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语 在我们伟大的母亲河黄河岸边,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王维、李白、杜甫、苏轼、刘禹锡等很多文人墨客在诗词中赞誉过它,直到现在,当代一位著名作家叶文玲提起它的时候“连笔尖都带着几分醉意”。这座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城市是哪里呢?就是洛阳,它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城市,为什么如此众多的人会对它产生如醉如痴的感情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洛阳诗韵。洛阳诗韵叶文玲 作者介绍 题解 课文内容 字词 内容分析 写作特点 课堂练习 小结 板书 叶文玲,叶文玲,19421942年生,著名女年生,著名女作家,长期在河南工作,曾任浙作家,长期在河南工作,曾任浙江省作协主席。代表作有长篇小江省作协主席。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说无梦谷无
2、梦谷、秋瑾秋瑾、散文、散文集集不了情不了情等。等。作作者者简简介介本文选自本文选自叶文玲文集叶文玲文集,是一篇抒,是一篇抒情散文。情散文。洛阳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七大洛阳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代古都之一,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代表,有博大精深的美。审视洛阳的美,仿表,有博大精深的美。审视洛阳的美,仿佛读一首优美的古诗,韵味无穷。佛读一首优美的古诗,韵味无穷。题题 解解 1.了解本文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多侧面叙写的表现手法。2.理清文章内部先果后因的逻辑联系,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3.体会作品充满文情诗意的语言特点,感受文章优美的意境、深邃的情思。
3、4.品味“洛阳诗韵”的内涵和洛阳博大精深的美,增强对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热爱。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洛阳诗韵洛阳诗韵叶文玲 中原忆,最忆是洛阳。情思悠悠中写下这句话,中原忆,最忆是洛阳。情思悠悠中写下这句话,连笔尖都带了几分醉意。连笔尖都带了几分醉意。水自天上来的黄河,浩荡东去,沿途凝结了一颗水自天上来的黄河,浩荡东去,沿途凝结了一颗颗明珠似的城市,洛阳是璀璨颗明珠似的城市,洛阳是璀璨(1 1)的一颗。的一颗。洛阳一似黄河激扬雄浑的音符,洛阳又像春之神洛阳一似黄河激扬雄浑的音符,洛阳又像春之神 明媚动人的笑靥明媚动人的笑靥(2 2)。)。不不,不不,洛阳就是洛阳,洛阳是洛阳就是洛阳,洛阳是 历史厚
4、重的馈赠历史厚重的馈赠(3 3)和沉积,和沉积,从洛阳发掘的文化遗产,从洛阳发掘的文化遗产,足可以代表中华民族灿足可以代表中华民族灿 烂的精神财富烂的精神财富。在河南的在河南的2424载中,洛阳是我去的载中,洛阳是我去的最勤的地方,特殊的机遇和亲缘,使最勤的地方,特殊的机遇和亲缘,使我对洛阳十分偏爱。我总觉得这个九我对洛阳十分偏爱。我总觉得这个九朝古都,有着特殊的况味朝古都,有着特殊的况味(4 4),),不然的话,不然的话,历代文人墨客,也不会把对洛阳的赞誉,历代文人墨客,也不会把对洛阳的赞誉,写进千首万阕诗词里了。写进千首万阕诗词里了。“陆机入洛,噪起才名。陆机入洛,噪起才名。”3030年前
5、,我曾抄录年前,我曾抄录这一古句,慰勉当时发落邙山的兄长。我对这个东汉、这一古句,慰勉当时发落邙山的兄长。我对这个东汉、魏晋、隋唐时代的全国乃至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着魏晋、隋唐时代的全国乃至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着笃诚笃诚(5 5)的崇拜。洛阳,光名字就是古色古香的崇拜。洛阳,光名字就是古色古香(6 6),),充满文充满文情情和诗意的;洛阳,历代才俊辈出和诗意的;洛阳,历代才俊辈出7 7),),在东汉时就有过在东汉时就有过3 3万万 多太学生呐!多太学生呐!2424年前,我初访洛阳,就觉得她名不虚传。年前,我初访洛阳,就觉得她名不虚传。2424年中多年中多次去洛阳,一次比一次深地感受到她的古
