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19 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命题趋势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2016 江苏单科 , T10)近代中国女性的发型变革及其影响 1.该考点在高考中的地位相当突出 , 每年必考 , 主要从社会史观的角度考查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中国近现代的衣食住行、社会生活等发生的变化。 2.从题型上看 , 以选择题为主 , 兼顾非选择题。学生在备考时 , 要注意把本讲内容结合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变革 , 注意从多个史观的角度来解读近现代社会生活的 变革。 (2015 江苏单科 ,
2、 T11)近代中国民众的社会生活 (2014 江苏单科 , T6)断发运动体现的新旧观念的冲突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铁路公路的建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与发展。 3.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 (2017 江苏单科 , T7)报刊及其作用 (2016 江苏单科 , T8)维新派创办报刊及其作用 (2013 江苏单科 , T6)报纸的教化功能 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知识点一 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 1)外因: 西方文化 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2)内因: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
3、.表现 (1)衣:鸦片战争以后 ,“ 洋布 ”“ 洋装 ” 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后 , 中山装 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2)食:鸦片战争后 , 西餐馆出现 , 吃西餐 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 式洋房或 中西合璧 豪宅。 (4)社会习俗 时期 变化 特点 戊戌变法 “ 断发易服 ”“ 废止缠足 ” , 改革传统的婚姻制 度 城市变化大 ,农村变化小 辛亥革命后 “ 断发易服 ” 具有 反清 的革命色彩;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 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知识点二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 (20 世纪
4、50 70 年代 ) (1)物质生活:国家对一些生活必需品凭 票证 供应 , 总体生活水平低。 (2)社会风尚: 勤俭节约 、无私奉献是社会风尚主流。 2.改革开放后 衣 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变为五彩缤纷 , 款式多样化 食 1987 年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 政府还倡导 “ 菜篮子工程 ” 住 1995 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 “ 安居工程 ” 社会风尚 休闲 娱乐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多样化及社会新风尚逐步形成 【知识拓展】 近代以来社会生活演变的过程 考法 1 近 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典例 (2016 江苏单科 , 10)1921 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 “ 近日妇女每多剪发
5、齐眉 ,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 (流行的男式发型 ), 实属有伤风俗 , 应予以禁止 , 以挽颓风 ?如敢固违 , 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D.处罚措施体 现民国法治精神 解析 由 “ 剪发齐眉 , ? 实属有伤风俗 ” 可知 , 新潮女性因梳西式发型 , 遭到警察厅的通令禁止 , 这从侧面说明新潮女性的行为对传统习俗构成了冲击 , C 项正确。其余选项明显不符合史实 , 均排除。 答案 C 【方法突破】 明考点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 抓
6、关键 “ 华盛顿 等头式 (流行的男式发型 ),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反映出政府对于风俗变化的态度。 定方法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重在读懂材料 , 结合问题找出关键信息 , 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 并与材料所涉及的相关教材知识相联系 , 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如本题中 “ 实属有伤风俗 , 应予以禁止 ” 说明了政府的态度。 【史论链接】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1)鸦片战争后 , 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 , 西方物质文明 和生活方式逐渐传入中国,并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习俗。 (2)在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 外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 城市近代化
7、基础设施增多 , 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3)新思想的不断传入 , 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 使得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不断传播 , 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4)中国政府推行的各种改革 , 如晚清政府的 “ 新政 ” 、南京临时政府移风易俗的措施等 ,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考法 2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典例 (2014 江苏单科 , 6)下 面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 , 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解析
8、由漫画提供的信息 , 社会上某些人只剪辫梢 (“ 崇尚西法 ”) ,不剪辫根 (“保存国粹” ),期望“发辫之将来”去梢不去根,说明这些人传统旧观念根深蒂固,故答案为 C 项。 A 项仅反映漫画部分信息; B 项错在 “ 刻意保存 ” ; D 项 说法不符合漫画主旨。 答案 C 【方法突破】 明考点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 抓关键 “ 崇尚西法 ”“ 发辫之将来 ” 定方法 解答漫画型选择题 , 第一步要把握漫画的情景 , 理解漫画的主题 , 分析漫画的寓意;第二步将漫画、题干要求和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链接;第三步在对漫画和课本内容理解、分析的基础上 , 作出判断 , 选出正确答案。 【史论链接
9、】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 , 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2)从过程看:从西方引进 , 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 , 且中西、新旧并存 , 甚至中 西合璧、相互渗透。 (3)从 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且彻底。不缠足运动虽然起步早,可是进展缓慢,并且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4)从动力看:每一次服饰、习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 考点二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知识点一 交通工具的进步 1.铁路 (1)19 世纪 80 年代初清政府建 唐胥 铁路。 (2)新中国成立后 宝成、 兰新 等铁路建成。 (3)“ 九五 ” 期末 , 中国铁
10、路运营总里程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公路 (1)(20 世纪初 , 汽车开始在 上海 等城市出现 , 但公路发展受限。 (2)新中国成立后 , 全 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3.水运 (1)19 世纪 70 年代初洋务派创办 轮船招商局 , 打破了列强的垄断。 (2)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快速发展 , 20 世纪 90 年代后受 铁路、公路和民航业的影响较大。 4.航空 (1)1909 年 , 冯如 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 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2)1920 年 , 中国首条空中航线 北京至天津 航线开通。 (3)新中国成立初期 , 民航发展有
11、限。 (4)改革开放后 ,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知识拓展】 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 知识点二 通 讯工具的变迁 1.电报:中国第一条有 线电报线设在 台湾 , 20 世纪初上海开始设立无线电报局。 2.电话 (1)19 世纪 80 年代 , 外国开始在 上海 设立电话公司。 (2)新中国成立后 , 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到 2003 年末 , 中国拥有的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3.互联网:近年来 , 人们通过 互联网 发送电子邮件。 【方法指导】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可归纳为 “ 一、二、三、四 ” 一个冲击:西方三次工业革命。 两个特点:半殖民地性、发展不平衡性。 三种通讯方式:
12、电报、电话、互联网。 四种交通工具: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考法 交通工具变迁的影响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典例 (2018 南通、扬 州调研 )1890 年前后 , 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 , 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 , 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 , 路虽然远十倍 , 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 , 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 , 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 ) 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 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 解析 材料与 “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
13、无关 , 故 A 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 反映交通发达 ,故 B项错误; “ 轮船 ” 的使用不属于 “ 西方工业品的输入 ” , 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小地主感受到轮船的快速 , 转变观念要求儿子不再考科举 , 而是到教会学校学习西方制造 , 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方法突破】 明考点 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 抓关键 材料中小地主感受到轮船的快速 , 转变观念要求儿子不再考科举 , 而是到教会学校 学习西方制造。 定方法 在审清题干设问的前提下 , 依据设问要求仔细解读材料信息 , 全面提取与设问相关的信息 , 或是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历史史实补全题干隐含的信息 , 以便准确解答。细查备选项 ,
14、 筛选出正确答案。 【史论链接】 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影响 (1)积极 :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 促进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 , 也促进信息快捷和简便的传递 ,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深刻地 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 (2)消极:也有负面影响 , 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等。 考点三 大众传媒的发展 知识点一 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1.报刊事业的发展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19 世纪中期前后 , 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 比较著 名的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 (2)1872 年 , 在上海创办的 申报 是中 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3)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