。可是回河派仍极力主回河东流、闭塞北流,然东流地势高仰,水行不快,濒河仍多水灾。元符二年(1099),“六月末。河决内黄口,东流遂断绝。大河水势十分北流”。【宋史河渠志卷93】至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前后才断绝。回河失败的原因 强用人力堵塞北流三次:至和三年(1056)、熙宁二年(1069)、元祐八年(1093)都失败了。东流则自塞三次:皇祐元年(1049)、元丰三年(1080)、元符二年(1099)。当时河道地形东高北低,当时河床泥沙的淤积速度,也是东流比北流为快。一是东流河床狭窄,二是东流下游原属西汉大
22、河下游的支流笃马河,西汉大河改道后水流微弱,河床淤浅,泄水不畅。三是东流两岸堤防在熙宁初还“未全”,到绍圣元年仍“未及缮固,”容易成灾。四是据王安石所说,东流上游在熙宁年间已成了地上河,东流上游如此,东流下游当也可想而知。社会制度和政治方面;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左正言任伯雨奏:“河为中国患,二千岁矣。自古竭天下之力以事河者,莫如本朝。而徇众人偏见,欲屈大河之势以从人者,莫甚于近世。臣不敢远引,只如元祐末年,小吴决溢,议者乃谲谋异计,欲立奇功,以邀厚赏。不顾地势,不念民力,不惜国用,力建东流之议。当洪流中,立马头,设锯齿,梢刍材木,耗费百倍。力遏水势,使之东注,陵虚驾空,非特行地上而已。增堤益防,
23、惴惴恐决,澄沙淤泥,久益高仰,一旦决溃,又复北流。此非堤防之不固,亦理势之必至也。”黄河夺淮入海 建炎二年(1127)冬,杜充人为决河以拒金兵,结果使大河“由泗入淮”。从此,黄河离开今浚县和滑县南旧滑城之间的故道,不再东北流向渤海,转而东南流入泗淮为常。金代的治黄情况 大定六年(1166)五月,河决阳武后,郓城县“徙治盘沟村以避河决。”【金史地理志卷25】郓城在宋代的东明与考城两县东北,考城与东明相隔不过数十里。此次决溢,黄河从阳武冲过东明、考城,迫使郓城徙治,又西注入梁山泊。大定六年和八年黄河两次决溢后,下游在阳武以下有了变化。东支:循东明向定陶,郓城、寿张等县流去,由大清河入海。西支:循宋
24、代北流故道东向滑、浚,并自李固渡分成两股,一股东南从东明穿过东支冲出曹、单,直下徐、邳;另一股循宋代北流故道。大定二十一年(1181),梁肃日:“黄河已移故道,梁山泺水退,地甚广,已尝遣使安置屯田。”【金史食货志卷47】当时所谓的故道,即指大定六年决溢后所冲出的河道。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八月,“河决阳武故堤,灌封丘而东。”【金史河渠志卷27】明昌五年河决,“从汲、胙南移,自阳武直流向封丘,出长逗、曹县之南,商丘、砀山之北,经丰、沛萧而向徐邳,下游大致仍和大定十九年以后相同。”【岑仲勉:黄河变迁史,第11节】金人是否“利河南行”胡渭:“金以宋为壑,利河之南,而不欲其北。”孙嘉淦:“南渡以后
25、,河遂南徙,史不言其故,大约金人塞北流以病宋,可想而知也。”郑肇经:“及金人克宋,利河南行,遂开南徙夺淮之新局。”金人挞懒曾说:“我初与中国我初与中国(笔者按:指北宋)议议,以河为界以河为界。尔今新河且非我决,彼人自决以与我也。今以新河为界,则外御敌国,内扼叛亡,多有利吾国矣。”【三朝北盟会编炎兴下帙97,绍兴九年七月】十二年正月,尚书省奏:“检视官言检视官言,水东水东南行南行,其势甚大。可自河阴广武山循河而东,至原武、阳武、东明等县孟、卫等州增筑堤岸,日役夫万一千,期以六十日毕。”诏遣太府少监张九思、同知南京留守事纥石烈邈小字阿补孙监护工作。二十七年二月,以卫州新乡县令张虡、丞唐括唐古出、主
