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史第一讲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207298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8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翻译史第一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国翻译史第一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国翻译史第一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国翻译史第一讲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国翻译史第一讲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翻译简史中国翻译简史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v意义:v1.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v2.有利于我们理解翻译理论,开阔视野。v3.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v4.帮助我们更好理解翻译的功能和各种翻译现象。中国翻译简史部分主要参考书目中国翻译简史部分主要参考书目v1 陈福康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v2 王秉钦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天津:南开大南开大 学出版学出版社,社,2005v3 马祖毅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五

2、四以前部分(增订版)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v4 谢天振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中西翻译简史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v5.中国译学大辞典中国译学大辞典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v6.中国翻译中国翻译J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中国翻译简史中国翻译简史 A Short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中国翻译简史中国翻译简史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不同学者对我国的翻译史有不同的划分。不同学者对我国的翻译史有不同的划分。

3、马祖毅(陈福康,马祖毅(陈福康,2005:v):五四运动):五四运动(1919年)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年)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年)以后的西学翻译。的西学翻译。陈福康(陈福康(2005:v):古代、晚清、民国、):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年以后四个时期。以后四个时期。我们综合学者的见解,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我们综合学者的见解,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东汉到宋的佛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

4、末民初的西学翻译;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个时期。个时期。第一讲第一讲: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我国的佛经翻译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安世高译经开始从东汉桓帝安世高译经开始,魏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发展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北宋时已经式微时已经式微,元代以后则是尾声了元代以后则是尾声了(马祖毅,马祖毅,2004:19)。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东晋到隋(发展

5、时期)、唐代(全盛时期)、北宋东晋到隋(发展时期)、唐代(全盛时期)、北宋(结束时期)(结束时期)(马祖毅,马祖毅,2004:22)。v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v我国有规模的佛经翻译是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我国有规模的佛经翻译是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元148)开始的。最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开始的。最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安清(即安清(即安世高)和娄迦谶安世高)和娄迦谶(又名:(又名:支娄迦谶支娄迦谶,简名:,简名:支支谶谶)。)。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v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佛教:创立于公元

6、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佛教大肆宣扬人生极苦,涅槃最乐,要人厌世,佛教大肆宣扬人生极苦,涅槃最乐,要人厌世,忍辱修行,冀求死后进入忍辱修行,冀求死后进入“极乐世界极乐世界”。v儒教:三纲五常,仁义忠孝,礼,君子,小人儒教:三纲五常,仁义忠孝,礼,君子,小人 v道教:通过修行各种道术以求长生不死,得到成仙。道教:通过修行各种道术以求长生不死,得到成仙。符咒,占卜,阴阳五行,神仙方术符咒,占卜,阴阳五行,神仙方术v安世高,安世高,佛经汉译的创始人。安息国(今伊朗)太佛经汉译的创始人。安息国(今伊朗)太子。子。译文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译文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好处

7、。但从总的方面说,还是偏于直译。好处。但从总的方面说,还是偏于直译。安世高通过附会中土文化的名词概念,藉以实现其安世高通过附会中土文化的名词概念,藉以实现其翻译目的。翻译目的。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v支谶支谶译文比较顺畅,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文的译文比较顺畅,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文的面目,往往辞质多胡音,即多用音译,面目,往往辞质多胡音,即多用音译,v(胡:古代泛指西域各民族。西域:包括今(胡:古代泛指西域各民族。西域:包括今新疆、中亚及中亚以外部分地区)。新疆、中亚及中亚以外部分地区)。v支谶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有个弟子叫支谦,支谶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有

8、个弟子叫支谦,号称号称“三支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有名的人。,都是当时翻译佛经有名的人。世称世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天下博知,不出三支”。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v支谦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三国时佛经翻译家。东汉末年,避乱入吴,博览东汉末年,避乱入吴,博览群书,通晓六国语言,才学深澈,内外通备,得到群书,通晓六国语言,才学深澈,内外通备,得到孙权赏识。孙权赏识。v有意识地变通原文,删减原本中繁复的表达,减少有意识地变通原文,删减原本中繁复的表达,减少胡音在译本中的比重,改胡音在译本中的比重,改胡音胡音为汉意,减少胡为汉意,减少胡语即音译在译本中的比

