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节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血液一般检查第二节第二节 贫血的其他检查贫血的其他检查第三节第三节 血栓与止血检测血栓与止血检测第四节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测定和红细胞计数测定和红细胞计数参考值:参考值: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bHb)红细胞(红细胞(RBCRBC)男男:120:120160 g/L 160 g/L (4.04.05.5)5.5)10101212/L/L 女女:110:110150 g/L 150 g/L (3.53.55.0)5.0)10101212/L/L新生儿新生儿:180:180190 g/L (6.0190 g/L (6.07.0)7.0)1
2、0101212/L/L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分子结构:每一血红蛋白分子由一分子的珠蛋白和四分子亚铁血红素组成,珠蛋白约占96,血红素占4。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构成,分别为两个亚基和两个亚基,在与人体环境相似的电解质溶液中血红蛋白的四个亚基可以自动组装成22的形态。(三)临床意义:(三)临床意义:1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贫血贫血 轻度:轻度:男:男:120g/L120g/LHb90g/L Hb90g/L 女:女:110g/L110g/LHb90g/LHb90g/L;中度:中度:90g/L90g/LHb60g/LHb60g/L;重度:重
3、度:60g/L60g/LHb30g/LHb30g/L;极重度:极重度:HbHb30g/L30g/L。(1 1)生理性:)生理性:(2 2)病理性:)病理性:妊娠中后期的孕妇妊娠中后期的孕妇 生成减少生成减少 6 6个月至个月至2 2岁的婴幼儿岁的婴幼儿 破坏过多破坏过多 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失血失血 2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1 1)相对性)相对性RBCRBC增多:增多:连续呕吐,反复腹泻,大面积烧伤。连续呕吐,反复腹泻,大面积烧伤。(2 2)绝对性)绝对性RBCRBC增多:增多:继发性:继发性:生理性:新生儿、高山居民和登山运动员、重体力生理性:
4、新生儿、高山居民和登山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及长期多次献血者劳动者及长期多次献血者:病理性:慢性肺心病、严重的肺气肿、紫绀型、先病理性:慢性肺心病、严重的肺气肿、紫绀型、先天性心肺病发及某些肿瘤患者天性心肺病发及某些肿瘤患者:原发性:原发性:真性真性RBCRBC增多症:增多症:正常红细胞(一)红细胞大小改变:(一)红细胞大小改变:1 1小红细胞:小红细胞: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 2大红细胞:大红细胞:溶血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 3巨红细胞和超巨红细胞巨红细胞和超巨红细胞 :巨幼细胞贫血。巨幼细胞贫血。4 4红
5、细胞大小不均:红细胞大小不均:严重的增生性贫血。严重的增生性贫血。红细胞大小异常红细胞大小不均红细胞大小不均(二)红细胞形态改变:(二)红细胞形态改变:1.1.球形红细胞:球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2.椭圆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椭圆红细胞增多症。见于遗传性椭圆红细胞增多症。3.3.靶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4.4.口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见于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DICDIC、酒精中毒。、酒精中毒。5.5.镰形红细胞:镰形红细胞:存在异常存在异常Hb(HbS)Hb(
6、HbS)。6.6.红细胞形态不整:红细胞形态不整: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7.7.棘细胞:棘细胞:见于见于脂蛋白缺乏的病人。脂蛋白缺乏的病人。8.8.裂片细胞:裂片细胞:DICDIC、溶血性贫血、重型地中海、溶血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贫血球形、椭圆形、口形、棘形RBC裂片、泪滴、棘形、盔形、镰形RBC靶形、半岛形、半月形、拖鞋形、环形 (三)红细胞内的异常结构:(三)红细胞内的异常结构:1 1碱性点彩红细胞:碱性点彩红细胞:见于铅等重金属中毒见于铅等重金属中毒2 2有核红细胞:有核红细胞:见于各种溶贫及珠蛋白见于各种溶贫及珠蛋白 生成障碍性贫血生成障碍性贫血3 3染色质小体
7、:染色质小体: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后。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后。4 4卡波氏环:卡波氏环:见于溶血性贫血、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性贫血和铅中毒等。巨幼性贫血和铅中毒等。染色质小体、卡波氏环、嗜碱点彩红细胞有核红细胞有核红细胞(NRBC)(NRBC):一、网织红细胞(一、网织红细胞(RETRET)计数)计数二、红细胞沉降率(二、红细胞沉降率(ESRESR)测定)测定三、红细胞比积(三、红细胞比积(PCVPCV)测定)测定四、三种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四、三种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六、血细胞直方图六、血细胞直方图七、溶血性贫血的实
