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亲职教育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170626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7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亲职教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幼儿亲职教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幼儿亲职教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幼儿亲职教育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幼儿亲职教育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一節 家庭系統的涵義 家庭系統的概念 家庭系統的層次 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 多元架構模式 社會生態模式 壓力理論模式 家庭適應模式 社會支持模式 對家庭系統理論之評價一、家庭系統的概念家庭通常是一種至少兩人以上經由血緣、婚姻或其他關係,而共同生活的團體。家庭不管其成員多少,它本身是一個有機的系統(system)。牽一人而動全體的現象發生即為系統理論。家庭系統的重要特徵,即是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交互影響的關係。(一)米努欽(Minuchin,1974)對家庭互動的性質指出:1.個人影響它的周遭,也受周遭不斷發生的互動事件所 影響。2.生活在家庭中的個人,是社會系統中的一個成員,他 必須應

2、對這個社會系統,3.其行為是由這個系統的特質所支配,這些特質包括他 自己過去行動的影響個人對這個系統其他部分的壓力 作反應,而這些壓力他是要調適的。4.個體可以當作一個子系統或系統的一部分加以看待。5.強調家庭成員彼此之間不可逃避的互動關係,對某一 成員有影響者,也必定會對其他成員帶影響。(二)馬國最和傑森(McgoldrickGerson,1985)認為:家庭成員的生 理、社會與情緒功能係深深地相互依存的,只要這一系統的某一部 分有變化,即會在此一系統的其他部分有所回響。家庭的互動與關 係是傾向於高度相互、仿效與重複性。(三)史多恩曼與布羅地(StonemanBrody,1984)認為家庭社

3、會化與發 揮其功能時事有其系統性存在的,而這種家庭系統是基於下列三個 假設:1.家庭本身包含幾個不同的子系統(subsystems),這些子 系統會相互影響。2.家庭系統之互動是一種雙重過程、相互影響的模式(reciprocal influence model)3.家庭成員所承擔的角色,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彼此等在家 庭互動的過程中之行為。二、家庭系統的層次家庭本身是一個系統,它存在著密切的互動關係。這種家庭系統在功能的表現上,也具有不同的層次。卡波維茲(Karpowitz,1980)將家庭功能之層次分成四個系統(一)內在心理或個人子系統 (二)人際子系統 (三)家庭單元子系統 (四)外在系統(一

4、)內在心理或個人子系統 這是以單一家庭成員為單位的系統層次,這一系統層次會與其他家庭成員產生密切互動關係,也深受個別成員內在心理因素所左右。(二)人際子系統 在此一系統層次中,家庭成員的互動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下 列四種肯特與雷爾(KantorLehr,1975)1.推動者2.反對者3.順從者4.旁觀者 沙特(Satir,1972)的溝通型態頗為類似 1.責難者2.安撫者3.聯繫者4.離異者(三)家庭單元子系統肯特與雷爾(KantorLehr,1975)分成封閉系統(the closed system)、開放系統(the open system)與隨意系統(the random system)三種

5、家庭型態,這些系統皆有能力有效地運作,但各自也可能出現困難,因而阻礙家庭功能的發揮。家庭系統會在情意(affect)、權力(power)、與意義(meaning)這三方面定出它的發展目標,家庭成員會考量時(time)、空(space)及能量(energy)的因素,想辦法達成這些目標。家庭型態不同,其目標理想與達成目標的方式也會有差異。將封閉系統、開放系統、隨意系統家庭型態分別說明:封閉系統 開放系統 隨意系統 情意重視堅貞性、忠實與誠摯 重視回應性、真實性、寬容 同屬隨意型的家庭系統有各自所追求的目標,採取的策略也不見得一樣。權力重視權威、紀律與欲做準備 重視決斷、斟酌與合作 意義強調確定、統

