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复习第三单元复习经济生活经济生活 课标与考纲解读课标与考纲解读(一)课标要求(一)课标要求 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必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必然性;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理解正确处理效率与公然性;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理解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平的关系(二)考纲呈现(二)考纲呈现 1.1.分配制度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 2、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1.一条
2、主线:一条主线: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的分配(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2 2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分配的两个方面分配的两个方面(个人收入分配和国家收入分个人收入分配和国家收入分配配)、两个分配环节、两个分配环节(财政、税收财政、税收)3 3整体把握:整体把握:一个制度一个制度分配制度;分配制度;一个关系一个关系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两个作用两个作用财政和税收的作用;财政和税收的作用;收入与分配收入与分配个人个人收收入分配入分配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是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为主体多种分多种分配方式配方式并存并存分配原则分配原则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国家收国家收
3、入分配入分配 财政的含义财政的含义 财政的作用财政的作用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 关关系系征税和纳税征税和纳税调节手段调节手段 主要来源主要来源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含义税收的特征税收的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种类依法纳税是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公民的基本义务义务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生产生产 分配分配影响影响决定决定 1 1)实行范围:实行范围:2 2)分配尺度:)分配尺度:3 3)分配对象:)分配对象:4 4)分配结果:)分配结果: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等)(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等)劳动(数量、质量)劳动(数量、质量)个人消费品(与企业效益挂钩)个
4、人消费品(与企业效益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考点二、按劳分配考点二、按劳分配1 1、基本内容和要求: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在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 2、按劳分配的地位、按劳分配的地位 主体、基本分配原则主体、基本分配原则思考:思考:1、为什么按劳分配是主体?、为什么按劳分配是主体?公有制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在
5、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2、为什么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为什么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讨论 探究二:平均分配一:按需分配 根据社会成员需求,根据社会成员需求,对社会产品进行分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即需要什么就配,即需要什么就分配什么分配什么 不论工作态度、工不论工作态度、工作成绩、贡献大小、作成绩、贡献大小、效率高低、干多干效率高低、干多干少干好干孬等等,少干好干孬等等,实行大平均,大锅实行大平均,大锅饭。饭。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生产力发生产力发展水平展水平劳动的性劳动的性质和特点质和特点按按劳劳分分配配前
6、提条件前提条件(可能性)(可能性)3 3、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客观必然性客观必然性(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4.4.按劳分配的意义按劳分配的意义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 1)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联系在一起出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有利于充分充分调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激励劳动者努力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促进社会主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 2)按劳
7、分配否定了剥削制度)按劳分配否定了剥削制度,是消灭剥削和消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对劳动者的积极意义对劳动者的积极意义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注意注意(1)(1)不能认为不能认为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就是就是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按。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同其所在企业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同其所在企业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的。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的情况只存在于同等经营状的。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的情况只存在于同等经营状况的企业里,但这并不违背按劳分配的
8、本意。况的企业里,但这并不违背按劳分配的本意。(2)(2)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分配收入和劳动收入和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则不一定是按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则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如个体经济中的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劳分配收入。如个体经济中的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的收入是劳动收入,但却不是按劳分配的收入。配的收入是劳动收入,但却不是按劳分配的收入。因因为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个体为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个体劳动所得是同个体私有制相联系的分配方式。劳动所得是同个体私有制相联系的分配方式。(3)(3)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
9、津贴属于按劳分配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4)(4)科技人员的分配形式与按技术要素分配应科技人员的分配形式与按技术要素分配应具体分析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一概而论。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还有非按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还有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私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受雇于私营企业主和外商,其股份所得和工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受雇于私营企业主和外商,其股份所得和工资所得都是
10、按生产要素分配。资所得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科技人员自办实体,自办公司,其科研成果或技术专利归自己科技人员自办实体,自办公司,其科研成果或技术专利归自己所有。通过转让成果或专利所获得的收入属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所有。通过转让成果或专利所获得的收入属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果分配。(5)(5)合法的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要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要
11、素分配。素分配。1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经济个体经济收入构成:收入构成: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劳动成果果扣除成本扣除成本和和税款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实行定期定额征收(实行定期定额征收 )(多角色合一:劳动者(多角色合一:劳动者/投资者投资者/经营者经营者)按
12、劳分配按劳分配个体劳动者的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劳动收入所有制基础所有制基础分配的范围分配的范围收入情况收入情况地位地位按劳分配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的区别按劳分配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的区别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个体经济公有制的劳动者公有制的劳动者个体劳动者个体劳动者多劳多得,少劳少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并同经济效益得,并同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联系在一起按个体劳动者按个体劳动者经营状况进行经营状况进行分配分配非主体非主体主主 体体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为了进行各种产品的生产而投为了进行各种产品的生产而投入的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入的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1 1)是什么)是什么 凭借劳动、资本、
