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眩 晕 2 眩晕眩晕:因清窍失养:因清窍失养,临床上以临床上以头晕头晕、眼花眼花为主症的为主症的 一类病证一类病证。 眩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 晕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二者常同时并见, 故统称为故统称为“眩晕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轻者闭目即止; 重者如坐车船重者如坐车船, 旋转不定旋转不定, 不能站不能站 立立, 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 甚则昏倒等症状。甚则昏倒等症状。 定定 义义 3 (一一)病名病名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眩晕最早见于内经。 (二)病因病机(二)病因病机 1、属肝、属肝所
2、主所主 如素问如素问 至真要大论至真要大论云云“ 诸风掉眩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皆属于肝”。 2、因虚致病:、因虚致病:与髓海不足、血虚因素有关与髓海不足、血虚因素有关 灵枢灵枢 海论曰海论曰:“ 髓海不足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则脑转耳鸣, 胫胫酸眩冒酸眩冒” 灵灵 枢枢 卫气卫气说说:“上虚则眩上虚则眩”。 文献摘要文献摘要 4 3、痰饮有关、痰饮有关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说说 :“心下有支饮心下有支饮, 其其 人苦眩人苦眩冒冒, 泽泻汤主之泽泻汤主之”。丹溪心法。丹溪心法 头眩中则强调头眩中则强调 “无痰不作无痰不作眩眩”, 提出了痰水致眩学说。提出了痰水
3、致眩学说。 4、从风火立论、从风火立论 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玄机原病式 五运主病中言五运主病中言:“ 所谓风气甚所谓风气甚, 而头而头 目眩运者目眩运者, 由风由风木木旺旺,.阳主乎动阳主乎动, 两动相搏两动相搏, 则为之旋则为之旋 转转。”。” 主张眩晕的病机应从风火立论。主张眩晕的病机应从风火立论。素问素问 六元正六元正 纪大论云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木郁之发 甚则耳鸣眩转甚则耳鸣眩转”。 5、外邪致病、外邪致病 灵枢灵枢 大惑论中说大惑论中说:“故邪中于项故邪中于项, 因逢其身之虚因逢其身之虚, 人于脑则脑转人于脑则脑转, 脑转则引目系急脑转则引目系急, 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4、”。 6、现代认识:血瘀致眩,如跌仆损伤、现代认识:血瘀致眩,如跌仆损伤 5 (三)治疗原则(三)治疗原则 医学正传医学正传 眩眩晕晕言言: :“ 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 , 治治 宜清痰降火为先宜清痰降火为先, , 而兼补气之药而兼补气之药;人黑瘦而人黑瘦而 作眩者作眩者, , 治宜滋阴降火为要治宜滋阴降火为要, , 而带抑肝之剂而带抑肝之剂。” 指指 出眩晕的发病有出眩晕的发病有痰湿痰湿及及真水亏虚真水亏虚之分之分, , 治疗眩晕亦治疗眩晕亦 当分别针对不同体质及证候当分别针对不同体质及证候, , 辨证治之。辨证治之。 (四)为中风之先兆(四)为中风之先兆 医学正传医学正传