6、美和奇绝。次去洛阳,一次比一次深地感受到她的古美和奇绝。洛阳古,她有洛阳古,她有“天下第一寺天下第一寺”的白马寺。许多城市的的白马寺。许多城市的风景点,常见冠以风景点,常见冠以“天下第一天下第一”的美称,但都没有白马寺的美称,但都没有白马寺这个这个“第一第一”教我感到真切实在。教我感到真切实在。据史书记载:东汉永平八年,明帝遣使去天竺国求佛据史书记载:东汉永平八年,明帝遣使去天竺国求佛经,得贝叶经四十二章和佛像,用白马驮回。天竺沙门摄经,得贝叶经四十二章和佛像,用白马驮回。天竺沙门摄 摩腾、竺法兰护送至京师,遂建摩腾、竺法兰护送至京师,遂建 成了中国佛教之源的白马寺。成了中国佛教之源的白马寺。
7、白马寺门口那匹粗拙白马寺门口那匹粗拙(8 8)的石的石 塑白马,便是文化使者的象征;塑白马,便是文化使者的象征;寺后墓园中,摄摩腾和竺法兰的寺后墓园中,摄摩腾和竺法兰的 大圆坟,年年芳草青青,更使历大圆坟,年年芳草青青,更使历 史和现实贴近史和现实贴近 。洛阳美,她有群芳之冠的牡丹。聪明的洛洛阳美,她有群芳之冠的牡丹。聪明的洛阳人,古戏今做,把传说中不肯献媚而被武则天贬谪阳人,古戏今做,把传说中不肯献媚而被武则天贬谪的牡丹奉为市花,在花事烂漫的的牡丹奉为市花,在花事烂漫的5 5月,年年举行规模月,年年举行规模空前的牡丹花会。这一来,王城公园的牡丹,越发明空前的牡丹花会。这一来,王城公园的牡丹,
8、越发明媚娇妍媚娇妍(9 9););市区的十里长街,更有三步一座姹紫嫣红市区的十里长街,更有三步一座姹紫嫣红的牡丹园。而今,洛水之畔看牡丹,已成了域外海内的牡丹园。而今,洛水之畔看牡丹,已成了域外海内的文明盛事。花会期间,洛阳城日日车水马龙,游人的文明盛事。花会期间,洛阳城日日车水马龙,游人如织。人笑传:光捡看花人挤落如织。人笑传:光捡看花人挤落的鞋子,都能捡上几大车呢!的鞋子,都能捡上几大车呢!洛阳绝,有洛阳绝,有13001300年历史的唐三彩。这种运用赭、年历史的唐三彩。这种运用赭、白、绿色铅釉烧制的三彩陶名扬天下。其中造型最优白、绿色铅釉烧制的三彩陶名扬天下。其中造型最优美的马和骆驼,已成
9、了人们馈赠亲友的佳品。不久前,美的马和骆驼,已成了人们馈赠亲友的佳品。不久前,在洛阳还发掘了隋代的三彩骆驼,它釉色苍晦素净、在洛阳还发掘了隋代的三彩骆驼,它釉色苍晦素净、姿态生动逼真,姿态生动逼真,无愧是隋代工匠的杰作,无愧是隋代工匠的杰作,也是举世罕见也是举世罕见 的艺术瑰宝。而今,唐三的艺术瑰宝。而今,唐三彩驼、马,已彩驼、马,已 带着它特有的明光丽色,带着它特有的明光丽色,“走走”向世界各向世界各 地;我在不止一个外国地;我在不止一个外国朋友的柜厨中,看到了它们的风姿。去年,当我告别朋友的柜厨中,看到了它们的风姿。去年,当我告别中原时,谙熟我心思的哥哥,一下为我中原时,谙熟我心思的哥哥,
10、一下为我“牵牵”来了五来了五匹大小不同的唐三彩马,真是匹大小不同的唐三彩马,真是“愿借明驼千里足愿借明驼千里足”送送 我还故乡呢!我还故乡呢!洛阳奇,更因她有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这个在洛阳市南洛阳奇,更因她有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这个在洛阳市南1212公里的去处,有与洛阳同样古香古色的名字:伊阙。公里的去处,有与洛阳同样古香古色的名字:伊阙。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夹峙伊水,岚气氤氲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夹峙伊水,岚气氤氲,翠翠峰如簇,北流入洛的伊河,烟柳重,春雾薄,鱼浪起,千片雪。峰如簇,北流入洛的伊河,烟柳重,春雾薄,鱼浪起,千片雪。看惯了黄河的浊黄,你定要惊异这伊水怎会如此澄碧;
11、见多了看惯了黄河的浊黄,你定要惊异这伊水怎会如此澄碧;见多了黄土地的苍凉,你更会讶然这龙门两山竟夺得千峰翠色,春意黄土地的苍凉,你更会讶然这龙门两山竟夺得千峰翠色,春意乱生;而教你真正称奇的,当然还是那浩大辉煌的石窟乱生;而教你真正称奇的,当然还是那浩大辉煌的石窟。据记载,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的龙门石据记载,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的龙门石窟,延续至唐代,历时窟,延续至唐代,历时400400余年。令人痛心的余年。令人痛心的是十之八九的小佛像,头部已遭损毁,最著名是十之八九的小佛像,头部已遭损毁,最著名的的帝后礼佛图帝后礼佛图浮雕也被盗凿。但是,残留浮雕也被盗凿。但是,残留的佛像形态乃至每块衣袂的佛
