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线上测试(二)-理科综合答案.pdf

上传人(卖家):青草浅笑 文档编号:507957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8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线上测试(二)-理科综合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泉州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线上测试(二)-理科综合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泉州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线上测试(二)-理科综合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泉州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线上测试(二)-理科综合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泉州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线上测试(二)-理科综合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生物全解全析 1 2 3 4 5 6 B D C C C C 1B 【解析】原核生物中的好氧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但没有线粒体,A 错误;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 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分泌有关,而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B 正确;蓝藻细胞中有与光合 作用有关的色素,但蓝藻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和液泡,C 错误;细胞质基质的 pH 比溶酶体的高,H 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 错误。故选 B。 2D 【解析】分析题图曲线可知,葡萄糖浓度极低时 GLUT2 运输速率为 0,所以此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 收,A 正确;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SGLT1 和 GLUT2 的运输速率不同,所以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

2、 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B 正确;在一定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 收既有协助扩散也有主动运输,C 正确;在较高浓度下,GLUT2 的运输速率较高,所以细胞主要依赖协 助扩散来增大吸收速率,D 错误。 3C 【解析】图中的与都是 mRNA,A 正确;若中 A+U 占 36%,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中 A+T 占 36%,则 C+G 占 64%,因此其对应片段中 G 占 32%,B 正确;图中的为多肽链,还不具有 生物活性,需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C 错误;一种 tRNA 只能识别并转运一 种氨基酸,D 正确。 4C 【解析】由图可知,ACh 受体

3、可能位于神经元树突或胞体膜上,A 正确;若组织液中 Ca2+浓度下 降,Ca2+内流将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将受到影响,进而可能会影响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 递,B 正确;ACh 发挥作用后,会被相关酶立即分解,C 错误;Ach 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因而 ACh 与 ACh 受体结合后,肌细胞可能会发生收缩,D 正确。 5C 【解析】低倍镜下看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A 错误;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 裂过程的实验过程中,解离步骤已经将细胞杀死,故观察过程中不需要保持细胞生物活性,B 错 误;用斐林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时,需要在加入斐林试剂后并水浴加热才能检测到,C 正确;叶绿

4、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会导致滤纸条上无色素带出现,D 错误。故选 C。 6C 【解析】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使自动调节能力增加,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 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B 错误;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 源,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 正确;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 价值,D 错误。 29(11 分,除标明外,每空 2 分) (2)心肌细胞 差速离心法(1 分) (3)1 mL(等量)的丙二酸溶液 等量甲烯蓝溶液 溶液变为无色 (4)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琥珀酸的含量(浓度) 【解析】大白鼠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线粒体,心

5、肌细胞耗能多,线粒体数量多于皮肤细胞。根据实 验探究的目的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丙二酸,因变量是琥珀酸脱氢量,可通过甲烯蓝溶液变 色所需时间为观测指标。(2)选取大白鼠的心肌细胞,采用差速离心法从细胞匀浆中分离出线 粒体,再在其研磨液中提取琥珀酸脱氢酶。(3)实验操作:取 2 支试管,分别编号 A 组、B 组,两组中都加入 5mL 琥珀酸溶液。A 组中加入 1mL 蒸馏水,B 组中加入 1mL(等量)的丙二 酸溶液。两组各自混匀,同时都加入一定量的琥珀酸脱氢酶溶液。一段时间后,在两组中加入等 量甲烯蓝溶液,摇匀后以溶液变为无色所需时间作为指标,可反映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是否有 抑制作用。

6、(4)据图分析,丙二酸的作用原理是与琥珀酸争夺与酶结合的活性部位,因此若要让 上述指标的变化趋势为减少,则 B 组可采取的措施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琥珀酸的含量。 30(8 分,除标明外,每空 1 分) (1)下降 呼吸强度 (2)二氧化碳吸收量 此时蒸腾作用强烈,气孔开放程度较高 (3)B(2 分) (4)1000-1500 排除光照强度(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解析】图 1 为植物从 30环境移入 40环境进行高温培养测得的相关数据,从图 1 所示可知, 三个品系光合作用、光能捕获效率都下降了;三个品系蒸腾作用都增强了,其中 A 品系蒸腾作用 最强,散热最快,能降低高温对植物的影响。图

