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生态知识及其当代启示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184674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生态知识及其当代启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传统生态知识及其当代启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传统生态知识及其当代启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传统生态知识及其当代启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传统生态知识及其当代启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讲座提纲讲座提纲一一 生态问题及其危害生态问题及其危害二二传统生态知识的价值及当代启示传统生态知识的价值及当代启示三三二二传统生态知识的概念、内涵与特征传统生态知识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当代生态问题形成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当代生态问题形成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水污染途径水污染途径水电开发水电开发1、水问题、水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攀升。我国水电开发主战场集中在西南地区的大江大河长江上游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以及这些河流的支流水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水电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时期,特别是西部大小河流上呈现出同时启动,以及集群、无序、失控开发的态势;出现

2、投资主体多元化、集团化、布局密集、高坝大库、装机超限、手续不全、环评滞后,以及生态、移民、国际、金融等问题。1 1、水问题、水问题 天灾还是人祸?天灾还是人祸?6月27日20时至28日6时许,宁南县白鹤滩镇矮子沟遭受局部特大暴雨,降雨量达236毫米,导致三峡公司白鹤滩水电站前期工程施工区矮子沟处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初步核查有38人失踪、3人遇难。北盘江水电开发问题北盘江水电开发问题 北盘江干流梯级电站开发后,大坝造成阻隔、库区水流变缓、水深增加、水体容积及水域面积增大,河流自然生态系统向水库生态系统演变,水生态影响突出。1、水问题、水问题 锰三角污染锰三角污染 中国的“锰三角”,特指锰矿储

3、量丰富的湖南、贵州、重庆交界地区。近几年,国内外市场锰产品行情看涨,当地锰业迅速扩张,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1、水问题、水问题1、水问题、水问题 西南干旱:仅仅是西南干旱:仅仅是全球气候下的全球气候下的“小气小气候候”?2、土地问题、土地问题 大地涵藏万物,孕育生命,被誉为人类的母亲。但是,近年来,伴随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地不断遭到各种污染的伤害。仅仅因土壤污染防治不足、环境监管乏力,导致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就频频发生。目前我国大地污染现状严峻,成因十分复杂,形成令人扼腕的“大地之殇”。土壤污染的危害在于导致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植物的正

4、常生长,并造成有害物质在植物体内积累,然后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类的健康。西北的沙漠化西北的沙漠化3、大气问题、大气问题 中国的资源消耗主要以煤炭为主,随着煤炭消耗量的增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急剧上升,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得酸雨污染范围也不断扩大,直接造成我国粮食、素菜和水果减产,林木死亡,土壤和水体酸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甚至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人群死亡率增加。烟尘、粉尘。烟尘的主要排放源也是火电厂和工业锅炉,由于我国目前许多电厂使用的大多为低效除尘器,因此烟尘排放量居高不下,严重危害大气环境。机动车排气污染。受经济增长的推动,我国机动车近年来数量增长迅速,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

5、物排放总量逐年上升。此外汽车排放的铅也是城市空气中重要的污染物。铅的排放对居住在城市的居民身体健康将造成严重威胁。大气污染实例大气污染实例酸雨蔓延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

6、未治理的。4、物种问题、物种问题人为破坏与物种引进人为破坏与物种引进 在中国,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在近年内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约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大约还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约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5、固体废弃物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目前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工业固体废物每年增长7%,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长4%;而对于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又明显不足,

7、大部分危险废物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或简单储存状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仅达到20%左右。并且老的固体废物造成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新问题接踵而来:废弃电器产品等新型固体废物不断增长,农村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固体废弃污染实例固体废弃污染实例6、森林剧减、森林剧减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到本世纪时下降为55亿公顷,到1976年已经减少到28亿公顷。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

8、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武陵地区当下森林覆盖率下降趋势虽已扭转,但自明清以来,武陵地区森林减少之趋势是不争的事实!明中以来武陵地区许多土司财富的快速积累,大木开采是一个原因。湘西位于武陵山区,在明代大规模砍伐之前,尤多楠木。宋代朱辅在溪蛮丛笑中曾指出:“蛮地多楠,有极大者刳以为船”。明朝几次大规模的皇室营造及江南等地的园林建筑等,刺激对大木需求,武陵地区森林由此面临灾难。殆至清初,武陵山区的大木基本砍伐殆尽。由此才有清代贵州一带清水江的疏浚及其木材贸易的昌盛。(张应强:木材的流动,三联书店2006年。)明代永顺土司所献皇木明代永顺土司所献皇木谢晓辉:延续的边缘:宋至清湘西开发中的制度、族类

