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新时代的合格教师西南大学宋乃庆北京.2017.12*四有好教师、四 个引路人中国好教师优先发展教育 事业办人民满意的 教育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强国背景*问题与思考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的内涵是什么?新时代 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是什么?何为合格教师?何为新时代的合格教师?培养新时代合格教师有何意义?如何成为新时代的合格教师?*内容提要 1 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的内涵和要求 2 合格教师的内涵和新时代对合格教师的新要求 3 培养新时代合格教师的意义 4 新时代合格教师的实现路径*1 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的内涵和要求 1.1“新时代”的内涵 1.2“新时代”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1.1“新时代”的
2、内涵 1.1.1 新时代的提出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了新时代。这是一个重大判断,主要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来判断 的,不是历史学上时代划分的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在科学把握时 代趋势和国际局势重大变化,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科学把握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已经遇到、将要遇到、可能遇到 和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基础上作出的。*1.1.2 进入新时代的依据这一判断首先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 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顺应 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
3、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 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一判断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党的十九大提出,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 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新时代”的内涵*1.1.2 进入新时代的依据这一判断同时基于党的奋斗目标有了新要求。十九大: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本世纪中叶
4、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判断还基于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新变化。世界正处于大发 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 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现在,我国发展同外部世界的交融性、关联性、互动性不断增强,中国正日 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1.1“新时代”的内涵*1.1.3 新时代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中国的发展站到一个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国家层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人民层面: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民族层面: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
5、层面: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贡献中国智慧。新时代是通过努力奋斗更真切地贴近实现中国梦的时代。1.1“新时代”的内涵*1.1.4 新时代的三个意味着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 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 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 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 保持 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 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6、1.1“新时代”的内涵*1.2“新时代”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1.2.1 教育是民生之基、民生之本、民生之首 1.2.2 建设教育强国 1.2.3 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1.2.4 加快教育现代化 1.2.5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1.2.1 教育是民生之基、民生之本、民生之首,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 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十九大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
7、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 首先谈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古往今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今天这般关注教育,让孩子“上好学”、“能成才”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思想,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 教育。教育为了人民,教育依靠人民,教育成果由人民共享。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思想,就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着力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增加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践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宗旨。1.2.1 教育是民生之基、民生之本、民生之首*1.2.2 建设教育强国党的十九
8、大首次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成为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新使 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战略高度,强调“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我国当前只是教育大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一字之差,体现出我国教育实现由大变强的重要目标,意味着我国教育须屹立于世界教育之林,发出中国教育的强有力的声音。“建设教育强国”是新时代党给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动员令,也是责任。*1.2.2 建设教育强国站在中国教育“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节点,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工程。如何建设教育
9、强国?如何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中切 实发挥教育的关键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 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2017年11月2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1.2.2 建设教育强国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深入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优 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要重视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1.2.3 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