26、簿温敦偎喝,以河水入城闭塞救护有功,皆迁赏有差。御史台言:“自来沿河京、府、州、县官坐视管内河防缺壤,特不介意。若令沿河京、府、州县长贰官皆于名衔管勾河防事,如任内规措有方能御大患,或守护不谨以致疏虞,临时闻奏,以议赏罚。”上从之,仍命每岁将泛之时,令工部官一员沿河检视。于是以南京府及所属延津、封丘、祥符、开封、陈留、胙城、杞县、长垣、归德府及所属宋城、宁陵、虞城,河南府及孟津,河中府及河东,怀州河内、武陟,同州朝邑,卫州汲、新乡、获嘉、徐州彭城、萧、丰,孟州河阳、温,郑州河阴、荥泽、原武、汜水,浚州卫,陕州阌乡、湖城、灵宝,曹州济阴,滑州白马,睢州襄邑,滕州沛,单州单父,解州平陆,开州濮阳,
27、济州嘉祥、金乡、郓城,四府、十六州之长贰皆提举河防事,四十四县之令佐皆管勾河防事。初,卫州为河水所坏,乃命增筑苏门,迁其州治。至二十八年,水息,居民稍还,皆不乐迁。于是遣大理少卿康元弼按视之。至元决溢和改道 至元二十三年(1286)十月,黄河大决溢,先后“决开封、祥符、陈留、杞、太康、通许、鄢陵、扶沟、洧川、尉氏、阳武、延津、中牟、原武、雎州十五处。”【元史世祖本纪卷23】这次决溢后,黄河分成两路入淮:一支经陈留、通许、杞县、太康等地注涡入淮,另一支经中牟、尉氏、洧川、鄢陵、扶沟等处,东南注涡入淮,而以注涡入淮为主。大德决溢与改道 大德元年(1297),黄河又一次连续大决溢,“漂没田庐”,五月
28、,河决汴梁,七月,又在杞县北四十里的浦口大决,决口“千有余步,迅疾东行,得河旧渎,行二百里,至归德横堤之下,复合正流”。这次改道,北至元二十三年的旧道向北有所移动,也较为顺直。但是,“河行归徐,夺泗入淮,泗漕狭隘,徐、雎堰塞”。徐州附近北岸有苏家山,平山、子房山,南岸有韩山,云龙山,奎山,中间河漕狭窄如蜂腰形,其中吕梁洪是著名的险段。到雎宁处,则北有庙山,棉山,拐山,阳山,南有龙虎二山以及峰山,泰山,中流有鲤鱼山阻隔,徐雎一段,一束再来,不利河行,加上黄淮合流,上顶下托,当日河势,可想而知。至正四年决溢与改道 至正四年(1344),从正月开始,曹州,汴梁决溢。“夏五月,大雨二十余日,黄河暴溢,
29、水平地深二丈许,北决白茅堤。六月,又北决金堤。并河郡邑济宁、单州、虞城、赐山、金乡、鱼台、丰、沛、定陶、楚丘、武城,以至曹州、东明、钜野,郓城、嘉祥,汶上、任城等处皆罹水患,民老弱昏垫,壮者流离四方。水势北侵安山,沿入会通、运河,延袤济南,河间,将坏两漕司盐场,妨国计甚重”。这就是历史上著明的白茅决口。元代黄河决溢的特点第一、决溢年份多。第二、冬春决溢增多。第三、决溢地点多,决口大。第四、决口宽广。第五、泛滥时间长。第六,灾情惨重。元代黄河泛滥的原因第一、黄淮合流,下游河道不能容纳巨大的水量。第二、从涡入淮绕了一大湾,造成行水路线延长,坡度更缓,水流减慢;走归徐雎入淮则河道险狭,一束再束,上顶
30、下托,难于宣泄。第三、河道南移至雨水充沛的地区,径流量大而集中,隆冬季节,有时因冰凌堵塞而酿成河溢。第四、频繁改道,新河乃自然泛滥形成河床较浅。第五、两岸堤防不时大量冲毁,上游挟带大量泥沙,下游崩土大量移向河床,淤积加快。所以,黄河自夺淮后,下游很快便呈现悬河状况。首先,不少上层人物,对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的河患听之任之;另外,黄河两岸“涸露旧水泊污池,多为势家所据,忽于泛滥,水无所归,遂致为害。由此观之,非河犯人,人自犯之。”其二,治河方略。其三,至大三年(1310),河北河南道廉访司的奏疏所说:“今之所谓治水者,徒尔议论纷纭,咸无良策。水监之官,既非精选,知河之利害者,百无一二。虽每年累驿而
31、至,名为巡河,徒应故事。问地形之高下,则懵不知;访水势之利病,则非所习。既无实才,又不经练。乃或妄兴事端,劳民动众,阻逆水性,翻为后患。”贾鲁治河 至正十年(1350)冬十二月,才“以大司农秃鲁等兼领都水监,集河防正官议黄河便益事。”贾鲁认为河必须治,且得“疏塞并举,挽河东行,使复故道”。成遵等则认为“河之故道,断不可复。且言,山东连歉,民不聊生,若聚二十万众于此地,恐他日之忧又有重于河患者”,并说,“腕可断,议不可易。”一、挽河南流,以复故道和避开对会通河的威胁。二、疏、浚、塞并举。三、必须先疏后塞。“水工之功,视土工之功为难;中流之功,视河滨之功为难;决河口视中流又难,北岸之功视南岸为难。