9、重,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语即音译在译本中的比重,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v其译文:文质调和。其译文:文质调和。v(质朴(质朴 文丽文丽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质朴朴和和文丽文丽两派。即直译与意译两派。即直译与意译)v从支谦开始,佛教翻译开始兼顾形式与意义,更加从支谦开始,佛教翻译开始兼顾形式与意义,更加注重译本的文学性和可读性。注重译本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v支谦的译文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译文的忠实性支谦的译文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译文的忠实性不能不受一定的影响。不能不受一定的影响。v支谦过分追求

10、美巧,而且删削较多,在很多程度支谦过分追求美巧,而且删削较多,在很多程度上损害了译本的忠实性。但从三国到西晋,支谦上损害了译本的忠实性。但从三国到西晋,支谦所开创的译风,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使佛教普及所开创的译风,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使佛教普及化,无疑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化,无疑起了相当大的作用。v支谦所作支谦所作法句经序法句经序,一般认为是现存最早带,一般认为是现存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v“其传经者,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是则为善善因循本旨,不加文饰因循本旨,不加文饰”。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

11、佛教翻译:v早期译经特点:早期译经特点:v佛经翻译初期译者没有原本,全凭外来僧人佛经翻译初期译者没有原本,全凭外来僧人“口授口授”译者多来自中亚和中国新疆的僧人,宗教知识渊博译者多来自中亚和中国新疆的僧人,宗教知识渊博但中文程度低,但中文程度低,像安世高等那样的人才凤毛麟角。像安世高等那样的人才凤毛麟角。v常集体翻译常集体翻译,“译场译场”,民间活动,民间活动 v初期翻译一般采取直译,初期翻译一般采取直译,“弃文从质弃文从质”,“尚质尚质”。v依附主流意识形态,顺应中土文化,往往从当时流依附主流意识形态,顺应中土文化,往往从当时流行的儒家道家著作中寻找哲学名词、概念来比附、行的儒家道家著作中寻

12、找哲学名词、概念来比附、解释佛教的名词。消解文化陌生感,以利于佛教的解释佛教的名词。消解文化陌生感,以利于佛教的传播接受。传播接受。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v从东晋到隋朝,是佛经翻译的发展时期。从东晋到隋朝,是佛经翻译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翻译家有: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翻译家有:(释)道安、鸠摩罗什、真谛、(释)道安、鸠摩罗什、真谛、彦琮。彦琮。v道安道安东晋僧人。形貌奇丑,博闻强记。东晋僧人。形貌奇丑,博闻强记。东晋时被前秦王符东晋时被前秦王符坚(所以又称符秦时代)带到长安,因主张僧侣以释为姓,坚(所以又称符秦时代)带到长安,因主张僧侣以释为姓,又称释道

13、安。又称释道安。v道安道安是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到了东晋时期,是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到了东晋时期,佛经得到统治者的扶持,官办译场开始出现,佛经译本日多,佛经得到统治者的扶持,官办译场开始出现,佛经译本日多,但译者水平参差不齐,到处可见刻板死译、增删无度的现象。但译者水平参差不齐,到处可见刻板死译、增删无度的现象。针对此道安提出著名的是针对此道安提出著名的是“五失本,三不易五失本,三不易”之说。之说。v五失本五失本(five deviations from the original),指佛经从梵文指佛经从梵文译成汉语时,在五种情况下允许译文与原文不一致:译成汉语时,在

14、五种情况下允许译文与原文不一致:v“梵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梵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v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斯二失本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斯二失本也也”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v三不易(三不易(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v“时俗有易,而删古雅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时俗有易,而删古雅以适今时,一不易也;v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载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载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佛智悬隔,契合实难)下末俗,二不易也(佛智悬隔,

15、契合实难)v大致为: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使译文失去原来面目,有大致为: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使译文失去原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v一方面描述了由于时空距离和受众知识水平所导致的矛盾和一方面描述了由于时空距离和受众知识水平所导致的矛盾和困境,另一方面也阐述了佛经文本的特殊性,译家须心存敬困境,另一方面也阐述了佛经文本的特殊性,译家须心存敬畏虔诚方能为之。畏虔诚方能为之。v鉴于此,道安主张,翻译佛经必须谨慎从事,他反对删繁从鉴于此,道安主张,翻译佛经必须谨慎从事,他反对删繁从简,削胡适秦,饰文灭质,求巧而失旨简,削胡适秦,饰文灭质,求巧而失旨。v同时