8、验室检查七、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一网织红细胞一网织红细胞(Ret)计数:计数:成人:成人:0.0050.0050.015 (0.5%0.015 (0.5%1.5%)1.5%)绝对值:绝对值:(24(2484)84)10109 9/L/L新生儿:新生儿:0.030.030.06(3%0.06(3%6%)6%)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1 1反映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情况:反映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情况:RetRet增多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RetRet降低降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2 2贫血疗效观察:贫血疗效观察: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网织红细
9、胞增多;网织红细胞增多;治疗无效治疗无效网织红细胞无增长。网织红细胞无增长。3 3结合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形结合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形 态,可初步作出贫血的形态学诊断。态,可初步作出贫血的形态学诊断。二、红细胞沉降率检查二、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血沉(血沉(ESRESR)检查)检查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度。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度。参考范围:参考范围:成年男性:成年男性:015 mm/h;成年女性:成年女性:020 mm/h。血沉机理:血沉机理:1 1、血浆因素:、血浆因素:红细胞表面带红细胞表面带负电荷负电荷,当纤维,当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等(带蛋白原,球蛋白等
10、(带正电荷正电荷物质)增加时,物质)增加时,RBCRBC易于粘连成易于粘连成缗钱状缗钱状而下沉。而下沉。2 2、红细胞因素:、红细胞因素:贫血。贫血。3 3、其他因素:、其他因素:红细胞的形状等。红细胞的形状等。三临床意义:三临床意义:1 1、生理性增快:、生理性增快:妇女月经期血沉略快;妇女月经期血沉略快;妊娠妊娠3个月以上,直到分娩个月以上,直到分娩3周内,周内,血沉增快;血沉增快;60岁以上的高龄者血沉增快。岁以上的高龄者血沉增快。2 2、病理性增快:、病理性增快:各种炎症:各种炎症: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病活动期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病活动期组织损伤及坏死:组织损伤及坏死:手术创伤、心肌梗
11、死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贫血:贫血:轻度贫血:轻度贫血:110g/L110g/LHb90 g/LHb90 g/L;中度贫血:中度贫血:90 g/L90 g/LHb60 g/LHb60 g/L;重度贫血:重度贫血:HbHb60 g/L60 g/L。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另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另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中出现大量异常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中出现大量异常球蛋白,血沉加速非常显著,球蛋白,血沉加速非常显著,因此血沉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诊断指因此血
12、沉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标之一。三、红细胞比积三、红细胞比积(PCV)测定:测定:PCVPCV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体积的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体积的 百分比。百分比。参考值参考值:男:男:0.400.400.50(40%0.50(40%50%)50%)女:女:0.370.370.47(37%0.47(37%47%)47%)PCV的临床意义:的临床意义:1 1红细胞比积增多:真红、血液浓缩。红细胞比积增多:真红、血液浓缩。2 2红细胞比积下降:各种贫血。红细胞比积下降:各种贫血。3 3临床上常以红细胞数、临床上常以红细胞数、HbHb量来计算量来计算 几种红细胞的平均值,有助于贫血几种红
13、细胞的平均值,有助于贫血 和鉴别诊断。和鉴别诊断。4.4.作为补液量的参考作为补液量的参考四、三种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四、三种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1 1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体积(MCVMCV)MCVMCVPCVPCVRBCRBC101015152 2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MCH)MCHMCHHbHbRBCRBC101012123 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MCHC)MCHCMCHCHbHbPCVPCV类型RBCHGBHCTMCVMCH MCHC病因正C正色素NNNAA、急性失血、溶血、白血病等大C正色素 NN巨幼细胞贫血小C正色