10、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把教 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 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完善体制和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案例:“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咨询报告(2009年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一等奖)1.教育对增加经济总
11、量的贡献突出。重庆市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总体贡 献率达到36.83%。其中,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产生的贡献达28.97%。2.教育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贡献显著。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了经济发展理念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教育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由 19972002年间的5.47%,增加到20032005年间的22.17%。1.2.3 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3.教育对优化经济结构的贡献高度突显。各类教育协同发展对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贡献率达到16.04%。4.教育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贡献有效发挥。教育有力地加速了新农 村建设进程,对促进库区产业发展和移民就业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如农民 受教育年限增
12、加1年,带动收入增加19.8%。5.教育对增加居民收入的贡献巨大。教育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接近25%。库区普九教育在校学生人数提高1%,农民收入提高0.25%。1.2.3 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1.2.4 加快教育现代化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求,“加快教育现代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 2020年,我国就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水平越高,对国民素质要求必定越高,对创新人才的渴 求必定更加强烈,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必定更加凸显。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作为基础工程和优先发展对象,教育事业应该在国家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前,基本实
13、现教育现代化。*1.2.4 加快教育现代化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而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 代考和实现教育“支教化的基础。一支适应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主动思变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师队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育自身应该如何变革?必要的制度保障是什么?这些问结构?教师 题摆在教育决策者面前,也摆在教育专家和教育智库面前。”“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是对第一个问题最生动的回答。*1.2.5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人民群众追求更高教育质量、美好生活的 重要诉求。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在于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 湛
14、、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打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之 队的筑梦人,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着和接班人的重大责 任和使命。拥有一批好老师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 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关键在于学习“四有”好老师标准,做好学生四个“引路人”。*1.2.5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九大报告重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出“努力让每个孩 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 02020年)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15、2012年,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六项任务之首。2013年,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中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1.2.5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拥有让人们满意的教师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陈宝生部长指出“办人民满意教育”要送出4个“红包”第一个“红包”,到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要达到85%(2016 年77.4%),普惠性的幼儿园要占到幼儿园的80%以上。第二个“红包”,义务教育阶段,到2020年,大班额完全消除,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第三个“红包”,全
16、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高中阶段毛 入学率达到90%以上(2016 年87.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2016年42.7%),实现高等教育基本普及。第四个“红包”,在师资队伍建 设方面,研究出台加强教师队伍建 设的意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调动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2 合格教师的内涵和新时代对合格教师的新要求 2.1 合格教师的内涵 2.2 新时代对合格教师发展的新要求*2.1 合格教师的内涵 2.1.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2.1.2 教师专业标准 2.1.3 国家教学名师评选标准*2.1.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可以理解为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更新理念
17、、不断加强师 德修养、不断接受专业知识和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的过程。一句话,就是教师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它包含教师在 职业生涯过程中提升其工作能力的所有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 过不断的学习、反思和探究来拓宽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 达至专业成熟的境界。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的终身学习和终身成长,是职前培养、新任教师培养和在职培训,直至结束教职为止的整个过程。*2.1.1 为何要进行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师专业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学历、水 平、理念、师德)。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的需要。满足现代专业社会:以经验为本的传统社会向以专业为本的现代社会转变。顺应课