5、 眩眩 运还记载了运还记载了“ 眩运眩运 , , 中风之中风之 渐渐也也”, , 认识到眩晕与中风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认识到眩晕与中风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 6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 , 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 高血压病高血压病 低血压低血压 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 椎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耳源性眩晕耳源性眩晕 神经衰弱等神经衰弱等 临床表现以眩晕临床表现以眩晕 为主症者为主症者, , 均可均可 参考本节有关内参考本节有关内 容辨证论治容辨证论治。 现代讨论范围现代讨论范围 7 病病 因因 肝肾阴虚肝肾阴虚 风阳上扰风阳上扰 痰浊中阻
6、痰浊中阻 瘀血阻窍瘀血阻窍 气血亏虚气血亏虚 8 肝肾阴虚肝肾阴虚 风阳上扰风阳上扰 气血亏虚气血亏虚 痰浊中阻痰浊中阻 跌仆坠损跌仆坠损 气滞血瘀气滞血瘀 气虚血瘀气虚血瘀 痰瘀交阻痰瘀交阻 肝肾阴虚肝肾阴虚 气郁化火,灼伤肝阴气郁化火,灼伤肝阴 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肾阴亏虚,水不涵木 肝风内眩,上扰清窍肝风内眩,上扰清窍 脾胃虚弱脾胃虚弱 气血乏源气血乏源 气虚清阳不升气虚清阳不升 血虚清窍失养血虚清窍失养 损伤脾胃损伤脾胃 痰湿内生痰湿内生 痰阻中焦痰阻中焦 清阳不升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浊阴不降 瘀血停留瘀血停留 阻滞经脉阻滞经脉 气血不能上荣气血不能上荣 清窍失养清窍失养 眩眩 晕晕 9
7、病位:清窍病位:清窍 肝脾肾肝脾肾 病性:虚居多病性:虚居多 肝肾阴虚,气血亏虚,肾精亏虚肝肾阴虚,气血亏虚,肾精亏虚 实证实证 痰浊、痰火、风邪、瘀血痰浊、痰火、风邪、瘀血 虚实夹杂虚实夹杂 病病 机机 10 诊断依据诊断依据 1 1. . 头晕目眩头晕目眩, , 视物旋转视物旋转, , 轻者闭目即止轻者闭目即止, , 重者如坐车重者如坐车船船 , , 甚则仆倒。甚则仆倒。 2. 2. 严重者可伴有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严重者可伴有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 鸣耳聋、汗鸣耳聋、汗出、面色出、面色苍白等表苍白等表现现。 3 3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慢性起病,逐渐加
8、重,或反复发作。 4. 4.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测血压、心电图、电测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测血压、心电图、电测听、 脑诱发电位、眼震电图及颈脑诱发电位、眼震电图及颈X 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线摄片,经颅多普勒、CTCT 、MRIMRI等检查。等检查。 11 鉴别鉴别诊断诊断 病证病证 相同症状相同症状 不同症状不同症状 眩晕眩晕 中风昏仆与眩晕之甚中风昏仆与眩晕之甚 者相似者相似, , 眩晕之甚者眩晕之甚者 可以仆倒。可以仆倒。也有部分也有部分 中风病人中风病人, , 以眩晕、以眩晕、 头痛为其先兆表现头痛为其先兆表现, ,故故 临证当注意中风与眩临证当注意中风与眩 晕的区别与联系晕的
9、区别与联系。 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口舌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口舌 歪斜诸症歪斜诸症。 中风中风 卒然昏仆卒然昏仆, , 不省人事不省人事, , 口口眼歪眼歪 斜斜, , 半身不遂半身不遂, , 失语失语, , 或不经或不经 昏仆昏仆, , 仅以口仅以口眼歪眼歪斜不遂为特斜不遂为特 征。征。 12 病证病证 症状症状 眩晕眩晕 眩晕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的表现眩晕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的表现, , 但眩晕病人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但眩晕病人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现。 厥证厥证 厥证以突然昏仆厥证以突然昏仆, , 不省人事不省人事, , 四肢厥冷四肢厥冷 为特征为特征, , 发作后可在短时间