9、划分与礼仪,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2010年。7、生态问题的危害、生态问题的危害第一第一造成经济损失造成经济损失“锰三角锰三角”的治理代的治理代价价第二第二影响社会安定影响社会安定群体事件群体事件第三第三加剧自然灾害加剧自然灾害干旱、洪灾、泥石流干旱、洪灾、泥石流第四第四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饮鸩止渴?饮鸩止渴?第五第五危害人的心身健康危害人的心身健康怪病频出怪病频出二、当下生态问题形成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二、当下生态问题形成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 1、急功近利的经济发展模式、急功近利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从政府到企业再到个人,大多只顾追求利润

10、而对生态问题毫不关心、置之度外,甚至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生态保护意识无从谈起。2、监督失位、监督失位 我国的生态保护部门一直没有独立的执法地位,尤其是地方生态保护机构、人员和经费都由地方政府确定,对地方生态保护负有主要监管责任的执法者并未被赋予相应的权力,导致其在执法过程中处境尴尬,经常碰壁,无功而返。尽管一些地区也制定了一些与保护生态相应的法规,但由于各种原因,法规落实不很到位,生态环境评价不能有效运转。(一)根源(一)根源二、当下生态问题形成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二、当下生态问题形成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3、科学技术落后、科学技术落后 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防止环境污

11、染,从而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而落后的科学技术则会浪费资源,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某些领域甚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从总体上,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是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4、生态保护意识淡化、生态保护意识淡化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民普遍缺乏生态意识,在经济建设中违背自然规律致使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无视自然的存在和价值,使文明的发展一步步地走向了人类的对立面,人类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持续发展设置了障碍。(一)根源(一)根源二、当下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 1、发展生态经济,走集约型发展道路、发展生态经济,走集约型

12、发展道路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上仍然沿用着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会造成对环境的极大损害,而且使发展本身难以持久,因此,转变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解决生态问题的正确选择。2、健全生态保护法制建设,建立有效的环保部门监督管理机制健全生态保护法制建设,建立有效的环保部门监督管理机制 我国实践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环境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健全管理机构,依法强化管理是控制生态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道路中一条成功的经验。在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生态保护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将更显突出。各级党政领导部门要支持生

13、态环境管理部门依法行使监督权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继续积极推行各项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全面加强管理。(二)一般的解决途径(二)一般的解决途径 3、强化环保责任制度,推动科技进步与发展、强化环保责任制度,推动科技进步与发展 切实转变观念,去除将“发展就是硬道理”庸俗地理解为经济增长就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应当建立领导干部环保实绩考核制度,将领导干部对环保部门的机构建设、人员编制、财政投入等的重视程度作为环保实绩纳入领导干部本人的人事档案,作为评价干部政绩、评定年度考核等级、实行奖惩和干部晋升提拔的依据之一,而且应将各项考核的指标予以

14、量化,使环保实绩考核制度明确、具体、可操作。此外,各级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要针对本地区、本行业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积极研究、开发或引进节水、节能等的新技术,更多地增加这方面的投入。还有其他的途径吗?还有其他的途径吗?挖掘传统生态知识,从中吸取环境保护的营养,以对常规环境保护挖掘传统生态知识,从中吸取环境保护的营养,以对常规环境保护形成有益的补充。形成有益的补充。二、当下生态问题形成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二、当下生态问题形成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二)一般的解决途径(二)一般的解决途径三、传统生态知识三、传统生态知识 人类对自然环境有永久性的依赖。生态系统日益遭受破坏的现实,使人们需要懂得更多的、长期以

15、来人类成功利用环境的知识。生态知识是人们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经验积累。传统生态知识传统生态知识是人们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经验积累,是族群在传统背景下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认知实践和认知内容,且自成体系,是生产型、宗教信仰型、规约禁忌型三种类型的生态知识复合体,其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一)概(一)概 念念三、传统生态知识三、传统生态知识1、生产型生态知识、生产型生态知识 指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对生活经营的现实世界的认知、适应与利用的经验总和。生产型生态知识主要包括植树造林、水土保护、农业生产等方面。谚语是经验的积累,武陵地区存在大量有关森林保护等方面的谚语。有关种树的林业谚语有关种树的