18、程改革:以单纯传授为本的课程向以研究为本的课程转型(工匠型/经验型研究型/智慧型/)。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更新教育理念,纠正应试教育,促进教育质量提高。2016年9月13日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2.1.2(中、小、幼)教师专业标准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专专业业知知识识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专专业业能能力力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教育科学研究)专专业业理理念念与与师师德德*2.1.3 国家教学名师评选标准国家“万人计划”名师国家“万人计划”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
19、准,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的重点支持 计划,于2012年启动实施。这一计划准备用10年左右时间,重点遴选支持 一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 拔尖人才,形成与“千人计划”相互衔接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体 系。教学名师作为“万人计划”项目之一,是唯一侧重考察教师教书育人实绩的 国家级人才项目。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一线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视和 认可。国家将给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入选者每人50万元支持经费,用于自主选 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并鼓励地方和用人单位配套给予适当经费 支持。教育部门和学校还将组织开展学习宣传推广活动,充分发挥国家“万 人计划
20、”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和学校办学质量。*课题顾问:钟秉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课题组长:宋乃庆 西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副 组 长:杨念鲁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 文东茅 北大教育学院院长 课题组成员:石中英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 褚宏启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书记 时 龙 北京教科院院长袁振国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谢幼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长罗 滨 北京市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吴国通 中国教育学会整体改革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李 冬 北京市顺义一中校长霍力岩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段福生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校长孟 刚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21、朱 婷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室副主任中小学、幼儿园国家级教学名师评选条件及指标2.1.3 国家教学名师评选标准*国家“万人计划”名师2.1.3 国家教学名师评选标准*2.2 新时代对合格教师发展的新要求 2.2.1“四有好教师”的内涵 2.2.2“四个引路人”的内涵 2.2.3“四有好教师”和“四个引路人”的关系*2.2.1“四有好教师”的内涵关注“中国好教师”公益活动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强调全国广大 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四有好老师”包含了对每一位教 定和
22、描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 师重教之风何以数千年不变的源头师的期许,也是对教师整体的肯的职业,教师内在的大我,是尊 活水。*2.2.1“四有好教师”的内涵 2.2.1.1 有理想信念 2.2.1.2 有道德情操 2.2.1.3 有扎实学识 2.2.1.4 有仁爱之心*2.2.1.1有理想信念好老师应该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党和人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者和接班人。”。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一个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带头践行者和 传播者。用自己的行动倡导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莘莘学子把好 人生的“总开关”,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理想信念是教师精神上的“钙”*林崇德,出生于1941年2月,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 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心理健康 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中组部联系高级专家。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 评议组成员等重要学术职务。荣获“国家有突出贡 献中青年专家”(人事部1994年)、“全国劳动模 范”(国务院2000年)、“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教育总工会2001年)、“全国师德模范教师”(2004年教育部党组协同中宣部表彰的全国五位师 德模范之一,是唯一的一位高校教师)。“国家杰 出专业技术人才”
24、(中组部、中宣部、人保部和科技部联合表彰2014年)。40【案例1】林崇德: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终生奋斗目标*“教书育人”是林崇德先生的挚爱事业,“培养出 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是他的教育理念。截止2016年,他培养出了88名博士,他们中已有61 位晋升为教授,49位成长为博士生导师,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全国各高校心理学学 科带头人中有半数以上是他的学生。综合素质高。他们中很多人既是学者,又具备管理能力。有21位 学生成为局级以上的管理干部,担任大学校长或副41【案例1】林崇德: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终生奋斗目标林崇德,1941年2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
25、劳 动模范”,全国师德标兵。校长等职务;两位全国人大代表,其中一位是常委。首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中的第一位。*林崇德始终秉持“教师的师德是学生质量的前提”的理念,坚持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第一,爱岗敬业。林崇德的工作日程中没有节假日、星期天,甚至 有时都没有大年初一。迄今为止,他发表了160余篇学术论文或研究报 告,出版了16部专著;还主编了近4000万字的工具书和学术丛书,获得 了24项奖项。他著作的厚度已达到180厘米,早已超过他169厘米的身高。用“著作等身”已不能准确形容他的勤奋了。第二,为人师表。践行“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准则,坚持做有 道德情操的教师。林崇德始终坚持
26、“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准则,从 不收学生的任何礼物,也从不收与学术兼职工作有关的任何礼物与财物,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诠释了“良好道德情操”的内涵。【案例1】林崇德: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终生奋斗目标*【案例1】林崇德: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终生奋斗目标第三,他严谨治学,潜心学问。他学术成就突出,曾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 奖”、“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全国教 育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教 育部重大委托课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与体系的建构”影响深远。第四,他关爱学生。“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的育人观被教育界和学术