6、一與清楚 強調關聯、近似與容忍 策略會運用固定的空間、規律的時間與付出穩定的精力 活動的空間、可變的時間與精力的彈性運用 有封閉系統與開放系統的特質,其所顯現的變異性可能是很大的。封閉系統、開放系統、隨意系統家庭型態這三種型態只不過顯現某一家庭單元子系統的特色。這三種型態各自就如同一個生命體(living organism),其全部總是大於其各部分的總和。一個家庭的成員並不僅僅是在同一屋簷下而已,他們彼此的結合已變成一個具有共同生命的有機體。因而某一個或某些成員的行為,皆會對整個家庭產生影響。(四)外在系統 外在系統(exterior systems)是指家庭之外的那些社會系統。包括學校、教堂

7、、寺廟、社會團體、工作單位等。家庭之外的這些外在系統對家庭及其子系統會有所影響。前面所提的每一種系統及子系統皆有其規範、目標與策略存在。各系統或子系統之間的介面(interface)即是行動之所在(where the action is)整個系統運作的流暢或扞格則係受各子系統間彼此應對策略所決定。家庭內部可能存在多層次的互動關係,家庭與外在的社會系統也可能在交互影響。掌握家庭系統的這些互動關係,需建立適當的理論,方能對家庭系統的互動情形作有效地解釋與預測。家庭系統理論一、多元架構模式二、社會生態模式三、壓力理論模式四、家庭適應模式五、社會支持模式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一

8、、多元架構模式多元架構(multidimensional framewok)的三要素是家庭結構(family structure)、家庭功能(family functions)、及家庭生命週期(family life cycle)家庭系統的多元架構中,可包括配偶、親子、子女三個子系統,這些子系統不只內在各自有互動關係存在,同時各子系統間也互相影響。家庭家庭 將家庭結構、家庭功能及家庭生命週期的性質與內涵分別提出說明與討論。整個家庭的互動家庭功能經濟的功能身體照顧的功能休息與養護社會化自我界定情意輔導教育職業功能家庭結構在成員身分、多少與型態的變異在文化型態的變異在意識型態的變異在關係方面的變異

9、家庭生命週期:發展階段無關的成人結婚孩子的誕生孩子入學孩子進入青少年期孩子進入成年期退休與老年死亡圖2-1家庭系統的多元架構(採自Skrtic,Summers,Brotherson,Turnbull,1984,p.218)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一)家庭結構 1.成員特徵 2.文化型態 3.意識型態 4.家庭關係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 1.成員特徵家庭成員雖有其同質性,但異質性卻也所在多見。家庭成員特徵的變異最常出現在其身分、多少及型態方面,分別舉例如下(1)親長之人數:如單親家庭或雙親家庭。(2)親屬關係:如小家庭或大家庭。(3)成員多少:如子

10、女的人數及大家庭同住成員的人數。(4)原本或重組的關係:如原來核心家庭的成員,或因死亡、離婚、收養或再婚而重組的家庭。(5)家庭成員就業情形:如失業或就業人數。(6)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如家中有人殘障或重大疾病接可能對整個家庭產生顯著的影響。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2.文化型態文化信仰一般被認為是家庭系統中最為靜態的部分,他對家庭意識型態、互動組型與家庭功能的優先性皆有顯著的影響。家庭文化涵蓋了家庭的信仰、傳統與習慣。影響家庭文化型態包刮種族、宗教、社經地位與居住位置等因素。對殘障者的接納程度一般咸信和家庭的文化型態息息相關,其中以宗教信仰最為凸顯。例如天主教的家庭似比新

11、教徒或猶太教的家庭更能接納智障的孩子(Farber,1959),天主教教導為人父母應把智障孩子視為來自上帝的恩典,而非一種罪懲有關。以文化為基礎的信仰會影響家庭對殘障兒的調適方式,同時對這些家庭的求助能力及對照護者和照護機構的信賴程度也有影響。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 3.意識型態係植基於家庭的信仰、價值與肆應行為(coping behavior),並受文化信仰所影響。家庭的育兒哲學、對殘障的態度、教育態度、對獨立的看法、工作倫理、溝通型態等,皆屬於意識形態的範疇。每一個家庭將其意識型態反應於成員的日常行為時,皆是相當特殊的。因此同一文化的家庭,仍會出現相異的意識型態。家