7、 2 为 30条件下测得的光合速率。(1)在 30 时,测定三种品系光合速率变化情况如图 2。当光照强度过大时,棉花叶片的光合速率下降。在 P 点时,检测的是棉花叶片的呼吸强度。(2)移植后植株的蒸腾作用旺盛,气孔开放程度较高,植 株二氧化碳吸收能力较强,植株的光合速率可能因为光能捕获效率、含水量降低而降低,但理论上 不应是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导致了光合速率下降。(3)由题意分析可知,欲比较三个品系中这一 机制的效率,应确定与蒸腾速率不变时相比,三个品系光合速率增加量相等时,哪一品系蒸腾速率 增加量最小。根据蒸腾速率的测定结果和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40 条件下 B 品系的光 合速率提高了

8、 35,蒸腾速率也提高了 35,即 B 品系的蒸腾速率增加量/光合速率升高量1, A 品系中该值为 3/2,C 品系中该值为 5/4,则 B 品系中这一机制的效率最高。(4)根据图 2 结果可 知,当光照强度为 10001500 lx 时,三个品系的光合速率都较大,判断棉花的最适光照强度在这 一范围内。实验探究的是高温胁迫对棉花光合速率的影响,光照强度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 宜,以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1(8 分,除标明外,每空 1 分) (1)组成(化学)成分 (2)抑制 (3)小脑 (4)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 (5)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2 分) 抗体 【解析】(1)内环

9、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2)失重环境 中航天员头部体液增多,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抑制,出现体 液转移反射性多尿现象。(3)小脑具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因此航天员可通过位于小脑 的神经中枢调节,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减轻体位翻转症状。(4)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 A 细 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以及非糖物质转化。(5)T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抗体由浆细胞产生。 32(12 分,除标明外,每空 1 分) (1)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蛋白质的结构 绿色 BbDd 绿色黄色蓝 色白色=9331(2

10、 分) (2)白色(2 分) 子代出现白色个体(2 分) 子代全为黄色个体(2 分) 【解析】(1)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直接影响性 状;另一种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图示基因控制生物性 状的方式是后一种。纯合蓝色鹦鹉(BBdd)和纯合黄色鹦鹉(bbDD)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为 BbDd,表现型为绿色;子一代互交,即BbDd BbDd,子二代为 B_D_(绿色)bbD_(黄 色)B_dd(蓝色)bbdd(白色)9331。(2)黄色雄性个体基因型为 bbD_,欲验证 其基因型,应采用测交法,因此应让其与多个白色个体(bbdd

11、)杂交;若出现白色后代,则该黄 色个体为杂合体;若子代全为黄色个体,则黄色个体很可能为纯合体。 37(15 分,除标明外,每空 2 分) (1)毛霉 (2)制作果醋 灭菌 (3)不能(1 分) 因醋酸杆菌需要在有氧且温度是 3035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为醋酸, 而此时发酵罐中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是 1825 (4)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5)蒸馏温度 在一定的时间内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提取量不再增 加 【解析】(1)腐乳制作过程中所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2)在腐乳和泡菜的制作中都要密 封以保持无氧环境,而果醋的制作需要有氧环境,在发酵产物制作过程中都需要

12、培养微生物,为防 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液(基)和培养器皿进行灭菌。(3)醋酸杆菌是好氧性细菌,而果酒发酵 是无氧环境,且醋酸杆菌需要在有氧且温度是 3035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为醋酸,而此时发 酵罐中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是 1825,因此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 酸杆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4)玫瑰精油具有化学性 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因此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5)提取 玫瑰精油时,影响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是蒸馏时间和蒸馏温度,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 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提取量随蒸馏时间