27、界 广为称颂,体现了“要有仁爱之心”的标准。林崇德经常对学生们说:“论年龄我 是你们的父辈,我在内心把你们当成我的孩子,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林崇德先后送出16个博士生出国,15个都能按时回国。比如2002年他的学生辛涛在美国攻读第二博士学位时,妻子怀孕临产,辛 涛把妻子送回国生孩子。在很多人千方百计要把孩子生在美国成为美国籍的孩子的 情况下,辛涛用实际行动回报了林老师的信任,也表现出坚定的爱国情操。他的学 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授说:“我们都是林老师的成果”。*2.2.1.2有道德情操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 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
28、人成败的关 键。“师垂典则,范示群伦”,道德情操是成长 为一个好老师的先决条件。教师的工作就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 人,最终达成向善的教育目标。教师是在言 传身教的过程中,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去感染 学生、引导学生。*“其身正,令而行;其身不正,令不从。”论语先 进 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好老师要有 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 神,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 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 热爱上来。2.2.1.2有道德
29、情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相统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2.1.2有道德情操*【案例2】张丽莉最美教师200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分配到佳木 斯市第十九中学任教。2012年5月8日的一 次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 腿截肢,经全力抢救已脱离生命危险。感动中国颁奖词: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 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 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 动地的大爱赞歌。一颗美丽的心灵,刹那穿越时空,十三亿人为之感动,伟大就这样从平凡中诞生,张丽莉,这个美丽的名
30、字,从 此绽放在每个人的心中,中国最美的人民教 师用无私诠释了朴素的人生。伟大的人民教 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 根草去”,最美老师用行动诠释了此话的内 涵。张丽莉,女,1984年1月19日 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 历,黑龙江省残联副主席、中 学教师。*【案例3】霍懋征,(19212010),北京第二实 验小学教师,当代著 名教育家、我国首批 特级教师、曾被周恩 来总理称为“国宝”。霍懋征,“爱的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没有爱就没有 教育”,是霍懋征同志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她教育的动力和 源泉,是她追求的目标和境界。霍懋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有教
31、无类,从无偏向和歧 视,坚持把真诚的爱给予每个学生。她坚信“没有教育不好 的学生”,用“激励、赏识、参与、期待”的教育艺术,成功教 育好了每个学生。霍懋征长期的教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速度要快,数量要多,质量要高,负担要轻”的十六字方针进行教学 改革,把着眼点放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上。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讲读法,以“读”为主,以“讲”为辅,给学生留下了大量的自学时间,基本上做到了当堂 巩固所学的知识,课外留有大量时间开展多种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极大地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霍懋征爱的教育速度要快,数
32、量要多,质量要高,负担要轻*2008年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云南 丽江华坪女高建成。由张桂梅担任校长,在丽江四个 县区内首招100名山区农村贫困女学生,并于当年9月1 日正式开学。为了贫困女孩受教育,张桂梅萌发了创办女高的 想法张桂梅出生在黑龙江牡丹江市一个多子女的家庭15 岁时,她随支边的姐姐来到云南,随后在丽江教育学 院读书,毕业后来到华坪中心中学任教。2001年,张 桂梅在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并义务兼任了华坪县儿 童福利院院长,在这里,她看到了很多因为贫穷、无知造成的家庭悲剧。49【案例4】张桂梅:改变贫困女孩的命运张桂梅云南丽江华坪女高校长全国师德标兵*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这些
33、大山里的女孩子能真正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张 桂梅对学校的老师做了严格得近于苛刻的要求,每天早晨五点,张桂梅准时起 床打扫学校卫生,打扫完后,叫孩子们起床。晚上当学生睡下后,她还要拿着 手电筒,查看学校周围是否安全,再回宿舍为学生掖好被角,帮学生把手放进 被窝,捡起学生因为熟睡而掉落地上的书本,直到孩子们完全入睡她才会放心。为了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切实了解她们的成长过程,做到因材 施教,张桂梅始终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家访,每年寒假和春节前后,她都要自 己或带着老师,走进一个个孩子的家庭。8年来,她走访了868家,行程达5万 多公里。建校时,只有17名老师100个学生,现在已有36位老师430
34、个学生。9年来,已经毕业903个学生,连续7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2017年,毕业139人,136人上本科线,3人上专科线。【案例4】张桂梅:改变贫困女孩的命运*扎实的知识功底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 性知识 过硬的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2.2.1.2有扎实学识*勤勉的教学态度认真工作;自我反思;积极进取;以身作则;关爱学生对学校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对 自己负责 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举一反三、引导探究 等2.2.1.3有扎实学识*“要给学生
35、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一缸”。他大学毕业20 年后,为了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毅然放下教授的架子去读博士。他坚持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他主持的科研项 目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分别获得了国家、林业部、河北省的一 系列奖项,如他主持的“太行山石质山地爆破整地造林技术”获原林业部“国家七五重大攻关成果荣誉奖”,“太行山高效 益绿化配套技术研究”获原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 进步三等奖,“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 术”中心试点的前南峪村获得“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五百佳”提 名奖,并获得“河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优质无公害红富士苹果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 步二等奖。53【
