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并序2 0 2 2 年 3 月 7 日1.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我国最早的乐府诗集)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南宋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时改名焦仲卿妻。本诗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质而不俚,乱而能整,叙事如画,叙情如诉,长篇之圣也!清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七:古来长诗,此为第一,而读去不觉其长者,结构严密也。文学文化常识文学文化常识一、作家作一、作家作品品作者作者生平生平徐陵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郡郯县,字孝穆
2、,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今山东郯城县)人。梁武帝萧人。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徐庾”。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皆以轻靡绮艳见称。主要主要作品作品诗集玉台新咏。诗集玉台新咏。玉台新咏为继诗经楚辞后的一部诗玉台新咏为继诗经楚辞后的一部诗歌总集。歌总集。孔雀东南飞选编入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选编入玉台新咏。人物人物评价评价南朝陈诗人、文学家。南朝陈诗人、文学家。三、文学常识三、文学
3、常识乐乐 府府 诗诗“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是当时“少府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掌管乐舞演唱教习的机下辖的一个专门掌管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构。汉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到了汉武帝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其主要职能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采集民歌等。主要职能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采集民歌等。魏晋时期,这一由官署采制的诗这一由官署采制的诗歌被称为歌被称为“乐府乐府”或或“汉乐府汉乐府”。此时的乐府不仅仅是官府机构,还是一种诗歌。此时的乐府不仅仅是官府机构,还是一种诗歌体裁,后世诗人仿照这种形式作的诗,亦称体裁,后世诗人仿照这种形式作的诗,亦称“乐府诗乐府
4、诗”。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乐府诗按内容分为军乐、乐府诗按内容分为军乐、民歌、贵族文人所作之颂歌三部分。民歌、贵族文人所作之颂歌三部分。其题材特点:反映战争、徭役的痛苦及贫困;其题材特点:反映战争、徭役的痛苦及贫困;反映游子漂泊他乡的羁旅之悲;歌咏爱情婚姻,表现妇女的悲惨命运及封建礼教反映游子漂泊他乡的羁旅之悲;歌咏爱情婚姻,表现妇女的悲惨命运及封建礼教的束缚;反映统治者的荒淫、人民的劳动生活;写饮酒求仙、人生无常等。的束缚;反映统治者的荒淫、人民的劳动生活;写饮酒求仙、人生无常等。一、辨识字音字形一、辨识字音字形箜篌()槌()床 伶俜()绣腰襦()葳蕤()遗()施 绣夹()裙
5、玳瑁()流纨()素明月珰()公姥()磐()石 拊()掌 便()言 否()泰窈窕()鹄舫()龙子幡()婀娜()踯躅()金镂()鞍赍()钱 鲑()珍 衣裳()摧藏()奄奄()kng huchulng pngrwi ruwijidi mowndngmpnfpinpyo tioh fngfn nuzh zhlujxichngzngyn yn预习任务检测预习任务检测二、字词检测,巩固文言知识二、字词检测,巩固文言知识(1 1)通假字)通假字句子通假字终老不复取“取”同“娶”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韧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嘱咐儿今日冥冥“冥冥”通“暝暝
6、”,日落奄奄黄昏后“奄”通“晻”,阴暗不明合葬华山傍“傍”通“旁”,旁边(2)古今异义词语句子解析可怜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千万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务必(表示恳切叮咛)。来信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古义:来送信的使者,这里指媒人。今义:寄信来或送信来;寄来或送来的信件。处分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古义:安排,处理。今义:对违法乱纪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自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便利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今义
7、:使用或行动起来不感觉困难;容易达到目的。词语句子解析教训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古义:教养。今义:教育训诫;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逢迎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共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古义:在一起过日子。今义:在一起工作。宦官 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 古义:做官的人。今义:太监。多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义:多多劝告。今义:客套话,表示感谢。纷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古义:麻烦。今义:(言论、事情等)多而杂乱。交通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在一起。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业。(3)古偏义
8、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合成一个词,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只起陪衬音节的作用。词语句子解析公姥奉事循公姥偏指“姥”,婆婆作息昼夜勤作息偏指“作”,工作 父兄我有亲父兄偏指“兄”,哥哥父母我有亲父母偏指“母”,母亲弟兄逼迫兼弟兄偏指“兄”,哥哥牛马其日牛马嘶偏指“马”,因为牛不会嘶叫(4)特殊句式句式句子解析判断句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为”表判断被动句为仲卿母所遣“为所”表被动渐见愁煎迫“见”是被动句的标志宾语前置句何言复来还!宾语“何”置于动词“言”前誓天不相负!宾语“相”置于动词“负”前状语后置句 仕宦于台阁状语“于台阁”置于动词“仕宦”后二、二、诵读课文,
9、复述情节诵读课文,复述情节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为仲卿母仲卿母所所遣遣,自逝不嫁。,自逝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缢于庭树。时人于庭树。时人伤伤之,为诗之,为诗云尔云尔。【注】为所:固定句式,表被动。遣:指被夫家休掉,返回娘家。缢(y):吊死。伤:哀悼。云尔:语气助词。“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提示:可以结合诗歌前面的“序”来复述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
