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基本概念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 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修建性详细规划(site 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3 以具体、详细的建设项目为依据,实施性较强 修建性详细规划通常以具体、详细的开发建设项目策划以及可行性研究为依据,按照拟定的各种建筑物的功能和面积要求,将其落实至具体的城市空间中。通过形象的方式表达城市空间与环境 修建性详细规划一般采用模型、透视图等形象的表达手段将规划范
2、围内的道路、广场、绿地、建筑物、小品等物质空间构成要素综合地表现出来,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多元化的编制主体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主体不仅限于城市政府,根据开发建设项目主体的不同而异,也可以是开发商或者是拥有土地使用权的业主。10.1.1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特点: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特点:4 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竖向规划设计。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10.1.2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修建性详细规
3、划的内容:5 包括规划说明书、图纸 规划说明书的基本内容 规划背景:编制目标、编制要求、城市背景介绍、周边环境分析;现状分析:现状用地、道路、建筑、景观特征、地方文化等;规划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因地制宜具有项目特色;规划设计构思:介绍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规划设计方案:分别详细说明规划方案的用地及建筑空间布局、绿化及景观设计、公共设施规划与设计、道路交通及人流活动空间组织、市政设施设计等;日照分析说明 场地竖向设计:竖向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特点;规划实施:建设分期建议、工程量估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平均层数)、绿地率、建筑高度、住宅建筑总面积、停车位数量、居
4、住人口。10.1.3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6居住区规划(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对城市居住区的住宅、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室外环境、道路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所进行的综合性具体安排。城市居住区(residential district)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小区(residential quarter)城市中由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
5、,以居民基本生活活动不穿越城市主要交通线为原则,并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10000-15000人)、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居住组团(housing cluster)城市中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1000-3000人)。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7 710.2 居住区规划居住区规划7居住区小区组团户数(户)100001600030005000300 1000人口(人)3000050000100001500010003000用地(公顷)50100153546特点规模大,设施完备,环境优雅,居住与生活服务
6、并重。可化为45个小区或多个组团。规模适中,配套设施少,以居住功能为主,以日常生活服务功能为主。小城市,13个小区就可构成一个城市生活居住用地。规模小,配套设施少,以居住功能为主,少量基本生活服务。可独立成团,也可构成小区或居住区。8万科万科第五园第五园 万科第五园项目是2005年,万科地产在坂雪岗区域规划开发的又一大规模居住社区。项目主打特色是现代中式建筑风格,吸纳了岭南四大名园、北京四合院等众多中式建筑的精华,辅以现代的建筑文化及特色,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现代新中式建筑特色。9 在“第五园”的规划处理上,建筑师突出表达了“村”的形态。整个社区的规划是边界清晰的由不同形式的住宅组成的一个大村落
7、。联排别墅组成了两个方向略有不同的主要村落,相邻的由情景花园洋房和多层住宅以及小高层区又分别形成了不同的小村落,通过一条半环形的主路连接起来。各“村”内部都有深幽的街巷或步行小路以及大小不同的院落组合而成,宜人的尺度构成了富有人情味的居住空间。10原创原创现代中式村落现代中式村落 村落式规划:一个大村由四个小村构成。整个社区,是由边界清晰的、不同形式的住宅所组成的一个大的“村落”。联排住宅形成了两个方向略有不同的主要村落。情景洋房和多层住宅分别形成了不同的村落。原创原创现代中式院落现代中式院落 中国小院,是中国风水上所追求的“藏风聚气”之地。它,与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民族性格相协调,是风格鲜明的中
8、式居住,是中国民居的基本形态和重要胎记。原创原创现代中式园林现代中式园林万科第五园原创现代中式园林景园,以“起、承、转、合”的谋篇布局手法为蓝本 景园之起,乃中式街区、万科书院。景园之承,乃老房子、荷花池、下沉桥。景园之转,乃儿童游乐园:沙坛、攀岩、中式绿篱小迷宫。景园之合,乃豁然开朗的泳池,另兼假山穿插其间。1112 其意是想在“岭南四园”(梁园、青晖园、余阴山房、可园)的基础上探索一种新型的、南方的中国式的现代生活模式,园林层叠,出入有致,空间交错,明亮通透,湖光山色,饶有新意。特别是中国民居中内敛和赋予涵养的气质深受文化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喜爱。131415161710.2.3 居住区规划设
9、计居住区规划设计 居住小区的核心概念是按照配套设施(小学)的服务半径和城市干路网的间距,综合确定居住小区的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对应一定的人口规模配建一套生活服务设施,并通过减少城市交通穿越,保证日照、通风和一定绿地等措施,保证较好的居住环境。居住区的概念是在小区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发展而来的。将若干小区相对集中起来,以支撑更高一级的服务设施。因此,需要在居住小区的基础上进行组织形式的扩展,形成了居住区小区组团的体系。18 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绿地、道路等;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一般以
10、小学的最小规模对应的小区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居住小区的基本特征为:居住小区的基本特征为:19 公共服务设施分类 按性质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等九类设施。按投资管理的属性可分为三种 中小学校属于公益性设施 医院和文化活动中心属于准公益性设施 幼儿园属于经营性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分级 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居住区级公建多属于非经常性使用,例如医院、文化中心、大型商业设施等,服务半径一般不宜超过500-1000m;小区级配套公建一般是日常使用和经常使用的设施,服务半径不超过500