36、案例5】李保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一缸李保国,46岁,河 北农业大学教授。习近平对李保国同 志先进事迹作出重 要批示*李保国每年在艰苦的农村工作超过200天。他带领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 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邢台县桨水试区,他们把一个穷山沟变成了花果山,成为太 行山区最绿的地方,荣获联合国全球环境500佳提名奖。长期的科研工作,大量的科研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李保国最了解学科的前沿、农村的需要、果农的期盼。他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充实到教学 内容中,把生产一线的信息作为自己调整
37、教学内容的信号,更新教材,更新讲授内容。他先后主讲了高级经济林栽培专题等9门课程,每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主持完 成了北方经济林栽培学总论等9部教材的编写,在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教 学研究成果先后获省级二等奖一项、校级一等奖二项。他的进取精神激励着学生。他 教的毕业班,25%的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他带的硕士研究生,70%考上了博士研究生。【案例5】李保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一缸*几十年来,邱学华一直从事小学数学的教学与研究,因此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方面的著作颇多,涉及面很广。大部份是 在80年代出版的。文革后百废待兴,教师急需教学参考书。他日夜奋战写成怎样教小学数学,198
38、2年由天津人民出 版社,受到广大教师欢迎,先后共印了近百万册。1982年开 始在福建教育杂志上开辟专栏“小学教师之友”连载文 章,后来结集成书:小学数学教学法讲座(第一集)、(第二集),同样受到教师欢迎。他致力于研究尝试教学法。从尝试教学法到尝试教学 理论,再到尝试学习理论。这几十种尝试教学研究方面图书,总发行量达100多万册,对推动尝试教学研究产生重大的作用。55【案例6】邱学华:扎实做好数学教学与研究,开创“尝试教学法”邱学华,江苏常州教研室,特级教师,中国当代著名的 小学数学教学专家。国务 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 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为了向国庆四十周年献礼,他整整化了半年时间搜集资
39、料,整理撰写 了中国小学数学四十年,此书有近百万字,是研究建国后小学数学教 学史的一本重要著作。1990年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期间,举办的 中国数学教育图书展销中,此书受到国际数学教育家、特别是港澳台学者 的青睐。1991年是我从教四十周年,江苏教育出版社专门为我出版了邱 学华小学数学教育文集也算是对他40年研究小学数学教育的总结。由于 他出身小学教师,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写的东西,贴近教师实际,教师 喜欢看,许多书都是一版再版,多次印刷,总发行量有300多万册。56【案例6】邱学华:扎实做好数学教学与研究,开创“尝试教学法”*李吉林,任教于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1978年 被评为江苏首
40、批特级教师,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 长。她创建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研究成果令专家 和教师瞩目,蜚声海内外,多次应邀出国讲学 。编写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等6本专著,发表近二百多篇论文。这些科研成果先后 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4)、国 家教委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暑 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等。她主讲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电视讲座21集,由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华语地区 播放,1999年获全国电化教材师范最高奖。【案例7】李吉林情境教学法李吉林,南通师范第二 附属小学,江苏首批特 级教师,现任江苏情境 教 育 研 究 所 所 长。20
41、14 年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 奖*2.2.1.4有仁爱之心孟子也曾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者爱人”可以说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原则。据有关统计,在论语中,“仁”出现了109次是出现频率最大的词汇之一。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爱是教育的灵魂”,做好一名老师,最 根本是有一颗仁爱之心。*2.2.1.4有仁爱之心学生敬岗爱业:热爱教师这份职业,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热爱学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发展规律,欣赏学生理解学生:理解学生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宽容学生: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帮助学生,感化平等对
42、待学生:“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案例8】宋玉刚给大山里的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1、4500米这是宋玉刚工作所在的拉萨 墨竹工卡县日多乡小学的海拔高度,冬天这 里连打火机都打不着。宋玉刚是“藏二代”,父亲1954年进藏,参与青藏公路建设,出生 成长在西藏的宋玉刚1997年,也就是22岁时从拉萨师校毕业,被分配到日多乡中心小 学。2、8年走进偏远山沟,从失落到眷 恋。宋玉刚为工作,自2003年起,一直未能探望已退休回到河南养老的父母。只是父亲2010年曾来过一次西藏见面。宋玉刚惦念年迈双亲,也牵挂着学生和工作,面对两难选 择,他每次都选择留下。宋玉刚,拉萨墨竹工卡县日多乡小学,2012年中国“最
43、 美乡村教师”*3、13年宋玉刚从22岁起投身西藏山区教育,把13年青春岁月献给了他所深爱着的藏族孩子。说藏语、吃糌粑,融入藏民生活,他成为藏族学生爱戴的“汉 族阿爸”。工作13年来,宋玉刚几乎去过每个藏族学 生家里家访。夏日,跋山涉水;冬季,踩冰踏雪,山 路崎岖,加上高原缺氧,家访路途漫长而艰辛。日复 一日的练习、打磨,四年努力,宋玉刚终于能用藏语 表达,跟藏族学生家长交流不再有障碍。【案例8】宋玉刚给大山里的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案例9】支月英: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买菜的钱都垫上了。1980年,支月英不顾家人的反对,远离家 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 公里,海拔近千米的泥洋小
44、学,成了一名 深山女教师。学校地处奉新和靖安两县交 界的泥洋山深处,交通十分不便,距离最 近的车站都有20多里路,生活条件异常艰 苦。为了支撑教学,她用自己微薄的工资 买材料修理破烂不堪的教室,为贫困孩子垫付学费、买文具,有时甚至把自己买米 支月英,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案例9】支月英: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她与家长促膝谈心,硬是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她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 出血,一只眼睛近乎失明,组织上几次要给她调换工 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绝。2012年,她又坚持到一个 距离泥洋村十多里的更偏远山村白洋村任教。为了 教
45、好书,她每年都参加了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努力 创新教学方法。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 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关注“中国好教师”公益活动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回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师生时指 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 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四个引路人”进一步指出了教师的责任,从生产端指出了教师必 须具备的事功,教师与社会、教育与国家由此紧密关联。人类之所 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教师展现出的大美及其所散发的 正面影响,是尊师重教所以数千年不衰的滔滔巨流。2.2.2“四个引路人”的内涵*2.2.