32、”四、必须一举成功。明代潘季驯认为:“鲁之治河,亦是修复故道,黄河自此不复北徙,盖天假此人,为我国家开创运道,完固凤泗二陵风气,岂偶然哉。”清代靳辅认为贾鲁治河有三忌:“不恤民力”;“不审天时”;“不念国家隐忧”。“犯三忌以成功,盖以治河则有余,以之体国则不足。”“贾鲁治黄河,恩多怨亦多。百年千载后,恩在怨消磨。”明前期的治河 “洪武二十四年决原武黑洋山,经开封城北,又东南绕项城、太和、颍州、颍上至寿州正阳镇入淮。行之二十余年,至永乐九年河稍北入鱼台塌场口。未几(1416年)复南决,由涡河经怀远县入淮。嗣后又行之四十余年,至正统十三年间,河復往北决冲张秋。至景泰初,先臣徐有贞塞之,河复由涡河东
33、人淮。嗣后又行之二十余年,至弘治二年河復北决冲张秋。先臣白昂、刘大夏相继塞之,复导河流,一由中牟至颍、寿,一由亳州涡河入淮,一由宿迁小河口会泗。时则全河大势纵横于颍、亳凤、泗间,下溢符离、睢宿。正德三年后,河渐,北徙,由小浮桥、飞云桥、谷亭三道入漕、尽趋徐、邳,出二洪。运道虽济,而泛溢实甚。嘉靖十一年,然当时犹时浚祥符之董盆口,宁陵之五里铺,荣泽之孙家渡、兰阳之赵皮,寨,又或决雎州之地丘店、界牌口、野鸡岗,宁陵之杨林铺,俱入旧河,从亳、凤入淮,南流未绝,嘉靖二十五年后,南流故道始尽塞,或由秦沟入漕,或由浊河入漕。”洪武至永乐时期的黄河(1368-1424)此期黄河南流为主,北流未断,在郑州以下
34、大致分为五支。其中北路有二支:一是由曹州双河口东北入安山运河出大清河;另一支是由曹州双河口东南入塌场口入运,南流通淮。中路有一支,即元末贾鲁所开复的故道。南路有二支:一支由颍水入淮,另一支由涡河入淮。这一时期黄河多是往南决口。河道的主流,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前行径贾鲁故道,洪武二十四年后一度行经颍水入淮,永乐十四年(1416年)后又行经涡河入淮 宣德至弘治时期的黄河(1426-1505)这一时期黄河的河道非常不稳定,摆动不已。干流与沁河、汴河旧道分合不定,而且黄河的支流南北分岔较多,常常是彼竭此盈,或者是主溜夺支。刘大夏治河前,这一时期的黄河基本是南北分流,且北流日渐水盛,对运道造成极大
35、威胁。刘大夏治河后,黄河则多支分道南流,北流渐绝。行水路线大致有九道。此期黄河决口多是向北,主流变动虽间有北冲,但基本是经涡水入淮。弘治十八年(1505年),河道主流向北摆动,经睢水至宿迁小河口入泗入淮 北堵南分与引黄济运 景泰三年(1452年),徐有贞治“沙湾运道”:“先疏其水,水势平乃治其决,决止乃浚其淤。”措施:仿照王景之法,设水门;开分水河,分杀黄河水势,接济运道水源;挑深运河。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黄河又在开封和金龙口决口。其中一支经山东曹州冲入张秋运河。九月,朝廷命白昂为户部侍郎,负责修治河道。“合颍、涡二水入淮者,各有滩碛,水脉颇微,宜疏浚以杀河势。”而北岸水盛,因此“宜于
36、北流所经七县,筑堤为岸,以卫张秋。”弘治六年(1493年),刘大夏治河。诏书说:“古人治河,只是除民之害,今日治河,乃是恐妨运道,致误国计,其所关係,盖非细故”。正德至嘉靖前期的黄河(正德至嘉靖前期的黄河(1506-15461506-1546)由于刘大夏主持修筑太行堤,截断黄水北犯之路,正德以后黄河北流渐少。这一时期黄河主要是多支分道东流。由于南面各支泛道行水较久,淤塞严重,行水不畅;而北面又有太行堤屏障,于是正德中黄河屡决曹、单、丰、沛等地,东冲之势颇强。黄河泛道主要有五支:南路二支,东路三支。此期河道主流在南自宿迁,北至沛县之间由南而北、再由北而南地摆动,最后集中在丰,沛、徐碭间。正德三年
