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人 教 版 高 中 语 文 选 必 修 下 册作者介绍作者介绍冯冯至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1921年考入北京年考入北京大学,大学,1923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1927年年4 4月出月出版第一部诗集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昨日之歌,19291929年年8 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北游及其他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1930年赴德国留学,
2、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来结集为十四行集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四十年代的伍子胥伍子胥等;散文则有等;散文则有19431943年编的年编的山水山水集。鲁迅称集。鲁迅称他是他是“
3、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评评 价价 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出过很高的评价: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出过很高的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司马长风在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中国新文学史这样评价冯至:这样评价冯至:“无论文字的功力和火候,情趣无论文字的功力和火候,情趣的广度和深度,冯至都算得上是收获期最伟大的散文家。的广度和深度,冯
4、至都算得上是收获期最伟大的散文家。”鲁迅称他是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原野的小路冯至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一条条充满生命的小路,是多少无名行人的步履踏出来这些活泼的道路。在我们心灵的原野里也有几条婉转的小路,但曾经在路上走过的行人多半已不知去处:寂寞的儿童、白发的夫妇,还有些年纪轻轻的男女,还有死去的朋友,他们都给我们踏出来这些道路;我们纪念着他们的步履不要荒芜了这几条小路。导入课文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作者这篇文章是作者2020世纪世纪4040年代初在昆明近郊森林下所孤独的小茅屋里创作的。林场茅屋的生活使冯至零年代初在昆明近郊森林下所孤独的小茅屋里创
5、作的。林场茅屋的生活使冯至零距离地接近了自然和山水,学会的是从亘古的大自然中领悟生命和历史的奥秘。当时,身处自然怀抱中的冯至距离地接近了自然和山水,学会的是从亘古的大自然中领悟生命和历史的奥秘。当时,身处自然怀抱中的冯至得以短暂地远离战争的阴影以及都市的喧哗得以短暂地远离战争的阴影以及都市的喧哗,孤独地面对自然,开始思考生命与自然的更深层的维系,写下了孤独地面对自然,开始思考生命与自然的更深层的维系,写下了一棵老树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等散文精品。一棵老树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等散文精品。冯至昆明往事中这样谈及这一冯至昆明往事中这样谈及这一“林中小屋林中小屋”时期时期:“我在我在4040年代初期写的诗集十
6、四行集、散年代初期写的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文集山水 里个别的篇章,以及历史故事伍子胥都或多或少与林场茅屋的生活有关。换句话说,若是里个别的篇章,以及历史故事伍子胥都或多或少与林场茅屋的生活有关。换句话说,若是没有那段生活没有那段生活,这三部作品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甚至有一部分写不出来。这三部作品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甚至有一部分写不出来。”文章层次文章层次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引人关注平凡的山水。第二部分(4-10):作者由眼前之景生发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第三部分(11):总述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联系。
7、任务一:曲径通幽任务一:曲径通幽初识路径初识路径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如何发现已经消逝了的山村?原文: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2、这条石路带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原文: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 研读文本研读文本石路的尽头曾经有过人类生活的村庄,有过房屋,有过田园。1.1.“但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但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中的中的“秘密秘密”在文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中的含义是什么?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2.2.如何理解如何理解“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
8、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这句中这句中“一条路一条路”“”“另另一条路一条路”的含义?的含义?“一条路”指现实存在的一条用石块砌成的旧路;“另一条路”指这条旧路引发的“我”的联想和想象,是一条通往历史的想象之路。研读文本研读文本任务二:入山村历史任务二:入山村历史感草木余韵感草木余韵1 1、作者在文中共描绘了几幅的画面,请尝试给每幅图命名。、作者在文中共描绘了几幅的画面,请尝试给每幅图命名。四四图图泉水共思图泉水共思图村女牧羊图村女牧羊图雨后彩菌图雨后彩菌图高峻桉树图高峻桉树图野狗嗥叫野狗嗥叫二声二声麂子嘶声麂子嘶声泉水图NoImage麂(j)子麂(麂(jj),俗称麂子,哺乳纲,偶蹄),俗称麂子,哺