46、2.1 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2.2.2.2 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2.2.2.3 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2.2.2.4 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2.2“四个引路人”的内涵*2.2.2.1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品格”与人的品质、性格、品性等有着天然的联系;而品质、品 性等这些词都包含有道德的涵义。“品格”这个词无疑包含了以下 因素:与道德密切相关,涵盖许多人间美德;反映出人的本性和特质,体现了人的素质和品位;是良心和德行之间的纽带,具有相当的 稳定性。因此,品格也就与人的道德修养程度唇齿相依,反映出一个 人的品行道德与风格。“人性中的真善美,都将体现在高尚的品格之 中,外在的品格表现
47、,即是人内心的真实写照。”*2.2.2.1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锤炼品格是正确人生观的重要底色,作为老师,应当因势利 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力、价值选择力和价值 塑造能力。积极向上、独立思考百折不挠、艰苦朴素善良正直、勤劳勇敢锲而不舍、自强不息*【案例10】张赛芬:职教学生的“好妈妈”1997年,张赛芬从定海一所农村学校调入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她扎 根海岛职教一线28年,以爱岗敬业、立德树人为己任,她所带的班在平 行班中是入学分数最低、班额最大、单亲家庭较多的,且都是清一色的 男生,其中绝大部分学生来自海岛,远离父母,需要长期住校。她从身教开始,亲自动手打扫教室、寝室,耐心地、手把手地
48、教学 生擦玻璃、叠被子、整理房间,为学生做榜样。她所带班级的寝室和教 室的整洁程度令人难以想象。*为给学生树立榜样,作为英语专业教 师的她通过努力考取了钳工中级工证 书,将对学生的管理延伸到了车间。学生在她的精神鼓舞和带动下刻苦钻 研,专业十分扎实,深受用人企业欢迎。张赛芬,舟山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教 育部2017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案例10】张赛芬:职教学生的“好妈妈”*2.2.2.2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掌握知识是基本要求,好的老师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激活 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己发现、探索知识的能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知识是打开学生未来大门的钥匙,教师是传播知
49、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学生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引导者。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案例11】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李庾南(1939-),女,特级教师,1957年8月至今任江苏省南通市启 秀中学数学教师、班主任,全国模 范教师。连续60年担任班主任,创造了“连续任职时间 最长班主任”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被誉为“真正 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家”。创立了在全国独树一 帜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理论和实践操作体系,万千学子受惠受益。出版10部专著,赴全国近30 个省份送教数百场,由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播出教学、报告录像近300节(时);近
50、年来,“李庾南数学 教学研究所”培训共计逾2000名初中数学教师;在 市(省)内外成立“李庾南实验学校”300多所。带 出了一大批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 科研骨干,有的徒弟还走上了全国、省、市劳模和 先进教育工作者的领奖台。2014年“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35年 探索实践”荣获基础教育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 等奖,9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9月8日在中南海受到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2.2.2.3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创新思维是时代要求,老师首先自己要具有创新精神,同时能够培养学 生在学习知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