13、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因玫瑰精油 已经全部被蒸馏提取完而使得提取量不再增加。 化学全解全析 7 8 9 10 11 12 13 B D C D B C C 7B 【解析】A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沙中浪底来”的物质指的是金的单 质,与题意不符,A 错误;B由沙子(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到计算机芯片(硅)发生了二氧化硅与 碳反应生成硅单质和一氧化碳,硅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符合题意,B 正确;C雾属于胶 体,分散质直径为 1 nm100 nm,为 109107m,与题意不符,C 错误;D淘金原理为金的密度 大,且不溶于水,沉到底部,与化学上的萃取不一致,与题意不符,D 错

14、误;答案为 B。 8D 【解析】A苯基中有 11 个原子共平面,甲基一个 C 和一个 H 与苯基共平面,共有 13 个原子共 平面,所以 1 mol 甲苯分子最多共平面的原子个数为 13NA,A 错误;B标况下,环己烷为非气态, 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B 错误;C 33 1mol CH COOCH,在稀硫酸中水解为可逆反应,无法完全 变为酸和醇,C 错误;D 2 N O和 2 CO的摩尔质量均为 44g/mol,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 数均为 2.2NA,D 正确;故答案选 D。 9C 【解析】表中四种短周期元素的位置关系说明,X、Y 在第二周期,Z、W 在第三周期。设 X 原子 序数为

15、a,则 Y、Z、W 原子序数为 a+1、a+9、a+10。因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 48,得 a=7,故 X、Y、Z、W 分别为氮(N)、氧(O)、硫(S)、氯(Cl)。A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 半径依次减小,故r(Z)r(W),A 项正确;BX 和 Y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XY(NO)、 2 XY(NO2) 等化合物,B 项正确;C同主族由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 Y 的非金属性比 Z 的强,但 Y 元素没 有含氧酸,C 项错误;DS2、Cl电子层结构相同,前者核电荷数较小,离子半径较大,其还原性较 强,D 项正确。本题选 C。 10D 【解析】A氯气氧化性强,与铁反应的产物是氯化铁,故

16、 A 错误;BSO2与 NO3在酸性环境 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 B 错误;C稀盐酸与银不反应,故 C 错误;D等 物质的量的 Ba(OH)2与 NaHCO3混合时 OH过量,故 D 正确;答案为 D。 【点睛】易错选项 B,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下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强还原性,所以要注意氧 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11B 【解析】A两步反应是脱氢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故 A 错误;B环己烯的链状同分异 构体既有二烯烃,也有炔烃等,存在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碳链异构,同分异构体超过 10 种,故 B 正确;C环己烷、环己烯、苯均难溶于水,故 C 错误;D环己烯能使酸性高锰

17、酸钾 溶液褪色,故 D 错误;答案:B。 12C 【解析】A向 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Fe3+完全转化为 Fe2+,滴入 KSCN 溶液,溶液不变 色,可证明还原性:FeFe2+,A 项正确;B燃着的金属钠能在装有 CO2的集气瓶中反应生成 Na2CO3 和 C,说明 CO2具有氧化性,B 项正确;CNH4HCO3受热分解生成的 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只能说明 NH3为碱性气体,不能确定 NH4HCO3的酸碱性,C 项错误,D将 SO2通入酸性 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的锰由+7 价变成+2 价,+2 价的 锰为无色所以此试验是说明

18、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故 D 正确;答案选 C。 13 C 【 解 析 】 A d点 为 为 氯 化 镍 与 硫 化 钠 恰 好 完 全 反 应 的 点 , 故 0 V =20, 210.5 sp (Ni)=10mol/ LcK + = ,b=10.5,A 错误;B 若 2 NiCl (aq)的浓度变大,则需要反应掉 的硫化钠会更多,则会远离a点,B错误;C 由于 21 sp K (NiS)1.0 10 25 sp K (ZnS)1.0 10,故恰好完全反应剩余的阳离子浓度更小,即 d 点 会 向f点 迁 移 , C正 确 ; D 写 出 硫 化 钠 溶 液 中 的 质 子 守 恒 , 可 知

