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高考政治高考政治(江苏专用)考点一灿烂的中华文化考点一灿烂的中华文化A A组组 自主命题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江苏卷题组1.(2017江苏单科,19,2分,难度系数: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五年高考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材料中“早在
2、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的同时”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兼收并蓄。故选A。材料没有强调文化交流的原则和文化多样性对人类进步的作用,故B和C不选。D夸大了中医药文化的作用,应排除。方法技巧方法技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高频考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在试题中,体现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关键词有交流、融合、融汇、借鉴、吸收等。2.(2015江苏单科,21,2分,正答率:84.40%)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
3、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A.B.C.D.答案答案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故错。“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的说法否认了民族文化的个性,故错。符合题意,应选A。审题技巧审题技巧解答本题,要注意试题情境突出的三个关键词“源自”“融合”“结合”3.2018江苏单科,34(1),6分,难度系数:中德国有个千年小镇,自1928年起每年2月都会举办“中国人狂欢节”,挂灯笼、贴福字,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当地人讲,他们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由
4、于迷上了中华文化,便渐渐以“中国人”自居。不过,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不少海外受访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多的还局限于中餐、中医药和武术等,中华文化要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依然任重道远。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遥远的异国小镇一直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6分)答案答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传播;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解析解析本题要求分析“遥远的异国小镇一直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的原因,可以从中华文化自身的特征与魅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文化习俗
5、等角度分析。4.2015江苏单科,37(1),6分,难度系数:0.379材料一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2014”活动中,“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材料二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去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法”字古代写作“灋”。“灋”从“廌”(zh),“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从“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灋
6、”中包含“去”,“去”即是“弃”“逐”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灋”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字字形,“廌”字被简省掉,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惩恶扬善的“水”“去”,至今仍是“法”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处理好汉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关系的意义。(6分)答案答案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
7、的重要标志,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繁荣。解析解析审设问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文化、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题型为意义类非选择题。解答本题,应结合汉字的作用,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继承和推动文化创新、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等方面阐释意义。汉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关系侧重点课本链接侧重于汉字形体简化从汉字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入手中外文化交流中华文化传播促进世界文化繁荣侧重于汉字理据保留从汉字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
8、证,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与民族性入手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汉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并重从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入手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文化创新疑难突破疑难突破本题以汉字“法”字的来源和写法的演变为切入点,设问的关键词是处理关系的意义,难度较大。解题路径是依据“汉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关系”找出侧重点,并链接课本知识,最后思考意义。5.(2017天津文综,7,4分)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
9、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B.C.D.B B组组 统一命题、省统一命题、省(区、市区、市)卷题组卷题组答案答案B本题综合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等知识点。“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这体现了汉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正确切题。“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这体现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地域性,而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故不选。材料没有体现对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排除。误区警示误区警示
10、如何区分中华文化的地域性与民族性地域性,即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是指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民族性强调,中华各民族基于自身的政治、经济、习俗等因素,在文化上呈现多样性,即不同民族有各自的民族特性。6.(2016天津文综,10,4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B.C.D.答案答案A我国园林艺术
11、的巨大成就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苏州园林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表明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故符合题意,应选A。文化的传承不仅仅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观点错误。7.(2015福建文综,29,4分)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A.B.C.D.答案答案D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优秀的文化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排除,答案为D。8.(2015福建文综,30,
12、4分)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D.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A与题意无关。材料是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的表现,不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自强不息的品格,排除D。故选B。9.(2015广东文综,31,4分)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喜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
13、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凉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D.洗浴文化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答案答案CA项说法不妥,因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自然环境只是影响文化的因素。B项中中华文化内部虽有差异,但材料中没有“冲突”之说,故舍弃。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D项应舍弃,因为材料中未说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10.(2014天津文综,10,4分)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
14、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B.C.D.答案答案C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不同文化的融合不会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错误;说法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11.2018北京文综,41(3),8分坭兴陶、宜兴陶、建水陶和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作为传统茶具代表之一的紫砂壶