16、林业谚语:“千杉万松,吃穿不空”;“家有千棵桐,子孙不受穷”;“家有万棵棕树,钱财用不空”;“屋边栽树,清心明目”;“香化、美化和绿化,全靠常青树当家”;“无林景不秀,无水林不幽”;“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等等。有关林业与水土、自然灾害关系的谚语有关林业与水土、自然灾害关系的谚语:“山上多栽树,水土不下流”;“山上毁林开荒,山下必然遭殃”;“高山林密云遮天,风调雨顺少灾年”;“要得土不梭,树要栽得多”;“到处绿葱葱,旱涝影无踪”;“树成林,林好阴,沙土窝里不起尘。多种树,风沙住”;等等。有关气象方面的谚语有关气象方面的谚语:“云无根,雨不生”;“早上起霞,等水烧茶”;“早虹雨,夜虹晴”;“

17、雾下坡,雨就多;雨上山,地不干”;等等。(二)类型(二)类型三、传统生态知识三、传统生态知识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 生息在我国西南水土流失敏感地带的侗族、水族、苗族、土家族,其传统的治水治土办法是,在陡坡地段预留一到三米宽的水平浅草带。靠这样的浅草带去降低山坡径流的速度,截留顺坡下泄的水土,实现了重力侵蚀严重山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除了防止水土流失外,这种办法还有四重好处:一,可以形成小片牧场,放养家畜家禽。二,可以构成防火带,保护森林、农田和村庄免受火灾的威胁。三,由于这样的浅草带会自然生长,因此无需额外投资维护,一经形成就可以持续生效下去。四,这样的浅草带还丰富了生态构成的内容,形成了多样化的

18、生态景观,可以支持更多种类的生物生长繁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二)类型(二)类型三、传统生态知识三、传统生态知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 湖南、贵州两省的毗连地带杂居着汉族与侗族。这里的汉族居民和其他地区的汉族居民一样,当前已经普遍使用各种化学杀虫剂去对付水稻害虫,使用化学除草剂,去消灭水田中的杂草,并大量施用化学肥料。目前类似做法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浅水湿地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也蒙受了重大的损害。然而在侗族居民的水田里却不会这样,原因在于侗族对于稻田害虫的价值定位不同,他们凭借地方性知识建构起来的治理办法也不同。侗族是将好几种水稻害虫作为食品食用,他们在收集害虫供作菜肴的同时,控制了虫害

19、的蔓延。此外侗族的水田里还要放养鱼虾,田中的许多动植物也是他们的取食对象,因此侗族的稻田不会轻易使用化学药剂和化学肥料,他们的水田生态环境当然也不会像汉族地区那样受到损害。(杨庭硕:侗族生态智慧与技能漫谈,大自然杂志,2004年第1期)(二)类型(二)类型2、规约禁忌型生态知识、规约禁忌型生态知识 指由民众群体制订约束成员行为的各种规范条例,其旨趣在于维护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这种规约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或口头约定,或立据为证,或勒石成文,通常也被统称为不成文的习惯法。很显然,规约型生态知识属于一种被用来执行制裁的具有法律法规效力的习俗惯制,也就是说,这些习惯被社会群体用来对人

20、们的行为进行制裁并赋予其以法律的效力。封山育林、护卫秋收、保护桐茶、草标禁约、赶仗分配等皆属此类。三、传统生态知识三、传统生态知识(二)类型(二)类型三、传统生态知识三、传统生态知识 (二)类型(二)类型 武陵地区存在树崇拜、风水信仰,因此存在大量封山育林的传统知识。这样的碑刻铭记在武陵地区各地方志、博物馆中保存比较多。清道光三年(1823年)湖南古丈某村人公议立蓄禁桐茶碑,将禁止砍伐桐树、茶树,保护桐树、茶树作为乡规民约,立碑以示。碑文还明确规定对偷摘或砍伐桐茶者以罚惩。其碑文载入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古丈坪厅志。再如:清同治八年(1869年)湖南省保靖县普戎乡普戎村所立悠久无疆碑,将

21、禁止乱砍乱伐、偷盗桐茶作为乡规民约立碑禁示:物产丰富而任其盗窃,则源会枯竭,培养它则续用无限,放任偷盗则贼心益肆,严禁则盗风自灭,右手好闲者往往晨行夜游实施偷盗。为蓄禁山林,村人共议,偷砍桐茶,无论亲疏罚一千五百文,奖首告四百;徇私放纵,反受其罚;偷盗牲畜,不分远近,三日查访各具盘缠,抓贼禀官费用公捐;一至九月为放牧禁止日,寒暑后一日摘茶籽,十日后捡桐籽,均照前例。同宗异姓,均应遵照不违。上述碑文就其本意而言是为了保护经济林,使之能永续利用而立,然,对于林木的保护,客观上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三、传统生态知识三、传统生态知识 在林木利用方面,侗族更是这方面的翘楚。他们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习俗:在森

