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037-05a 主编第5章火灾灾害概论5.1火灾的危害及特点5.2火灾的分类5.3我国消防安全的现状和预防对策5.4建筑火灾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5.1火灾的危害及特点5.1.1火灾的属性5.1.2火灾的危害5.1.1火灾的属性火灾是指失去控制的火,在其蔓延发展过程中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一种灾害性的燃烧现象。它可以是天灾,也可以是人祸。因此火灾既是自然现象,又是社会现象。5.1.2火灾的危害据统计,世界上发达的国家每年的火灾损失额多达几亿甚至十几亿美元,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2%1.0%。美国19761980年,每年平均发生307.4万起火灾,死亡人数8730人,直接经济损失折
2、合人民币达83.5亿元。日本1980年发生火灾6万起,经济损失达1460亿日元。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情况同样严重。表5-2部分国家火灾间接损失额5.1.2火灾的危害表5-3全球各大洲火灾情况统计表5.1.2火灾的危害5.2火灾的分类5.2.1根据火灾损失的严重性对火灾级别进行划分5.2.2根据物质燃烧特性进行分类5.2.3根据火灾发生地点进行分类5.2.1根据火灾损失的严重性对火灾级别进行划分(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
3、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4)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5.2.2根据物质燃烧特性进行分类1.A类火灾2.B类火灾3.C类火灾4.D类火灾1.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质火灾,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2.B类火灾指易燃、可燃液体火灾,可熔化的固体火灾。3.C类火灾指易燃、可燃气体火灾。4.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火灾。5.2.3根据火灾发生地点进行分类1.地上建筑火灾2.地下建筑火灾3
4、.水上火灾4.空间火灾1.地上建筑火灾指发生在地表的火灾。2.地下建筑火灾指发生在地表面以下建筑物内的火灾。3.水上火灾指发生在水面上的火灾。4.空间火灾指发生在飞机、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等航天器中的火灾。5.3我国消防安全的现状和预防对策1.我国在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消防安全现状2.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中的消防安全对策1.我国在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消防安全现状(1)我国城市人口继续朝密集型推进,城市建设朝内涵式、集约式方向发展,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能与之同步。(2)我国城市火灾和农村火灾分配比例发生显著变化,城市火灾中公共聚集场所火灾突出。(3)我国相当一部分城市布局处于畸型状态,新城与
5、旧城、城区与工业区、棚户区与商业区交错分布,使重特大火灾发生机率大大提高。(4)广大城市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单位和私营业主为了追逐商业利润往往置消防安全于不顾。2.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中的消防安全对策(1)实现消防片区联动,优势互补,增强扑救城市火灾的能力片区联动就是在处置各种群死群伤特大恶性火灾事故中,邻近地区利用现有的交通、通信条件,在消防车辆、消防装备、特勤器材、消防力量上互相增援,快速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互补,集中集体作战力量,有效处置各类重特大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2)加强对新建城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监督力度,加快旧城区消防基础设施的改造步伐。(3)坚持群众与专门机关相结合的
6、消防方针,有针对性地做好城区重点单位和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4)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在提高扑救火灾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和提高社会应急抢险救援能力。(5)建筑电气火灾危险性加大。(6)城市缺少整体防火体系。5.4建筑火灾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5.4.1建筑防火5.4.2建筑结构抗火性能5.4.3火灾后建筑结构的损伤鉴定和加固修复5.4.1建筑防火建筑防火包括建筑火灾基础科学、建筑总体布局、建筑内部防火隔断、防火装修以及消防扑救、安全疏散路线、自动灭火系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智能化和早期化、自动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和研究。5.4.2建筑结构抗火性能(1)结构材料在火灾高温下的性能研究,如钢材在高温
7、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应力应变曲线;混凝土在高温下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粘结强度、弹性模量、应力应变曲线;钢材、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比热容、质量密度、线膨胀系数。(2)建筑构件的标准耐火试验方法及设备。(3)混凝土构件内温度场研究。(4)钢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及结构单元的耐火性能研究。(5)钢构件耐火保护方法及材料研究。(6)失火分区火灾性状研究与预测。5.4.3火灾后建筑结构的损伤鉴定和加固修复(1)现场调查及火灾温度判断。(2)火灾后建筑材料及结构性能的检测。(3)受损分析和剩余承载力的计算。(4)结构受损综合评定。在线教务辅导网:在线教务辅导网:http:/ 更多课程配套课件资源请访问在线教务辅导网更多课程配套课件资源请访问在线教务辅导网馋死PPT研究院P O W E R P O I N T ACAD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