16、他认为佛经翻译须合乎原文本意,主张同时他认为佛经翻译须合乎原文本意,主张“尽从实录,按尽从实录,按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明确提出了,明确提出了“敬顺圣言,了不敬顺圣言,了不加饰加饰”的直译原则,主张严格的直译。的直译原则,主张严格的直译。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v钱钟书认为,我国开宗明义论述翻译的首推道安,钱钟书认为,我国开宗明义论述翻译的首推道安,支谦的支谦的法句经序法句经序仅发头角而已(陈福康,仅发头角而已(陈福康,2005:10)v道安虽有此主张,他的弟子仍利用儒书和老庄牵强道安虽有此主张,他的弟子仍利用儒书和老庄牵强附会来宣

17、传佛教。附会来宣传佛教。v时至时至鸠摩罗什,鸠摩罗什,佛教传入内地已有佛教传入内地已有400多年,已基多年,已基本上为中土文化所接受,佛教不必再依附中土文化本上为中土文化所接受,佛教不必再依附中土文化以求肯定认可。在这种境况下,佛学界开始批判此以求肯定认可。在这种境况下,佛学界开始批判此前的各种宗派,首当其冲便是译本的勘误和审订。前的各种宗派,首当其冲便是译本的勘误和审订。上至统治阶层,下至民间信众,都对旧译本产生了上至统治阶层,下至民间信众,都对旧译本产生了怀疑。怀疑。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v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后秦僧人,后秦僧人,生于西域生于西域龟兹龟兹国

18、国(今新疆(今新疆库车库车县)。幼年出家。县)。幼年出家。我国古代著名的译经我国古代著名的译经大师。梁启超称之大师。梁启超称之“译界第一流宗匠也译界第一流宗匠也”。v修正以往译本,删繁就简,灵活处置,以适应汉语表达。修正以往译本,删繁就简,灵活处置,以适应汉语表达。v罗什精通佛学,又晓汉语,再得到众多名僧的协助,因此所罗什精通佛学,又晓汉语,再得到众多名僧的协助,因此所译经论的质量,不论在语言的精美上,还是在内容的确切上,译经论的质量,不论在语言的精美上,还是在内容的确切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都是前所未有的。v在翻译文体上一改过去朴拙的古风,更加重视译文的文体和在翻译文体上一改过去朴拙的古风,更

19、加重视译文的文体和意蕴,既保留原文的风格,同时又避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意蕴,既保留原文的风格,同时又避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文质兼顾,开创了全新的佛经体例。文质兼顾,开创了全新的佛经体例。v创设许多佛教的专用词汇,从而引入了新的文体和语法,极创设许多佛教的专用词汇,从而引入了新的文体和语法,极大地增强了汉语的表达力,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大地增强了汉语的表达力,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v他的译著有他的译著有“天然西域之语趣天然西域之语趣”,表达了原作神情,表达了原作神情,译文妙趣盎然,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译文妙趣盎然,为

20、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v他提倡意译,主张在存真的原则指导下,不妨他提倡意译,主张在存真的原则指导下,不妨“依依实出华实出华”,讲究译文的流畅华美,因此他所译的佛,讲究译文的流畅华美,因此他所译的佛经都富于文学趣味,一直受到中国佛教徒和文学爱经都富于文学趣味,一直受到中国佛教徒和文学爱好者的广泛传诵。他虽然倾向意译,但在实践上基好者的广泛传诵。他虽然倾向意译,但在实践上基本仍然是折中而非偏激的。本仍然是折中而非偏激的。v所译经卷典籍,不仅是佛教的宝藏,也是重要的文所译经卷典籍,不仅是佛教的宝藏,也是重要的文学遗产,它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的影响非常巨学遗产,它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的影响非常巨

21、大。大。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v到南北朝时,一个名叫到南北朝时,一个名叫真谛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的印度佛教学者来到中国,译了四十九部经论,对中国佛教来到中国,译了四十九部经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思想有较大影响。真谛真谛三藏到中国后三藏到中国后20余年余年适逢兵乱,于颠沛流离中仍能译出一百多部适逢兵乱,于颠沛流离中仍能译出一百多部重要经论,是重要经论,是鸠摩罗什鸠摩罗什以后以后玄奘玄奘以前贡献最以前贡献最大的译师。大的译师。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v隋代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隋代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彦琮彦琮(或(或释彦释

