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兰亭集序》ppt课件40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212322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22.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1《兰亭集序》ppt课件40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10-1《兰亭集序》ppt课件40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10-1《兰亭集序》ppt课件40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10-1《兰亭集序》ppt课件40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10-1《兰亭集序》ppt课件40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兰亭集序学习目标1.了解王羲之的生平,熟悉“序”的体裁特点。2.梳理课文的结构层次,品味文章简练优美清新朴素的语言。3.理解作者对生死问题的思辨,加深对生命的意义、价值的认识。作者简介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祖籍琅玡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晋书法家。少有美誉,为人任性率真,胸怀豁达,为时人所重。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羲之素有济世之志,针对当时东晋“外不宁内忧以深”的局面和士大夫崇尚空谈的风气,多次上书权贵重臣,提出不少“暂废虚远之怀,以救倒悬之急”的见解,但多不见从。后因与王述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王羲之是中国著名的

2、书法家,他早年苦练书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美谈。晚年书法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后人誉其为“书圣”。王羲之也长于诗文,论者称其书扎有远见卓识,但这些成就被其书法之名所掩。写作背景两晋时期政治黑暗,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世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名士孙绰、谢安等41人在兰亭集会,做曲水流觞之饮,各赋诗咏怀,事后集结成册,王羲之为之作序,记叙了当时燕集的盛况,并且即事抒情,对人事聚散无常、年寿不永

3、发出深沉的喟叹。此文清新疏朗,情韵绵邈,不带魏晋以来的排偶习气,当时人比之石崇金谷诗序。相关知识兰亭是东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城西南郊的名胜。其地有湖,“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东晋建立后,南渡的中原士族在山水清丽的会稽广置田园别墅。风景幽绝的兰亭,就成为当时社会名流们集会游玩的地方。序“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太史公自序。赠序一般是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的某种思想感情。序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推重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韩愈的送孟东野序。还有“诗序,是一种是写

4、在诗歌前面的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前面的一段序。还有一类,既与赠序性质不同,又不专为诗而作,而多记写盛会的场面和宴饮之乐,这类序被称为宴集序或宴游序。古代名士于闲暇时常设宴邀友聚会,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王羲之的兰享集序就是这样。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有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頫等,每一位都是影响时代的人物,书法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颜

5、真卿,唐代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创立“颜体”。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等。创立“柳体”。苏轼,诗、词、散文、书、画等俱佳,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另外三位是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頫,元代著名书法家。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董其昌,明代书法家、画家,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基础梳理1.识记字音癸丑(gu)修禊(x)流觞曲水(shng)游目骋怀(chng)放浪形骸(hi)符契(q)殇(shng)嗟悼(jido)2.通假字(1)趣趣

6、舍万殊(同“取”,趋向,取向)(2)悟悟言一室之内(同“晤”,面对)3.古今异义词(1)引以为以为流觞曲水(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2)列坐其次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今义:次第较后,第二;次要的地位)(3)俯察品类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文中指自然界的万物。今义:种类)(4)或取诸怀抱怀抱(古义:胸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打算)(5)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4.一词多义临未尝不临临文嗟悼(动词,面对,引申为“阅读”)不临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动词,从高处往低处看)一一若合一一契(数量词,同一,一个)其致一一也(形容词

7、,统一,一致)固知一一死生为虚诞(动词,将视为一样)次列坐其次次(名词,旁边,水边)又间令吴广之次次所旁丛祠中(动词,编次)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次之(名词,在排列上次一等)余船以次次俱进(名词,次序)致所以兴怀,其致致一也(名词,意态,情趣)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致千里(动词,达到)家贫,无从致致书以观(动词,取得)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致也(动词,招引,引来)修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修竹(形容词,高)怠者不能修修,而忌者畏人修(动词,研究,学习)乃重修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动词,修建)修修守战之具(动词,整治)余独好修修以为常(动词,修身养性)期况修短随化,终期期于尽(名词,预定的时

8、间,一定的时间期限)不期期修古,不法常可(动词,期望,要求)期期(j)年之后(名词,周、年、月)君与家君期期日中(动词,约定)5.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映带带左右(环绕)一觞觞一咏(喝酒)(2)形容词用作名词群贤贤毕至,少长少长咸集(贤,贤德之人;少,年龄小的人;长,年龄大的人)死生亦大大矣(大事)(3)形容词用作动词齐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足以极极视听之娱(穷尽)6.特殊句式(1)介词结构后置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正常语序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当其欣于所遇(正常语序为“于所遇欣”)不能喻之于怀(正常语序为“不能于怀喻”)亦将有感于斯文(正常语序为“于斯文有感”)(2)定语后置句虽

9、无丝竹管弦之盛(正常语序为“虽无盛丝竹管弦”)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正常语序为“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7.积累熟语(1)群贤毕至: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都汇聚在这里。(2)茂林修竹:茂密高大的竹林,多形容幽雅秀丽的风景胜地。(3)放浪形骸: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旷达豪爽。(4)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5)游目骋怀:恣意纵目四望,舒展胸怀。(6)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7)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任务一:通读作品,把握情感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记游山水是要抒发内心的情感,那么作者在文中