15、,器型抱朴有虚静之态,装饰典雅有韵致,加之镌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从2014年中国APEC峰会,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再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外事活动中,都能看到紫砂壶的身影。阅读材料,谈谈紫砂壶的文化价值。(8分)答案答案(8分)紫砂壶作为茶文化的物质载体,其器物之美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借紫砂之妙可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价值与作用。紫砂壶在国际交往中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风采,也成为国际政治经济交往的媒介,
16、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由紫砂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用性、艺术性,可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由紫砂壶的传承可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紫砂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展示了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向世界展示了其价值,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 立足文化的实质、作用和载体来分析民族文化 立足文化交流、扩大文化影响力来分析传统文化 立足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传承来分析中华文化 立足中华文化的特点来分析方法技巧方法技巧用范围界定法巧解文化试题解答文化试题时,我们可以采用范围界定法找出答题角度。紫砂壶属于12.2014山东文综,42(2),8分文化是
17、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8分)答案答案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
18、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解析解析本题属于文化生活模块体现类非选择题,通过审设问可确定学生需从文化创新和中华文化两方面回答。材料中演出以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对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混搭,对应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显示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对应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考点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考点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统一命题、省统一命题、省(区、市区、市)卷题组卷题组1.(2017北京文综,25,4分)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焦、浓、重、淡、清”,即使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
19、妙。下列认识正确的有()“墨分五色”在墨色运用上丰富多变,是辩证思维的体现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A.B.C.D.奋进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文化与社会、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并非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错误,应排除。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并不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应排除。为正确认识。命题点评命题点评本题以中国传统文化水墨画为背景,介绍了“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图文并茂,让学生感受到“五色”之妙,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20、,突出了对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的考查,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2.(2017天津文综,8,4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答案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知识。题中展览让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故A
21、符合题意。“文化创新”“时代精神”“文艺繁荣”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故B、C、D不选。3.(2015北京文综,27,4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赵一曼烈士家书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A.B.C.D.答案答案C英雄家书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说法错误,排除;英雄家书根源于实践,
22、说法错误,应排除。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4.(2015安徽文综,7,4分)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A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自强不息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爱好和平C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勤劳勇敢D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团结统一答案答案A“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体现了时不我待、自强不息的精神,故选A。B强调加强自我修养,C是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德的人,D强调为政者要顺民心,故B、C、D均不选。5.2017天津文综,14(
23、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十三届全运会将于2017年8月在天津召开。体现全民参与、倡导全民运动、推动全民健康是本届全运会的鲜明特色,必将对我市全民健身运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发展国家体育事业,存在“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和“优先发展全民健身运动”两种不同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列出3点理由)。(6分)答案答案(6分)答案示例一优先发展竞技体育理由:为国争光,实现人生价值;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国家软实力(综合国力)或提升国际地位(影响力);带动相关产业和地区发展。答案示例二优先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理由: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转变消费观念(
24、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和地区发展。(如果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人生价值等知识。解答本题,既可以选择“优先发展竞技体育”观点,也可以选择“优先发展全民健身运动”观点,如选择前者,可从增强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竞技体育产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等角度说明理由;如选择后者,可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等角度说明理由。教师专用题组教师专用题组6.(2012江苏单科,22,2分)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
25、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材料中先进人物的事迹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说明培育民族精神要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故选C。A、B不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而是其意义,排除A、B。D错,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而非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评析评析本题通过感动中国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试题难度适中。学生失分的原因是错把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当作途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概括题干的
26、主旨,即先进人物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7.2012江苏单科,37(3),6分如今,人们关于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意识日渐浓厚。然而,更多的人把过传统节日当成普通假日来休闲,过节缺少文化内涵(即通常所说的“文化味”)。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重视弘扬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相比,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令人忧心的问题。传统节日文化由主题、习俗和仪式等组成,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由于时代变迁,特别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后,农耕社会所形成的许多节日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青年人的文化诉求不相适应。这在根本上形成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冲击。目前,一些青少年对我国传统节日