19、()()()() 2 c OHc Hc HS2c H S + =+,故 D 错误;故答案选 C。 26(14 分,每空 2 分) (1)2Cr2O3+3O2+4Na2CO34Na2CrO4+4CO2 (2)适当增大稀硫酸的浓度、升高温度、搅拌等 (3)CuSO4(或 CuSO4和 H2SO4) (4)低温条件下,K2Cr2O7的溶解度在整个体系中最小,且 K2Cr2O7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显著 减小 (5) 2- 27 Cr O+6Fe2+14H+2Cr3+6Fe3+7H2O 49.0 (6)是 【解析】(1)根据流程中“水浸”,Cr 元素以 Na2CrO4形式存在,Na2CrO4中 Cr

20、的化合价为6 价, Cr2O3中 Cr 的化合价为+3 价,Cr2O3作还原剂,被氧气氧化,根据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煅烧” 时 Cr2O3参加的反应是 2Cr2O33O24Na2CO34Na2CrO44CO2; (2)为提高酸浸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是适当增大稀硫酸的浓度、升高温度、搅拌等, (3)“煅烧”除(1)中反应外,还有 Cu2Te2O22CuOTeO2,沉渣应含有 CuO、TeO2以及少量 的 Au,加入稀硫酸,CuO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CuSO4,根据题干,Te 以 TiOsO4形式存在,Au 不与稀 硫酸反应,即浸出液中含有 TeOSO4、CuSO4、H2SO4; (4)Na2C

21、r2O7溶液加入 KCl(s),得到 K2Cr2O7,说明低温下,K2Cr2O7的溶解度在整个体系中最小, 且 K2Cr2O7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减小; (5)Cr2O72 作氧化剂,把 Fe2氧化成 Fe3,+6 价 Cr 被还原成 Cr3,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 得出 Cr2O72 6Fe214H=2Cr36Fe37H 2O; 根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得出:K2Cr2O7的纯度 = -3 1250 mL 25.00 10L0.1000 mol/L294 g/mol 625 mL 100% 2.50 g =49.0%; (6)Cr(OH)3开始出现沉淀时,溶液中 c3(OH )= 31 s

22、p3 3+5 Cr(OH) 6.0 10 (Cr )3 10 K c = =210 26,Fe3沉淀完 全 , c(Fe3 ) 应 小 于10 5molL1 , Fe(OH)3沉 淀 完 全 时 , 溶 液 中c3(OH )= 38 sp3 3+5 Fe(OH) 4.0 10 (Fe )1.0 10 K c = =410 33(2 分) (4)C(2 分) (5)2NO+4e=N2+2O2(2 分) 阴极发生副反应 O2+4e=2O2(2 分)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将2+2+可得 2SO2(g)+4NH3H2O(aq)+O2(g)=2(NH4)2SO4(aq)+2H2O(l) 的H=(

23、2a+2b+c)kJ/mol; (2)根据图 1 可以知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2H4与 NO、O2反应最终生成 N2、CO2、H2O,反 应总方程式为: 6NO+3O2+2C2H43N2+4CO2+4H2O;由图可知,b 曲线的最高点处,脱硝率高,负 载率低,温度适宜,适宜适合条件为 350、负载率 3.0%; (3)根据 v正=v(NO)消耗=2v(O2)消耗= k正c2(NO)c(O2),得出 k正=v(NO)消耗/c2(NO)c(O2),根据 v逆 =v(NO2)消耗= k逆c2(NO2),得出 k逆= v(NO2)消耗/c2(NO2),因为 v(NO)消耗=v(NO2)消耗,所以 k

24、正/k逆= c2(NO2)/ c2(NO)c(O2)=K,表格中初始物质的量:n(NO)=1mol,n(O2)=0.6mol,体积为 2L,则列出三段式如 下: 2NO(g)+O2(g)2NO2(g) 起(molL 1) 0.5 0.3 0 转(molL 1) 0.4 0.2 0.4 平(molL 1) 0.1 0.1 0.4 K= c2(NO2)/c2(NO)c(O2)= (0.4mol/L)2/(0.1 mol/L) 2(0.1 mol/L)=160 L/mol,故答案为:160; 若将容器的温度改变为 T2时其 k正=k逆,则 K=1160,因反应:2NO(g)+O2(g)2NO2(g)