10、抒发了什么情感呢?“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第12段)修禊之乐(第3段)死生之痛(第4段)今昔之悲2.本文记叙了一次兰亭集会盛况,第2段最后一句写到宴饮“信可乐也”,阅读第1、2段,说说作者为何而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名士相聚之乐崇山峻岭映带左右:环境幽美之乐(美景)引以为流觞曲水亦足以畅叙幽情:聚会活动之乐(乐事)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气候宜人之乐(良辰)仰观宇宙之大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享受之乐(赏心)3.作者在第3段中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可以说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

11、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他们有的人谈玄悟道,有的人归隐山林。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在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不再,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健康而快乐地活着,最大的灾难莫过于死亡,作者想到死亡、生命,想到美的东西包括生命本身,随着时

12、间的流逝总要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了浓浓的惆怅和哀痛。4.作者的情感又如何由“痛”而“悲”了呢?首先看作者为何而悲:一悲古人生死,“我”深有同感死生亦大矣;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崇尚虚无;三悲后人叩问今人,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的陈迹,未来人也会像今人一样临文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古人、今人、后人同悲,可谓千古一悲!文章由“我”的个体之“痛”和“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类社会从古到今,迈进了多少年,然而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的体验何其相似!真是古今同痛,千古同悲!这里的“悲”不同于

13、上一段的“痛”,痛的是人生短暂,好景不长;悲的是人生代代相痛,永无休止,这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这里的悲是“悲叹”。任务二:探究作者的生死观1.如何理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做了委婉的批评。在作者看来,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说的:“固知一死生

14、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这是对当时在士大夫阶层盛行的庄子虚无主义思想的批判,对老庄“一死生”“齐彭殇”的否定,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2.作者对生命的“悲”叹,是消极的吗?作者在慨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时,没有走向消极无为,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当时盛行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的哲学观点,于悲伤感慨中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流连珍惜。“未知死,焉知生?”正因为生命有尽头,所以我们才要珍惜生命;正因为人生无奈,所以我们才要创造价值。所以,我们可以悲叹生命,但正因为生

15、命的可悲、人生的悲剧性,才会让我们懂得珍惜!王羲之的文章多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可见作者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想为后世留下点什么。“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老庄主张“无为”,一切顺其自然,作者对这种观点是否定的。况且王羲之本身的书法成就就是证明他是有所作为的。这种思想认识,在崇尚玄学、老庄思想的东晋时代,是难能可贵的。3.学习了本文,你觉得我们该如何看待生死?正因为人生匆匆,我们才必须“只争朝夕”;正因为人生苦短,我们才刻意追求生命的永恒。正

16、因为“痛死”,我们才“乐生”,格外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态度,“趣舍万殊,静躁不同”。有的喜欢“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有的喜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的喜欢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也有的喜欢宁可赖活,不愿好死。有的人未亡心已死;有的人身患绝症,终期将近,却赤心依旧。虽然生活可以自由选择,道路无从强求,但是有一点必须记住,那便是你选择的人生道路不同,生命的归宿也就不同,人生的价值也会迥异。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怎样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怎样使自己活得比泰山还重?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时时深思熟虑的事情。任务三:赏析课文的艺术特色1.本文的语言有什

17、么特色?(1)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本文仅324字,文中先记兰亭集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写景。第1段中作者无论是“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极其简约。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此段中作者却只选山、水、林、竹、天。写山岭,从高耸、横亘状其势;写竹林,从茂密、参天绘其形;写溪水,着眼于水清流急,回环相映之态;写晴天,写煦风,仿佛景物皆着感情色彩。短短几句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

18、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语,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作者的文笔如此洗练并非有意而为,而是句句顺乎自然,出自真情,使人觉得有无穷逸趣。有这种自然清新的风格,也是本文能够流传千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2)多用短句,骈散结合,节奏简洁明快。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盛行。而兰亭集序则别开生面,

19、它的语言或骈或散,散则错落有致,骈则整齐优美,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简洁明快,朴实自然。2.本文的构思有什么特点?本文立论精巧,说理严密。本文论述生死问题,既正面阐述自己观点,又批驳老庄观点,题目很大,内容复杂。作者巧妙地从心理分析入手,抓住人们乐生痛死这个核心之点展开论述。先叙述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生之欢乐与喜悦。接着从人们为人处世的方式入手,论述人们虽然“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但乐生痛死则是共同的心理。这是横向阐述,然后又转入纵向阐述,昔人、今人在生死问题上“兴感之由,若合一契”,由此证明“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并由此推及“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乐生

20、痛死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兰亭集序虽篇幅短小,但作者立意精巧,从东晋习俗写起,由己及人,先横后纵,畅生之乐,悲死之痛,因而说服力和感染力极强。课堂小结王羲之是个奇人,他能在别人皆作态时“坦腹东床”,气度实在非凡;他能在别人皆“乐”时想到“乐”后之“痛”之“悲”,思想何等深邃!他的人格和他的书法、散文一起化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荫蔽着后人。有人说兰亭集序40岁才能读懂,而我说,我们在20岁前就应该思考快乐、生命与永恒!这种思考可能还比较肤浅,但只要同学们努力去思索探究,就会缩短与伟人的思想距离,甚至还会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思想领空!兰亭集序气候宜人(良辰):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环境优美(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映带左右生活美好(赏心):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相聚诗酒(乐事):流觞曲水 一觞一咏名士相聚(二难并):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乐生命本体永难满足的内在欲望(所之既倦)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停无法掌控(所遇已陈)个体生命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无法抗拒)痛悲叹古今同为生死无常悲叹后人慨叹今人之慨叹悲随堂练习n 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比阅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10-1《兰亭集序》ppt课件40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