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厘米、分米、米 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冀教版.doc

上传人(卖家):哟普 文档编号:5230604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厘米、分米、米 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厘米、分米、米 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厘米、分米、米 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厘米、分米、米 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冀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厘米、分米、米 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冀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厘米、分米、米教案第一节 用不同的工具测量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2页。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长度单位的作用。难点:理解长度单位的作用,对长度单位进行正确换算。教具学具1有大石头、地毯、长方形、布、竹竿的课件。2硬币、曲别针、文具盒、橡皮、铅笔、等边三角形纸片、正方体小方块等。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

2、如下几种实物:一块大石头、地毯、一块长方形布、一根竹竿。师:你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如何去测量?生1:把两臂伸直测量。生2:用拃去测量。生3:用脚去测量。生4:就是用身体的一部分去测量。师:测量的结果是多少?生1:大石头有2个两臂伸直的长度。生2:长方形布有5拃长。生3:竹竿有4个脚长。师:什么东西最长?(因为测量用的标准不同,所以无法判断谁最长)师:同学们,两臂伸直的长度。一拃的长度,一只脚的长度,这三者的长度不一样,也就无法判断大石头、长方形布、竹竿的长度谁最长,对吗?生:对。师:同学们的困惑,老师也知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统一长度单位。设计意图:用测量实物引出本节课要学

3、习的内容,使学生感到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要有统一的标准。并有想要掌握长度测量的正确方法,并正确使用这些单位。二、探究新知1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数学课本的宽)。(1)选定标准。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量数学课本的宽有多长,也就是它的这条边有多长(手势比划),那么我们可以找些什么物品作为量的标准呢?学生自主选定物品作标准。如硬币、曲别针、等边三角形纸片、正方体小方块等。(2)学生测量操作。(学生分小组用自己选定的物品作标准量数学教科书的宽,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交流。(用什么物品作标准;量得的结果)(4)学生思考讨论。我们量的都是数学课本的宽,为什么量得的结果却各不相同呢?为什么有的人

4、量得的结果又是相同的呢?(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得的结果就不同;用相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得的结果就相同)2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长度。(1)师:我们再用我们手中的物品作标准来量一量其他物体的长度,比如说文具盒的长度、课桌的长度,好吗?(2)学生测量操作。(学生分小组测量自己选定的物品,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交流。(量的什么物品;量得的结果)设计意图:通过选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和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长度,让学生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3比较、思考。(1)教师质疑:我们进行了两次测量,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次测量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疑问?(让学生谈一

5、谈自己的想法和疑惑)(2)教师归纳:同学们,你们的比较与思考都非常有意义,正是因为用了不同的物品作标准,也就是用了不同的长度单位(出示课题:长度单位)来量物体的长度,才使得我们量得的结果各不相同、与事实不符、长短颠倒。所以,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选择相同的物品作标准,也就是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3)揭示并补充完整课题:厘米、分米、米。三、动手操作1师:我们现在明白了,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应该选用统一的长度单位。2教师提问:那么你认为选择什么物品作统一的长度单位比较合适呢?(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自己的感受得出用正方体小方块比较合适)3组织学生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1)用正方体小

6、方块量文具盒的长。(2)用正方体小方块量数学课本的宽。4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通过交流得出文具盒的长大约都是24个小方块长,数学课本的宽大约都是15个小方块长)5教师归纳:文具盒大约有24个小方块长,课本的宽要短一些,大约是15个小方块长,这样的结果才是符合事实的。可见,统一长度单位是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四、巩固练习1量一量下面蔬菜的长度。(1)课堂上演示一些小东西由零乱到整齐。(2)教师提问:它们的长短还会不会混乱呢?我们可以用什么作统一的长度单位来测量呢?(3)学生在练习本上填写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长。(4)集体订正。2估一估文具的长度。(1)用课件展示零乱的文具。(2)教师提问:随便拿

7、身边的几个小正方体,估一估,这些文具大约有几个小方块长?你打算怎样估呢?(学生回答后吧这些文具整理整齐)(3)学生在练习本上填写每种文具大约有几个小方块长。(4)对书本、桌子、橡皮用直尺测量,并说出它们的长度。(5)集体订正。五、课堂小结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归纳:我们今天学习了长度单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课本的宽,还是文具的长,乃至路程的远近,都离不开长度的计量,当然也就离不开长度单位了。六、作业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二节 认识厘米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4页。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记一记,找一找等多种实践

8、活动形式,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逐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的良好态度,并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难点: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教具学具例题主题图课件、学生尺、练习纸、可度量长度的物体若干。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两根不同颜色的线绳,你觉得哪根长一点呢?师:哪位同学能想出办法,有根据的说出哪根长点,哪根短点?(引出尺子)师:非常好,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

