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案设计上课时间:月日 总备课第64课时课题解决实际问题和数据收集复习第1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进一步感受解决加减两步简单实际问题的步骤,能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列出算式解决问题;进一步熟悉收集现实生活里的简单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标准分类数据,获得数据结果。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分析加减两步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数据收集。难点加减两步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具课件。教学过程、内容、方法复备一、引入课题谈话:这是我们期
2、末复习最后一堂课,重点复习简单的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和数据收集整理。(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能进一步了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过程,正确列式解决;进一步熟悉根据实际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的方法,能对数据整理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数据表示的意义。二、复习解决实际问题1、根据条件提出问题。依次出示两组条件,每次出示后,要求任意选两个条件提出一个问题。(1)小红有24枚邮票,小明有17枚邮票,小兰比小明多8枚邮票,小强比小红少6枚邮票。(2)停车场原来有客车23辆,轿车15辆,开走9辆轿车。学生每次提出问题后,口答解决问题的算式。提问:怎样的两个条件才能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2、思路复习(1)二年
3、级做了65朵花,送给幼儿园26朵,又做了18朵。现在还有多少朵、(2)花店里原来有20束菊花,有18束玫瑰花,后来卖出了13束花。花店现在还有多少束花?让学生列式解决两道题,指名两人板演。交流一:这两题都是分几步解决的?第(1)题是怎样解决的?能说说怎样想的吗?还有用不同方法解决的吗?指出: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方法虽然不同,但在思考时都可以找有联系的条件,想能先求出什么,再怎样求出题目的结果。交流二:看第(2)题,先根据哪两个条件求的什么,再根据什么求的问题结果?小结:解决两步实际问题,可以根据条件和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思考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完成“期末复习”第17题
4、。出示题目,学生读题。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我们可以先求什么?(已做了多少朵花)再求什么?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4、完成“期末复习”第18题。(1)学生读题,了解题意,明确条件。引导:求一,二,三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可以怎样算?求四,五,六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又可以怎样算?交流订正,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提出问题,教师肯定学生想法,将问题“六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板书。引导: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学生尝试解答,交流。三、复习数据收集整理1、完成“期末复习”第19题。让学生小组内了解每个同学家有几口人,把记录的结果分类整理,并填表。提问:你们小组里几口人的家庭个数最多?2、完成“期末复习”思考题。教师带学生分析题目:十几个球,是3的倍数,可能是?(12个、15个、18个)取4个球余2个,说明这个数除以4余2,口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球?四、反思总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教后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