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用浮的材料造船》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x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5223323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5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用浮的材料造船》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用浮的材料造船》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用浮的材料造船【教材简析】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册船的研究单元的第2课。在第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独木舟存在装载量小、稳定性差等不足。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对其进行改进,通过利用浮的材料制作竹筏,针对性地解决载重量和稳定性的问题。本课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从古人制作独木舟引入,提出用浮的材料可以造船,但存在一些不足,再通过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竹筏模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并认识到改变相应结构能够影响船的功能。接着学生根据制造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思考如何改进竹筏的不足。最后利用课后的时间,进一步改进自己的竹筏。【学情分析】在第一节课中,学生对独木舟有了一定的认识,发现独木舟存在稳定性差、装载量

2、少等不足。学生已经知道可以通过改变船只的结构,来提升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因此本课重点是引领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工程实践过程,设计并制作一个竹筏,从而意识到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需求能够推动造船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和动手制作能力,这些技能储备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设计、制作并测试竹筏,知道浮的材料可以造船,认识到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科学思维通过竹筏模型,用比较的方法,区别竹筏与独木舟的性能和结构优劣。探究实践能根据要求,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设计竹筏;会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并不断改进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态度责任在工程

3、实践的过程中,能利用新的材料,完成设计和制作任务,培养创新精神;能感受技术革新对推动船只发展的深远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设计、制作并测试竹筏模型,认识船的结构与载重量和稳定性的关系。难点能根据测试的结果,区别竹筏与独木舟的结构和性能,并针对其不足进行改进。【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1.每组提供竹竿、木条、橡皮筋、垫圈、水槽;2.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独木舟图片1.回顾:在古代,人们最早想到的便是用浮的材料来造船。在上节课,我们就尝试制作独木舟,在测试中我们发现独木舟存在载重量小、稳定性差等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

4、,为了让船只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你会如何针对这两个不足进行改进?2.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用浮的材料造船,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设计意图承接第一节中“独木舟负载物体”生成的“不稳定”“载重量小”问题,激发学生改进独木舟的积极性。二、制作竹筏(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竹竿、木条、橡皮筋、记录单1.设计和制作竹筏(预设13分钟)(1)明确任务:制作一个竹筏模型。(2)明确要求:牢固、不散架,并能稳定地浮在水面上;画出设计图,并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根据设计图来制作竹筏模型。(3)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方案,并汇报交流,说明设计的结构与理由。教师引导:说说你设计的竹筏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么设计

5、?(4)播放制作竹筏的指导视频,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设计意图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能让学生的活动更具有指向性。通过小组合作与组间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借助指导视频,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设计和制作任务。2.测试竹筏(预设7分钟)材料准备:水槽、垫圈若干、记录单(1)过渡:我们按照设计图制作出了自己的竹筏,那么我们的竹筏载重量和稳定性如何? (2)提问:在测试竹筏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3)播放测试竹筏的指导视频,梳理注意事项:等竹筏稳定后再放垫圈 轻轻放,放均匀注意不能让水浸湿垫圈 观察竹筏的稳定性怎么样(4)学生分组测试,教师巡视指导。活动结束后学生汇报测试结果。设计意图通过测试前的交流

6、与视频指导,引导学生规范操作,从而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为接下来的研讨交流环节奠定基础。三、交流我们的发现(预设10分钟)材料:课件、班级记录单1.出示学生上节课的独木舟载重量数据,与竹筏的载重量进行比较分析。提问:你们认为独木舟和竹筏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2.出示竹筏和独木舟的模型。提问:为什么竹筏的载重量和稳定性比独木舟更好?3.小结:相比于独木舟,竹筏的底部更宽,在水中的稳定性更好。同时能够装载更多的货物。从独木舟到竹筏,是一次技术的进步!4.提问:在测试过程中,你发现竹筏还存在哪些不足?打算如何改进?(预设:容易浸水、不能自己动起来、载重量依旧不够大.)设计意图通过呈现数据和模型,引导

7、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启发学生认识到船的结构与载重量和稳定性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四、拓展(预设:5分钟)1.出示明代宝船和摇橹木船的图片。提问:相比于竹筏,这些船有什么不同?对你改进竹筏有什么启发?(预设:船比较大,载重量更大;有动力,能够通过人力或风力让船动起来。)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对竹筏进行改进。【疑难解答】在测试环节中,出现竹筏比独木舟载重量小,或者底面积小的竹筏载重量更大时,应该怎么办?这种情况属于数据错误,是科学课堂上常见的问题,错误的数据往往得不出科学的结论,甚至会误导学生。而本节课中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学生操作不规范,重放垫圈、将垫圈竖直叠放在一起,未等竹筏稳定就直接放下一个垫圈,这些错误的操作都会影响到竹筏的载重量。因此在测试之前,需要向学生强调规范的操作,得到可靠的数据,进而得出科学的结论。适当的视频指导也能规范学生的操作。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请数据有问题的小组,上来重演操作,进而发现原因。(2)多次测量后竹竿和木条浸水变重,也会影响竹筏的载重量。这时要提醒学生最好将竹筏尽量擦干后,再进行下一次测试。【教学后记】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教科版(2024) > 五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用浮的材料造船》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x)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