25、 H 0,反应放热,K 值减小,则对应的温度增大,即 T2T1; (4)AB 是 NO 断键转化为氮原子和氧原子,BC 是氮原子与氮原子结合转化为氮气,氧原子与 氧原子结合转化为氧气,断键吸热,成键放热,故能量最低的状态是 C 处; (5)阴极是 NO 得到电子生成 O2和 N2,其电极反应式为:2NO +4e = N 2+ 2O 2; 因 O2浓度约为 NO 浓度的十倍,且电解装置中下电极板上存在有 O2,容易在阴极发生副反应: O2+4e =2O2,导致耗能远高于理论值。 28(14 分) (1)尿素(1 分) (2)8Cl2 +16OH=5ClO+ ClO3 + 10Cl + 8H2O(

26、2 分) (3)冰水浴冷却(2 分) (4)通过冷凝回流,减少水合肼的挥发,提高水合肼的产率(2 分) NaClO 碱性溶液(1 分) 打开滴液漏斗的活塞,旋转旋塞使漏斗内的液体缓缓流下(1 分) NaClO + CO(NH2)2+2NaOH=NaCl + N2H4 H2O + Na2CO3(2 分) (5)4(2 分) 10(1 分) 【解析】由实验流程可知,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生成 NaClO,为避免生成 NaClO3,应控制温 度在 40以下,生成的 NaClO 与尿素反应生成 N2H4H2O 和 Na2CO3,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出 N2H4H2O,副产品 Na2CO3溶液中通入二氧

27、化硫,可制得 Na2SO3,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以及题给信 息分析解答。 (1)根据流程图,本流程所用的主要有机原料为尿素; (2)若温度为 41,测得产物中除 NaClO 外还含有 NaClO3,且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51,同时 还生成 NaC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ClOClO3 Cl 物质的量之比为 5110,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 8Cl2 + 16OH = 5ClO+ ClO3 + 10Cl + 8H2O; (3)氯气与烧碱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实验中,为使步骤中反应温度不高于 40 ,除减缓 Cl2的通入速率外,避免反应过于剧烈,放出大量的热而导致温度升高,还可以用冰水浴冷却; (4)为

28、避免 N2H4H2O 的挥发,使用冷凝管,起到冷凝回流,减少水合肼的挥发,提高水合肼 的产率; 为了避免 N2H4H2O 与 NaClO 剧烈反应生成 N2,实验中通过滴液漏斗滴加的溶液是 NaClO 碱性 溶液;将滴液漏斗内的液体放入三颈烧瓶内的操作是打开滴液漏斗的活塞,旋转旋塞使漏斗内的液 体缓缓流下,故答案为:NaClO 碱性溶液;打开滴液漏斗的活塞,旋转旋塞使漏斗内的液体缓缓流 下; 根据流程图,NaClO 和 CO(NH2)2 在 NaOH 溶液中反应生成水合肼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NaClO + CO(NH2)2 +2NaOH=NaCl + N2H4H2O + Na2CO

29、3; (5)用 Na2CO3制备无水 Na2SO3,在 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生成 NaHSO3,然后在 NaHSO3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可生成 Na2SO3。 由图像可知,溶液 pH 约为 4 时,可完全反应生成 NaHSO3,此时可停止通入二氧化硫; 由图像可知 pH 约为 10 时,可完全反应生成 Na2SO3。 35(15 分) (1)离子键(1 分) 硫(S)(1 分) (2)CD(2 分) (3)V 形(1 分) sp3(1 分) 极性(1 分)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答案合理即可)(2 分) (4) 键和 键(2 分) (5)4(2 分) 2-21 A 4 644

30、 568 32 0.5241.03210N + + () (2 分) 【解析】(1)CuFeS2中存在 Cu2+、Fe2+和 S2,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CuFeS2中硫为非金属 元素,铁和铜为金属元素,则三种元素中电负性较强的是硫元素;铁原子价电子为 3d64s2,铜原子 价电子为 3d104s1:A二价铁离子是铁原子失去最外层 2 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3d 轨道有一个成 对电子,4s 轨道为空轨道,故 A 错误;B铜原子价电子为 3d104s1 ,轨道表示式不符合,故 B 错 误;C三价铁离子是铁原子失去 4s 两个电子和 3d 一个电子,3d 轨道上各有一个电子为稳定结 构,故 C