12、像形态乃至每块衣袂(1010),),都刀法圆熟,极其都刀法圆熟,极其传神。现存的传神。现存的13521352个石窟,个石窟,785785个龛,个龛,9.79.7万余万余尊造像,尊造像,36803680种题记,凝结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种题记,凝结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精华。字词字词1 1.璀璨(璀璨(cu cn cu cn):):形容珠玉等光彩鲜艳。2.2.笑靥(笑靥(y y):):酒窝,笑脸。3 3.馈(馈(kuku)赠:赠送(礼物)。赠:赠送(礼物)。4.4.特殊的况味:这里指深厚的文化底蕴。况味,指境况特殊的况味:这里指深厚的文化底蕴。况味,指境况 和情味。和情味。5.5.笃诚(笃诚(d d)
13、:):忠实,诚心诚意。6.6.古色古香:形容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色古香:形容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7.7.才俊辈出:才智超群的人一批批连续出现。才俊辈出:才智超群的人一批批连续出现。8.8.粗拙(粗拙(zhuzhu):粗糙拙劣。9.9.娇妍(娇妍(yn yn)娇嫩美丽。10.10.衣袂(衣袂(mi mi)衣服的袖子。1.总写对洛阳的偏爱,直接抒发对洛阳的浓烈感情。(感受)总写对洛阳的偏爱,直接抒发对洛阳的浓烈感情。(感受)2.交代洛阳的地理位置,突出它在黄河沿岸各城市中的交代洛阳的地理位置,突出它在黄河沿岸各城市中的 地位。地位。3.写洛阳的独特写洛阳的独特洛阳是历史的馈赠和沉积,有丰富的文化
14、遗产,洛阳是历史的馈赠和沉积,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代表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财富。(文化底蕴深厚)代表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财富。(文化底蕴深厚)4.直接写对洛阳十分偏爱直接写对洛阳十分偏爱(感受)(感受):原因:原因:特殊的机遇和亲缘;特殊的机遇和亲缘;特殊的况味特殊的况味(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底蕴)。5.对洛阳有着笃诚的崇拜(感受):对洛阳有着笃诚的崇拜(感受):n 原因:原因: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文化中心。n小结:小结:n 写作者对洛阳感受写作者对洛阳感受十分偏爱、有笃诚的崇拜。十分偏爱、有笃诚的崇拜。n 原因:洛阳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原因:洛阳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殊的况味。特殊的况味。内容分析内
15、容分析 1、第6自然段:过渡段,领起下文,总写洛阳的古美奇绝。2、第715自然段:具体写洛阳“特殊的况味”古美奇绝。(1)第78自然段写洛阳的古第一个特点。选取的典型材料是什么?“天下第一寺”的白马寺。为什么只有白马寺这个“第一”教我感到真切实在?中国佛教之源“释源”、“祖庭”。石塑白马有什么象征意义?文化使者内容分析内容分析(2)第 8自然段:写洛阳美第二个特点。选取的典型材料是什么?牡丹“域外海内的文明盛事”指什么?牡丹花会(3)第10自然段写洛阳绝第三个特点。选取的典型材料是:选取的典型材料是:具有1300年历史的唐三彩;“举世罕见的艺术瑰宝举世罕见的艺术瑰宝”指的是:指的是:隋代的三彩
16、骆驼隋代的三彩骆驼 “走走”和和“牵牵”加引号有什么意义?加引号有什么意义?意义:以丰富的想象力,予以了唐三彩生命的活力。意义:以丰富的想象力,予以了唐三彩生命的活力。一个一个“走走”字,形象地写出了唐三彩赢得了世界字,形象地写出了唐三彩赢得了世界 人民的青睐,使世界了解了中国。人民的青睐,使世界了解了中国。(4)第1115自然段,写洛阳奇 龙门石窟。山水之奇:龙门两山与黄土地、伊水与黄河的对比;石窟之奇:浩大辉煌 开凿时间久,刀法圆熟,规模浩大 面;雄奇的奉先寺 ,卢舍那塑像点。游览沿线的壮美景观。最后一句话起什么作用?最后一句话起什么作用?点题:点明洛阳诗韵的内涵点题:点明洛阳诗韵的内涵
17、洛阳洛阳有博大精深的美,审视洛阳有博大精深的美,审视洛阳的美,仿佛读一首优美的古诗,韵味的美,仿佛读一首优美的古诗,韵味无穷。无穷。洛阳诗韵 叶文玲 板板 书书主主 题题层次内容层次内容材料材料表达表达方式方式修辞修辞手法手法一.(15自然段)写作者对洛阳的感受对洛阳“十分偏爱”、“有着笃诚 的崇拜”。二.(615自然段)写洛阳 的古、美、奇、绝。抒情记叙比喻引用白马寺牡 丹唐三彩龙门石窟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排比引用对偶比喻通过抒发对洛阳的挚爱之情,表达对悠久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挚爱和赞美。思路思路 果果 因因 璀璨明珠文化遗产 九朝古都经济文化中心写作特点 1.全文采用因果关系来安排思路.2.采