22、林之中有意识地开辟少量的林窗,作为“放牛坡”,将牛群限制在“放牛坡”中,避免进入森林,尤其是幼龄期的林地,从而减少因牛的啃食活动造成对森林的破坏;有女儿降生的时,家人会为女儿种上一片杉木,俗称“十八杉”,等女儿出嫁的时候作为嫁妆;在许多重要仪式中都有植树一项。侗款中有关节令的条款,如:“向来正月带刀斧上山砍柴,二月斗笠蓑衣,三月用钉耙,四月用犁耙,五月有茄豆、黄瓜,六月禾抽穗,七月莫坐仓恋爱,八月莫留伴玩耍。这些规矩,家家有男要教,养女要训,哪人不听,四村不许,六洞不容。”上述侗款或者民间习惯法不仅明确地规定了侗族的生产月令,而且使林区在一年绝大多数时间处于封闭状态,有益于保护森林环境。藉此,

23、多数侗族村落生态环境良好。(二)类型(二)类型侗族村寨侗族村寨三、传统生态知识三、传统生态知识3、宗教信仰型生态知识、宗教信仰型生态知识 是指人们对于生态及其相关认知方式的表达。是指人们对于生态及其相关认知方式的表达。以土家族为例,土家族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为了透视土家族人的宗教型生态认知,我们将对土家族的白虎崇拜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认识土家族对白虎认知关系来反映其与生态的互酬性关系。土家族两则白虎崇拜故事:一:一只老虎抢走一个新娘,这是矛盾的开始;虎与新娘结合,生下一个孩子,即虎儿娃。具有人虎双重性的虎儿娃,表明了他的渊源和身份。虎儿娃揭榜斩魔救公主、娶公主为妻,繁衍后代,即后来的土家族人,

24、虎与人的关系走向和谐。(虎-虎儿娃-人-人虎关系:从冲突到和谐)二:天上白虎神化成人到人间帮老牧人和他的孙女牧羊,老人许愿把孙女嫁给了白虎神。一天孙女琶莓上坡给牧羊的丈夫送饭,却只见树上挂着斗篷和鞭子,树下躺着一只白虎。琶莓被吓昏倒地,白虎环绕她走了三圈,化成白光飞上了天。琶莓婚后生下七个儿女,长大后繁衍发展了土家族七大姓氏人,,即田、杨、覃、向、彭、王、冉等姓氏。(虎人吃人生人人虎关系:从和谐、冲突到和谐)白虎与土家族两则故事共性是白虎为人类提供服务,从而表达了虎与人的关系。白虎与土家族两则故事共性是白虎为人类提供服务,从而表达了虎与人的关系。其关系无论是和谐的还是冲突性的,互惠是其核心。这

25、似乎告诫我们:人与自然其关系无论是和谐的还是冲突性的,互惠是其核心。这似乎告诫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互惠的,而不是只是一味的索取。的关系也是互惠的,而不是只是一味的索取。(二)类型(二)类型三、传统生态知识三、传统生态知识 1、地方性、地方性 传统生态知识存在于某个特定地点,是当地居民创造出来的,是他们长期经验的总结。传统生态知识并不一定在其他地方也适用,而且多数情况下是不适用的。对同一事物,传统生态知识与普遍的系统知识存在明显的不同。比如,对一个物种的分类和用途,传统生态知识具有地方性,体现了地方特殊的文化,具有特定前提的知识;而现代科学涵义的物种分类及对用途的描述是全球普遍适用的,剔除了

26、文化内涵的系统知识。(三)特(三)特 点点三、传统生态知识三、传统生态知识 2、独特的传承方式、独特的传承方式 传统生态知识依靠口头、模仿和演示的方式来传承。尽管编撰传统知识有利于传承,有利于人们认识到传统知识的地方特性,但必然会丢失其中一些基本要素。(三)特(三)特 点点三、传统生态知识三、传统生态知识 3、动态建构、积累的过程、动态建构、积累的过程 传统生态知识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并且通过经验、事件、试错、有意识的行动不断充实。尽管传统知识常常被作为某种静态的形态表达出来,但它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不断地被创造和再创造,不断地被发掘,又不断地在流失。经验是世世代代智慧的结晶。用传统来

27、修饰知识,实际就蕴含了历史的过程,过去相对于现在是历史,而现在相对于未来也是历史,传统也意味着不断实践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过程。(三)特(三)特 点点三、传统生态知识三、传统生态知识 4、共享性、共享性 与系统科技知识相比,传统生态知识处于公共领域,共享性更高。因传统知识源于人们的日常生产活动,并代代相传,因而被称作“人民的科学”。但是,它的分布却是不连续的,存在社会分化的现象。在一个族群内,对某一特定的传统知识的掌握会因年龄和性别的不而各异。有时社区精英成为某种传统知识的化身,宗教领导和社区领导也可能成为传统知识的化身。(三)特(三)特 点点三、传统生态知识三、传统生态知识 5、整体性、整体

