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了解了解“楚辞楚辞”及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及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2.学习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学习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3.疏通字、词,培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疏通字、词,培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风骚“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则是楚辞中的离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形式1.1.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
2、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离”,通“罹”,“遭遇”之义;“骚”,“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有人解释为“牢骚”。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解题屈原与楚词 1 1、简介屈原简介屈原 (约前 340 约前 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
3、国,西抗强秦,其政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后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因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2 2、“楚辞楚辞”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骚”体。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帝高阳之苗裔兮,帝高阳之苗裔兮,朕朕皇皇考考曰伯庸。曰伯庸。摄提摄提贞贞
4、于孟陬兮,于孟陬兮,惟惟庚寅吾以降。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肇锡余以嘉名:余以嘉名:名名余曰正则兮,余曰正则兮,字字余曰灵均。余曰灵均。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啊,我伟大的父亲叫伯庸。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啊,我伟大的父亲叫伯庸。摄提那年正当正月啊,就在庚寅那天我降生。摄提那年正当正月啊,就在庚寅那天我降生。父亲观察我出生时的容貌、气度啊,开始赐给我美名。父亲观察我出生时的容貌、气度啊,开始赐给我美名。给我起名叫正则啊,给我起表字叫灵均。给我起名叫正则啊,给我起表字叫灵均。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朕朕”字字贵贱通用贵贱通用亡父亡父正当正当句首发语词句首发语词开始开始通通“赐赐”名词
5、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纷纷吾既有此内吾既有此内美美兮,兮,又重之以修能。又重之以修能。扈扈江离与江离与辟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汩余若将不及及兮,恐年岁兮,恐年岁之之不吾与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我既有这盛多的内在美德啊,又加上美好的才能。我既有这盛多的内在美德啊,又加上美好的才能。披着幽香的江蓠和白芷啊,又编结秋兰做为身上披着幽香的江蓠和白芷啊,又编结秋兰做为身上的佩饰。的佩饰。流年似水我好象将要赶不上啊,只怕岁月不等待流年似水我好象将要赶不上啊,只怕岁月不等待我。我。清晨去摘山坡上的木兰啊,黄昏去洲泽拔经冬不清晨去摘
6、山坡上的木兰啊,黄昏去洲泽拔经冬不凋的草。凋的草。众多的样子众多的样子形容词活用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为名词通通“僻僻”赶上赶上“不与吾不与吾”宾语宾语前置前置香草自喻,操行高洁,博采众善香草自喻,操行高洁,博采众善去皮不死,经冬不枯,去皮不死,经冬不枯,坚贞芳香,木如其人。坚贞芳香,木如其人。日月日月忽忽其不其不淹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兮,春与秋其代序。惟惟草木之草木之零落零落兮,恐兮,恐美人美人之迟暮。之迟暮。不不抚壮抚壮而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道夫先路!夫先路!日月飞快地运行不停留啊,春天和秋天依次替代。日月飞快地运行不停留啊,春
7、天和秋天依次替代。看到草木也有凋零的时候啊,便害怕美人也会衰老。看到草木也有凋零的时候啊,便害怕美人也会衰老。何不趁着壮年抛弃秽政啊,何不改变这种法度?何不趁着壮年抛弃秽政啊,何不改变这种法度?乘着骏马奔驰啊,来吧,我愿做向导在前开路。乘着骏马奔驰啊,来吧,我愿做向导在前开路。迅速迅速比喻比喻省略省略“何不何不”通通“导导”开头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开头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写自己写自己1 1、高贵的出身、高贵的出身 2 2、降生时刻的不凡、降生时刻的不凡 3 3、美好的名和字、美好的名和字 4 4、美好的品质和才能、美好的品质和才能说明自己有理由、有责任、更有能说明自己有理由、有
8、责任、更有能力和条件为国家担负重任。力和条件为国家担负重任。思考思考诗人有着怎样的品质?是怎诗人有着怎样的品质?是怎样形象地描绘的?样形象地描绘的?诗人既有“内美”(内在美德)又有“修能”(优良的才能),可见他品性高洁、才华出众。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幽香的白芷,又联缀起秋兰作为配饰。借香草(“江离”“辟芷”“秋兰”)象征自己的美质和才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在行文上有何作用?起过渡作用,诗歌至此方入题。它引出了楚王不举贤能则将灭亡的道理,并开启下文,抒发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1)最后4句写了什么?诗人写这些表明了什么?写诗人善意的劝告和昂扬的呼喊。他劝告“弃秽兮”“改此
9、度”,他呼喊“道夫先路”。(2)诗人高唱“来吾道夫先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屈原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意在表现他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堂堂正正的人。我们可以看出他坚信真理,有着独立高尚的人格。总结:总结:屈原自叙其家世、出生、兴趣爱屈原自叙其家世、出生、兴趣爱好、性格品行、精勤修德,表明自己有好、性格品行、精勤修德,表明自己有条件成为国家栋梁,也非常愿意报效祖条件成为国家栋梁,也非常愿意报效祖国,希望君王能早点任用自己,自己急国,希望君王能早点任用自己,自己急愿扬鞭跃马为君王引路开道、冲锋陷阵,愿扬鞭跃马为君王引路开道、冲锋陷阵,在所不辞。在所不辞。添加您的副标题(1)扈江离
10、与辟芷,纫秋兰:比喻修身养性。(2)木兰、宿莽: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3)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4)乘骐骥以驰骋:比喻任用贤才,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5)来吾道夫先路:比喻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语气助词,相当于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啊”百姓的生活百姓的生活叹息叹息唯唯 爱慕爱慕修洁而美修洁而美好好束缚束缚 句首语气句首语气词词谏诤谏诤废弃、废弃、
