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内容测量统计活动领导签字共3课时第 2课时课型新授课时目标1.了解可以用“测量”的方式收集数据,能分段整理数据,并把结果填在统计表中。2.结合测量身高和体重的调查活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3.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特征的活动中,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用不同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难点:能运用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统计数据。教法疑探教学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学生身高、体重数据、统计表。学具准备:学生身高、体重数据、统计表。板书设计测量统计活动身高的统计 体重的统计教学程序教学过程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引导质疑。师:
2、昨天我们都已经把自己的身高、体重测量好了,想不想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在这个年龄段里面是否属于正常范围?(生答)今天我们大家就共同根据测量的结果完成这个统计活动。板书:测量统计活动。根据学生已做好的准备工作,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探新知,引导自学。1、填写全班身高统计表。学生根据学号把自己的身高数据填写到统计表相对应的位置中,或自己报出数据教师进行填写。2、数据的分段整理。投影出示教师填写好的统计表,让学生按5厘米一段整理全班同学的身高,填写在教材46页表中。师介绍说明:因为人数不多,120厘米以下和141厘米以上,就不再分段了。身高(cm)120及以下12112512
3、1125121125121125141及以上人数(人)学生观察统计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从表中自己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教师指名回答。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兔博士问题,教师特别提出。3、整理复式统计表。身高(cm)120及以下121125121125121125121125141及以上男生人数(人)女生人数(人)4、根据以上数据的统计与整理,说一说自己的身高在哪个范围?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的过程,感受统计表的优越性。合探解疑,共同学习。学生独立完成填表内容,然后合作探究。教师提出问题:从这个统计表中,你又得到哪些信息数学信息?如:男生哪段人数最多,哪段人数最少;女生
4、哪段人数最多,哪段人数最少;男生哪段人数与哪段人数相同等。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的过程,感受统计表的优越性。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质疑再探,解疑答惑。 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学生或教师质疑。通过让学生再次质疑,解答心中的疑惑。运用拓展 跟踪训练。根据学生已知的体重数据,进行统计(用画“正”字的方法或举手数人数的方法等)完成下表。讨论、交流以下问题:从统计表中你得到那些信息?男生体重在哪一段人数最多,哪一段人数最少?女生呢?2、学生根据统计表1,独立完成下表。体重(kg)25及以下2630313535及以上364041及以下人数(人)通过习题训练,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知识。课堂总结,畅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