11、m,例如小学、幼儿园、超市、银行、健身设施等等;组团级配套公建主要是居委会、小型商业服务设施、垃圾收集、车库、市政公用设施等。1 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p410):):20 1)沿街线状布置。要考虑道路性质和走向。2)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应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行业特点成组结合分块布置。3)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布置。4)住宅底层布置商业服务。要解决好结构形式、噪声、气味、烟尘与居住的矛盾。5)中小学的规划布置。小学服务半径为500m,中学为1000m左右。学生上学不应穿过铁路和城市干道。建筑层数3-5层为宜。6)组团级公共建筑宜相对集中布置。7)托幼最好布置在环境安静、接送方便地段,建筑以1
12、-2层为宜。公共建筑的布置方式公共建筑的布置方式21 居住区道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道路、组团道路、宅间小路四级。居住区级道路一般是城市的次干路或城市支路,既有组织居住区交通的作用,也具有城市交通的作用;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车行道度不小于9m;小区路路面宽6m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当人流较大时,可设置自行车和人行道,自行车道单车道1.5 m、两车道2.5m,人行道最小宽度1.5 m。居住区车行
13、出入口不应设置在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以及道路交叉口70 m范围内。2 道路与交通(道路与交通(p430):):22道路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居住区内主要路布置形式有丁字形、十字行、山字形等。居住小区内道路的布置形式有环通式、尽端式、半环式、混合式等。1)保证居民的安全、安宁,无过境交通穿越。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2)道路走向便于上下班,距公交站不大于500m。3)利用地形,以利排水;沿河设道,减少跨河投资。4)建筑物外墙距人行道不小于1.5m,距车行道边不小于3m。5)尽端式道路长度不超过120m,尽端设回车场地不小于12mxl2m
14、。6)单车道,每隔150m左右设车辆会让处。23247)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敷设。8)道路线型、断面应与居住区规划结构和建筑群体结合。9)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10)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为8%,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为5%;非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为3%,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为2%;当坡度过大时,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11)居住区内应设置贯通的无障碍通路,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 m,纵坡不应大于2.5%;25 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10%;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
15、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26路网原则:步行与车行空间分开(p433);在车行路周围或尽端路应设适当数量的停车位,尽端路的尽端必须设回车场;步行路应贯穿于住宅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设施串联起来,并深入各住户或住宅单元正面的入口;顺而不穿,通而不畅,保持居民生活的完整与舒适性;分级布置,逐级衔接,保证居住区交通安全,一般不允许跨级相接;功能复合化,营造人性化街道空间;满足日照、通风、地下工程管线、防灾救灾的要求。27 3 公共绿地(p446)绿地系统的组成:1)公共绿地:指居住区及小区公园、林阴道、小块绿
16、地、组团绿地等。2)公建及公用设施专用绿地:指学校、医院、锅炉房等用地绿化。3)宅旁和庭院绿地:指住宅四旁绿地。4)街道绿地:指居住区内各种道路的行道树等绿地。28居住区居住区绿地的标准 按每居民平均占有绿地面积(m2人)和整个居住用地的绿化覆盖率两种指标来衡量。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29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
17、置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1)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要求:要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劣地、坡地、洼地进行绿化。充分利用原有绿化、河湖水面,美化居住环境。植物配置力争投资少、有收益、便管理。30 根据居民使用和用地条件,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居住区公共绿地可采用下列方式布置:居住区公园。面积约1hm2左右,居民步行;不大于800m,最好与居住区文化化商业中心结合布置。居住小区公园,面积0.5hm2为宜,步行距离不大于400m,最好与小区公共中心结合布置。小块公共绿地。结合居住组团布置,方便老人和儿童,面积小、布置灵活。公共绿地应符合集中成片,最小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少于
18、400 平方米,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等要求,具有活动、观赏和防灾疏散等功能。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0.5平方米/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平方米/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平方米/人,旧区改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70%。(2)公共绿地的规划布置31(3)公建或公用设施专用绿地。其规划布置首先满足本身功能要求,同时结合环境分割空间。绿化布置,树丛对住宅起了防止西晒和噪声的作用。(4)宅旁和庭院绿地。主要满足居民休息、幼儿活动和安排杂物等需要,绿地布置方式,随建筑类
19、型、层数、间距及建筑组合形式不同而异。其布置是根据道路断面、走向和地上地下管线敷设情况而定。行道树带宽不应小于1.5m,树池最小尺寸为1.2mx1.2m。324 居住区地面居住区地面 结合自然地形,一般将地面设计为平坡、台阶、混合等三种形式 当用地的平均坡度小于5%时,地面常设计为平坡;当用地的平均坡度大于8%时,地面被雨水冲刷严重,同时人的步行不舒适,或者当建筑垂直等高线布置,高差大于1.5m时,宜采用台阶式,或台阶与平坡结合的混合式;划分台地应适应建筑物的布置、功能联系、日照通风和土地节约等要求,台地之间应用挡土墙或护坡连接。挡土墙适宜的经济高度为1.5-3.0m,一般不超过6m,超过6m
