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形和地形图1思考与讨论l 看一下祖国的疆土,从图中可以找到几种地形呢?哪些地形的占比大?一、地形的类型 陆地地形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五种类型。3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二、地形的特点 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不同地形类型各有什么特点?4山 地山地海拔示意图山地:海拔高,多在500米以上,坡陡,谷深,相对高度大。二、地形的特点5高原海拔示意图高原: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上,顶部平坦,边缘比较陡峭,地面起伏较小。二、地形的特点6盆地海拔示意图盆地:四周高,中部低。二、地形的特点7丘陵海拔示意图丘陵:海拔一般在200500米,地面起伏小,相对高度不超过100米。二、地形的特点8平原海
2、拔示意图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广阔,起伏很小。对比五种地形9地 形特 征山地海拔高,多在500米以上,坡陡,谷深高原海拔高,边缘比较陡峻,顶部平坦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丘陵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不超过100米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浙江省地形图10你的家乡主要有哪些地形类型?这样的地形特点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思考与讨论2.这样的地形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你的家乡主要有哪些地形类型?这样的地形特点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思考与讨论1.浙江的地形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和盆地?2.这样的地形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丘陵海拔不高,盛产茶叶和竹制品,平原广阔,河湖密布,鱼米之乡。3
3、.浙江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山区有什么利和弊?利: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弊:交通不便,经济落后 地形图 13右下图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你知道用什么方法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吗?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等高线是指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一、等高线的特点16 缓坡陡坡等高线稀疏等高线密集观察等高线有什么特点?1.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2.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等3.等高线密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一、等高线的特点 有A和B两条路线可以爬到山顶,哪一条更容易?17AB二、山的部位 在等高线地图上如何表示图中所示的山顶、鞍部、峭壁、
4、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18山顶山顶鞍部鞍部山谷山谷山顶山顶峭壁峭壁山脊山脊二、山的部位19等高线闭合,由外向内海拔增高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容易发育成小河。二、山的部位20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等高线重叠的地方适合攀岩小结21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山顶鞍部峭壁山脊山谷等高线闭合,由外向内海拔增高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 地形的变化 22一、地形的变化 来自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形成了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在它的东段有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23喜马拉
5、雅山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雅鲁藏布大峡谷:青藏高原的抬升与雅鲁藏布江的冲刷形成一、地形的变化24流水冲蚀使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流水也会使石灰岩溶蚀一、地形的变化25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会形成平原和三角洲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一、地形的变化26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丘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思考与讨论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高原,使地面起伏大。2.外力作用:外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思考与讨论 课堂练习 29课
6、堂练习 1下列最符合“大陆漂移”的说法的是()A大陆像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不断漂来漂去 B许多小块的大陆不断漂移、碰撞,变成一整块陆地 C陆地本是一个整体,后来分离漂移形成各小块陆地 D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30课堂练习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我国位于()板块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3海拔在500米以上,顶部平坦,边缘陡峭,地面起伏较小,这种地形是()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丘陵31课堂练习4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是()A山顶 B峭壁 C山脊 D山谷5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后是山谷,那么此人位于()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峭壁6石灰岩溶洞形成的原因是()A
7、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海浪侵蚀32课堂练习 7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特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33课堂练习 8下图中,甲部位表示的地形是()A山顶 B山谷 C山脊 D鞍部34课堂练习 9读“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35(1)A表示的地形是 ,B表示的地形是 ,C表示的地形是 ,G表示的地形是 。(2)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 ,判断理由是 。(3)CD、EF两处中容易形成小河的是 ,如果在此处形成小河,则小河的流向是从
8、流向 。(4)如果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 处。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图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图NO.9 课后检测 36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图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图课后检测 选择题每题2分,填空题每空1分,解答题2分一问,限时10分钟,共计26分。1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根据_和_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提出了_ 学说。2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_,那里热的_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3全球有_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_上,相互不断发生_和 _。4板块的碰撞形成了_,板块的张裂形成了_和_。37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图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
9、图课后检测 5下列有关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有五大板块 B板块是地壳被构造带分割的较大的单元 C板块漂移在软流层上运动 D两个板块之间一定是海洋 6下列地区中,地壳比较稳定,不易发生火山和地震的是()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B板块内部 C日本 D印度尼西亚38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图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图课后检测 7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大的是()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8下列表示盆地的是()39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图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图课后检测 9读“世界板块构造分布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联系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40
10、(1)印度尼西是个著名的“火山国”(2)日本是个著名的地震国(3)红海面积不断扩张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图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图1.学习可以彻底的改变自己,即使失去原来改变的条件,人也不会退回到原来的样子,因为经过“輮”。人已经脱离一个旧我,变成一个新我.2.这一段介绍了怎样学习,也就是学习的要素。荀子认为积累是学习的第一要素,也是学习的根本。学习可以达到奇妙的效果,可以“兴风雨”“生蛟龙”。“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从人的角度,来说学习的效果。接着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积累的效果,体现了荀子文章说理的生动性。3.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
11、子。而在我们中国“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4.这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不同,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愈推愈远,愈推愈薄。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5.在乡土社会里,地缘关系也是如此。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个圈子是“街坊”。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6.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
12、。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7.“画竹”是本文的线索,本文记述文与可画竹的情形,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两人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慨,又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的规律,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8.总之,说明文中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不仅能增强文章内容表达上的形象性、可感性和文学色彩,使读者获得不同程度的美感体验,受到美的陶冶,还有助于加深读者对说明内容的理解,增知益智。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图浙教版科学七上:地形和地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