11、贬斥贬斥薰草薰草 佩带佩带重复重复采集采集香草香草神仙,这里指怀神仙,这里指怀王王荒唐荒唐高尚德高尚德行行造谣造谣淫荡淫荡本来本来善于取巧善于取巧背向、违背向、违背背通通“措措”措施措施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墨斗,指准墨斗,指准则则苟合取苟合取容容准则准则忧闷忧闷通通“郁悒郁悒”失意的样失意的样子子原指(路)原指(路)阻塞不通,阻塞不通,引申为走引申为走投无路投无路突然突然通通“圆圆”合合责骂责骂侮辱侮辱忍
12、受忍受保持保持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观察、选观察、选择道路择道路久久久久久立久立返回返回回原路回原路缓行,缓行,使动使动用法用法长坐兰草的水边高长坐兰草的水边高地地长着长着椒树的山冈的山冈通“罹”未出仕前未出仕前服装,指服装,指原先志向原先志向荷叶荷叶 荷花荷花不知吾不知吾罢罢只要只要确实确实美好美好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
13、,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形容词用做动形容词用做动词词形容词用做动词形容词用做动词高耸的样子高耸的样子修长的样修长的样子子芳香芳香光泽光泽光明纯洁的本光明纯洁的本质质回头看回头看放眼四放眼四望望指辽阔大地指辽阔大地繁多繁多芳香浓芳香浓烈烈更加明显。更加明显。章,通章,通“彰彰”美好美好受创而改变受创而改变文文 章章 结结 构构第一节第一节: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愿同流合污。第二节第二节:表现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表现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热情。的爱国热
14、情。“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者,犹离忧也。从课文中看,屈原遭遇了怎样的忧愁?忧忧:民生疾苦进谏不纳被贬君王荒唐没有准则小人嫉妒“谣诼”忧国忧民忧国忧民为何不被君主小人所容?固时俗之工巧兮,固时俗之工巧兮,偭偭规矩而改错。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3、赋的运用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4、比兴手法 王逸把离骚的意象体系分为三类:社会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话界的意象群。课文中的意象体系多为第一、二类,即主要以“
15、香草美人”为喻(蕙,茝,芰荷,芙蓉,蛾眉等),表达自己高洁的胸怀、美好的心灵。此外,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5 5、“移情移情”技法的运用技法的运用 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注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
16、操。“花溅泪”“鸟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 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贾谊: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范仲淹“先天下之
17、忧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忧,”顾炎武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孙中山:“振兴中华振兴中华”邓小平: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的祖国和人民。”小试牛刀小试牛刀1.下列对文中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朕:古代帝王的自称之词B.皇考:古人对亡父的尊称C.孟陬:指的就是孟春正月D.灵修:在本文中指楚怀王小试牛刀小试牛刀答案:A解析: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小试牛刀小试牛刀2.下列各句中,与“不吾知
18、其亦已兮”句式特点相同的是()A.謇朝谇而夕替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小试牛刀小试牛刀答案:B解析:例句和B项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被动句;C项,定语后置句;D项,小试牛刀小试牛刀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B.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D.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小试牛刀小试牛刀3.答案:C解析:A项,“错”同“措”;B项,“章”同“彰”;D项,“离”同“罹”。小试牛刀小试牛刀4.下列各句中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屈原,战国时期楚
19、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B.楚辞是西汉末年的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的,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C.“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为“辞”“辞赋”等。D.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屈原创作。屈原另有九歌九章天问等。小试牛刀小试牛刀答案:D解析: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1.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35个字)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过端午
20、节时人们通常要赛龙舟。过端午节时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粽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答案:(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要求学生提取下材料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这是变换句式和下定义两个知识点的综合考查题。从变换句式的角度,是把短句变成长句,从定义的角度,是用一个是字句概括出“端午节”的内涵。此题两个考点的共同做法就是在材料中选出一句作为主干句,再把其他内容按照一定顺序糅合到这个句子中作修饰成分(定语或状语),此题的主干是:端午节是传统节日。下列句子中红字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怨灵修之浩荡浩荡兮 B.伏清白清白以死直兮C.吾独穷困穷困乎此时也 D.固时俗之工巧工巧兮答案:B解析:A.古义:荒唐,没有准则。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B.清白:古今义都为“纯洁,没有污点”。C.古义:走投无路。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D.古义:善于取巧。今义:细致,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