12、庭的信仰與價值觀會代代相傳,而影響其成員彼此與外界的互動關係。家庭的意識型態會影響父母的態度及其價值觀,而父母的態度會左右子女的態度,反之,子女的態度會影響父母。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 3.意識型態 (1)係植基於家庭的信仰、價值與肆應行為(coping behavior),並受文化信仰所影響。家庭的育兒哲學、對殘障的態度、教育態度、對獨立的看法、工作倫理、溝通型態等,皆屬於意識形態的範疇。每一個家庭將其意識型態反應於成員的日常行為時,皆是相當特殊的。因此同一文化的家庭,仍會出現相異的意識型態。家庭的信仰與價值觀會代代相傳,而影響其成員彼此與外界的互動關係。家庭的意識型

13、態會影響父母的態度及其價值觀,而父母的態度會左右子女的態度,反之,子女的態度會影響父母。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 3.意識型態 (2)意識型態會影響家庭的肆應機轉(coping mechanisms)肆應機轉世至減輕壓力所做的任何反應碼卡賓與派特(McCubbinPatterson)將肆應型態分成 (A)內在策略(a)消極的估量:認為事過境遷問題將可自行了斷。(b)重新建構:以建設性地改變態度而適應環境。內在策略是一種反求諸己色彩的肆應機轉。(B)外在策略(a)社會支持:運用家庭內外資源的能力。(b)精神支持:運用宗教人士等在精神上勸解與忠告 (c)正式的支持:使用社區與

14、專業資源的能力。外在策略是一種借用外在奧援的肆應機轉。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 4.家庭關係 每一個子系統對家庭功能的發揮皆有貢獻,彼此的互動關係也會出現變異的情形,其情況如下:(1)牽連與解脫的連續性(enmeshment-disengagement continuum)(2)衝突與和諧的連續性(conflict-harmony continuum)(3)階級性(hierachy)(4)角色分派(role assignment)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1)牽連與脫解的連續性(enmeshment-disengagement continuum)一

15、個家庭各子系統在實現各種家庭功能時,有一寫規則去界定誰該做什麼與怎麼去做,各子系統間在應對行事上似有界線(boundaries)存在。米弩欽稱界線的僵化為脫解,界線的模糊為牽連。牽連與脫解是一個連續體的兩個極端。過渡介入與保護不利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對孩子漠視導致缺乏照護與支持,以致於無法獲得適當的發展。功能良好的家庭在牽連與脫解間取得平衡,子系統間的界線須明確界定、有彈性,使家庭成員兼有親密感並有自主性。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2)衝突與和諧的連續性(conflict-harmony continuum)一個家庭的成員對某些事情的態度常會出現一致或不一致的情形,此即和諧

16、與衝突的現象。(3)階級性(hierachy)是一種被授予的相對權利(relative power)因此階段性代表是權利的關係。權利的結構以父母的層次為最高,其餘多以年齡定期等級。人格發展與出生序也有相關:例如頭一個孩子有較強的成就動機,其它的孩子較喜歡人際關係的營造(Sinha,1967)。年長的子女較獨立性;年幼的子女較依賴。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4)角色分派(role assignment)是指為實現家庭功能,而對家庭成員所作的責任分配,一個人在家所承擔的角色可能是多方面的,個子系統所扮演的角色也具有差異存在,例如哥哥姊姊可能會扮演保護與教導弟妹的角色,可能成為

17、父母保護與教育的對象。角色分配與階段地位息息相關,例如殘障兒童將成為社會階級中最小的孩子。家庭功能與責任分派與子女的性別角色關係密切,兄弟姊妹彼此間在性別角色的發展上多有互為影響的現象。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二)家庭功能 家庭能滿足其成員生理、心理、社會各方面的需求。家庭功能的類型:1.經濟的功能 6.情意的功能 2.健康保育的功能 7.輔導的功能 3.休閒的功能 8.教育的功能 4.社會化的功能 9.職業的功能 5.自我認定的功能 責任的承擔因家庭生命週期的不同,可能出現家庭內子系統彼此移轉的情形。例如:父母執行的功能,因年紀大了,由子女去擔負。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