9、度,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那么,到底怎样用尺子量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尺量的方法,然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探究新知1认识直尺。(1)出示一把尺子。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0”表示起点,就像我们赛跑时都要从起点开始跑,那我们用尺子量物体长度时,也要从“0”开始量。尺子上还有很多数字,这些数字都对着一根长的刻度线,所以数字几,我们就把它叫做刻度几,而且这些数字都是按顺序排列的。尺子长些,数字就多些;尺子短些,数字就少些。(2)认识、感受

10、1厘米。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食指、田字格、图钉的宽度吗?请你们把自己的食指、田字格、图钉放在尺子上,你发现了什么呢?(引出1厘米)师:请同学们找找,自己尺子上,还有哪些是1厘米的。生:从刻度2到3,或者3到4都是1厘米。师:这说明了什么呢?尺子上每相邻的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cm”表示。师:我们大家现在一起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多长。互相看一下,记住了吗?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学生同桌两人互相比划给对方看,加强感知,增强记忆。(3)认识几厘米。师:我们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那3厘米又有多长呢?师:同学们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3厘米的长度吗?学生在直尺

11、上找出3厘米,同桌两人互相交流。2教学例题。课件出示例题主题图。师:你能量出下面橡皮的长度吗?生:把橡皮放在尺子上就可以量出来。师:随便放尺子上量吗?生:不是。把尺的刻度0对准橡皮的左端,再看橡皮的右端,对着几,就是纸条的长度。(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做法。测量时,直尺上“0”与物体一端对齐,另一端落在直尺上的位置数字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巩固强化:测量一支新铅笔的长度。全班齐做,找3名同学说结果。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橡皮的长度,掌握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三、巩固应用1师:老师这里有一把尺子,可是它断了一节,没有刻度“

12、0”,只剩下刻度3到刻度10,那么这把尺子能不能用来量物体的长度啊?同学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想办法。(1)让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测量物体的方法。(2)指名学生到讲台前用这把尺子测量一件物体的长度。(比如:铅笔盒)(3)方法:把尺子上的刻度“3”与铅笔盒的一端对齐。然后看铅笔盒的另一端落在尺子上的什么位置,这个位置上的数字是几,用最后的这个数字减去数字“3”,就可以计算出铅笔盒的长度。2其他测量长度的工具(课件展示)。卷尺、米尺、皮尺。3其他的长度单位。尺、寸、英寸、米、公里、码、里、海里。设计意图:巩固应用环节让学生从基本应用、综合应用进行练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根据

13、问题寻找条件的分析问题能力。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学会了用尺去量物体的长度,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想一想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物体的左端对准尺的哪里?怎么知道物体的长度呢?第三节 直尺和线段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56页。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过程和方法: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难点:线段的画法。教具学具直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彩色纸条、

14、牙膏盒、吸管、绳子以及相应的课件等。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课件出示: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争分夺秒,刻不容缓地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的场面。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探究新知1、认识直尺。师:仔细观察自己手中的尺子,看看你的尺子上都有什么?生1:看到了很多数,还有很多竖线

15、。生2:尺子上有cm。师:看尺子的最左端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生:0。师:在尺子上0表示起点。(板书:0起点)师:大家都来看看这些竖线有什么不同,这些长短不一样的小竖线都叫刻度线。(板书:刻度线)请看这些长刻度线,规定每相邻两条长刻度线间是1大格。1个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学生练习:在自己的直尺上用手比划出1厘米、3厘米、4厘米等长度。2、用直尺测量彩色纸条的长。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测量了橡皮的长度,你能用自己手中的尺子测量出你准备的彩色纸条的长度吗?快动手试一试吧。生同桌合作,动手测量。然后找代表汇报。师:在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时,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生1:应该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

16、,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生2:尺子要放平,不能放歪了。3、感知线段的直。师:请拿出袋子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丝等。学生汇报。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师:请大家互相检查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4、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5、从实例

17、理解线段。师:请同学们观察课本第5页例题第(2)问,拉紧一条线叫线段吗?教师在讲台演示,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线照着操作,指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给同学们看,感知什么是线段。师:同学们知道线段都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实物投影展示:(1)线段是直的。(2)线段有两个端点。(3)线段可以量出长度。,师:大家说得很好,请同学们看看:黑板边、课桌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吗?还有哪些东西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学生同桌互相交流)小结:我们把像课本第5页下方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6

18、、量线段和估线段。师:线段可以度量吗?让学生量一量课本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学生通过用尺子度量,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长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差,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7、画线段。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

19、出画法。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学生操作后汇报。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边画边说。教师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小组讨论,试画。小组派代表汇报。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设计意图:通过看看、摸摸、画画、量量、估估,使学生对线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三、拓展延伸1、师:你们明白消防员叔叔为什么一接到任务后马上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2、生活中运用这个原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能说说看吗?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线段,怎样量出一条线段的长度,以及怎样画线段,谁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征,怎样量线段的