9、乳纲,偶蹄目,鹿科。成体体重目,鹿科。成体体重16162525千克,体千克,体长长7575115115厘米。腿细而有力,善于厘米。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皮很软可以制革。通称跳跃,皮很软可以制革。通称“麂麂子子”。中国分布有三种,分别是黑麂,。中国分布有三种,分别是黑麂,赤麂和小麂,其中以黑麂数量最少,赤麂和小麂,其中以黑麂数量最少,分布区狭窄,已列为国际濒危动物。分布区狭窄,已列为国际濒危动物。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任务任务三三: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悟文章内涵悟文章内涵任何一篇散文都要借助一定的人和事、通过一系列文学手段来传递作者的一种情感或理性的思考,本文中承载作者情思的载体(风物)什么?作者抓住
10、了风物的那些特点?又产生了哪些联想?以及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思(感悟)?根据“小溪”示意,完成下面表格。载体(风物)特点联想作者的情思(感悟)小溪清冽、养人它曾养育昔日的人们人类声息相通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任何一篇散文都要借助一定的人和事、通过一系列文学手段来传递作者的一种情感或理性的思考,本文中承载作者情思的载体(风物)什么?作者抓住了风物的那些特点?又产生了哪些联想?以及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思(感悟)?根据“小溪”示意,完成下面表格。载体(风物)特点联想作者的情思(感悟)小溪清冽、养人它曾养育昔日的人们人类声息相通鼠麴草谦虚、纯洁、坚强少女、村庄生命的宁静之美彩菌点缀、滋养滋养过山村里的人生命的美
11、好有加利树没瞬间都在生长、最高严峻的圣者生命的渺小野狗的嗥叫威胁、吓人海上的飓风,寒带的雪潮生命对疾苦的恐惧麂子的嘶声温良、机警,难逃人的诡计 幻境死亡的可怕少女从形象到品质,都像鼠麹草,像鼠麹草一样谦虚、纯洁、坚强、美好,小小的生命舍弃了浮夸,但都默默担负着一个伟大的宇宙的全部秘密赏析赏析1 1:文章中作者举了:文章中作者举了“一个村女在山顶上缝什么一个村女在山顶上缝什么”的事例,意的事例,意在表现什么在表现什么?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赏析2:“其次就是鼠麹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撷得其次就是鼠麹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
12、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长遍了山坡。我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长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这几句。这几句。答案:这几句将描写和议论巧妙融合,既写出鼠麹草的外形特点,又写出其内在品质。句式长短不一,整散结合,自由活泼生动。拟人修辞形象地突出了花朵身上具有的纯洁和坚强的品格。研读文本研读文本这一时刻,即1942年,也是一个浩劫的年代,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作者的感悟。
13、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寄予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这也是 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赏析赏析3 3:如何理解文末:如何理解文末“风雨如晦的时刻风雨如晦的时刻”这一句话的内涵?这一句话的内涵?赏析赏析4 4:怎么理解:怎么理解“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最后一段为文章点晴之笔,概括了作者对自然的总体感悟:作者认为人与人,只要有相联系的事物,不管时空的间隔有多远,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的地方;如今土地上的一切以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山村;现今居住的村庄同样给了“我”的生命许多滋养。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任务任
14、务四四:艺术表达艺术表达解语言魅力解语言魅力(1 1)巧用修辞)巧用修辞(2 2)营造丰富意象。)营造丰富意象。(3 3)凸显鲜明画面。)凸显鲜明画面。(4 4)兼用多种表达方式。)兼用多种表达方式。(5 5)赋予哲思理趣。)赋予哲思理趣。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读完冯至的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你对生命有什么感悟?任务任务五五:多维探究多维探究穷人生至理穷人生至理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观点一:我看到了一个感觉历史的人,一个感受生命的人,一个让时间与生命完美融合的人,在这行云流水的文字中,作者将自己置身于两个不同的历史空间中:现在与过去。一切都起始于一条“没有一点历史的重担”的石路上,作者由此引出了一段关于在这条石路上,以及这条石路通往那个消逝的村落的故事。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观点二:这个山村现在与过去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生出一个疑问:消逝的村庄,那么没有消逝的是什么呢?“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给了我们答案。诗句出自李之仪的卜算子,本指恋人两地相恋,这中间巨大的空间距离,此处却被暗喻为这历史长河间的时间距离。还是那澎湃的长江水,还是那片青山翠林,还是我们看到的那条石路。东西依然在,只是看的人不同了,看到这优美景致时的心情也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