13、土地、凭借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分配方式。2.2.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劳动劳动 技术 信息 土地生产要素生产要素 资本资本 管理(2 2)为什么)为什么 分配依据:分配依据: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发展的客观要求。没有回报收益,资源就要求。没有回报收益,资源就不能流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落空。不能流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落空。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所有权有权存在的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第二、体现了国家第
14、二、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的尊重,对 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第三、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第三、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以造福于人民。以造福于人民。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3 3)怎么样)怎么样按生产要素分配具体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具体形式按劳动按劳
15、动力力要素分配:要素分配:一般指在一般指在私营私营企业和企业和外资外资企业中,劳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包括私营企业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利润润、债权人取得的、债权人取得的利息利息收入、收入、股息股息分红、分红、债券债券、股票股票交易交易收入等。收入等。按技术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指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指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指企业的管理人才指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
16、分配的形式。按土地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指出租土地、房屋取得收入。指出租土地、房屋取得收入。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的区别?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的区别?1 1、存在的范围不同存在的范围不同。按劳存在于按劳存在于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动要素存在于中,按劳动要素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中中2 2、分配的方式不同。、分配的方式不同。按劳分配是作各种扣除以后,以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分配按劳分配是作各种扣除以后,以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分配个人消费品个人消费品。而按劳动要素分配是按劳动力的价格分配。而按劳动要素分配是按劳动力的价格分配,劳动劳动者向企业提供劳动者向企业提供劳动,企业将劳
17、动者的企业将劳动者的劳动力价格劳动力价格支付劳动报酬支付劳动报酬3 3、体现的性质不同。、体现的性质不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劳动者主人翁地位,按劳动要素分配体现了劳动者与体现了劳动者主人翁地位,按劳动要素分配体现了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雇佣关系,雇主必然要无偿占有劳动者的一部分雇主之间的雇佣关系,雇主必然要无偿占有劳动者的一部分剩余劳动,存在着剩余劳动,存在着不平等性不平等性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要注意什么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要注意什么问题?问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可能导致社会成员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18、可能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间的收入有较大的差距。收入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依法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因此,必须依法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分配秩序,把取缔非法收入;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收入差距控制在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3.3.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福利性分配 福利性分配福利性分配是按劳分配吗是按劳分配吗?不是不是 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有劳动能力但下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有劳动能力但下岗失业的人都应得到社会保障。因而不能岗失业的人都应得到社会保障。因而
19、不能提提“不劳不得不劳不得“!去年退休,领得保障去年退休,领得保障金金20002000元元李某的父母李某的父母4 4、社会保障性分配、社会保障性分配 做题的技巧做题的技巧 思路思路:先判断其所在的单位是属于什么先判断其所在的单位是属于什么所有制经济所有制经济,再来判断其收入是再来判断其收入是按什么分配按什么分配方式方式取得的收入。取得的收入。判断判断1 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1000元元2 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15万万3 3、铃木购买股票,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铃木购买
20、股票,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500500万美元万美元4 4、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30人,一年纯利润人,一年纯利润1212万万5 5、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40004000元元6 6、某股民炒股票赚了、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 3万元万元7 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200元元8 8、小孙是卖服装的个体户、小孙是卖服装的个体户,一年净赚一年净赚2.52.5万万9 9、老刘承包了责任田,种植大棚蔬菜,年收入、老刘承包了责任田,种植大棚蔬菜,年收入2 2万元万元个体劳动所得
21、个体劳动所得资本资本土地土地信息信息劳动劳动管理管理资本资本资本资本按劳分配按劳分配试试身手试试身手补充:现实中经常提到的分配概念补充:现实中经常提到的分配概念 1 1、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 指通过指通过资本资本、技术和、技术和管理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动产产(如(如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有价证券)和)和不动产不动产(如(如房房屋屋、车辆车辆、收藏品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利息、租金租金、专利专利收入;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财产
22、营运所获得的红利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2 2、劳动收入、劳动收入 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各种报酬。这里各种报酬。这里“各类劳动者各类劳动者”包括在各级国家包括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企业、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工工作的人员,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乡镇企业就业作的人员,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乡镇企业就业人员,农村就业人员,其他就业人员,以及人员,农村就业人员,其他就业人员,以及私营私营企业企业主、雇工的个体户主等。其中,私营企业主主、雇工的个体户主等。其中,私营企业主和雇工的个体户主也从事
23、社会劳动,也是社会主和雇工的个体户主也从事社会劳动,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义建设者。3 3、非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 是指是指劳动收入劳动收入以外的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各以外的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各种收入。主要包括种收入。主要包括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和其他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就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转移性收入就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政府对个人收入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