10、内苏醒。严发作后可在短时间内苏醒。严 重者可一厥不复而死亡。重者可一厥不复而死亡。 鉴别鉴别诊断诊断 13 辨脏腑辨脏腑 辨虚实辨虚实 辨标本辨标本 辩证论治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辩证要点 14 肝阳上亢肝阳上亢 眩晕兼见头胀痛、面色潮红、急躁易怒眩晕兼见头胀痛、面色潮红、急躁易怒 、口苦脉弦等症状、口苦脉弦等症状 脾胃虚弱脾胃虚弱, , 气血不足气血不足 眩晕眩晕, , 兼有纳呆、乏力、面色兼有纳呆、乏力、面色晄晄白等症白等症 状状 脾失健运脾失健运, , 痰湿中阻痰湿中阻 眩晕眩晕, , 兼见纳呆呕恶、头痛、苔腻诸症兼见纳呆呕恶、头痛、苔腻诸症 肾精不足肾精不足 眩晕眩晕, ,多兼有腰酸腿软、
11、耳鸣如蝉等症多兼有腰酸腿软、耳鸣如蝉等症 辨脏腑辨脏腑 15 虚虚 证证 病程较长病程较长, , 反复发作反复发作, , 遇劳即发遇劳即发 , , 伴两目干涩伴两目干涩, , 腰膝酸软腰膝酸软, , 或面或面 色色晄晄白白, , 神疲乏力神疲乏力, ,脉细或弱者脉细或弱者 肝肾肝肾阴虚阴虚 气血亏虚气血亏虚 实实 证证 病程短病程短, , 或突然发作或突然发作, , 眩晕重眩晕重, , 视物旋转视物旋转, , 伴呕恶痰涎伴呕恶痰涎, , 头痛头痛, , 面赤面赤, , 形体壮实者形体壮实者。 痰湿所致者痰湿所致者, , 头重昏头重昏 蒙蒙 , , 胸闷呕恶胸闷呕恶, , 苔苔 腻脉滑腻脉滑;
12、瘀瘀血所致者血所致者, , 头昏头头昏头 痛痛, , 痛点固定痛点固定, , 唇舌唇舌 紫暗紫暗, , 舌有舌有瘀瘀斑斑; 肝阳风火,眩晕、面肝阳风火,眩晕、面 赤、烦躁、口苦、肢赤、烦躁、口苦、肢 麻震颤、甚则昏仆,麻震颤、甚则昏仆, 脉弦有力。脉弦有力。 16 辨标本辨标本 本: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本:肝肾阴虚,气血不足 标:风、火、痰、瘀标:风、火、痰、瘀 17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 眩晕的治疗原则是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补虚泻实, , 调整阴阳调整阴阳 虚者虚者:滋养肝肾滋养肝肾, , 补益气血补益气血, , 填精填精生髓生髓 实证实证:平肝潜阳平肝潜阳 , , 清肝泻火清肝泻火 , ,
13、化痰化痰祛瘀祛瘀 18 分证论治分证论治 肝肾阴虚肝肾阴虚 风阳上扰风阳上扰 气血亏虚气血亏虚 痰浊中阻痰浊中阻 瘀血阻窍瘀血阻窍 19 主证:头晕目眩,耳鸣如蝉,久发不已主证:头晕目眩,耳鸣如蝉,久发不已 兼证:兼证:健忘健忘, , 两目干涩两目干涩, , 视力减退视力减退,胁部隐痛,腰膝酸,胁部隐痛,腰膝酸 软,咽干口燥,软,咽干口燥,少寐多梦少寐多梦 舌脉:舌脉:舌红少苔舌红少苔, , 脉细数脉细数 分析:分析: 肝肾阴虚肝肾阴虚, , 脑脑髓髓失充失充, , 头目失养头目失养 治法治法: 滋养肝肾滋养肝肾 , , 养阴填精养阴填精 方药方药 : : 左归丸左归丸 肝肾阴虚肝肾阴虚 分证
14、论治分证论治 20 风风阳上阳上扰扰 主证:主证:眩晕眩晕欲仆欲仆, , 耳鸣耳鸣, , 头痛头痛且胀且胀 兼证:兼证:面红面红目赤目赤, ,急躁易怒急躁易怒, , 肢麻震颤肢麻震颤, ,腰膝酸软,心悸腰膝酸软,心悸 健忘,失眠多梦,健忘,失眠多梦,遇劳遇劳、恼、恼怒加重怒加重 舌脉:舌脉:舌红苔舌红苔薄薄黄黄, , 脉脉细细数。数。 分析:水不涵木,分析:水不涵木,肝阳肝阳偏亢偏亢, , 上扰清窍。上扰清窍。 治法治法:平肝平肝潜潜阳阳, , 滋养肝肾滋养肝肾。 方方药药: : 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饮 分证论治分证论治 眩晕、头痛、耳鸣,目赤口苦,舌红,苔黄燥,脉弦数眩晕、头痛、耳鸣,目赤口苦