14、素N/N慢性炎症、尿毒症、肝病、肾病小C低色素N/缺铁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全称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它的所表达的内容是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均匀程度,如果红细胞体积大小均匀一致,则该参数较低,在参考值范围以内。如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致,差异较大,则该参数高于参考值。参考值为:11%14.5%。它同样可以作为贫血分类的指标之一,一般可以通过RDW和MCV这两个参数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RDW-CV临床意义1)MCV降低,RDW正常 小细胞均一性贫血。常见于慢性疾病、轻型地中海贫血、儿童。2)MCV降低,RDW升高 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15、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型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H病、血红蛋白S病。3)MCV正常,RDW正常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正常人属于此种情况。其他异常表现可有慢性疾病、慢性肝病、脾切除术后、急性出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等情况。RDW-CV临床意义4)MCV正常,RDW升高正常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如早期或混合性营养缺乏、血红蛋白异常的贫血症、骨髓纤维化、骨髓发育不良、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5)MCV升高,RDW正常大细胞均一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前期、冷凝集素升高等。6)MCV升高,RDW升高大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加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部分镰刀状细胞性贫血
16、。(二)血细胞直方图:(二)血细胞直方图: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1 1、小细胞贫血、小细胞贫血 2 2、大细胞贫血、大细胞贫血 3 3、正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 六、血细胞直方图贫血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贫血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数及/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以及全血容量减少,并由此而引发的综合症状的总称。各种动物均常发生。贫血的分类比较常用的是按引起贫血的原因,将贫血分为: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的诊断要领贫血的诊断要领临床上给贫血下一个笼统的诊断并不困难,但要正确辨别贫血的性质,确定贫血
17、的原因,则比较困难,诊断时应注意如下五个问题。1 病史除调查贫血原因外,还要着重了解贫血是急速发生还是缓慢发生?病程短急或缓长?群发、散发或个别发生?贫血症状是进行性加重还是治疗有效?等等。为进一步诊断提供有力依据。粘膜色彩粘膜色彩对反映贫血及贫血程度敏感可靠,是认识贫血的窗口。在检查粘膜时,着重注意有无出血点,必要时可配合血管脆性试验加以印证。可视粘膜通常检查眼结膜。心肺机能障碍贫血时,由于供血和血液携氧功能障碍,必然引起心肺机能不全,伴发心肺功能障碍症状,如心率、呼吸增数、呼吸困难等。对于反映贫血程度也是一个佐证。4 贫血程度贫血的程度,主要由贫血指标减少的程度和治疗效应两个方面反映出来。
18、而这两个方面又都由外周血液和骨髓造血功能综合的反映出来。在数量变化上,仅外周血液成分减少而骨髓造血效应无变化者,贫血比较轻微;反之,外周血液成分显著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效应也减退者,贫血则比较重剧。治疗效应也是如此,经过治疗,外周血液成分尤其是网织红细胞增多,骨髓造血出现增生效应的,贫血比较轻微;反之,虽经施治,外周血液成分有所回升,而骨髓造血仍无增生效应,则贫血程度重剧,可能属于在生障碍性贫血。5 贫血指标的一致性反映血液成分的量变(数量差异)和质变(形态差异、比率变异等)的各个指标之间几乎都有一致性,例如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外周血液红、粒细胞比率与骨髓红、粒细胞比率,以及外周血象和骨髓象都
19、有一致性,彼此呼应。如果相应指标之间变化不一致,则应仔细探讨其原因,尽力纠正,方可获得正确的结论。二二 诊断贫血和鉴别贫血性质的指标及其诊断贫血和鉴别贫血性质的指标及其临床评价临床评价诊断贫血的指标,临床最常用的有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象及骨髓细胞象。前三项是辨别贫血与否不可缺少的基础指标,任何一项或三项都低于正常值,即可认为是贫血。后两项是用以进一步探讨贫血的性质和判定贫血程度的佐证指标,视需要和条件,酌情选用。外周血液涂片上的红细胞形态鉴别贫血性质的指标,经常应用的是由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量计算出来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和平均红细胞