22、彦琮琮),前后译经一百多卷,并总结历代翻译经前后译经一百多卷,并总结历代翻译经验,著验,著辩正论辩正论,是今存我国历史上第一是今存我国历史上第一篇正式的翻译专论。篇正式的翻译专论。v彦琮在彦琮在辩正论辩正论 辩正论辩正论中批评了历代中批评了历代译经之得失,提出译经之得失,提出“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而背源”,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和倾向直译的。,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和倾向直译的。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v彦琮在古代译论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在彦琮在古代译论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在辩正论辩正论中提中提出了出了“八备八备”(eight qualificatio

23、ns),即一个合格的,即一个合格的佛经翻译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八项条件:佛经翻译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八项条件:v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其其 备一也。备一也。(诚心热爱佛法,立志助人济事,不怕费时长久。)(诚心热爱佛法,立志助人济事,不怕费时长久。)v三、筌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暗滞,其三、筌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暗滞,其 备二也。备二也。(博览佛教诸典,通晓其义旨,消除暧昧不清的问(博览佛教诸典,通晓其义旨,消除暧昧不清的问题);题);v四、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其四、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其 备三也。备三也。(旁涉经典史籍,加强文学修养,不使译笔生

24、硬);(旁涉经典史籍,加强文学修养,不使译笔生硬);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v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 备五也。备五也。(度量宽和,虚心求益,不可武断固执)(度量宽和,虚心求益,不可武断固执)v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其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其 备六也。备六也。(深爱道术,淡于名利,不想出风头)(深爱道术,淡于名利,不想出风头)”。v译德、译才,德才兼备,方为合格的译者。也就是说 既包含人格修养,又包含学识修养 八备把译经活动同译者主体的道德风尚、学识修养和语言能力结合起来。有学者认为,八备开创了主体性(

25、subjectivity)研究的先河。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v这一阶段译经的特点:这一阶段译经的特点:v这一时期,统治者开始接受和弘扬佛教,到了南北朝时,由于这一时期,统治者开始接受和弘扬佛教,到了南北朝时,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扶植,全国兴建了许多寺庙,有诗云:统治者的大力扶植,全国兴建了许多寺庙,有诗云:v“千盏青灯映卷红,千盏青灯映卷红,万山兰若沐西风,万山兰若沐西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真谛释不空多少真谛释不空”。v从东晋到隋代,佛经翻译逐渐脱离了私人的小规模翻译变为大从东晋到隋代,佛经翻译逐渐脱离了私人的小规模翻译变为大规模的译场,促进

26、了译经事业的更大进步。译经得到了统治者规模的译场,促进了译经事业的更大进步。译经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选拔大批人才参加译经活动,佛经翻译由私译转入官的支持,选拔大批人才参加译经活动,佛经翻译由私译转入官译。译文质量有较大提高。译。译文质量有较大提高。v从鸠摩罗什鸠摩罗什起,佛经翻译开始脱离本土文化,走上独立的发展起,佛经翻译开始脱离本土文化,走上独立的发展道路。佛经译者探求外来佛教本意的兴趣逐渐增强。南北朝学道路。佛经译者探求外来佛教本意的兴趣逐渐增强。南北朝学者对佛经的研习解说已自成体系,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者对佛经的研习解说已自成体系,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唐代(全盛时期)的佛经翻译唐代(全盛

27、时期)的佛经翻译v佛经翻译的第三阶段是唐代,是我国佛教和佛经翻译的第三阶段是唐代,是我国佛教和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v我国佛经翻译的四大译家我国佛经翻译的四大译家鸠摩罗什、真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谛、玄奘、不空有两名都出现在唐代有两名都出现在唐代(四人中最突出的是罗什和玄奘)。(四人中最突出的是罗什和玄奘)。唐代(全盛时期)的佛经翻译唐代(全盛时期)的佛经翻译v玄奘玄奘在译经的数量和译论贡献方面在译经的数量和译论贡献方面皆无人出其左右。皆无人出其左右。也是我国历史上促进中印友好和也是我国历史上促进中印友好和文化交流的首屈一指的人物。文化交流的首屈一指的人物。v河南人,唐太