24、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住房公积金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4 4、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劳动报酬收入劳动报酬收入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家庭经营性纯收入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生产生产分配分配生产力生产力分配方式分配方式决决 定定决决 定定5 5、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生产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国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国情状况决定的。这样的状况将会经历很长情状况决定的。这样的状况将会经历很长的历史时期。因此,在我国,多种分配方的历史时期。
25、因此,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在式并存的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改变。短期内不会改变。想一想:想一想: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在短期内会不会改变?为什么?格局在短期内会不会改变?为什么?1 1、公平、公平是绝对的是绝对的吗吗是大家都一样是大家都一样吗吗是不讲差距的是不讲差距的平均主义吗平均主义吗(1)公平的含义)公平的含义 是宽泛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是是宽泛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是指指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公平。公平不在于有没有差距,而在于差距是否合公平不在于有没有差距,而在于差距是否合理,能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理,能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公平公平平均主义平均主义
26、明确:明确:考点四、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考点四、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社会公平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社会公平,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构建和确处理,社会公平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有必要从人类社会发展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有必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全面认识和理解社会公正问题。的角度,全面认识和理解社会公正问题。社会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公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
27、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权利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等等。平等等。(2 2)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 收入分配的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间,即要求社会成员间的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基本生活需要。注意注意:公平:公平平均平均收入差距收入差距分配不公分配不公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六大方面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六大方面 1 1、行业行业收入差距。资源性行业、垄断性行业收入过高。收入差距。资源
28、性行业、垄断性行业收入过高。调查资料2 2、地区地区收入差距。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3 3、城乡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低是长期存在的突出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低是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问题。4 4、企业内部企业内部收入差距。收入差距。5 5、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差距。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差距。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保障等。6 6、不合理、不合法不合理、不合法的收入差距。的收入差距。中国改革中国改革杂志:我国目前城镇最高与杂志:我国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最低收入10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31倍。倍。城乡
29、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10家庭间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55倍。倍。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0.2表示收入表示收入绝对平均;绝对平均;0.2-0.30.2-0.3表示比较平均;表示比较平均;0.3-0.40.3-0.4表表示相对合理;示相对合理;0.4-0.5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我国的基尼系数是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490.49。所谓所谓“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用来衡量,是指国际上用来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差异一个指标。居民
30、收入分配差异一个指标。(3)实现收入公平的意义实现收入公平的意义 (1 1)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为民的必然要求;(2 2)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本质要求;社会;社会主义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分配原则的体现 (3 3)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
31、出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4 4)怎样确保收入分配公平)怎样确保收入分配公平 (一个制度两个举措)(一个制度两个举措)一个制度一个制度两个比重(初次分配)两个比重(初次分配)三是更加(再分配)三是更加(再分配)起点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结果公平A A、一个制度、一个制度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B B、两个比重、两个比重第一、保证居民收入第一、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在国民收入
32、分配中占合理合理 比重;比重;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劳动报酬收入劳动报酬收入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家庭经营性纯收入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什么是国民收入什么是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ational income)是指是指物质生产物质生产部门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价值。从。从社会总社会总产值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价值形态)形态)=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
33、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在使用已消耗生产资料。在使用价值价值上,国民收入是由上,国民收入是由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消费资料所构成。所构成。创造国民收入的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物质生产部门,有农业、工业、,有农业、工业、建筑业建筑业和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继续的运输和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继续的运输业、邮电业及商业等。业、邮电业及商业等。国民收入的最终去向:国民收入的最终去向:国国家、企业、个人。家、企业、个人。国民收入的两次分配国民收入的两次分配v初次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入的物质生产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内部进
34、行进行的分配。的分配。v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按三个方面进行分配:部按三个方面进行分配:v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的收入国家的收入;v二是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二是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产部门中的劳动者劳动者;v三是三是企业企业(集体集体)自留部分。自留部分。v再分配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基础上,在全社会全社会范围范围继续进行的分配,主要继续进行的分配,主要通过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税收和社会保障、消费、投资等消费、投资等体现。体现。1 1、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目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目的