27、文化的情感淡漠,更喜欢过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等。他们对于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仪式感到繁琐,对诸如贴春联、中秋赏月等传统习俗的内涵认识模糊,甚至对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主题缺乏了解。一些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文化的经济价值,对如何度过传统节日缺乏适时的引导、组织和资金支持。以前过节时城乡基层组织还开展文化气氛浓厚的节日文艺演出等活动,现在很少看到这些渗透文化内涵的热闹场景。当然,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味并不是说要照搬旧时的习俗和仪式。我们要在继承传统节日的核心主题中,变革过节的方式。现在确实也出现了多样化过节方式,比如拜年用电话、短信、视频等表达问候,清明节用植树、献花、赋诗等寄托哀思。但是传统节日文化的
28、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如何才能彰显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承节日的文化意义,让人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端午节即将到来,请你设计一个有助于吸引中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的主题活动,并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活动的意义。(6分)答案答案主题活动示例:以“重读离骚,追思屈原”为主题的阅读节。活动意义: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解析解析本题以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为背景,考查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文化意义。设计主题活动时,要切合端午节所特有的爱国主义等传统文化主题。分析其文化意义时,首先要考虑端午节的主要文化内涵,即爱国主
29、义;其次考虑端午节承载着传统文化,所以举办本活动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8.2016课标,39(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
30、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答案答案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解析解析本题设问要求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解答本题可结合材料说明怎样去做。守护英雄、
31、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应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需要还原历史、捍卫崇高,要求我们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当然还需要我们认识到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评析评析本题难度不大,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把握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可以联系到相关知识点。学生需要注意的是找准材料中的关键信息。9.2015课标,39(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
32、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10分)答案答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
33、的不竭精神动力。(3分)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2分)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2分)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3分)解析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答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核心和作用是什么;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具体体现;最后得出结论,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A A组组 2016201820162018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基础题组考点一灿烂的中华文化考点一灿烂的中华文化1.(2018苏南四市联考,19)2017年10月30日,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34、入“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现在的汉字由其一脉相承发展而来。这表明()甲骨文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甲骨文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中华文化具有其特有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A.B.C.D.三年模拟答案答案C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表明甲骨文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同时,“现在的汉字由其一脉相承发展而来”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符合题意,故选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表述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符合题意。2.(2018江苏徐州三模,22)有人这样说中国字:“一字一世界,
35、一笔一乾坤。”汉字像一幅画,生动表现了文字的内涵(如下图)。材料表明()A.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B.汉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C.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D.汉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答案答案A材料中,“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汉字像一幅画,生动表现了文字的内涵,这体现了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A符合题意,故选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B表述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C表述错误;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D表述错误。3.(2017江苏南京、盐城二模,2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中国历法独
36、创的二十四节气蕴含了古人对“天”追问的智慧,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只知道星座不知道节气。这说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我们要培育好和发展好本民族文化二十四节气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对星座文化要坚决抵制并依法取缔A.B.C.D.答案答案A材料中,中国历法独创的二十四节气蕴含了古人对“天”追问的智慧,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说明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而现在很多年轻人只知道星座不知道节气,启示我们要培育好和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因此符合题意,故选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而不是二十四节气,表述错误;星座文化属于落后文化,我们要加
37、以改造,而不是坚决抵制并依法取缔,表述错误。4.(2017江苏南京学情调研,25)众多中国古代建筑,将哲学想象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之中,已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发源于民间的徽派建筑,虽为人作却宛自天成,达到了“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的和谐境界,体现了“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精神追求。这表明()传统建筑的价值在于思想性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A.B.C.D.答案答案D传统建筑的价值在于它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故不选;材料表明了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没有体现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故不选;将哲学想象融入中国古代建筑,让中国古代建筑成为继承中国传统文
38、化的重要标志,充分显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说明了传统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故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D项。5.(2017江苏南通、泰州二模,20)伦敦华埠迎来新春庆典,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揭幕农历新年主题展,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点亮“中国红”五个大洲多个国家,处处能感受到中国年的“国际范儿”。中国春节在全球赢得大批“粉丝”说明()A.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是文化建设之重B.要努力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与趋同C.民族节日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纽带D.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交流中增强答案答案D材料中,五个大洲多个国家,处处能感受到中国年的“国际范儿”,中国春节在全球赢得大批“粉丝”,说明中华文化的
39、国际影响力在交流中增强,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A表述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并不能说促进文化趋同,B表述错误;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纽带,C表述错误。6.(2016苏北四市一模,21)汉字历史悠久,汉字传播文明,汉字盖世无双,汉字顿挫抑扬,汉字书法字体,汉字各具特长,汉字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这表明()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A.B.C.D.答案答案A材料中,汉字历史悠久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正确;汉字顿挫抑扬,汉字书法字体,汉字各具特长,汉字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