28、性 传统生态知识体系是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相应的社会文化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并融入到地方文化传统中。很难完全区分它的科技成分和非科技成分、理性成分和非理性成分。总之,,传统生态知识是基于经验的,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才能成立的知识,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理论化的知识。也正因为采用口头传承,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运用,并存留在人们的平常记忆中,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传统知识没有被有效整理和组织起来而成为系统的科学知识。传统生态知识具有共享的特征,但不是集中于一个人或某一个特定的地方,是零散地分布着。在一个社区,不同的人拥有的传统知识是不一样的,它不是以一个整体存在于某一个人身上,或一个地方,而是由

29、被认为是传统知识化身的个人或小群体承载着,并蕴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相互交流中。(三)特(三)特 点点四、传统生态知识的价值与当代启示四、传统生态知识的价值与当代启示(一)价值(一)价值1、一种文化遗产、一种文化遗产 传统生态知识是不同族群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的积累,是各族群祖先留给后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笔遗产和财富。其多属于口传文化,具有较高的实用性、科学性、地方性等特征,对我们研究人类适应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保护它。四、传统生态知识的价值与当代启示四、传统生态知识的价值与当代启示 2、一种治本且最节约的生态环保方式、一种治本且最节约的生态环保方式 一提到生态维护,人们总是习惯于单

30、纯动用技术、法律、经济或行政的手段,去完成既定的维护目标。然而类似的手段只能在特定的时段内,解决某些局部的生态维护问题,这远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本的解决方式是,将生态环保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生态知识就是不同人群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经验积累和日常生活的反映。把握了一种地方性知识,也就获得了预测和引导特定人群社会行为的能力,凭借这种能力自然不难运作该社区的社会行动。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将社会行动引入有利于生态维护的轨道上去。此外,地方性知识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当地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当事的个人在其日常活动中,几乎是在下意识的状况中贯彻了地方性知识的行为准则,地方性知识中

31、的生态智慧与技能在付诸应用的过程中,不必借助任何外力推动,就能持续地发挥作用。由于不必仰仗外来的投资,而是靠文化的自主运行去实现目标,因此这是一种最节约的生态维护方式。(一)价值(一)价值四、传统生态知识的价值与当代启示四、传统生态知识的价值与当代启示 3、教育、教育 传统生态知识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中产生和由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知识,是各个民族民间传统智慧的结晶,其中蕴涵着许多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其教育作用的发挥主要以仪式、禁忌、规约或者习惯法为主,有别于现代社会中具体的山林保护条文或者法规。这种教育作用方式有时比成文法律条例更具有成效。当然,在以逐利为第一目标的当下,这种教育作用的实现需

32、要我们去挖掘、重塑。(一)价值(一)价值四、传统生态知识的价值与当代启示四、传统生态知识的价值与当代启示 (二)启示(二)启示 我国民间并不缺乏生态知识,武陵地区传统生态知识所蕴含的丰富生态思想对当下具有重要的启示:1、生态环境保护不仅需要完善政策、法规,健全监督机制,发展科学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不仅需要完善政策、法规,健全监督机制,发展科学技术,还需要从传统生态文化中吸取营养。如此,不仅可以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还需要从传统生态文化中吸取营养。如此,不仅可以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而且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化,为人类多保护一种生存可承、保护,而且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化,为人类多

33、保护一种生存可能。能。2、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的民族的生态建设与生态自觉。当下,全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的民族的生态建设与生态自觉。当下,全社会需要从小孩抓起,不断地进行生态教育,使每一个人从小就树立起生态意识,需要从小孩抓起,不断地进行生态教育,使每一个人从小就树立起生态意识,以形成生态自觉,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形成生态自觉,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3、高度重视自然力的威力。传统生态知识将人当做自然生态中的一个部分,、高度重视自然力的威力。传统生态知识将人当做自然生态中的一个部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讲究给予与索取的有机统一。这无疑与告诫我们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讲究给予与索取的有机统一。这无疑与告诫我们当下,在运用科学技术开发自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服当下,在运用科学技术开发自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服务,但需要有所节制,一定要注意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否务,但需要有所节制,一定要注意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否则,我们必将受到自然的严惩!则,我们必将受到自然的严惩!48 结束语结束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传统生态知识及其当代启示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