20、血红蛋白浓度(MCHC)三项指标。三三 诊断贫血的分析要领诊断贫血的分析要领贫血的完整诊断,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探讨病因确定贫血性质治疗效应验证诊断七、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溶解 血浆 游离血红蛋白 结合珠蛋白 肾脏 肝脏 血红蛋白尿 含铁血黄素 胆红素实验室检查有否溶血:有否溶血:血:血:RBCRBC的寿命、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寿命、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血清结合珠蛋白血清结合珠蛋白 尿:隐血(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隐血(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溶血的原因:溶血的原因:RBCRBC:膜异常膜异常(渗透脆性渗透脆性)、对补体过敏、对补体过敏(酸溶血试验酸溶血试验)血浆:自身抗体(血浆:
21、自身抗体(CoombsCoombs)、)、G-6PDG-6PD缺乏(缺乏(高铁血红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蛋白还原试验)异常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电泳异常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电泳病例讨论:病例讨论:患者女性、患者女性、3131岁,岁,在过去在过去5 5年中反复发年中反复发生贫血,曾间断输生贫血,曾间断输血。肌肉内铁剂注血。肌肉内铁剂注射治疗前后,见血射治疗前后,见血象如下图。象如下图。RBC 3.05;HGB 58;HCT 0.199;MCV 65.4;MCH 19.0;MCHC 291;PLT 757.0RBC 4.15;HGB 93;HCT 0.289;MCV 69.6;MCH 22.4;MCHC
22、322;PLT 248.0病例讨论:病例讨论:患者男性、患者男性、8484岁,厌食、胃肠出血史、肝大、结肠癌术后。岁,厌食、胃肠出血史、肝大、结肠癌术后。WBC21.0LY%5.4MO%9.0GR%85.6LY#1.1MO#1.9GR#18.0 成人:成人:(4 41010)10109 9/L/L 儿童:儿童:(5 51212)10109 9/L/L 新生儿:(新生儿:(15152020)10109 9/L/L 中性杆状核细胞:中性杆状核细胞:1 5%(0.041 5%(0.040.5)0.5)10109 9/L/L 中性分叶核细胞:中性分叶核细胞:50 70%50 70%(2.02.07.0
23、7.0)10109 9/L/L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20 40%20 40%(0.80.84.04.0)10109 9/L/L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3 8%3 8%(0.120.120.80.8)10109 9/L/L 嗜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0.5 5%0.5 5%(0.020.020.50.5)10109 9/L/L 嗜碱粒细胞:嗜碱粒细胞:0 1%0.10 1%0.060.06),甚至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甚至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原粒等更幼稚的细胞。粒、原粒等更幼稚的细胞。核右移核右移-正常人血中中性粒细胞以三叶核者正常人血中中性粒细胞以三叶核者为主,若五叶核以上者超过为主
24、,若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 3,或中性分叶,或中性分叶过多,大部分以过多,大部分以4-54-5叶或更多。叶或更多。核左移左移程度左移程度WBCNEU粒细胞形态诊断轻度轻度轻度轻度杆状C 6%感染较轻抵抗力强中度中度杆状C10%伴中、晚幼粒C感染严重重度重度或不杆状C25%感染更严重如类白血病易见于婴幼儿再生性核左移再生性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者退行性核左移退行性核左移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少者类白血病反应与白血病的鉴别:类白血病反应与白血病的鉴别:原发 常伴白细胞总数下降,为骨髓造血功能衰退常伴白细胞总数下降,为骨髓造血功能衰退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常见于巨幼红细
25、胞贫血、恶性贫血、抗代谢常见于巨幼红细胞贫血、恶性贫血、抗代谢药物应用后。药物应用后。若在疾病进行期出现核右移,则提示预后不若在疾病进行期出现核右移,则提示预后不良。良。4 4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异: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异:1、中毒性改变:、中毒性改变:1)细胞大小不均:慢性炎症)细胞大小不均:慢性炎症 2)中毒颗粒)中毒颗粒 3)空泡形成)空泡形成 4)杜勒小体)杜勒小体 5)核变性)核变性2、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巨幼贫、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巨幼贫、应用抗代谢药物后应用抗代谢药物后3、棒状小体:急性白血病、棒状小体:急性白血病4、其他:与遗传相关的异常变化、其他:与遗传相关的异常变化5 5嗜