15、,舌红,苔黄燥,脉弦数 肝火上炎肝火上炎 清肝泻火,清利湿热清肝泻火,清利湿热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 21 气血气血亏亏虚虚 主证:主证:眩晕眩晕,动则加剧动则加剧, , 遇遇劳劳则则发发 兼证:兼证:神疲懒言神疲懒言, ,乏力自汗乏力自汗面色面色无华无华, ,唇甲唇甲淡白淡白, , 心悸少心悸少 寐寐 舌脉:舌脉: 舌淡舌淡嫩嫩苔薄白苔薄白, , 脉细弱脉细弱。 分析:分析:气血亏虚气血亏虚, , 清阳不展清阳不展, , 脑失所养。脑失所养。 治法治法: 补补养养气血气血, , 健运健运脾脾胃胃。 代表方代表方: : 归脾汤归脾汤 分证论治分证论治 22 痰湿中阻痰湿中阻 主证:主证:视物旋
16、转视物旋转, , 头重如裹头重如裹 兼证:兼证:胸闷恶心胸闷恶心, , 呕吐痰诞呕吐痰诞, , 脘腹痞满,纳少神疲脘腹痞满,纳少神疲 舌脉:舌脉:舌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苔白腻,脉脉弦滑弦滑 分析:分析:痰浊中阻痰浊中阻, , 上蒙清窍上蒙清窍, , 清阳不升清阳不升 治法治法:燥湿祛痰:燥湿祛痰 , , 健脾和胃健脾和胃 方药方药: :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 分证论治分证论治 23 瘀瘀血阻窍血阻窍 主证:主证:眩晕眩晕时作时作, , 头痛头痛如刺如刺 兼证:面色黧黑,口唇紫暗,肌肤甲错,兼证:面色黧黑,口唇紫暗,肌肤甲错,健忘健忘, , 心悸心悸失失 眠眠,耳
17、鸣耳聋耳鸣耳聋 舌脉:舌脉:舌舌紫紫暗暗或或有有瘀瘀斑斑, ,脉涩或细涩脉涩或细涩 。 分析:分析: 瘀瘀血阻络血阻络, , 气血不畅气血不畅, , 脑失所养脑失所养。 治法治法:祛瘀:祛瘀生新生新, , 通窍通窍活络。活络。 方方药药: : 通窍活血汤通窍活血汤 分证论治分证论治 24 外感风邪外感风邪 眩晕,头痛、恶风、恶寒发热、身楚,鼻塞,流涕眩晕,头痛、恶风、恶寒发热、身楚,鼻塞,流涕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风寒风寒 流清涕,咳痰色白,咽痒,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流清涕,咳痰色白,咽痒,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川芎茶调散川芎茶调散 疏风散寒疏风散寒 风热风热 流黄浊涕,
18、咳痰黄粘,咽痛,口渴,汗出,舌红,脉浮数流黄浊涕,咳痰黄粘,咽痛,口渴,汗出,舌红,脉浮数 银翘散银翘散 疏风清热疏风清热 风湿风湿 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脘痞满,苔腻脉濡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脘痞满,苔腻脉濡 羌活胜湿汤羌活胜湿汤 祛风除湿祛风除湿 分证论治分证论治 25 转归预后转归预后 轻者预后好轻者预后好 病重经久不愈,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预后差病重经久不愈,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预后差 中年以上肝火上炎,风阳上扰眩晕者可中风中年以上肝火上炎,风阳上扰眩晕者可中风 肝血、肾精亏耗者,日久可失明耳聋肝血、肾精亏耗者,日久可失明耳聋 26 预防调护预防调护 1 1、病房病房安静,光线柔和安静,光线柔和 2 2、睡眠睡眠充足,劳逸结合。发作时卧床休息充足,劳逸结合。发作时卧床休息 3 3、重症患者观察生命体征、重症患者观察生命体征 4 4、心情愉悦、心情愉悦 5 5、饮食饮食清淡清淡, , 防止暴饮暴食防止暴饮暴食, , 过食肥甘醇酒及过咸伤过食肥甘醇酒及过咸伤 肾之品肾之品, , 尽量戒烟戒酒尽量戒烟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