31、正确;D亚铜离子是失去 4s 轨道一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轨道表示式正确,故 D 正 确;故答案为 CD; (2)H2S 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为 4 对,VSEPR 模型为四面体形,价层电子对之间的夹角均为 10928,但 S 原子有 2 对孤电子对,所以分子的构型为 V 形,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 sp3杂化,属于 极性分子; H2S 的沸点比水低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3)二氧化硫为共价化合物,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间分别形成一个 键,同时氧原子和硫原子间 形成一个 4 电子离域 键,SO2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3 对,共价键的类型有: 键和 键; (4)晶胞结构分析可知,由面心上 Cu

32、 与 2 个 S 相连,晶胞中每个 Cu 原子与 4 个 S 相连,Cu+的 配位数为 4; 晶胞中亚铁离子=8 1 8 +4 1 2 +1=4,亚铜离子=6 1 2 +4 1 4 =4,硫离子=8,晶胞内共含 4 个 CuFeS2,a=b=0.524nm,c=1.032nm,则晶体的密度 = m V = () () 213 4 64562 32 g / mol mol 0.524 0.524 1.03210cm A N + = () 221 4 644 568 32 0.5241.03210 A N + + gcm3。 36(15 分) (1)(1 分) 对羟基苯甲醛(2 分) (2)取代反

33、应(1 分) 酯基和醚键(2 分) (3)+4NaOH +2NaCl+CH3COONa+2H2O(2 分) (4)(2 分) (5)(2 分) (6) (3 分) 【解析】根据 A 的化学式 C7H8O,由 C 逆推得出 A 的结构简式为,B 为,根 据 CD 发生的两步反应推出 D 为,1 mol D 和 1 mol 丙二酸在吡啶、苯胺中反应生成 1 mol E、1 mol H2O 和 1 molCO2,且 E 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结合 E 的分子式,E 为 ,E 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F 为,F 和 CH3OH 发生酯化反应生 成 G 为。 (1)根据 A 的化学式 C7H8O,由 C

34、 逆推得出 A 的结构简式为,根据 CD 发生的两步反 应+4NaOH+2NaCl+CH3COONa+2H2O,在 H+条件下,转化为 D,D 的化学名称为对羟基苯甲醛。 (2)G 为, G 中酚羟基上的氢原子被所取代从而得到 H,故 GH 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根据 H 的结构简式可知,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和醚键。 (3)CD 中步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NaOH +2NaCl+CH3COONa+2H2O。 (4)1 mol D()和 1 mol 丙二酸(HOOCCH2COOH)在吡啶、苯胺中反应生成 1 mol E、1 mol H2O 和 1 molCO2,且 E 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35、,可知 E 中含碳碳双键,E 的化学式为 C9H8O3, E 为。 (5)X 的分子式为 C9H10O3,根据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含有COOH与 FeC1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6 : 2 : 1 : 1, 有四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故符合题意的 X 有。 (6)以和为主要原料制备,对比原 料和目标产物的结构简式,中羧基发生酯化反应引入COOCH3,碳碳双键发生加 成反应,模仿流程中 GH 引入醚键,则合成路线为: 。 物理全解全析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A A D B B BC BD CD 22. (1) 5.4(1 分) (2) B(1 分) (3) gh(或 d22ght2)(2 分) (4) 测量 A、B 间的距离时是从球的下边沿开始的;挡光的距离小于小球的直径(2 分) 23. (1) 负(2 分) (2) 100(1 分) 4.0103(2 分) (3) (2 分) (4) 干电池内阻远小于电压表内阻(2 分) 24. (12 分)解:(1)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En(2 分) 解得 E(2 分) (2) 由欧姆定律有 I.(2 分) 解得 I.(2 分) (3) 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 qIt.(2 分) 解得 q.(2 分) 34.(1)A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理综 > 试题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泉州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线上测试(二)-理科综合答案.pdf)为本站会员(青草浅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