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时 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P48例2及“做一做”,完成P5051“练习十一”第5、6题。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德育教育:爱是什么? (爱可以是一个拥抱;可以是一次感动;爱也可以是一件礼物;一声问候;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最真真实实的爱,最看得见,摸得着
2、的爱,爱还可以事一个动作,一句话语。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练习题。指名学生回答。师: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呢?【学情预设】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师:刚才这几道题,我们都采用了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板书课题: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掌握算法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课件出示教科书P48例2主题图。师: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情预设】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教学笔记个人。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能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吗?谁来说一说?【学情预设】预设1: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预设2:
3、坐跷跷板的比没坐跷跷板的多多少人?预设3:没坐跷跷板的比坐跷跷板的少多少人?2.解决问题。师: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出示课件)师:想一想,要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学情预设】先求坐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再把坐跷跷板的人数和没坐跷跷板的人数加起来。师:请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注意案例收集。【学情预设】预设1:34=12(人) 12+7=19(人)预设2:34+7=19(人)预设3:7+34=19(人)预设4:7+(34)=19(人)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师:你能尝试用递等式来计算上面的综合算式吗?指名学生板演。在
4、集体评析计算过程中,教师用下划线和箭头进一步标注运算顺序。【学情预设】【教学提示】注意强调脱式计算的格式。脱离情境后会有学生仅仅看算式,出现不同的答案的情况。作为错误案例,教师正好可以引用,追问:“这个解答先算的是什么?”“符合我们解题的要求吗?”从而引出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师:不同的综合算式,有什么联系?【学情预设】都要先算“坐跷跷板的一共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师:也就是不管乘法算式写在哪里,和加法在一起的时候,都要先算乘法。如果没有规定这样的顺序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学情预设】一道题就有两种结果。师:是的,这样就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唯一性了,这不符合我们数学运算的要求。师:观
5、察7+43和7+(43),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运算顺序相同,结果相同,但后一个算式给乘法加了小括号。师:这样还有必要加小括号吗?【学情预设】没有,不加小括号更简洁。师:所以,我们要注意数学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设计意图】例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仅数量关系简单,而且有情境图作为直观支撑,【教学提示】对于回答表述不完整的学生,教师要注意指导,帮助获取零散信息的学生逐步完整地进行表达。教学笔记学生还有过学习乘加的经验,给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和处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学生在该阶段会用综合算式,但习惯用脱式的会比较少。从情境出发,首先让学生明确在有加法、乘法的综合算式中,不管
6、乘法放在哪个位置都应该先算乘法。3.结合已有经验,归纳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师:还记得上节课所学的关于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吗?【学情预设】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师:现在一个算式中有乘法,又有加法,不是同级的综合运算,应该怎么计算呢?【学情预设】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教学提示】要求学生初学时,用下划线和箭头标出运算顺序。师:也就是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引导学生说出)师:这节课学习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三、熟悉脱式计算的格式课件出示教科书P48“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
7、体评析。教师组织学生从运算顺序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计算是否正确等方面评析学生的计算情况。师:谁能说一说,刚刚的脱式计算在格式上需要注意什么,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学情预设】横式的等号写在式子的右边,而脱式计算的等号写在算式的下面,上下对齐,还要写在式子的左边;尽量做到数与数对齐,计算符号与计算符号对齐。【设计意图】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表述较长,且二年级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时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这里分两步(乘和加、减混合,除和加、减混合)分别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50“练习十一”第5题。(1)学生独立完成。(2)让学
8、生在练习本上先算出综合算式的答案,再标记在算式的下面,最后进行比较。(3)指名学生汇报各题是怎样算的,集体核对。2.完成教科书P51“练习十一”第6题。师:比较上面的树形图与综合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先从上往下观察运算顺序,再从左往右观察书写顺序。【设计意图】每个练习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样能化解难点,同时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培养灵活运用的能力。五、课堂小结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运算顺序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今天学的运算顺序? 板书设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