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31 讲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备考指导 1.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016 江苏单科, T22)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其评价 1.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 2.从命题形式上看,从思想启蒙的角度考查新文化运动。 (2013 江苏单科, T7)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考点一 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政治: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 尊孔复古 的逆流。 (
2、2)阶级: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 (3)思想:辛亥革命使 民主共和 思想深入人心。 2.兴起 (1)标志: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 (2)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知识分子。 (3)指导思想: 民主与科学 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4)中心: 1917 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 “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 的办学方针,北京大学 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3.内容 (1)前期:提倡 科学与民主 ,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 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提倡 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2)后期
3、:开始宣传 马克思主义 。 4.意义 (1)进步性 是一次伟大的 思想解放 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马克思主义 开始在中国传播。 促进了 民众的觉醒 ,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是一场全面的 文化转型 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2)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完全否定和完全肯定的形式主义的偏向。 【思维导图】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考法 1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评 价 典例 (2013 江苏单科, 7)一位学者评价说: “ 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
4、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解析 从材料 “ 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 ,可以判断题干的观点是新文化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旧文 化。 A、 B、 C 三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在【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材料中无法体现这些信息。故正确答案选 D。 答案 D 【方法突破】 明考点 新文化运动 抓关键 “ 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 说明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传承了传统
5、文化并加以创新。 定方法 历史评价型 (结论型 )选择题:一般采取史论结合法、史学法、理论判断法、推理反证法、整体印象法、综合透析法、迁移推导法等。灵活运用这些解答方法,思考判断符合题意的答案。 【史论链接】 新文化运动中 “ 新 ” 的含义 (1)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激进派。 (2)新思想:前期 是西方民主、科学和达尔文进化论,后期是马克思主义。 (3)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突破口,后期则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4)新成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考法 2 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 史料研读 史料一 特发明孔子为改
6、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 (1898 年 6 月 ) 史料二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 、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史料三 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知识分子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深感必须涤荡违背时代的、保守的旧观念、旧信仰、旧人生观 ? 简言之,必须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史
7、料一中 “ 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 ” 说明康有为借助儒家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等思想。 2.史料二中陈独秀认为孔教是阻碍中国真正实现民 主政治的最大障碍,必须排除孔教,解放思想,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政治。 3.史料三中 “ 新的觉悟 ” 指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潮流。 “ 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 ” 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 1.史料一和史料二都涉及如何对待 “ 孔子 ” 问题,二者在本质上有区别吗?出现这两种不同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没有,二者在本质上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根本原因: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导致资
8、产阶级力量不同。 2.根据史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后期在主流思想的宣传上出现了怎样的转 变?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 (1)转变:宣传马克思主义。 (2)因素: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推动。 史论归纳 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对儒家思想认识的比较 维新运动 新文化运动 命运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结合 全面否定儒家的传统道德 原因 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也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 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具有两面性; 与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 北洋军阀企图利用孔子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 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和经历 目的
9、利用孔子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清思想、道德上的障碍 不足 之处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全盘否定儒家传统道德和中国传统文化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实质 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1918 年,李大钊发表 庶民的胜利 和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 (2)1919 年,李大钊发表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系统介绍马克思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工读互助团 实践的失败,使很多青年开始接受科学社 会主义。 (2)1919 年,李大钊和胡适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讨论
10、, 1920 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进行激烈交锋,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3)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团体、学会,举行演讲,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趋势: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 (2)途径:各地 共产党早期组织 进一步扩大宣传。 (3)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 思想基础 ,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 【轻巧识记】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考法 近代前期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 特点 典例 (2018 盐城调研 )阅读近代中国留学俄 (苏 )情况统计表,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 时间 在俄 (
11、苏 )人数 学习内容 1899 1911 28 俄语、矿业、商业 1921 1927 约 1400 马列主义基础、俄国革命理论与实践、联共 (布 )党史、国际工运史、武器性能、战略战术 1927 1930 约 1100 联共 (布 )党史、政治经济学、西方革命史、唯物史观 A.清朝末年学生留俄体现了晚清中国社会的进步 B.20 世纪 20 年代前期,留学人数增加与中共建立和国民革命兴起相关 C.20 世 纪 20 年代后期,学习内容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D.“ 以俄为师 ” 一直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寻求变革的基本路径 解析 清末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
12、,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0 世纪 20 年代前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成立了共产党,国共实现了首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派遣留学生去俄 (苏 )学习,导致留俄 (苏 )的学生数量增加,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军队,学习苏联的经验,探索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体现在学习的内容上,如联共 (布 )党史、唯物史观,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近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寻求变革并不是一直 “ 以俄为师 ” ,如维新变法是 “ 以日为师 ” ,辛亥革命是“ 以英美为师 ” ,故 D
13、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方法突破】 明考点 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抓关键 近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寻求变革并不是一直 “ 以俄为师 ” ,如维新变法是 “ 以日为师 ” ,辛亥革命是 “ 以英美为师 ” 。 定方法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一般可采用: (1)排除法。通过排除不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得出答案。 (2)直选法。根据自己 对历史事实、历史结论的准确理解和认识,直接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3)推理法。当题目略有难度,暂不能确定某个选项的正误时,可先假定某一个选项正确,然后根据历史事实、历史结论与历史逻辑关系进行推理,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史论链接】 近代前期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特点 时期 特征 表现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 学习西方仅停留在 “ 器物 ” 的层面上 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洋务派坚持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的指导思想,掀起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 从学习制度到思想文化层次,用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中国社会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动了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政治,发动了辛亥革命;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 经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