18、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三)家庭生命週期 家庭的結構與功能會與時俱變,這些改變會影響家庭的互動情形。家庭生命週期代表著發展的變遷,每一發展皆有其發展任務。而發展的變遷可能是壓力,甚至是家庭功能失常的主要因素。家庭發展的生命週期經歷五個階段:1.結婚 2.頭一個孩子誕生 3.角色的變異 4.最小的子女離家 5.失落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 1.結婚發展任務有二(1)必須捨棄生身家庭作為主要的情緒支持來源。(2)發展與配偶的關係,使成為單一最重要的支持配偶情緒之力量。未能完成發展任務出現的問題:(1)夫妻未有良好的溝通與調適。(2)丈夫只聽從父母的意見,不與妻子商量。第二

19、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 2.頭一個孩子誕生發展任務有二(1)有效維持與配偶的關係。(2)有效發展與孩子的關係。未能完成發展任務出現的問題:(1)對孩子關照,疏於配偶的關係。(2)還在適應家庭生活,孩子的誕生無形中徒增困難。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 3.角色的變異子女成長至成年的階段發展任務有二(1)改變父母的角色,以滿足成長中子女不斷變異的需求。(2)父母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子女之教養態度與方式,應該是不一樣的。孩子逐漸長大追求獨立與自行做決定,父母應逐步放鬆對子女的控制。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 4.最小的子女離家發展任務有二(1)

20、能對孩子割捨,給他們獨立的發展空間。(2)再投注更多的時間與精神在與配偶的關係上。父母放手讓孩子自行開創與發展。夫妻因孩子離家後,想去做過去辦不到的事情,會忽略與配偶維持良好的關係。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5.失落 失落的類型如體能減退、親朋好友的離逝、未來機會的喪失、年輕人主導不受尊重等。發展任務在:有效的面對失落感,自我調適發展出一種完整感(a sense of integrity)。未能完成發展任務出現的問題:生理的殘缺、長期的病痛、親友接二連三的離逝等 不同的發展階段在親職教育需求具有不同的意義,提供適時的協助,對未來的發展需要預作準備。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

21、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 子女對家庭的壓力有:1.遭遇殘障:情緒的調適為首要任務。2.兒童早期:危機意識的產生、子女的未來、財力與時間的負擔,意識到孩子所需的服務、持續多年的照顧。3.就學期:學習及適應、同儕的互動。4.青少年期:能獨立發展、未來就業問題。5.成人期:職業、住宿、結婚。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二、社會生態模式 整個社會本身即是一個大的生態系統,而家庭只是個社會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整個生態系統中任何一部份系統的改變,會影響系統之下其他的部分,因以及有維持系統調適或平衡的需要。家庭所處的生態環境提供其生活所必要的資源,並形成社會支持的系統。一個人想要改變行為,他就

22、必須改變環境。例如:孩子的行為 父母就業環境 整個經濟景氣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二、社會生態模式社會生態模式理論的建構受完形心理學的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受到外在勢力系統所形成的心理物理場地所決定。勒溫認為一個人周遭環境的勢力有正有負,個人與環境的互動情形,全靠個體與其他系統之間的滲透性而定。人是處於心理環境之中,而心理環境又受外在環境所包圍。外在環境圖2-2勒溫的場地理論(採自Seligman,1991,p,41)E(心理環境)P(人)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二、社會生態模式 個人的心理環境包括同儕、家庭、社區、社會與醫療資源等。外在環境涉及社會、政

23、治、經濟因素及其他重大事件。個人受到許多遠近因素所影響,吸斥的情形要看這些因素所具勢力的正負情形及其滲透性而定。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二、社會生態模式朴隆范布列納(Bronfenbrenner,1979)把影響個人或家庭發展因素,由近及遠分成微系統、中間系統、外在系統、大系統圖2-3家庭系統攢在於其他社會系統之中(採自Swligman,1991,p.37)微系統中間系統外在系統大系統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一)微系統 微系統是一個家庭的成員之角色、活動,及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在微系統之下所存的互動觀之類型與可能的問題:1.父與母:孩子出生前父母相