35、满足社会公共部门的需要满足社会公共部门的需要 满足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满足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社会保障的需需要满足社会保障的需要、满足社会后备基金要、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的需要、调节经济的需调节经济的需要要2 2、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 国国民民收收入入国家国家企业企业劳动者劳动者 初次分配初次分配(主要由(主要由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形成,政府形成,政府通过法律和税收调节,不直接通过法律和税收调节,不直接干预;干预;目的:目的:提高效率,兼顾提高效率,兼顾公平公平财政、财政、保障等保障等在全社会范在全社会范围内分配围内分配提供服务提供服务的劳动者的劳动者消费消费其他生产
36、者其他生产者再分配再分配税收税收主要通过主要通过税收、财政税收、财政提供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目的:目的:注重公平,注重公平,兼顾效率兼顾效率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关系,才能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才能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利于利于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促进,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第二、提高劳动报酬第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具体措施:具体措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最低工资标准低工
37、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劳动收入劳动收入 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各种报酬。这里各种报酬。这里“各类劳动者各类劳动者”包括在各级国家包括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企业、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工工作的人员,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乡镇企业就业作的人员,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乡镇企业就业人员,农村就业人员,其他就业人员,以及人员,农村就业人员,其他就业人员,以及私营私营企业企业主、雇工的个体户主等。其中,私营企业主主、雇工的个体户主等。其中,私营企业
38、主和雇工的个体户主也和雇工的个体户主也从事社会劳动,从事社会劳动,也是社会主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义建设者。C、三是更加(再分配)、三是更加(再分配)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举措。具体措施:具体措施:加强政府对收入的调节加强政府对收入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次序,把收入差,整顿分配次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保水平。
39、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保水平。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4 4)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构建,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5 5)大力发展生产,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提高人民的整体创造更多的财富,提高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生活水平。(根本)(根本)(6 6)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努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力扩大就业;(7 7)加强法制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反对就反对就业歧视和工资歧视。业歧视和工资歧视。1 1、效率
40、的含义、效率的含义 效率效率=个人个人提高个人的积极性提高个人的积极性 社会社会资源的节约,社会财富的增加资源的节约,社会财富的增加投入投入产出产出 (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意义意义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收入分配方式是怎样影响效率的?收入分配方式是怎样影响效率的?生产的生产的发展发展调动积极性调动积极性效率效率收入分配方式收入分配方式 不利于不利于 有利于有利于提高提高降低降低促进促进阻碍阻碍效率效率公平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注重效率就注重效率就会有差距,而差距过大就会有失公平)会有差距,而差距过大就
41、会有失公平)3 3、为什么要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为什么要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依据:理论依据: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本目标之一;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客观依据:客观依据: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率。意义:意义: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分配结果能促使人民奋进,使社会具有生分配结果能促使人民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42、机和活力。4 4、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既要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反对平均主义 又要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既要落实分配政策,落实分配政策,又要又要提倡奉献精神;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创业致富的同时,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先富帮后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具体措施具体措施:考点五:财政及其作用考点五:财政及其作用1.财政:国家的收入与支
43、出财政:国家的收入与支出2.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3、财政的巨大作用、财政的巨大作用p65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如何调节?财政如何调节?(1)国家应根据)国家应根据具体情形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2)当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小于小于总供给时,经济过冷,总供给时,经济过冷,增资增资减收减收
44、,社会需求;,社会需求;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3)当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大于大于总供给时,经济过热,增收总供给时,经济过热,增收减支,减支,抑制抑制社会需求,社会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3 3、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中性)中性)是指政府在总量是指政府在总量控制下的结构性调整,对有些项目降低、放缓支控制下的结构性调整,对有些项目降低、放缓支持或不支持,目的在于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控制持或不支持,目的在于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通货膨胀,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考点六:我国的财政政策考点六:我国的财政政策(P35P35)1、积极的财政政策
45、、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性)(扩张性)以降低财政收入、以降低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为特点,目的在于扩大财政支出为特点,目的在于刺激需求刺激需求的增加;的增加;2、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紧缩性)以增加财以增加财政收入、缩减财政支出为特点,目的在于政收入、缩减财政支出为特点,目的在于减少和抑减少和抑制需求制需求的增加;的增加;考点七: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考点七: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基础性的)2.分配政策分配政策分配政策的影响分配政策的影响把蛋糕分好把蛋糕分好在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的前提下直接减少企业直接减少
46、企业和个人收入和个人收入不利于企业发展不利于企业发展不利于人民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过多过多不利于财政收入增加不利于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过少过少不利于企业发展不利于企业发展不利于个人不利于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的增加降低对经济发展的降低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调控力度支持和调控力度 结论:结论:在经济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在经济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国国家应制定合理分配政策:家应制定合理分配政策:既保证财政既保证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考点八:税收考点八:税收1.含义及作用含义及作用2.特点特点 (1)强制性)强制性 (2)无偿性)无偿性 (3)固定性)固定性3.分类(据分类(据征税对象征税对象)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增值税增值税)()(个税个税)考点九: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考点九: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税收的性质)税收的性质 (2)权利与义务关系)权利与义务关系2.违反税法的行为违反税法的行为 偷税、骗税、欠税、抗税偷税、骗税、欠税、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