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37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卖家):flying 文档编号:52413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37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37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37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37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37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37 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阶段特征 二战后至 20 世纪 90 年代初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也是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整体世界不断发展。 政治上: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二战后初期,美苏 “ 冷战 ” ,两极格局形成;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日本、不结盟运动等新兴力量崛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伴随着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经济上:两种模式借鉴发展。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市场的作用不断加强;

2、同时,世界市场向纵深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科技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0 世纪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 1.背景 (1)基础框架: 雅尔塔体系 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变化 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大。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 会制度和 国家利益 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2.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

3、切敌对行动。 3.开始: 1947 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 “ 遏制共产主义 ” 为指导思想的 “ 杜鲁门主义 ” 。 4.表现 领域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 杜鲁门主义 “ 遏制共产主义 ”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 马歇尔计划 ” 扶植控制西欧 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 通过 “ 北约 ”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成立 “ 华约 ” 对抗 “ 北约 ” 5.影响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世界局势紧张,全面 “ 冷战 ” 和局部 “ 热战 ” 交替。 (2)美苏未发生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易错提醒 “ 冷战 ” 不等于没有战争

4、“ 冷战 ” 是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世界上没有战争。美国在 “ 冷战 ” 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推行 “ 热战 ” ,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6.“ 冷战 ” 影响下的国际关系 (1)德国的分裂: 1949 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 (2)朝鲜战争 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半岛,建立了大韩民国和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 “ 联合国 军 ” 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国进行抗美援朝。 (3)越南战争: 1961 年美国发动, 1973 年停战。 (4)古巴导弹危机: 1962 年,苏联向古

5、巴运送导弹,美国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 概念辨析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 冷战 ” 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 “ 冷战 ” , “ 冷战 ” 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而言,两极格局的结束意味着 “ 冷战 ” 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 联合的欧洲 (1)背景 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西欧国家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联系日益密切。 (2)过程 1951 年,法、意等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

6、能共同体成立。 1967 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 欧洲共同体 。 (3)影响 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增强。 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 独立自主 的外交政策。 轻巧识记 欧洲 “ 一体化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2.战后日本的崛起 (1)原因 进行 民主改革 ,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美国的帮助。 政府制定合乎国 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表现: 20 世纪 80 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 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发挥独特作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成为 政治大国 的目标。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获

7、得独立。 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要求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2)标志: 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3)政策:非集团、 不结盟 。 (4)斗争任务 初期: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建立 国际经济新秩序 。 (5)影响 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着 两极格局 。 易错易误 不结盟运动的实质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 “ 不结盟 ” ,而是不与参加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国家结成同盟。“ 不结盟 ” 不是消极的对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

8、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 4.东方巨龙的腾飞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立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 1953 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1957 年 “ 一五 ” 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至 1966 年之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较大发展。 (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1978 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2007 年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 三 经济体。 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联合国

9、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考点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抗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战争的结果很难预料。 (2)战后军事格局、核武器及其他军事技术的发展导致战争更加具有破坏力,美苏两国不敢贸然开战。 (3)世界人民刚刚经历残酷的世界大战,厌战情绪明显。 (4)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和平趋势的增强。 2.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关系 (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

10、延续和扩大,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它既是冷战政 策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又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 (2)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3)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祼祼地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3.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 (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 用。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11、】 (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 依据史料,说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凸显的主要特点。 史料 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的,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是由美国领导的最富有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这是一 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有时是军事的竞争。许多这样的冲突发生在这两个阵营以外

12、的由下述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里:它们常常是比较贫穷的、缺少政治稳定性的、新近独立的、宣称是不结盟的。 萨缪尔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论证: _ _ 答案 世界被分成三大部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第三世界;美苏大国主导;两极全面对抗;第三世界局部冲突不断。 (2016 课标全国 , 35)1947 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13、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思路点 拨 定位 知识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马歇尔计划;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洲经济一体化 (欧洲煤钢联营 ) 解读 题干 信息:马歇尔计划 援助欧洲复兴;要求欧洲国家联合 主旨: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国家联合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辨析 选项 根据题干材料 “ 欧洲国家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 ”“ 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 可知,这有利于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故 A 项正确,排除 C 项。【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材料中美国的政策与欧美建立平等伙伴关系没有联系,排除 B 项。德国分裂的根源是美苏 “ 冷战 ” ,排除 D 项 答案 A 考点二 欧洲走向联合 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合作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个经济领域扩展。 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 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合作的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 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模式。 (2)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37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学案 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flying)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