24、處的情形,出生後父母的接納態度。2.母親與殘障兒:沮喪、罪惡感、自責。3.母親與非殘障兒:避免交付照顧殘障兒手足的責任。4.父親與殘障兒:是否畏縮不前?能勇於面對。5.父親與非殘障兒:避免交付照顧殘障兒手足的責任。6.殘障與非殘障子女:殘障子女拖累非殘障手足的傾向。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二)中間系統 一個家庭可能積極參與的許多不同的場合。包括下列的人士或服務:1.醫療保健人員:知識水準的程度、態度是否誠實、坦白。2.大家庭的成員:接納或拒絕之間掙扎,協助減輕父母的壓 力。3.朋友或鄰里:支持有助於家長的不安、羞恥、受傷害感。4.工作或休閒同夥:正常的對待。5.早期處遇

25、方案:費用的高低。6.其他家長:提供實際的幫助。7.當地社區:協助的價值受肯定,城鄉有所差異。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三)外在系統 家庭對外在系統雖無法積極參與,此系統也在影響家庭,外在因素有下列幾方面:1.傳播媒體:傳播媒體的描述內容,好與壞等。2.衛生:家有殘障兒需要醫療復健系統的協助。3.社會福利:對低收入戶的家庭提供財力與其他 救助。4.教育:教育資源充分與否,會影響接受教育的 品質。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四)大系統 潛存於無人社會體制中的意識或信仰系統而言,此系統常見的情況如下:1.種族、文化、宗教與社經狀況:其價值觀會影響家庭成員的

26、看法,處理問題時可資運用資源的多寡。2.經濟與政治實況:社會的政經狀態健全對家庭服務的提供必然有重要的影響。以上的社會生態模式會影響家庭發展及家庭成員彼此互動關係,包括家庭本身內在因素及外在的其他遠近社會系統。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 哈特曼(hartman,1978)將家庭與社區的互動情形,以圖式加以評量,稱之為生態圖。以圖解方式把家庭的實情表現出來,可避免將這些互動的因果關係過分加以簡化。生態圖可以彰顯人類事件是多重變項間交流互動(transactions)的結果,並指出應加調節的衝突所在、可加營造的橋樑,即可追尋與動用的資源,呈獻社會資源的存在與流動的情形。透過生態

27、圖的運用,有助於專業人士了解某一家庭所處的境況,並為之規劃適當的處遇策略。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 哈特曼(hartman,1978)將家庭與社區的互動情形,以圖式加 圖2-4小華的家庭生態圖(修正自Seligman,1991,p.43)家庭小華大家庭內祖父母拒絕小華沒時間或興趣休閒醫療照顧醫院、醫生社會福利提供救助工作父親為鋼廠工人(長時間辛苦工作)幼稚園學校早期處遇(無)教堂不去了外祖父母之支持大家庭284625強烈薄弱有壓力能量流向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三、壓力理論模式(thoretical model of stress)席爾(Hill,1

28、949)提出壓力理論模式,稱為ABCX家庭危機模式(family crises model)A(壓力事件)與B(家庭資源)互動 與C(家庭對此事的界定)互動 產生X(危機)A 因素是指可以產生家庭系統變化的生活事件。家庭的界線、目標、互動組型、角色獲價值,皆可能因壓力所產生的變化而受影響。B因素是家庭預防家中的事件或變化導致危機的能力,也是家庭在面對困難、變換行動方向的能力。C因素是家庭對於所經驗到的壓力所做的嚴重程度之界定,反映家庭的價值觀與他們過去在處理與面對變化及危機的經驗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三、壓力理論模式(thoretical model of stress

