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材简析】前一课观察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活动,学生发现了物体在斜面上会静止、滑动或滚动,也会留意到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本课和下一课就引导学生研究运动快慢的问题。在整个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关于物体运动中“速度”概念的学习,本单元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但从整体的大单元角度审视,本单元是围绕“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这一个核心概念进行编排的。所以不是要引导学生去深挖速度的概念,而是要把握好“初步经历”的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经历和体验中进行推理论证和模型建构,从而提升科学素养。在教材编排中,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是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的铺垫课,从课
2、堂结构来说是相同的,在前一课中获得方法,然后在后一课中用同样的方法,获得认知和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转变过程。所以,本堂课让学生获得方法(探究的方法、实用工具的方法、数据的处理)将是重点。因此,在贯穿本课的三个探索活动中,虽然指向都是“运动相同距离,所用时间短,运动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从激活经验-运动会的快慢比较,到自己制定比赛规则,最后通过秒表计时来比较快慢,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快慢”有很充分的生活体验,比如在运动场上跑步,乘坐交通工具。但是三年级学生的主要思维是具象思维,对于快慢的直观经验就是:看到路上一辆车超过另一辆
3、车,就知道谁快谁慢;看到同时起步的同学奔跑,谁先到达终点,谁就快。学生的认知反应的是客观实际,但是少了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影响物体快慢的因素是哪些?如何用数据来描述运动的快慢。本课需要我们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指导学生思考更全面、表述更严谨。【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科学思维以运动会等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建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模型,解释现象和数据;基于获得的方法和数据,运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的思维,建立数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探究实践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会利用秒表测量物体
4、的运动时间。态度责任愿意和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讨论。【教学重难点】重点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难点数据的处理。【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小组直线跑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运动速度不同)、秒表、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聚焦问题(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课件,图片1.出示猎豹、兔子、羚羊、斑马、大象、黑熊图片提出问题:动物王国要进行一次赛跑,有什么办法来比较他们的快慢呢?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动物比赛引入,调动学生探索的欲望。还可将体育活动中评判方法迁移到科学课堂中。二、判断运动的快慢(预设35分钟)材料准
5、备:直线跑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运动速度不同)、秒表、学生活动手册活动一:比较动物运动的快慢1.以下是他们的比赛成绩。请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运动的快慢排列名次,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提醒按从快到慢的顺序填写动物的编号和奔跑100米所需的时间)。并思考你的排序理由。2.师生交流:提问1:这场比赛最终的排名是?提问2:为什么说猎豹跑的最快,大象跑的最慢呢?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适当追问:对于他们的比赛距离有什么要求吗?3.小结:六种动物都奔跑100米(运动相同的距离),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所用时间长的运动慢。设计意图通过营造动物运动会百米赛跑的氛围,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并激发学生已有的认知,可通过
6、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时间的长短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活动二:两条轨道,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1.出示两个不同的小球。这里有两个小球,他们也想参加比赛,你认为谁会获胜?(备注:轨道长短不同,两小球起点不同。)学生互辩。2.为了观察谁运动得快,我们需要制定比赛规则,你有什么想法吗?在两条相同的轨道上比赛(2米以上),以轨道的最高处为起点,轨道的最低处为终点,小球放在起点,轻轻放手不能推。3.出示两条相同的跑道,旁边备有两个木块,谁来演示给大家看?(预设:轨道平放,球不会动,要用小木块垫高轨道的起点)操作员蹲在轨道的起点,两手各拿一个球放在轨道的起点。发令员喊开始,操作员自然放手,让球自然滚动。观察员留心是否
7、有滞留等异常现象,记录员记录哪个球先到达终点。4.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问题?一个学生演示,台下同学观察5.小组合作研究,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6.小结:运动相同的距离,同时开始运动,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快;后到达终点的运动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站队”,让学生之间产生认知冲突,感受活动中比赛规则的重要性,并获得实验操作的方法,为后面的活动和下一节课做好铺垫。活动三:一根轨道,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1.过渡: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判断了两球运动的快慢。老师要向你们发出更高难度的挑战,去掉一根轨道,你还能比较两球运动的快慢吗?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3.实验过程:操作员先把一个小球放在轨
8、道起点,发令员喊开始,操作员自然释放小球,让球自然滚动,计时员开始计时,小球到达终点,计时员停止计时,记录员记录滚完这条轨道所用时间。小组分工合作,重复测量两个小球分别自由滚完这条轨道所用的时间,记录数据,并进行比较。4.注意事项1)为了使实验更准确,每个小球运动3次,记录三次的时间;2)注意秒表的使用;3)活动记录单上有一空显示“选取的数据”,请小组成员认真讨论后填写,并将最终选取的数据报告给老师。5.小组合作,完成实验6.学生交流,处理数据提问1:你们组是怎么选择数据的?(选取几组取值方法不一样的小组回答)实验数据的选择有取众数(选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取中位数(选按大小排位居中的数)、取平
9、均数(所有数据相加后,除以个数)等三种方法。为方便起见,我们常采用取中位数的方法。即把3次实验的数据按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取中间数。提问2:遇到数据差异大的情况怎么办?(重测一次)提问3:根据你们的数据,哪个小球运动快?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7.得出结论:比较相同距离内的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设计意图通过向同学们发出更高难度的挑战,去掉一根轨道,让学生思考秒表的使用及最终数据的取值。从直接观察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来比较小球的运动快慢,转向间接的通过数据分析来比较运动快慢,是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升。三、联系生活,承前启后(预设3分钟)材料
10、准备:视频1.播放视频,激发兴趣课堂最后,我们看一小段视频苏炳添。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了亚洲百米赛跑的记录,成功进入决赛,是亚洲第一人,让我们给他鼓鼓掌。课后,在体育老师的帮助下,大家测试一下,和亚洲冠军同样的时间9.83秒,你能跑多远?带着这个数据,我们进入下节课。设计意图通过引入亚洲飞人苏炳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相同时间”的引入,为下一课做好铺垫。【疑难解答】1.秒表该怎么选择与使用?在活动三中,会涉及到秒表的使用。三年级学生在之前的课中并没有接触过秒表,是第一次正式使用秒表,因此在秒表的选择上需要加以注意。常用的计时秒表对操作要求较高,在使用前,最好让小朋友们先试着操作几遍再进行活动。而且常用的计时秒表精确度很高,要提醒小朋友保留小数点一位即可,并且要告知小朋友如何记录,可拍个微视频方便学生学习;若是选择工具箱里的秒表,它的操作较简单,读数也方便,小朋友更容易上手,可作为优先选择。2.如何选择轨道和场地?轨道:为避免小球在平板轨道上滚落,可选择圆弧轨道进行测试。圆弧轨道可以用过山车轨道来进行拼接。在上课前,老师要提早把轨道拼接好,保证轨道长度是一样的,也在课堂上节约了时间成本。场地:本活动需要两米以上的场地,室内空间较小,活动时可选择到室外进行。在课前教师要先选择好场地,并做好沟通工作,避免活动时出现和其他班冲突的情况。【教学后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