28、宗贞观三年从长安出发,河南人,唐太宗贞观三年从长安出发,西出敦煌,四年后展转到达印度,西出敦煌,四年后展转到达印度,至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至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v往返十七年,行程五万里,往返十七年,行程五万里,历尽艰辛,使他成为一个传奇人物。历尽艰辛,使他成为一个传奇人物。&v玄奘带回佛经玄奘带回佛经650余部,数量之多,品类之余部,数量之多,品类之富,空前未有。谢绝官职,献身译经事业。富,空前未有。谢绝官职,献身译经事业。v技巧,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技巧,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v他他“是把原文读熟了、嚼烂了,然后用适当是把原文读熟了、嚼烂了,然后用适当的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字表达出

29、来”。v“三更暂眠,五更复起三更暂眠,五更复起”,坐在灯下圈点第,坐在灯下圈点第二天要译的经论。二天要译的经论。唐代(全盛时期)的佛经翻译唐代(全盛时期)的佛经翻译v玄奘译经的质量达到了自有佛经汉译以来的最高水玄奘译经的质量达到了自有佛经汉译以来的最高水平。梁启超认为平。梁启超认为“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和,斯道之极轨也。”(陈福康,(陈福康,2005:31)v玄奘开创了我国译经史上的新风格、新局面。佛教玄奘开创了我国译经史上的新风格、新局面。佛教史学界将玄奘及以后的翻译称为史学界将玄奘及以后的翻译称为“新译新译”。v玄奘针对佛教术语在翻译过

30、程中出现的意义失真情玄奘针对佛教术语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意义失真情况,提出了著名的况,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五不翻”原则。原则。v“五不翻五不翻”(transliteration in five cases):v 所谓不翻,就是用音译,音译即不翻之翻。所谓不翻,就是用音译,音译即不翻之翻。“五五不翻不翻”:用音译的五种情况。在翻译过程中有五种:用音译的五种情况。在翻译过程中有五种情况不宜译为汉语,只可用音译的办法来处理。情况不宜译为汉语,只可用音译的办法来处理。唐代(全盛时期)的佛经翻译唐代(全盛时期)的佛经翻译v五不翻分别是:五不翻分别是:“秘密故秘密故”,原文一些词语其义微妙难以揣,原文一些词

31、语其义微妙难以揣测,不能用意译来翻;测,不能用意译来翻;v“含义多故含义多故”,原文某些词语含义多,不能选择哪个具体的,原文某些词语含义多,不能选择哪个具体的意义来翻译;意义来翻译;v“此无故此无故”,原文所指词语在中土没有,只能音译;,原文所指词语在中土没有,只能音译;v“顺古故顺古故”,有的特有名词前代翻译已经为大家广泛采用,有的特有名词前代翻译已经为大家广泛采用,只需沿用无须翻译;只需沿用无须翻译;v“生善故生善故”,原文有些词汇能唤起人的尊敬之心,一旦翻译,原文有些词汇能唤起人的尊敬之心,一旦翻译过来反而会使人们轻贱它们,用音译进行保留。过来反而会使人们轻贱它们,用音译进行保留。v即:

32、一词多义或多义词;文化局限词或外借词;约定俗成的即:一词多义或多义词;文化局限词或外借词;约定俗成的通行译法;具有神秘色彩的词语;为追求特殊效果的词语。通行译法;具有神秘色彩的词语;为追求特殊效果的词语。v玄奘还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玄奘还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v我国的佛经翻译,到了玄奘可说已登峰造极。我国的佛经翻译,到了玄奘可说已登峰造极。v 佛经翻译的衰落佛经翻译的衰落v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五代十国时期,随后宋元,佛经翻译逐渐走向衰退,像唐朝时期的大型译场已早已不见。v宋代虽设译

33、经院,但对佛教的贡献无法与唐代相比。佛教在印度的衰落导致我国的佛经翻译活动从11世纪开始迅速衰落,译场时代也随之结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结束了。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v佛经翻译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语言佛经翻译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语言v汉语中汉语中90%的四字成语源于佛教。的四字成语源于佛教。v因缘,涅槃,刹那,瑜伽,瞬间,弹指,魔鬼,魔头,魔掌,因缘,涅槃,刹那,瑜伽,瞬间,弹指,魔鬼,魔头,魔掌,心地,心田,心猿意马,心心相印,天花乱坠,随机应变,心地,心田,心猿意马,心心相印,天花乱坠,随机应变,作茧自缚,一生一世,一尘不染,人间地狱,清规戒律,