10、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故事结尾与其它中国民间文学几成千篇一律,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两人合葬,林中化鸟。(其它如梁祝中的“化蝶”、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三、三、脉络梳理脉络梳理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脉络分析诗歌的内容结构,并拟上小标题。引子引子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开端开端从“十三能织素”到“涕落百余行”:兰
11、芝被遣。发展发展从“府吏马在前”到“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别。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从“入门上家堂”到“愁思出门啼”:兰芝抗婚。高潮结局高潮结局从“府吏闻此变”到“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尾声尾声从“两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告诫后人。学习任务指导:质疑探讨,研读课文学习任务指导:质疑探讨,研读课文如果你是孔雀东南飞的话剧导演,你会选择独白、旁白和剧幕表演中的哪种方式来演绎女主人公?剧中的刘兰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兰芝自诉兰芝自诉兰芝辞别兰芝辞别新妇严妆新妇严妆十三能织素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心中常苦悲
12、。君既为府吏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及时相遣归。独白:兰芝自诉独白:兰芝自诉多才多艺多才多艺勤劳能干勤劳能干反抗精神反抗精神1.第二段从13岁说道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不烦琐。这是古诗中常用的“赋”的手法。作用:表明了刘兰芝的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刘兰芝有这样优秀的品德仍被驱遣,突出了刘兰
13、芝的无辜与委屈。照应了刘兰芝“三日断五匹”以及做嫁衣时“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情节,表现了刘兰芝的勤快、利落。为下文刘兰芝被遣做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同时也增添了语言的美。2.体味“非为织作迟非为织作迟及时相遣归及时相遣归”这几句话中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从兰芝的陈述中,可以看出她那决不忍辱苟且的刚强性格;从“君家妇难为”和“徒留无所施”等直白中,可看出她对造成事端的原委和事态的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准确的判断,这是一个头脑清醒又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女性形象。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
14、头上玳瑁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旁白:新妇严妆旁白:新妇严妆美丽坚强、自尊自爱美丽坚强、自尊自爱1.刘兰芝为什么在离开焦家时还要晨起“严妆”呢?这一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表现了刘兰芝有大家闺秀的风度。她是“严妆”来的,因而也要“严妆”走,从中可以看出她遇事沉着、冷静、镇定自若。作用:离别前“严妆”这个细节精巧而别致,对于刻画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起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可以说有“一石三鸟”的作用:淋漓尽致地展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刘兰芝外貌的俊美;示了刘兰芝外貌
15、的俊美;刘兰芝梳妆打扮似乎在向焦母表明她始终不认为刘兰芝梳妆打扮似乎在向焦母表明她始终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充分展示了她蒙受委屈后保持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情操自己有什么过错,充分展示了她蒙受委屈后保持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情操和柔中寓刚的性格特征;和柔中寓刚的性格特征;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刘兰芝不愿离开焦家而又不得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刘兰芝不愿离开焦家而又不得不离开的痛苦和凄楚。不离开的痛苦和凄楚。对白:兰芝辞别对白:兰芝辞别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
16、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善良孝顺、知书达理善良孝顺、知书达理1.朗诵“上堂拜阿母涕落百余行”这一部分,讨论:这一部分写兰芝和婆婆告别,和小姑告别,有何作用?和婆婆告别和婆婆告别:表现了她从容镇定,不卑不亢,“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这番话表面上是自谦自责,实际上是柔中寓刚,与那个“怒不止”的婆婆在修养和性格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与小姑告别与小姑告别:“泪落连珠子
17、。”因为她看着小姑长大,现在一旦离别,不觉悲从中来,这泪水中既有同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归的悲愤。而一旦登车去,那无法抑制也无须再掩饰的悲伤使她终于失声痛哭起来。至此,兰芝那倔强而又善良的性格以及她对小姑、对仲卿依依难舍的深情得到了细腻而又充分地表现。与丈夫告别:与丈夫告别:它再次强调了这对夫妇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们的分别,非是己愿,而是被逼迫的,为后面写两人的殉情奠定了基石。分别之时,刘兰芝既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那个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任我意”,这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践盟等情节埋下了伏笔。因此,从情节发展来看,这是个必不可少的过渡段落
18、。造成刘兰芝、焦仲卿婚姻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汉朝统治者为巩固新生的封建制度,通过独尊儒术将诸子百家之一的儒学改造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礼法制度。董仲舒制定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将权力一级级集中于君王的手中,而女性却成为社会的最底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婚姻生活的至上权威。焦仲卿和刘兰芝看似受到的是焦母和刘兄的逼迫,但实际上他们对抗的是背后的整个封建礼法制度,所以两人双双殉情的结局,无疑是对封建社会扼杀人性的血泪控诉。故事背景故事背景时代悲剧时代悲剧 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制的威压。课后作业:1.玩偶之家氓孔雀东南飞都表现出了女子婚姻生活的不幸,试比较异同。2.寻找文章细节,探究氓和孔雀东南飞等文章中婚姻悲剧的现实原因。3.氓和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怎样才能避免自身的悲剧?课后作业:1.穿越时空与兰芝对话,你想对她说些什么?2.玩偶之家氓孔雀东南飞都表现出了女子婚姻生活的不幸,试比较异同。3.拓展阅读舒婷致橡树等诗文,谈谈你的爱情婚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