20、时宜作退台处理,退台宽度不应小于1m,条件许可时,挡土墙宜以1.5m左右的高度退台。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上缘与建筑物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3m,其下缘与建筑物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2m。3310.2.4 居住建筑居住建筑居住区建筑群体组合的三个原则:功能原则符合日照、通风、密度、朝向、间距等功能要求,是居民生活更加方便、安全、安静(p400);经济原则制定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充分适宜地利用每一处土地、空间;美观原则运用美学原理,既能体现地方特色,又能反映出建筑个体。34住宅的规划布置1)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行列布置:建筑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的形式。周边布置:建筑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方式。混合
21、布冒:为以上两种形式的结合。自由式:建筑结合地形,在日照、通风要求的前提下,成组自由灵活地布置。35内容优点缺点行列式布局齐整造型简单,成本低;采光通风好。无个性,识别性差;门当户对,易对望,私密性较差;不重景观,易浪费环境资源。围合式造型美观,有个性,识别性强;已做出中心庭院景观;有更多的住户能享受小区外围的自然景观。楼栋之间拐角处的住户相邻太密切,私密性不好,也会对望,需要专业处理;因装修、音乐等易造成相互干扰;因相互遮挡,致使采光通风较差。363738居住建筑间距居住建筑间距,简称住宅间距,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日照间距:日照
22、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的日照量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实际应用中,常将D换算成其与H的比值,即日照间距系数(即日照系数=D/H),以便于根据不同建筑高度算出相同地区、相同条件下的建筑日照间距。tanh=(H-H1)/D,由此得日照间距应为:D=(H-H1)/tanh;式中:h太阳高度角H前幢房屋檐口至地面高度;H1后幢房屋窗台至地面高度。如前排房屋为6层,高度为18米,要求日照间距是1:1.2,则该相邻建筑的实际距离是21.6米。39居住建筑间距 住宅侧面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条式住宅,多层
23、之间不宜小于6m;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m;2)高层塔式住宅、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觉卫生因素,适当加大间距。404142规划布置中节约用地的主要方法:住宅底层布置公共建筑(p407);住宅建筑间距一端插建公共建筑;采用L型、E型等住宅平面形式;高低层搭配组合、混合布置;充分利用边角用地和住宅阴影区;商业服务尽可能适当合并建成楼房,合理分区分层;适当增加房屋长度、加大进深、降低层高和提高平面系数。4310.2.5 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4445 10.2.6 案 例46居住小区规划布局内容:1、协调:布局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影响区(工业、交通)结
24、合得较好、自然,与城市的关系造成不同的出行方向的合理性。2、功能:划分明确,中心绿地及公建服务设施选址准确,位置得当。3、组团:划分合理,结构清晰,分布均衡。将组团间消极空间设计为绿地、停车场,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美化了环境,方便了小区居民。4、整体空间形态:建筑布置规整而富有变化,形成多样而相得益彰,顺应外围自然景观,使小区内绿地与自然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小区景观设计的均好性。5、城市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47居住小区规划的评析要点:1.居住区用地位置的选择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2.居住区的人
25、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是否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3.居住区的空间结构是否合理,主次结构是否协调。4.居住区的空间布局是否合理均衡,是否形成完整的居住生活系统。5.居住区内的建筑的选型是否经济合理、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是否有利于创造良好居住环境。6.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完善,服务规模能否达到最优。7.居住区道路是否满足居民出入方便、安全、便捷,而且有利于组织汽车交通。8.是否具有完整统一的建筑艺术空间组织。9.是否具有邻里公共生活的共享空间。10.是否满足家庭私密性生活要求。48指标换算 1公倾10000平方米 1平方公里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5亩;1公顷=100公亩;1公亩=0.1
26、5亩 1亩=666.666667 平方米;1公亩=100平方米;1平方公里=1000米*1000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0.01平方公里 ha,hm2都是指公顷;ha是以前用的单位,现在一般用hm2 hm是hundred metre 的缩写,即百米,即1公顷=1hm2=10000平方米 1英亩=4046.86平方米492.0.17 建筑线建筑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2.0.18 日照间距系数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2.0.19 建筑小品
27、建筑小品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量建筑、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2.0.20 住宅平均层数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层)。2.0.21 高层住宅(大于等于高层住宅(大于等于10层)比例层)比例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2.0.22 中高层住宅(中高层住宅(79层)比例层)比例中高层住宅总
28、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中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2.0.23 人口毛密度人口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2)。)。2.0.24 人口净密度人口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2)。)。502.0.25 住宅建筑套密度(毛)住宅建筑套密度(毛)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2)。)。2.0.26 住宅建筑套密度(净)住宅建筑套密度(净)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
29、宅建筑套数(套/2)。)。2.0.27 住宅面积毛密度住宅面积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2/2)。)。2.0.28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万2/2)2.0.29 建筑面积毛密度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2/2)或以)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2)与居住区用地(万)与居住区用地(万m2)的比值表示。)的比值表示。2.0.30 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