37、(1508年),由雎水至宿迁向北摆到经贾鲁故道入徐州小浮桥。正德八年(1513年),河又南徙。嘉靖初,河又向北。嘉靖十九年(1540年),河再向南经涡河入淮。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又摆回北面,南面各支故道遂塞。明后期的治河实践 以潘季驯为代表的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方针,将黄河约束在下游两岸数百里大堤内。康熙年间,从徐州至今清江市,黄、运并行,清江以下黄河则汇淮入海,显著地改变了治黄格局。清初,随着河床淤积抬高,带来了黄河、淮河和运河的一系列变化。由于黄河经常决溢,运河的河槽段航行艰难,从隆庆元年开始开南阳新河,以后陆续开泇河、中河等,南北漕运基本与黄河脱离,清口运河工程及淮扬运河的治理成为
38、重要内容。淮河由于下游出路抬高,迫使洪泽湖水库扩大容蓄,并在洪水期间通过高堰五坝向南宣泄,改由运河南入长江或由里下河区东入海。潘季驯的治河活动 “以河治河,以水攻沙。”试图利用水沙关系的自然规律,利用水流本身的力量来刷深河槽,减少淤积,增大河床的容蓄能力,从而达到防洪保运的目的。基本办法是“束水攻沙”,同时还有“蓄清刷浑”和淤滩固堤。实现这一切的主要实践措施,就是坚筑堤防、固定河槽。双重堤防的思想:在原有缕堤之外再远筑一道遥堤,以缕堤束水攻沙,以遥堤拦洪防溃,靠缕堤和遥堤的配合使用来解决黄河的泥沙淤积和洪水泛滥为害的问题。他说:“遥堤约拦水势,取其易守也”;“缕堤拘束河流,取其冲刷也”。潘季驯
39、的规划虽然强调治黄,但仍然是以服从漕运为前提,是从维护漕运的目的出发,通过治河,最后又归结到保证漕运的通畅。此外,位于泗州的明祖陵是必须保护的建筑物,这也成为潘季驯“蓄清刷黄”方针的掣肘问题之一。况且只考虑下游的治理,规划再周密,上中游不治是永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问题的。这正是潘季驯治河思想的历史局限。清代的治河状况 康熙十六年(1677),靳辅治黄。“治河之道,必当审其全局,必合河道运道为一体,彻首尾而合治之,而后治可无弊。”“河道之变迁,总由议治河者多尽力于漕艘行经之处,其他决口,则以为无关运道而缓视之,以致河道日坏,运道因之日梗。”治理黄、淮、运的规划和步骤。这就是:取土筑堤,使河宽深
40、;开清口及烂泥浅引河,使得引淮刷黄;加筑高家堰堤岸;次第堵塞周桥至翟家坝决口34处;深挑清口至清水潭运道,增培东西两堤;淮扬田及商船货物,酌纳修河银;裁并河员以专责成;按里设兵,画堤分守。明清时期黄运关系 明前期,在元代工程基础上京杭运河的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完成。但在实践后发现许多不适应航运要求之处和出现许多新的矛盾,特别是与黄河的关系需要调整。明后期,潘季驯提出了以堤束水、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治黄方针,使黄河改变了多道分流的局面,开始有了固定河槽,运河工程也要和它相应。清前期,继续实行潘季驯的方针。历史上和黄河关系密切的运河工程做得最多的时期。黄运分离工程、清口工程和以济运水柜为代表的水源工程
41、,蓄清刷黄带来的淮河防洪问题。黄运分离 嘉靖初年,黄河主流改走小清河,其位置在新庄运口的对岸偏上游,又由于运河各闸管理制度松驰,运口日渐淤塞。自万历六年(1578年)潘季驯治理黄河和运河,塞崔镇决口,坚筑高家堰堤六十里,蓄洪泽湖水专出清口刷黄,从此对黄淮运的治理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清口 束水攻沙的治黄方略,固定黄河于徐州以下泗水故道经清口入淮,成为以后三百年黄河主流。于是清口又成为黄、淮、运三河交汇之处,清口也泛指黄淮运交叉的河口区域。清史稿河渠志:“黄河南行,淮先受病,淮病而运亦病。由是治河,导淮,济运三策,群萃于淮安清口一隅。施工之勤,糜帑之钜,人民田庐之频岁受災,未有甚于此者。盖清口一隅