26、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EOSEOS)增多:)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某些血液病:某些血液病:其它:其它:6.6.嗜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EOSEOS)减少:)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严重烧伤、休克及应用见于伤寒、副伤寒、严重烧伤、休克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EOSEOS计数可应用于以下方面:计数可应用于以下方面:1 1、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急性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急性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EOSEOS减少;减少;感染恢复:感染恢复: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减少,
27、EOSEOS增加。增加。2 2、观察手术和烧伤病人的预后:、观察手术和烧伤病人的预后:术后(或烧伤)术后(或烧伤)4 4小时后嗜酸粒细胞小时后嗜酸粒细胞 下降,甚至消失,下降,甚至消失,4848小时后上升。小时后上升。3 3、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9 9淋巴细胞(淋巴细胞(LYMLYM)增多:)增多:某些病毒或某些病毒或杆菌感染杆菌感染某些血液病某些血液病急性传染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的恢复期11.11.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a.a.型型 空泡型空泡型 b.b.型型 不规则型不规则型 c.c.型型 幼稚型幼稚型嗜碱粒细胞(嗜碱粒细胞(BASOBASO)增多:)增多:偶见
28、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转移癌等。偶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转移癌等。单核细胞(单核细胞(MONOMONO)增多)增多:生理性:婴幼儿生理性:婴幼儿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等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等某些血液病:某些血液病:止血与凝血是体内机理与抗凝血机理止血与凝血是体内机理与抗凝血机理动态平衡失调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动态平衡失调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高凝状态高凝状态 血栓血栓低凝状态低凝状态 出血出血发病机制复杂,概括为发病机制复杂,概括为4方面方面:血管壁、血管壁、PLT、凝血因子、抗凝或纤溶机制、凝血因子、抗凝或纤溶机制微血管损伤后的止血机制微血管损伤后的止血机制 纤维蛋白溶解原理纤
29、维蛋白溶解原理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试验阳性表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试验阳性表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常见于:常见于:1毛细血管壁异常:毛细血管壁异常:2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数量减少:3血小板功能不良:血小板功能不良:如血小板无力症等。如血小板无力症等。BT指皮肤刺破后,血液自行流出到自然指皮肤刺破后,血液自行流出到自然 止血所需的时间。止血所需的时间。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血管壁结构、功能异常:遗传性出血性血管壁结构、功能异常:遗传性出血性 毛细血管扩张症等。毛细血管扩张症等。2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3血小板功能不良:如血小板无力症等。血小板功能不良:如血小板无力症等。4凝血因
30、子缺陷:如血管性假性血友病等。凝血因子缺陷:如血管性假性血友病等。(三)血管内皮素(三)血管内皮素-1-1(ET-1ET-1)测定)测定作用收缩血管,使血栓易于形成。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肾衰竭。(一)血小板计数:(一)血小板计数:1 1生理性变化:生理性变化:日间波动、新生儿、妊娠、日间波动、新生儿、妊娠、剧烈运动后等。剧烈运动后等。2 2病理性变化:病理性变化:血小板数减低:血小板数减低:血小板数增多:血小板数增多: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生成障碍;一过性增多;一过性增多;破坏亢进和消耗过多;持续性增多;破坏亢进和消耗过多;持续性增多;分布异
31、常;分布异常;慢粒、多发性骨髓瘤等慢粒、多发性骨髓瘤等(二)血小板平均容积和分布宽度(二)血小板平均容积和分布宽度MPVPLT平均体积临床意义:增高:PLT被破坏,但骨髓增生功能良好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白血病PDWPLT的大小离散度临床意义:增高:PLT大小异常(三)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测定(三)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测定包括:PAIgG、PAIgM、PAIgA临床意义:临床意义:PAIg增高可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血后紫癜、新生儿免疫性紫癜、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LE、淋巴瘤等。(四)血小板功能试验(四)血小板功能试验粘附试验、聚集试验:粘附试验、聚集试验:增高:增高:高凝状态