40、书流畅,体现了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确。表述错误,故排除。7.(2016江苏泰州三模,35)2016年是“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中央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转化为文化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切实为“十三五”时期文化建设开好头、起好步。具体要做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血脉。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努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与“一带一路”沿
41、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办好丝绸之路重点文化项目,建设“一带一路”国内文化交流基地。办好中埃、中拉、中加等文化年(节)活动,实施好“东亚文化之都”、对非人力资源培训等重点项目。在交流中借鉴世界文明成果,促进文化创新与发展。(1)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应怎样对待祖国传统文化?(6分)(2)“在交流中借鉴世界文明成果”。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如何理解这一特点及其作用?(6分)答案答案(1)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2)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
42、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种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解析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对教材基本理论的应用能力,“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是教材基本理论,要注意把教材这一基本理论与材料结合起来。第(2)问“在交流中借鉴世界文明成果”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包容性,据此答出包容性的具体内涵和作用即可。考点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考点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8.(2018江苏连云港三模,24)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塞罕坝人经过三代人的顽强拼搏,创造了荒原变林海、沙漠成绿洲的奇迹,铸就了“牢记
43、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统一精神爱好和平精神自强不息精神A.B.C.D.答案答案D材料中,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塞罕坝人经过三代人的顽强拼搏,创造了荒原变林海、沙漠成绿洲的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精神,符合题意,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团结统一精神和爱好和平精神,不符合题意。9.(2018苏北四市二模,21)“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A.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B.表明勤劳勇敢是
4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C.表达了企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D.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答案答案C材料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表达了诗人企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C符合题意,故选C。A、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说法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10.(2017江苏镇江一模,22)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险峰用坚强的信念和坚韧的意志征服人类生存极限,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长征精神。这一精神()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为国家富强奠定发展基础熔炼于艰难曲折的战争实践,为民族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倡导集体主义正确价值观念,为实现中国梦
45、积聚正能量植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A.B.C.D.答案答案C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长征精神说明符合题干主旨。长征精神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而非智力支持,排除。11.(2017江苏盐城中学一模,23)以传统节日清明节为契机,我们缅怀英烈,告慰英灵,并以此学习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弘扬英雄精神,继承先烈遗志。我们必须弘扬英雄精神,充分发挥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关于英雄精神认识正确的是()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弘扬英雄精神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英雄精神是民族繁荣的精神动力弘扬英雄精神要以改革与创新
46、为核心A.B.C.D.答案答案A弘扬英雄精神,充分发挥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是因为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民族繁荣的精神动力,因此符合题意,故选A。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而不是弘扬英雄精神,表述错误;弘扬英雄精神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表述错误。12.(2017江苏南通、泰州三模,23)“英雄者,国之干。”对英雄尊重与否,体现一个民族认知水平、理性能力的高低。有英雄而不敬重,是自毁精神长城,是民族风骨的自我矮化。捍卫英雄是()A.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之一B.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C.现阶段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D.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答案答案D对英雄尊
47、重与否,体现一个民族认知水平、理性能力的高低,有英雄而不敬重,是自毁精神长城,是民族风骨的自我矮化,表明了捍卫英雄是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的要求,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因此D符合题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而非捍卫英雄,A表述错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而非捍卫英雄,B表述错误;现阶段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诚信建设,而非捍卫英雄,C表述错误。13.(2016苏锡常镇二模,21)2015年12月,重读抗战家书出版。该书收录了吉鸿昌、赵一曼、左权等抗战英烈的家书。这些诞生在抗日烽火岁月里的珍贵家书,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
48、气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阅读该书有利于()A.树立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B.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C.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D.发挥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积极作用答案答案B阅读抗战英烈的家书,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这体现了爱国主义,故选B。14.2017江苏常州一模,34(1)材料2016年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胜利。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与民同苦、为民而战、唤醒和解放民众的历史。长征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伟
49、大的长征精神。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回顾昨天的长征路,是为了走好今天的长征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运用所学知识,阐明“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文化生活依据。(6分)答案答案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长征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2分)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维护
50、我国的经济安全。(2分)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弘扬和培育长征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2分)解析解析本题答题的方向是“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文化生活依据,属于原因类非选择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解答:其一,长征精神作为文化现象,其本身是精神力量,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其二,长征精神作为精神力量,也是国家综合国力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三,长征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B B组组 2016201820162018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综合题组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8分)1.(2018江苏扬州二模,24)出现在33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