18、用横式结构,围绕一个中心,分别叙写几件事。3.综合运用五种表达方式,写人的感受抒情在先,然后通过记叙提示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记叙中兼有说明、议论和描写。4.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优美,具有诗的韵 味。小小 结结 一一座城市具有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才会显得厚重而座城市具有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才会显得厚重而有品味。洛阳就是这样一座充满着深厚的历史感又饱含着丰有品味。洛阳就是这样一座充满着深厚的历史感又饱含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富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认真品味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认真品味“洛阳诗韵洛阳诗韵”的内涵和的内涵和洛阳博大精深的美,增强对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热爱;
19、洛阳博大精深的美,增强对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热爱;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在写作时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在写作时力争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学会利用文章的思路和过渡段等划力争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学会利用文章的思路和过渡段等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文章的结构层次。课堂练习 1.作者认为“这个九朝古都,有着特殊的况味”,对“特殊的况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洛阳地理、历史情况与其他城市不同。B.洛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C.洛阳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足可代表中华民族 灿烂的精神财富。D.洛阳有悠久灿烂的文化。A 2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璀璨 笑靥 娇
20、妍 衣袂 Acu cn y yn mi Bcu cn yn yn ju Ccu cn yn yn mi Dcu cn y yn miD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洛阳一似黄河激扬雄浑的,洛阳又像春之神明媚动人的。不不,洛阳就是洛阳,洛阳是历史厚重的馈赠和,从洛阳的文化遗产,足可代表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财富。A乐章 笑靥 沉淀 挖掘 B乐章 笑脸 沉积 发掘 C音符 笑靥 沉积 发掘 D音符 笑脸 沉淀 挖掘B作业:课后练习:一、四。七大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安阳、南京、杭州。西安史称咸阳、长安;北京称幽州、燕京、大都;开封在北宋时称汴梁;安阳是商代时的殷墟;南京在南北朝时称金陵、东吴时称建业,晋时称建康;杭州就是古时候的钱塘),是我国历史上建都历史最长、建都最早、朝代最多的古都,素有九朝古都(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之称。2005年11月7日7时33分2005年11月7日7时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