32、:血栓性疾病(心梗、心绞 痛、脑血管病变等。)降低:降低:低凝状态:血友病、血小板无力症等释放功能:释放功能: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4 4因子测定因子测定 增高:增高: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 降低:降低:先天性或获得性贮存池病。(六)血块收缩时间(六)血块收缩时间是血小板功能的诊断是血小板功能的诊断筛选试验。筛选试验。可由以下原因引起:可由以下原因引起: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功能异常;纤维蛋白原或凝纤维蛋白原或凝血因子严重减少;血因子严重减少;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发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3、(APTTAPTT)测定)测定血浆在加入凝血活酶和Ca2+后的凝固时间。用于测定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临床意义:临床意义:APTTAPTT延长见于:延长见于:血浆、因子的含量严重减少 (重症甲、乙、丙型血友病);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后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时。APTTAPTT缩短见于血液呈高凝状态:缩短见于血液呈高凝状态:DIC早期;脑血栓形成;心肌梗死。(二)血浆纤维蛋白原(二)血浆纤维蛋白原(Fg)(Fg)测定测定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增高: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SLE、急性感染、急性肾炎、糖尿病、血栓前状态等。降低:降低:DIC、重症肝炎、肝硬化等。(三)血浆凝血酶原
34、时间(三)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PT)测定:)测定:PT PT 延长见于: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先天性:凝血因子、减少等;减少等;获得性:获得性:DICDIC;VitKVitK缺乏症;肝硬化及缺乏症;肝硬化及 重型肝炎;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的存在。重型肝炎;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的存在。PTPT缩短见于:缩短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先天性:凝血因子增多。增多。获得性: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获得性: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五、抗凝物质检测:五、抗凝物质检测:血浆抗凝血酶血浆抗凝血酶活性(活性(AT-AT-:A A)测定)测定血浆肝素定量测定血浆肝素定量测定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增高:低凝状态增高:低凝状态出血出
35、血降低:高凝状态降低:高凝状态血栓血栓六、纤溶活性检测六、纤溶活性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血浆血浆D-D-二聚体测定二聚体测定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3P3P)试验)试验七、血液流变学检查七、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粘滞度测定:全血、血浆血液粘滞度测定:全血、血浆红细胞变形性测定红细胞变形性测定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八、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八、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一期止血缺陷一期止血缺陷血管壁、PLT异常二期止血缺陷二期止血缺陷凝血因子、抗凝物质纤维蛋白溶解综合征纤维蛋白溶解综合征血栓前状态血栓前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
36、管内凝血(DICDIC)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导致血液在血管内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导致血液在血管内凝固,形成弥散性的微血栓,从而消耗了凝固,形成弥散性的微血栓,从而消耗了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并通过内激活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并通过内激活途径激活了纤溶系统。临床上有出血、休途径激活了纤溶系统。临床上有出血、休克、栓塞或溶血等症状。因此,克、栓塞或溶血等症状。因此,DIC是一种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严重的获得性出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严重的获得性出血综合症。综合症。DICDIC的诊断筛选试验:的诊断筛选试验:血小板计数:常血小板计数:常100*109/L,如呈持续,如呈持续下降,则更具诊断意义
