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考研政治强化课程毛 中 特 新浪微博:考研政治徐涛 配套教材:考研政治核心考案-增补第四十五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1.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2.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3.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4.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建设好网络空间。5.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点3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
2、德基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表达,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考点3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内容构成。社会主义
3、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和集中表达,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考点3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方面,二者方向一致,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另一方面,二者各有侧重,相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突出核心要素、更加注重凝练表达、更加强化实践导向。考点3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4、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概括的四种精神,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考点34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1.建设社会主义文
5、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考点35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发展文化事业,要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国民素质。发展文化产业,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6、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考点35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基本文化需求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例题(单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 A.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B.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 C.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D.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
7、放在优先位置。第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第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兜底作用,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要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第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第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考点36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第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
8、平,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第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第三,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是保持社会安定团结良好局面的关键。第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人是社会的主体。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安定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五,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会治理的重心要向基层下移落到城乡社区。要尽可能把资源、
9、服务、管理放到社区,使社区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和管理。考点37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第一,完善国家安全体系。构建一个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第二,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第三,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第四,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第五,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每年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
10、育日”考点38例题(多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的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可以 A降低政府治理成本 B扩大政府管理权限 C增强公民对社会的认同感 D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
11、本原则,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考点39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第一,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第二,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环保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第三,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第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考点40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第一,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第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第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第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考点41例题(多选)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话生动地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即 A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B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取代经济建设 C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D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