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案设计上课时间:月日 总备课第61课时课题认数和有余数除法复习第1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算盘上表示数的方法,熟悉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 会熟练读、写万以内的数,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并能估算出一个数的近似数,进一步发展数感。2、理解余数的意义,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感受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在生活里的应用,以及有余数除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重点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其意义。难点有余数的除法。教具光盘教学过程、内容、方法复备一、知识系统整理师
2、:同学们,这学期即将结束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师:看黑板,回顾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体会?逐一交流下列问题: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你学得最好的内容是什么?你觉得有困难的内容是什么?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先复习万以内的数的读写和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二、 查漏补缺训练1、 回顾数位:你能说说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吗?2、 拨珠数数:教师拨珠,学生说数的组成,同桌再合作。3、完成“期末复习”第1题。出示题目,提问:你能找出五对好朋友吗?动脑筋将每对好朋友用线连起来,完成在教材上。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找出一对好朋友的吗?追问:怎样写数?怎样读数?4、完成“期末复习”
3、第2题。出示题目,让学生按要求写出电视机、电冰箱的价格,并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一排。说一说1台空调和一台洗衣机大约多少元?各买1台大约需要多少元?你是怎样估计的?补充:估计下面得数大约是多少。3970+2038 416+389 6021-2939 497-2145、完成“期末复习”第3题。师:接下来我们玩个游戏,这个游戏由小组合作完成。老师给你们四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数字。(出示“0、2、5、8”)请你从中找出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看哪个小组组成的三位数最多。写在纸上。全班交流,教师板书。你在组成数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在组成的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几?最小的数是几?你有没有好办法,可以不列举
4、出所有的数直接写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6、复习有余数的除法谁来说说怎样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三、综合运用提升1、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出示题目,说说图里表示的是哪种情况?学生填在教材上。集体交流,说说每个式子怎样填写单位名称。追问:你对有余数的除法有哪些认识?2、完成“期末复习”第5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对。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追问:第一小题是怎样算的?后面每题的商是怎样想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3、完成“期末复习”第6题。出示题目,知道了哪些条件,该怎样解答?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在教材上,后集体交流。四、反思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板书
5、设计: 教后小计:教案设计上课时间:月日 总备课第62课时课题复习两、三位数的加减法第1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1、 巩固两位数加,减法口算和三位数加,减法笔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计算;能估计加,减法的得数,自觉养成验算的好习惯。能应用加减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条件提出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2、使学生体会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发展观察,比较和合情推理等初步能力,能独立思考并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分析推理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发展认真计算,及时改错的态度和习惯,初步培养按法则,规律办事的意识。重点体会加,减法的笔算。难点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
6、实际问题。教具光盘教学过程、内容、方法复备一、 揭示课题谈话:上节课,我们复习了认数, 这节课进一步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和三位数的加减法笔算。(板书课题),并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得数,而且能用竖式验算。二、 复习口算1、 方法比较,沟通 24+45 29+45 50+90 500+900 69-45 74-45 140-90 1400-900(1) 引导:计算第一组 题目,想想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要怎样口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要注意什么。(2) 引导:第二组整十,整百数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想想这样的题可以怎样算。3、复习第7题(1)出示第7题,让学生按题组计算得
7、数,同时指名三人板演。检查交流,选择第一,二组题里的加法和每组里一道减法,说说是怎样算的,看看其余的两道减法和第三组得数对不对,结合在每道题上板书得数。你觉得加法和减法笔算要注意些什么?(2) 比较问:每组里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我们把第一组算式读一读,想一想。再观察另外两组算式里的数,想想和第一组算式有相同的地方吗?引导:仔细观察并比一比每组的三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交流:从三组算式里你能发现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教师适当引导把减法和加法比,再把加法和减法比,让学生感受互逆关系)(2) 根据第一道算式,在下面算式里填写得数。345+236=581 581-345= 581-236
8、= 374-109=265 265+109= 374-265=让学生口答得数,教师板书,并要求学生说说怎样想的。三、复习笔算1、复习第8题启发:左边表里的“和”怎样算?右边表里的“差”怎样算?你能用刚刚发现的规律说说吗?让学生每人选择填写一个表格。交流得数,说说怎样算的。 2、 复习第9题出示题目,学生填写。交流,说说怎样填的,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分析推理,确认结果。4、完成“复习”第10题。让学生完成两组算式,发现其中的规律,自己写一个三位数,试试自己总结的规律是否正确。 5、完成“复习”第11题。指名学生读题。帮助学生分析题目意思。先求二等座位个数,再求二等座还剩多少空座。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9、。四、反思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板书设计: 教后小计: 教案设计上课时间:月日 总备课第63课时课题计量单位,角和认识方向的复习第1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巩固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观念,进一步了解已学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能熟练测量物体长度,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了解长度和时间单位在现实中的应用。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的特点,以及直角,锐角和钝角,能正确判断角和直角,锐角和钝角,进一步了解不同角的大小关系;进一步明确学过的各个方向及相互间的关系,加深对平面图的认识,能用方向描述物体的方位,体会物体间的位