37、。下降,则更具诊断意义。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测定:DIC早期:早期:PT缩短;缩短;DIC后期:后期:PT延长。延长。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小于小于1.5g/L有诊断意义。有诊断意义。第五节第五节 血型鉴定与配血试验血型鉴定与配血试验各种血液成分的遗传多态性标记。各种血液成分的遗传多态性标记。一、一、ABOABO血型系统:血型系统:1 1ABOABO血型系统的分型。血型系统的分型。2 2ABOABO血型系统的亚型:血型系统的亚型:A型分为A1及A2两个亚型;AB型分为A1B及A2B两个亚型。3 3ABOABO血型系统的血型鉴定:血型系统的血型鉴定
38、:4 4ABOABO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血型不合的输血;血型不合的输血;O O型血的输入:型血的输入:O O型人并非万能输血者,应坚持同型输血。型人并非万能输血者,应坚持同型输血。ABAB型病人接受非同型血;型病人接受非同型血;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溶血症。二、二、RhRh血型系统:血型系统:1Rh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Rh血型系统的主要抗原有:血型系统的主要抗原有:C、c、D、d、E、e六种。六种。D抗原存在为抗原存在为Rh阳性;阳性;D抗原不存在为抗原不存在为Rh阴性。阴性。2Rh血型系统的血型鉴定原则:血型系统的血型鉴定原则:3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
39、义: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RhRh阳性血输给阳性血输给RhRh阴性病人,产生抗阴性病人,产生抗D D抗体,抗体,再次输入再次输入RhRh阳性血,发生溶血反应。阳性血,发生溶血反应。RhRh阴性母亲孕育阴性母亲孕育RhRh阳性胎儿,母亲产生抗阳性胎儿,母亲产生抗D D抗体,抗体,再次育孕再次育孕RhRh阳性胎儿阳性胎儿 ,发生新生儿溶血症。,发生新生儿溶血症。五、交叉配血试验:五、交叉配血试验:1、交叉配血:是输血前一项必不可少、交叉配血:是输血前一项必不可少 的常规检查,可保证安全输血。的常规检查,可保证安全输血。试验包括主试验和副试验。试验包括主试验和副试验。2、盐水配血与胶体介质配血并用。、
40、盐水配血与胶体介质配血并用。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骨髓检查骨髓检查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增殖模式图血细胞发育成熟形态变化规律胞体:大小:由大变小,只有巨核细胞相反,越成熟胞体越大,早幼粒细胞也可较原粒细胞大。外形:红细胞系始终呈圆形;粒细胞及淋巴经胞系始终保持圆形或椭圆形;单核细胞系由圆形或椭圆形变为不规则形;巨核细胞系由圆形变为明显不规则形。血细胞发育成熟形态变化规律胞核大小:由大变小。巨核细胞则由小变大;成熟红细胞则无核。核形:一般由圆形变为不规则形。红系由圆形最后脱核消失;粒系由圆形到一侧出现凹陷,最后为杆状或分叶状;淋巴及浆细胞系核形保持不变;单核细胞则由圆形变为不规则形;巨核细胞核逐渐增大并
41、分叶,呈不规则堆叠。血细胞发育成熟形态变化规律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变为粗糙密集,其着色随DNA含量增加而蓝变为浅红色;淋巴洗胞及单核细胞系保持浅蓝或灰蓝色不变;浆细胞系则由灰蓝色变为深蓝色。颗粒:从无到有,由非特异性到特异性。粒系统原始阶段一般无颗粒,早幼阶段出现非特异性嗜天青颗粒,中幼以后各阶段为大量特异性颗粒;淋巴细胞颗粒较少,部分细胞可含少量非特异性颗粒;红细胞系胞浆内无颗粒。胞核与胞浆体积之比:一般由大到小。三、正常骨髓象正常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 粒、红比值正常(24:1)各系细胞增生良好,各阶段细胞比例及形态正常。(1)粒系(占有核细胞4060%)(2)红系(占有核细胞的20%左右)原
42、粒2%原红2%早幼粒5%早幼红5%中幼粒15%中幼红10%晚幼粒分叶核(3)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20%,小儿可达40%)(4)单核细咆50各型白血病,尤其是慢粒明显活跃10:110-50增生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活跃20:11-10正常骨髓、某些贫血减低50:10.5-1慢性再障、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极度减低200:10.5急性再障、骨髓坏死(二)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的比例正常:1、正常骨髓象;2、非粒、红系病变:ITP 3、粒、红系平行变化:红白血病、AA增高:1、粒系增生 2、纯红再障减低:1、红系增生:贫血 2、粒系减少:粒缺四、常见血液病血液学特点(一)贫血 缺铁性贫血巨幼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二)白血病1、定义2、分型:急性白血病:L1 L2 L3 M1 M2a M2b M3a M3b M4 M5a M5b M6 M7 慢性白血病:CML CLL 特殊类型白血病:PCL HC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谢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