20、长度?怎样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要从尺的哪里画起?画到刻度几厘米的地方?五、课外作业完成教材第6页的“练一练”1、2题;用卷尺量一量周围环境,量跳远距离。第四节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78页。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重点难点重点: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难点:用米为长度单位测量较长

21、物体的实际长度。教具学具课件、米尺、直尺。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复习提问:用手比划1厘米有多长,并说说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2、让学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的实际长度。3、测量黑板,引人新课。教师请一名学生拿着厘米尺到讲台前,告诉大家他的尺的长度,再量出黑板的长度,看看量了几次。这名学生在黑板前用20厘米长的厘米尺一次一次地依次量,下面的学生一边看,一边与同桌交流看法。学生量完后,教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那么用什么工具测量合适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22、(板书课题:认识米、用米量)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用厘米尺量黑板,感到这样量要量很多次,太麻烦了,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进行度量非常不方便。自然引出新知,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二、探索新知1、认识、感受米。师:(教师拿出米尺)同学们,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板书“1米”,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米可以用“m”表示)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和教师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样的。师:1米到底有多长呢?同桌两人,一人伸直双臂,一人用米尺量,发现伸直的两臂的长度大约是1米。师:你们能用手中的米尺再量一量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是1米吗?学生用米尺测量。发现从地面到讲台桌面的高

23、度也是1米。师:大家仔细观察,看看1米有多长,你能比划一下吗?师:好,现在,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长,然后,说说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呢?2、课件播放生活中一些大约是1米的物体,让学生感知一下。设计意图:通过看看、比划、想想、观察,让学生真正了解1米有多长,从而建立起牢固的表象。3、认识米和厘米间的进率。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厘米,今天我们又学习了米,那么米和厘米是什么关系呢?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同学用两手指比一下,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并排画出1厘米。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出示折尺,这是一把折尺

24、,伸直正好是1米,与1米的直尺相比,一样长。看一看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再看看这把1米的直尺,1米里面有100厘米;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卷尺,1米里面也是有100厘米。同时,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用直尺来量米尺,发现1米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学生齐读两遍)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数数,让学生弄清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化抽象为具体,学生会更好理解。4、用米量。测量身高。(小组合作)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米”,请大家用两臂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想一想1米等于多少厘米,100厘米等于多少米,我们量比较长的距离用什

25、么尺去量比较方便?量时要从哪里量起?量到哪里?第五节 认识分米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910页。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认识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过程和方法:经历小组合作,探索厘米、分米、米之间关系的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了解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点难点重点: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难点:通过合作探索得出厘米、米、分米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学生尺、米尺、课件。教学设计、复习铺垫,引入新知1、师:请同学们用手比一比1厘米、1米各有多长。学生用食指、拇指比出1厘米,伸开两臂比出1米的长。2、师:1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1米等

26、于100厘米。3、师:我们知道了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还知道1米里面有100厘米,那1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学生:1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4、师:10厘米又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直尺,看一看10厘米有多长。再用你的手指比一比。学生拿出直尺观察,并用手指比出10厘米的长。5、师:我们知道了10厘米有多长,像10厘米这样的长度我们再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表示,这个长度单位比厘米大、比米小,就是“分米”。今天我们就学习认识分米。(板书:认识分米)设计意图:先复习前两节课所学的米和厘米,然后让学生找10厘米有多长,体会10厘米的长度,进而引出要学习的长度单位分米。二、合作探究,掌握新知1、师:刚

27、才让你们观察了直尺,知道了10厘米的长度,那么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就等于10厘米。(板书:1分未10厘未)2、师:请你找一找你周围的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学生1:我的铅笔盒的宽度有1分米。学生2:我的小本本的长有1分米。师:我们再来量一下教室门的宽和高,看结果是多少。学生3:我量得门宽是90厘米。学生4:我量得门宽不到1米。师:再量下门的高是多少。学生5:门高是1米95厘米。师:还可以怎么说?学生6:还可以说1米9分米5厘米,二者的结果一样。3、师:米、分米、厘米三个长度单位都认识了,那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索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4、师:把你是怎样想的和其他

28、同学讨论交流交流,然后再说说。学生得出:1米10分米1米10分米100厘米然后教师板书:1米10分米1米10分米100厘米设计意图:学习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在观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要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三、巩固深化,提高能力1、先估计,再用尺量。数学书长 估计()厘米,用尺量()厘米铅笔盒长 估计()厘米,用尺量()厘米水彩笔长 估计()厘米,用尺量()厘米2、填一填。8分米()厘米 40厘米()分米 200厘米()米 3米()分米 6米()厘米 70分米()米3、解决问题。小明的铅笔长20厘米,用去7厘米,你知道还剩多少厘米吗?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能更好地掌握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四、课堂小结说说本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冀教版(2024) > 三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厘米、分米、米 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冀教版.doc)为本站会员(哟普)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