34、三作茧自缚,一生一世,一尘不染,人间地狱,清规戒律,三生有幸等等。生有幸等等。v促进了汉语构词方式。自从佛经翻译盛行的魏晋之后,开始促进了汉语构词方式。自从佛经翻译盛行的魏晋之后,开始出现更多的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四字格成语更是明显增加。出现更多的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四字格成语更是明显增加。v佛经翻译丰富了汉语的音韵、语法和文体,为现代汉语的兴佛经翻译丰富了汉语的音韵、语法和文体,为现代汉语的兴起提供了土壤。起提供了土壤。v平、上、去、入四声是西域输入的。佛经译者根据梵文字母平、上、去、入四声是西域输入的。佛经译者根据梵文字母创造了汉语的拼音方式。创造了汉语的拼音方式。v句法方面,佛经翻译使用

35、大量的倒装句、提问句和解释句。句法方面,佛经翻译使用大量的倒装句、提问句和解释句。“如是我闻如是我闻”。v佛经翻译中常使用一种散文和韵文交错的口语化文体,佛经翻译中常使用一种散文和韵文交错的口语化文体,译者选用句子字数整齐来代替句末押韵,节奏感强,译者选用句子字数整齐来代替句末押韵,节奏感强,朗朗上口,随着佛经的普及而流行,为后来的平话、朗朗上口,随着佛经的普及而流行,为后来的平话、小说、戏曲等中国通俗文学奠定了重要的文体基础。小说、戏曲等中国通俗文学奠定了重要的文体基础。v佛经翻译为中国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佛经翻译为中国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土壤。v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兴盛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种

36、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兴盛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题材新的文学题材“志怪小说志怪小说”,这些志怪小说记录的内,这些志怪小说记录的内容涉及神灵鬼怪、天堂地狱、因果报应等,都与佛教容涉及神灵鬼怪、天堂地狱、因果报应等,都与佛教文化息息相关。文化息息相关。v佛经翻译以无法预想的各种方式丰富着中国的文学题佛经翻译以无法预想的各种方式丰富着中国的文学题材材。如。如佛经中的芬陀利花。莲花座,莲台,莲剎,莲佛经中的芬陀利花。莲花座,莲台,莲剎,莲花手,莲花戒,舌上生莲。莲花成了佛教的代表意象,花手,莲花戒,舌上生莲。莲花成了佛教的代表意象,被赋予新的象征意义,被赋予新的象征意义,“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

37、莲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养身心”,“珠桂浮明月,莲座吐芙蓉珠桂浮明月,莲座吐芙蓉”,“明窗高明窗高挂菩提月,净莲深栽浊世中挂菩提月,净莲深栽浊世中”。v 周敦颐的周敦颐的爱莲说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等,佛经中有相似的描述。等,佛经中有相似的描述。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v佛经中还有很多寓言,为中国文学提供了又一个题佛经中还有很多寓言,为中国文学提供了又一个题材源泉。材源泉。v中国明代的白话小说中国明代的白话小说西游记西游记更是文学题材受佛更是文学题材受佛经翻译影响的典型代表。不仅小说的主线围绕着佛经翻译

38、影响的典型代表。不仅小说的主线围绕着佛教的传播,主要人物和故事也基本取材于佛经。教的传播,主要人物和故事也基本取材于佛经。v红楼梦红楼梦人生一场大梦,人生一场大梦,“万法皆空,世事无万法皆空,世事无常常”。空空道人。空空道人 甄士隐甄士隐 贾宝玉贾宝玉“有形世间的一切有形世间的一切都是短暂虚幻的都是短暂虚幻的”。v随着佛教的普及,中国的很多文学即使不直接取材随着佛教的普及,中国的很多文学即使不直接取材于佛经,也都或多或少带有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于佛经,也都或多或少带有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人生是苦,万法皆空等佛教观念。禅意人生是苦,万法皆空等佛教观念。禅意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v很多诗人和文学家在思想上受佛经影响,王维 诗佛,唐代诗僧 禅诗v佛教典籍的翻译不仅引发了中国翻译史上历时长久的第一次翻译高潮,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学、文化的构建与创新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由此可以看出翻译在接纳、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国翻译史第一讲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