29、)艾里斯(Ellis,1958)的合理情緒治療(ration-emotive psychotherapy)理論認為,事件的本身並非一個人困擾的來源,而是人們對此一事件所具意義的認定,導致其思想與行為的異常。ABC三因素皆對家庭在處理壓力事件以避免產生危機能力有所影響。危機的發生係在反映家庭缺乏恢復平衡與穩定的能力。家庭能善用已有的資源,並認定狀況猶有可為,則某一壓力事件也不見得會變成家庭的危機。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四、家庭適應模式派特森(patterson,1988)所提出的家庭適應與調適反應模式(Family Adjustment and Adaptation Re

30、sponse Model)派特森認為家庭為維持平衡的功能(balanced functioning)會運用它的能力(capacities),以滿足其要求(demands)家庭度某一情境的要求所賦予的意義,以及他們所擁有用來應對情境要求的能力。當要求高過現有的能力,危機即產生,且不平衡亦會發生。恢復平衡的途徑:1.獲得新的資源或學到新的應對行為。2.減低衝擊家庭的要求。3.改變對此一情境的看法。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五、社會支持模式(social support model)家庭所擁有的資源及對壓力的知覺,往往是家庭危機是否產生的關鍵所在。其中對於壓力事件的定義與知覺,往

31、往是相當主觀的。一個家庭有足夠的自有資源或能獲致外來的奧援,具有消除或減輕家庭壓力的作用。社會支持常被視為在面對壓力事件要求時的一種調解或紓緩的因素(a mediating or buffering factor)。社會支持的三種生態層次:1.親近的關係(intimate relationships):如結婚的配偶關係 2.朋友的關係 3.鄰里或社區的支持 配偶的支持被認為最具積極的效果。身為父母者如能獲得適當的社會支持,則他們對待子女的態度與行為也會比較積極。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五、社會支持模式(social support model)卡熱與馬文(KazakMar

32、vin,1984)特別指出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s)具有下列三種要素:1.網絡大小(network size):會提供各種不同支持,如精神的、醫療的、心理的獲有助益的支持之人數。家庭所獲社會支持的網絡越大,其成功的適應之機率也越高;社會支持的網絡雖小,只要獲得高素質的支持力道,同樣可以強化家庭適應的能力。2.網絡密度(network density):指某人社會網絡中心的成員彼此認識的程度。這種認識係獨立於此一中心人物之外的,此乃是社會網絡相互關連的指標。網絡密度高則社會網絡中的成員彼此相互熟悉,也會有較密切的互動關係。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五、社會支持

33、模式(social support model)3.界線密度(boundary density):指社會支持網絡中的成員被運用的部分。父母雙方對網絡中的成員皆認識與利用的人數。可用以評定界線密度的方法,是去了解夫妻兩人所列舉的相同網絡成員的幅度。如重疊性高,則婚姻的穩定性也高。網絡大小代表是社會支持人脈的廣狹;網絡密度所顯示的是社會支持人脈可能動員的力道;界線密度則代表實際的社會支持程度。面對壓力事件應先釐清壓力的性質,及對家庭功能的影響,也應了解家庭功能有關的社會支持網絡存在的狀況。家庭顯得孤立無援,須探明孤立無援的性質、範圍與結果究竟為何,儘量開拓可資運用的社會資源,以提供必要的幫助,提升

34、面對壓力的調適能力。第二節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家庭系統理論簡介六、對家庭系統理論之評價對於家庭系統互動關係與家庭適應情形的了解,儘管角度未必相同,但皆有其貢獻。家庭系統理論 評價多元家構模式從家庭結構、家庭功能與家庭生命週期三個向度去研究家庭系統的互動關係,應屬一個比較綜合性的家庭系統理論。社會生態模式不僅是家庭這一微系統的考量而已,更注重家庭之外其他遠近社會系統之影響,因而此一理論即頗具宏觀色彩。壓力理論模式皆企圖將影響家庭適應功能的因素化約成幾個重要變項,如家庭資源、壓力事件的要求、對壓力事件的詮釋等,盼能經由對這些重要變項的掌握,有助於提升家庭的適應能力。家庭適應模式社會支持模式強調社會資源的運用對家庭適應功能的價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幼儿亲职教育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