42、,意在蓄清敌黄。然淮强固可刷黄,而过盛则运堤莫保;淮弱末由济运,黄流又有倒灌之虞。非若白漕、卫漕仅从事疏淤塞决;闸漕、湖漕但期蓄泄得宜而己。”永乐十三年(1415),陈瑄开清江浦河。自淮安城西管家湖至淮河黄河鸭陈口,置板闸、清江闸,福兴闸,新庄闸,扼运河入黄河口门,运河开始与黄河相通。为避免黄河灌注运河淤积运口,四座闸统一管理,依次开闭。每年枯水季节,组织大宗粮船通过。要在三月末过完,此后即行闭闸。如再过船,依旧从淮安盘坝。洪水季节,在新庄闸外暂筑土坝以抵御冲击,洪水退后即行拆除。这种比较严格的管理制度,坚持实行了一百多年,运口淤积并不明显,航运得以持续。陈瑄新开新庄运口长期通航的原因:(1)
43、明前期,黄河主流仍在颍,涡,睢,泗间大范围摆动,上游泛溢决口频繁,清口处黄水含泥量相比对要小得多。(2)嘉靖以前,黄淮交汇在原大清河口,新庄运口在其上游,一般情况下河水很少倒灌,加以淮水下泄,有一定冲沙作用。洪水季节,可能发生倒灌,但已在新庄闸外做坝。洪水过后,淮水下泄,又会有局部冲沙作用。(3)黄淮交汇,黄河在平面上呈左转弯,运口则在凹岸的上方,弯道环流,泥沙在此也不易淤积。(4)政府常维修疏浚,使淤积不至积累。黄河淮河对淮扬运河的影响黄河淮河对淮扬运河的影响 黄河夺淮,淮水渐失出路。明代后期,筑高家堰,淮水蓄于洪泽湖中。潘季驯实行蓄清刷黄、束水攻沙的治黄战略,使运河稍获安定。自明中叶后,黄
44、河对运河的威胁一直持续和加强。洪泽湖经常泛滥于高宝诸湖,由运河经长江入海,高宝湖泛滥又危害运河。为保障运河的航运,不得不用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加以维持,其中包括修月河,建滚水坝,平水闸以及以后的分黄导淮各项措施。清代继承和发展了淮扬运河上的各项措施,使这段运河成为京杭运河中另一个工程重点。万历二十四年(1596),总河杨一魁大举分黄导淮。(1)开桃源黄坝新河,分黄河水部分入海。(2)辟清口沙七里,导淮会黄。(3)建高家堰上武家墩、高良涧和周家桥三闸,分泄淮水。(4)浚高邮茆塘港导诸湖水下入邵伯湖,湖尾另开金湾河十四里泄水至芒稻河,金湾河头建南中北三闸,芒稻河也建东西二闸,通过这一系列工程导淮水径直
45、入江。康熙三十九年(1700),总河张鹏翮开始了又一次大规模治理黄淮运的工程。张鹏翮对黄淮运的治理,实际是靳辅治理的继续。张鹏翮的治理活动有关运河部分外,还有高家堰工程和运河工程。高家堰工程还可以分为堤工,滚水坝和清口工程三部分;运河工程还可以分为堤工、入江工程和入海工程三部分。水柜铜瓦厢决口咸丰五年(1855),铜瓦厢大改道,滔滔黄水夺路北流,结束了自南宋以来黄河南流七百年的历史。铜瓦厢决口后,溜分三股:南股由今山东荷泽赵王河东注,另两股由东明县南北分注,至张秋穿运河后复合为北股,以后北股渐淤,南股成为干流,夺大清河由利津入勃海。黄河运一次大改道给当时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带来极大的震动和深远的影响。首先,是给河南、河北、山东三省的一些州县造成巨大灾难。其中,山东受灾最重。第二,大溜三股最后合于一股,直冲张秋运道,堤毁岸崩,漕运梗阻,直接危及统治者的利益。第三,铜瓦厢决口以下原有河道迅速干涸,700多公里河道两岸的城市、村庄、田地原来都与黄河水息息相关。现在水源完全被中断,生态平衡被打乱。这一影响是难以估算的。道光以后,淮河清水就很难再汇入黄河。高家堰洪泽湖清口水利枢纽维系多年的“蓄清刷黄”作用就此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