10、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能根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七个方向。难点能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所在方向。教具投影仪,练习卷教学过程、内容、方法复备一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 二、复习长度,时间单位1、回顾内容引导: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请从大到小说一说。(板书:米 分米 厘米 毫米)哪些是这学期学习的?还学过哪些时间单位?(板书:时 分 秒)你对分米,毫米和米,厘米有哪些认识?对时,分,秒呢?(学生自由交流)2、整理知识引导:你能用手势比划出这些不同长度单位的长短吗?请根据老师说的单位比划。你能说说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吗?(2)能举例说说1小时的时间有多长吗?1
11、分和1秒呢?相邻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3、完成“复习”第12题。组织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注意明确把毫米,分米作单位的数换算成厘米作单位的数。学生练习,填充,交流。问:300毫米等于30厘米怎样想的?6分米等于60厘米怎样想的?4、完成“复习”第13题。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交流,追问:一块橡皮厚12毫米,你是怎样想的?看一场电影的时间为什么用“小时”作单位?三、复习角和方向 引导:我们前面学习了角,角是怎样的?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提问:角分几类?怎样的角是直角?请你用两个手指搭出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你有什么办法?怎样的角叫锐角?怎样的角叫钝角? 1、出示“期末复习”第14题(1)
12、的图形,提问:左图中有几个角?是直角的在教材上画上标记。其他的角是什么角?2、出示“期末复习”第14题(2)的图形,提问:你能用三角尺在右图中找出3个直角吗?找到后同桌互相交流。3、接下来我们复习“认识方向”。提问:我们学过了哪几个方向?在地图上,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你能指一指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吗?在指一指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吗?4、 出示“期末复习”第15题。提问:图上画了些什么?提问:三个小朋友的家分别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你能说说他们上学的路线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明确怎样确定,表达。5、回顾小结:通过上面的复习,你对角有哪些认识?对方
13、向呢?6、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小组选择几件物品,先估计高度,再测量高度,注意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在表格里,再比一比哪些估计得比较接近,哪些相差比较大。 四、反思总结提问: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教后小计:教案设计上课时间:月日 总备课第64课时课题解决实际问题和数据收集复习第1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进一步感受解决加减两步简单实际问题的步骤,能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列出算式解决问题;进一步熟悉收集现实生活里的简单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标准分类数据,获得数据结果。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3、使学生
14、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分析加减两步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数据收集。难点加减两步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具课件。教学过程、内容、方法复备一、引入课题谈话:这是我们期末复习最后一堂课,重点复习简单的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和数据收集整理。(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能进一步了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过程,正确列式解决;进一步熟悉根据实际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的方法,能对数据整理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数据表示的意义。二、复习解决实际问题1、根据条件提出问题。依次出示两组条件,每次出示后,要求任意选两个条件提出一个问题。(1)
15、小红有24枚邮票,小明有17枚邮票,小兰比小明多8枚邮票,小强比小红少6枚邮票。(2)停车场原来有客车23辆,轿车15辆,开走9辆轿车。学生每次提出问题后,口答解决问题的算式。提问:怎样的两个条件才能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2、思路复习(1)二年级做了65朵花,送给幼儿园26朵,又做了18朵。现在还有多少朵、(2)花店里原来有20束菊花,有18束玫瑰花,后来卖出了13束花。花店现在还有多少束花?让学生列式解决两道题,指名两人板演。交流一:这两题都是分几步解决的?第(1)题是怎样解决的?能说说怎样想的吗?还有用不同方法解决的吗?指出: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方法虽然不同,但在思考时都可以找有
16、联系的条件,想能先求出什么,再怎样求出题目的结果。交流二:看第(2)题,先根据哪两个条件求的什么,再根据什么求的问题结果?小结:解决两步实际问题,可以根据条件和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思考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完成“期末复习”第17题。出示题目,学生读题。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我们可以先求什么?(已做了多少朵花)再求什么?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4、完成“期末复习”第18题。(1)学生读题,了解题意,明确条件。引导:求一,二,三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可以怎样算?求四,五,六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又可以怎样算?交流订正,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提出问题,教师肯定学生想法,将问题“六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板书。引导: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学生尝试解答,交流。三、复习数据收集整理1、完成“期末复习”第19题。让学生小组内了解每个同学家有几口人,把记录的结果分类整理,并填表。提问:你们小组里几口人的家庭个数最多?2、完成“期末复习”思考题。教师带学生分析题目:十几个球,是3的倍数,可能是?(12个、15个、18个)取4个球余2个,说明这个数除以4余2,口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球?四、反思总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教后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